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产品】内容画风的分析思路
从事策略产品7年有余,负责过的产品类型包括内容型产品,功能型产品、本地类产品。分享下日常的产品基本功。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益成熟,对产品经理的分工逐渐的细化,按照服务的目标,将产品分成为功能型跟策略型。功能型产品经理通过端上的功能帮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体验更加的顺畅,这里的用户可能是线上实际的C端用户,也有可能是公司内的其它业务方。
内容策略产品聚焦在实现某个目标的价值,以服务的目标为终,拆解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动作,有些动作是对某类特征的问题盘点,有一些则需要思考如何采用量化数据结构描述问题以及治理收益。除此之外,内容策略产品本质上服务的是过程状态,因此项目管理能力也同样会在工作中被用到。
总体来说,对小事情负责,有全局视野能更好的概括策略产品的使命。本篇先从梳理需求视角举例说明策略产品日常的工作思路。
与功能型产品经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样是梳理需求,策略型产品经理更关注需求是如何被提出的,为什么被提出,要应对的难点在什么地方。接下来通过具体的工作案例带入梳理需求的步骤。【特此声明,具体案例纯属虚构,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用这样的方法拆解】
一、梳理需求
场景:某产品的内容生态策略。
线上异常:线上大盘feed页面举报渗透率在持续上升,主要聚焦在粉丝量持续增长的新进网红。
举报分析:
- 量性:该网红发布的内容在feed页的举报渗透率高于feed盘总举报渗透率65%,但是审出率非常低。
- 质性:从内容生态的画风来看,该网红的内容从本质上也并未产生任何违反平台规定的输出,典型的特征是网红的相貌比较符合60-70年代观众的审美,一些标志性的动作也在特定年龄层受到关注,输出的内容大多数是对嘴型唱歌。
举报内容理由:内容低俗,涉黄,欺诈。
经过分析排查,发现该名网红内容输出引发了50后与60后人群的共鸣,短视频、直播间有大量来自该人群告白,直播间的打赏也大多来自于这些人群的退休金,而从80-90后的群体来看,内容较为油腻,又担心家人因为过度沉迷而采用不计后果的“打赏”,所以引发了大量举报。
而事实上,此前也确实有高龄老太太去找该名网红奔现的行为。
二、排查风险
围绕举报的理由,涉黄、欺诈都具有相对清晰的定义,按照规则的标准跟执行方法,通过排查内容分发、互动、直播间打赏、与主播线上的互动基本可以排查清楚问题是否存在。
而低俗问题在平台缺少明确的定义和规则,不同人群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之所以没有明确的规则跟定义,原因在于内容平台服务的目标用户群体庞大,从追求持续增长的DAU来说,内容多样性是应该被鼓励的。
那么,特定内容创作者们发布的内容、创作者本身的高举报率就可以认定为,风险较低,或者暂时不做出平台的任何动作吗?需要进一步分析该类网红内容消费群体本身跟举报内容用户群体的差异。
1)内容消费群体
属性特征:该类网红的粉丝,女性观众87.12%,40岁以上占比高达60%。
供需满足:通过与主播的互动可以了解到,该类粉丝群体主要提供了粉丝的情绪价值,而该类网红内容输出持续稳定,也给这部分群体提供了安全感、陪伴感,粉丝打赏金额持续升高。
2)举报该类内容群体
属性特征:内容消费群体的子女。
供需满足:关注自己父母是不是“乱花钱”“乱消费时间”,对父母消费该类内容的不安全感。
三、输出结论
从内容生态来说,新晋网红并没有违规平台规范;从直播经营本身并没有产生欺诈内容消费者的行为;从平台内容稳定输出的视角符合平台的基本原则;内容品类也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于陪伴、安全的内容需求。
1)问题
问题矛盾点本质上是年轻一代人群对于父辈喜爱的内容画风的冲突,以及从子女视角理解父母行为的“消费过度”的冲突。
当日活持续提升,平台会从单纯的对内容负责角色提升到对社会负责,在特定场景应该表达平台的立场跟态度。
根据线上数据可以划分在某大类引发不同类型用户消费冲突的场景,如何协调他们对于相同内容不同态度的冲突是平台应该提供工具的表现。
2)打法拆解
① 举报群体与粉丝群体所属的城市不同,父辈情感需要宣泄无所寄托
【已有】平台已经产生满足该类群体所需的内容输出。
【待优化】引入更多风格的创作者,持续探索内容多样性与丰富度。
② 举报群体关注粉丝群体的财产安全
【已有】直播间已有相关“谨慎打赏”的提示。
【待优化】建立举报群体与关注粉丝群体的关爱链路,基于现有账号基础之上做关爱账号。举报群体可以跟关注粉丝群体通过亲情号的方式建立连接,促进彼此对日常平台活动、互动的理解与互信。
这里应该特别注意,建立关爱关系的“度”,比如建立好的关爱账号之间,哪些内容、动作是可以共享给子女账号的?最大可以关注到的范围、关注动态是否应该做到实时?粉丝账号如果产生打赏的动作,举报群体是否应该知晓?
这里也会涉及到平台的利益跟视角。未来会围绕某个细节策略单独讨论。
③ 持续监控线上举报渗透率的数据情况,确保内容生态的安全、可持续、多样
【已有】大盘目前细分的举报渗透率。
【待优化】特定创作者类型的举报渗透率,用户圈层之间的互动率。
四、优化策略
问题分析盘点到这里已经可以产出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了,接下来就是跟+1、+2沟通治理思路,判断落地的可行性与收益,横向申请相关资源。
具体的拆解动作不会在此一一列举,不过贴一份项目管理的可视图,保障策略不被更丢。
总体来说,内容策略产品从需求为什么开始跟进,直到某个需求完成全链路的上线,项目才算顺利完成。
其实真正耗费功夫的往往是在后续的项目跟进,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合作方的资源协调,需要耐心,对于所推进的项目有使命感。
本文作者 @蓝莲花zx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