uber

细节对比 | Uber VS 滴滴出行(一)——登录与注册

细节对比 | Uber VS 滴滴出行(一)——登录与注册细节对比 | Uber VS 滴滴出行(二)——个人中心这会是一个关于Uber和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在iOS端的细节对比系列文。机型:iPhone 5s 版本:Uber:2.144.2 滴滴出行:4.3.12PS:文中所有观点仅为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打脸。1、第一次打开——“不要直接问女孩子微信号”Uber :

细节对比 | Uber VS 滴滴出行(一)——登录与注册

1、第一次打开——“不要直接问女孩子微信号”Uber:强制登录,需要登录后才能使用,不然就是一张壁纸;滴滴:权限式设计,游客可以直接浏览,当涉及使用功能时,才提醒登录。——先说观点:两种方式都是好的登录方式,Uber简洁大方而滴滴则一目了然。然后提出两点共识:双方目前依然属于工具型应用;注册是一种成本付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所采用的权限式的设计更贴近用户使用心理,用户从“

Uber产品体验报告

一.体验环境体验产品:Uber iOS版软件版本:2.140.1手机系统:iOS 9.3.2设备型号:iPhone 6s二.产品概述slogan:Uber,您的专属司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汽车占有率与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二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日益严重以及汽车低使用率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不仅如此,原本应该服务于市民出行的传统出租车行业

Uber 又偷偷“回来了”,是套路还是不甘心?

如今,滴滴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与此同时,吐槽也是一直不断,这让很多人都觉得Uber当初不应该将中国业务“卖身”给滴滴,因为有Uber在的时候,不管是滴滴还是Uber,都在为用户提供相当优质的服务。当初滴滴、Uber挑起的“打车大战”,优惠券满天飞,让很多人只需要支付公交、地铁的钱就能享受所谓的专车服务,如今随着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在价格上又回到了当初的出租车

如何理解 Uber 的动态定价策略?

动态定价并不是新概念,加上了算法,智能,大数据等一堆词以后,显得有些惊艳了而已,动态定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非常广泛,而且影响着每个人。 一、什么是动态定价策略本文所指的动态定价策略仅仅限定在共享经济中的讨论,其他类型中的暂不涵盖。在Uber提出并使用动态定价策略后,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市场验证,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动态定价策略的提出,发展,利弊以及应用。动态定价策略并没有一个

用户为什么喜欢了你的产品?

事例1:午餐时间同事们讨论一个问题,喜欢 Uber 还是滴滴?在滴滴一统江湖后,我本以为不会有争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争论相当的激烈。我不禁去思考,到底是什么支持着用户的选择?事例2:公司产品迭代过程中,一位熟悉我们产品的用户对新功能表示不满意,我们及时的根据需求更改了方案,甚至是按照用户的“产品方案”进行了开发,但依然没有收获更多用户的喜欢。反倒是产品变得越来越臃肿...

用系统算法还是让用户选择?

我们周围一直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产品一直喊着在减少功能,要简单,简单才是王道,不要让用户选择和思考;而实际上使用者口中常说的是这个东西太简单了,就几个简单的功能,不好,肯定是小公司,说不定哪天就倒闭了,还是不要用了。在这种理念下,所以导致了我们大多数成功的产品都是功能繁杂,同样是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会把过程和结果都拆分开来,形成不同的体系,然后让用户去往各个功能版块去完成。而

Uber 遭遇围歼:共享经济的片面理解

继与滴滴在中国大陆握手言和之后,Uber又与近日宣布将会停止其在台湾地区的服务。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Uber的做法向来和其创始人克拉尼克的作风一样让人看不懂。此次Uber宣布停止台湾地区的服务更是其众多“出其不意”做法的一个主要体现。凌厉的营销逻辑,直击本质的运营策略在为Uber发展带来巨大机会的同时,同样让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早在Uber进入台湾地区之时,就以比

滴滴为什么越来越贵?Uber 中国早期员工给出这样一个答案

面对 2017 年初以来「滴滴出行」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看看早期的UBER中国早期员工是怎么回答的。作为曾经的专车行业从业者,我认为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 根本原因是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 ,导致其引导了司机的故意加价和接单速度慢。你也许注意到这个界面,打车的时候,界面默认在加价的选项上(而且加价还不少!),用户可以选择加不同的价格,而平台会告诉你加不同价格的接单可能性,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