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用户运营不得不经历的第一道坎

自我介绍:做运营8个月,接触用户运营不足半年,做过社群,论坛,现在一家互金公司做用户运营,负责日常对接工作(也就是客服),和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的运营,主要目的是提高转化,发掘渠道,流失用户召回。

写这篇文的原因是:工作上正经历用户运营的第一道坎,以及参与简运营自媒体组的读书活动-重读张亮老师中的用户运营一章,将其中的思考和感悟写下来。更多是为了自省,若能对同在运营工作中的小伙伴带来一些启示,便是意外之喜。

在亮哥的书中,给出了用户运营工作内容的基本框架: 开源,节流,促活 。

开源

开源主要是拉新以及后续的转化,这里亮哥给出了联合登陆-完善资料-引导转化这一基本通式。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引导流程把登录用户转化成活跃用户。

节流

节流的主要工作是防流失和召回。书中也是给出了"定义清楚流失的标准是什么,建立流失预警机制,对已流失用户进行挽回"这一基本框架。这里有两个需要注意的点:

1.对于大体量用户的产品,需要通过数据建立流失预警机制,用户生命周期模型来进行自动化的防流失和召回(这点仍然是框架,未接触过大体量用户产品,不敢妄言)

2.对于流失用户召回,需要多层次的引导和关心。比如我会在电话召回一个流失用户后,在微信或短信上进行第二次的引导或者赠送一些优惠券。这种再次关心会让用户真的感知到你的用心,除非是真的不需要,不然都会再次回来看看。

关于促活

这里想聊聊社群的促活。首先,作为一个社群的运营者,要有明显的个人标签,可以是专业的,逗比的,萌萌的。根据需要,可以多个账号设计不同的个人性格。

刚开始的社群是不太好抓住用户的兴趣点的,我的做法是把预想中的用户兴趣点罗列出来,每个兴趣点对应1-2个话题,每天通过马甲号进行引导尝试,观察用户的反映,总结出用户的关注点。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机制,通过话题,活动,讨论等方式形成社群固定的机制,让用户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从群里得到什么,逐渐产生依赖性。

最后一个我觉得十分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掘群内的Kol。这个需要运气和个人努力,有的人自带领袖气质,来到你的社群就会能产生话题性和活跃度,这对实现自动化运营很关键。另外就是需要运营者自我发掘,我在社群中引导话题的过程中,如果哪个用户偶尔有一些另辟蹊径的观点,我都会私下去找他们聊,逐渐把他们发展成我的核心用户。

以上为我对亮哥书中的方法论的个人理解。下面想说说到底什么是用户运营的第一道坎,以及怎样跨过这道坎。

在这一份工作中,我需要处理大量一对一与用户沟通的工作,这是非常分散精力的事情,我会发现所谓二八法则,番茄时钟法根本不适用,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个是核心用户,任何人都可能通过我的解答和引导去借款成功。一个小时不回答,这个用户很可能就流失了。

所以我面临的情况是几乎只要有用户,就要帮助解决问题,无法集中精力整段时间的思考。慢慢的就会局限在解答问题这一陷阱里,这时的思维是客服,而不是用户运营。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很容易就能被一个实习生取代。

意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后,与朋友,领导聊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通过一个方法技巧和思维的转变,算是一只脚跨过了这道坎。下面的内容可能有的小伙伴很熟悉,不过如果你切实的实施执行落地,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

1.思维的转变

这是听起来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确实很多时间和精力分配到了客服的职能范围,但是思维不应局限于此:

能不能通过客服的工作反馈产品的bug并执行落地?

通过日常的沟通发掘新的渠道?发现新的需求点并去验证?

通过某一原因分析渠道来源并反馈给市场和渠道的小伙伴?

如果能想到这些,再去执行落地,可能就是客服与运营思维的不同。

2.随时记录与四象限法则的结合

因为工作中有大量的对接,协调,反馈工作,有的时候事情一多就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一些计划无法切实落地。我的解决方案是四象限法则与随时记录的结合。我会在早上把要做的事情根据重要和紧急程度分配到四个象限,在工作中,遇到产品bug,事项对接等工作时,随时添加到其中,不会影响当时手头工作,然后集中精力解决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利用两种不同类型工作的间隙解决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不用随时救火。

3.执行力

一说到执行力,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但其实不是的。想到就去做只是第一步,还需要通过复盘,改进,再次执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个也是大家熟悉的PDCA闭环。

举一个工作中的例子:在负责对有意向借款用户的转化时,我先是通过送优惠券的形式吸引他们来咨询或者借款,确实有一定效果,不过发现咨询人数很多,直接借款的却很少,而且解答用户问题很耗费精力,投入产出比很低。思考之后,总结一些共性问题和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形成一个SOP,做了一个图文形式的引导,帮助用户更容易理解,通过这种改进,提高效率,也将转化的过程尽量缩短,提高比例。随后又通过改进文案,做小活动的方式,进一步促进这个过程。

以上就是我在8个月运营工作一点小小的心得和总结,谈不上多有用,更多的是作为一次复盘,一个自我审视和改进的过程。

文/猫男呓语

关键字:产品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