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货丨透过淘宝运营来看自媒体运营

看到很多自媒体运营者都抱怨:学习了这么多运营技巧,听了这么多运营课,为什么还是搞不懂如何运营?为什么感觉学了很多,一回到实践中,还是几乎止步不前?原因在于,大部分人都没有总结归纳出这里面的「套路」。(注:本文所说的自媒体,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子。)

自媒体的运营,无论是对于商业化的公司号,还是私属的个人号,都是个绕不开的问题,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广大运营者。特别是这两年微信公众号出现了井喷,公众号的增长速度可能已经超过了受众的增长率,公众号公认的红利期已过。现如今,这么多的公众号去抢食一块受众人群基本固定的蛋糕,粉丝的增长自然会遭遇很大的瓶颈。

商业化或办公类的企业号或订阅号自不必多说,哪怕仅仅是写写工作和生活的记录、心情、见闻的个人订阅号,都希望自己公众号里的内容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关注,并分享。

由于身边有朋友从事过淘宝的运营工作,自己本身也接触过一些皮毛,所以对淘宝的运营模式也略知一二。后来又接触到了自媒体,自感在很多方面,两者的模式都极为相似。由此看来,无论是贩卖实体商品,还是推销文字内容,互联网产品的运营思维是有共性的。这些共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

简单总结,就是这五个方面:

定位+内容+版面+造势+传播

下面就这五点,通过与淘宝店铺的运营做比对,给自媒体运营也提供一个可供复刻的思(套)路。

1、定位

所谓的定位,即运营者欲投放的产品方向和领域。通过投放调性一致的产品,让受众能够直观、清楚的知悉该平台所处的领域,以及运营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定位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想在一家淘宝店铺上买一件衣服,却看到这家店铺还混着几样零食、或者几本书、甚至小家电,会不会感觉很突兀?这时绝大部分人估计都会立马关闭该店铺页面,转到其他专业的服装类店铺去选购,哪怕这件衣服的性价比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是个爆款,就算买家这次下单了,也不会收藏你的店铺,更不会转化为回头客,他们只是喜欢这个这个单品,而不是这个店铺。所以这个店铺也做不成成气候的大店。

公众号的内容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些公众号的运营者,特别是个人订阅号的运营者,内容的投放天马行空:今天写写生活见闻、发发牢骚,明天写几句诗歌,后天又开始连载小说,哪天心血来潮又写写旅游攻略、发表一下影评,或者晒晒健身日志。

不可否认,即便是这种大杂烩内容的运营者,当中也不乏文笔和知识面相当出众的人士,但是顶多只能产生一两篇阅读量、转发量猛增的爆文。如果受众点开历史文章一看,都是乱七八糟的内容,他们还会关注这个公众号吗?最后只能是昙花一现。跟淘宝店铺类似的,他们仅仅是喜欢这篇文章,而非这个号。

更糟糕的是,淘宝店铺的实体产品,如果拥有易损耗的特点,还可能具备循环购买的条件和几率,但是文章作品在这点上却大相径庭。如果不是需要深入反复研究的技术贴,往往再次阅读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 再次阅读,也不会对阅读量的数据产生任何新的变化 ,而淘宝的商品产生再次购买,却可以产生新的销售数据,从这点来看,公众号还是蛮尴尬的事。

大家可以回想和观察一下:微信公众号的大V号,都具有内容一致性的特点:看到『人民日报』,就会想到是新闻;看到『咪蒙』,就会想到是“污”鸡汤(乌鸡汤好好喝啊,咪蒙把这汤给熬坏了);看到『十点读书』,就会想到有主播诵读美文;看到『占豪』,就会想到是政治雄文……

内容具有可持续的一致性,受众才能在茫茫 号海 当中找到你,成为你长期、坚定的粉丝,不然的话受众就只是你的一个过客。

这就是给公众号定位的重要性。

2、内容

解决了产品的定位问题后,第二步就要解决产品内容的问题了。

经常去淘宝的朋友,应该都会注意到:销量不错的淘宝大V店,产品都会经常下架老产品,上架新品,或者根据不同的季节来上下架相适应的产品,以此来确保新鲜的血液供应。产品的持续更新,这样的店铺才能与粉丝保持长期的粘性。

微信公众号也是一样的。一个优秀的公众号,一般都能够定时,定量的输出文章内容。

很多做公众号的个人运营者,心里都对内容的持续输出很迷惘:虽然定位找好了,但是或许因为时间、或许因为精力、又或许囿于自己本身的视野和学识,很难做到针对某一类内容的持续输出。很多公众号往往就因为内容的更新不上,从此消失在 号海 之中。

内容的持续输出,这个问题不仅势单力薄的个人公众号会遇到,就连很多大咖个人号或团队运营的大号都会遇到:没有政治热点的时候,『占豪』的文章就会变得很短、很空洞,草草收尾了事;『咪蒙』也经常发不出文,用图片替代;『十点读书』如果没有主播朗诵这个特色的话,其实自产的原创文也不多。

我有个女性朋友的闺蜜,是搞地方性自媒体的。听说他们团队历经三年后,将相关的特色主题都写完挖空了,现在正面临着无材可取,无文可更的境地。努力而又成功的将自己给逼死了。当然,这句是玩笑话,人家现在正活得好好的呢。但是自创内容的枯竭问题,一直困扰着运营者,是个不争的事实。

如何解决内容持续输出的问题?

其实淘宝上的店铺,除了部分自产自销型的企(作)业(坊)能够自给自足,能够完全做到产品原创,其余大部分的淘宝店铺, 还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一边贩卖部分自己的产品,一边经销其他非原创产品作为自己的补充;另一种干脆就没有自己的产品,赤裸裸的一个图片搬运工。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件淘宝商品,会有很多家一模一样的在贩卖,连图片和标题都是一样的。

其实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来源也是类似的,大致就是以下三点:

一、自产原创

二、投稿补充

三、转载自排

看到这三点后,是不是有点醍醐灌顶、对我相见恨晚的感觉?没错,谁说内容的输出非得要靠自己写呢?只要有方法能保证你的平台可以持续的输出内容就好了嘛。其实 公众号里面也不乏靠转载获得很高曝光量和知名度的大号 ,代表号:『美文』、『水木文摘』。

而且千万别小瞧投稿和转载所对你耗费的精力。这些文章除了要自己细细品阅,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调性,还要花时间做标题、配图、排版和编辑。如果尽心尽力去做好的话,有时候总体花费下来的时间,并不一定会比你自己写一篇原创文的时间少。

3、版面

说到排版,这个是很容易被大部分人忽视的重点问题。

很多朋友自认定位问题解决了,内容的输出也不成问题,甚至还是原创输出,有些的确还可以做到输出质量不错的内容,就开始自鸣得意,忽视了排版。

如果将公众号比喻成一个人,那么 内容是公众号的灵魂,而版面则是承载这个灵魂的皮囊 。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没有一副好的皮囊,有几个人会去认真去感受你的灵魂呢。关于排版的重要性,我在之前的公众号文章《关于排版,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里也赘述过。如果你不是自带粉丝光环的业内大咖,还是好好装扮一下自己的皮囊吧。

4、造势

「造势」,这个黑技能,虽不是互联网领域的专利,但却在互联网领域发扬光大。你问我造势是啥意思?咳咳,这个,说难听点就是找托儿搞气氛嘛。

大家见过房地产展销会吧?见过商场旁的才艺表演吧?围观群众是不是人山人海啊?但是你应该没见过,碗里连一个钢镚都没有的乞丐吧。真实用户有,但肯定也有托儿混在里面搞气氛,不然万一冷场了多难看,是吧?

我记得去年的 一六 年,自媒体界发生一起不大不小的地震,大概说的是由于什么系统的某种故障原因,一些刷阅读量的号一下子露出了原形,浮出来水面。引发了业内的一致声讨。

正所谓“ 酒香也怕巷子深 ”,所以你光有好的内容和版面还不行啊,没人看得到也没人知道,哪怕有个别人看到了,没形成围观效应。也不具备价值。根据我对从众心理的历史经验来判断:只有吃瓜群众多了,你这个事儿才有价值,哪怕是屁大点的事。

淘宝的出现比微信公众号早得多,相关运作手法都相当的成熟了,相信大家都对“刷单”这个词耳熟能详了吧?这个词最早也是从淘宝业内流传开来的。

为什么要刷单造势呢?一般大部分用户在决定购买之前,都会倾向于先看看该产品的销量和评论。说好听点是为了获取客观的购买信息,和判断商品的实测价值,说难听点不过是盲从,为求个心理安慰。

公众号的运营手法,有时候也免不了落入这个窠臼。试想一下,如果当大家看到一篇还不错的文章,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和互动量都很大,是不是也会产生一股关注它,评论它的冲动呢?但是如果这是一篇阅读量和互动量都很冷的好文,可能就悲剧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是盲从的。

但是首先,你的号得有留言板功能,才有造势的基础。所以别再说拿原创资格不重要了。

5、传播

把以上四点都做足了,搞了半天,把自己累个半死,如果还没有形成真实的传播效应,再好看的数据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最终还是然并卵。怎么办?

早期的淘宝店铺是怎么突围出来,形成口碑价值和扩散效应,进而做大做强的呢。

搭载赠品、超低价爆款、甚至有接近免费的单品。凭借着这三板斧,早期很多淘宝店铺很快形成了传播效应,进而聚集到了可观的流量。

便宜和免费,永远都是杀伤力最强的营销利器 。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想:天啊,我辛辛苦苦码字,得不得稿酬也就算了,难不成还要我贴钱送出什么礼物吗?

唔,土豪有钱贴出来送实物,这个当然没问题,但是没钱也有没钱的办法啊。淘宝毕竟是商品交易平台,低价或者免费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实打实的实物,都是真金白银。

但是自媒体侧重的不是商品上的交易,而是精神上的交融,属性不一样。所以,送的东西,不一定非得是实体类的东西,赠送的礼物,可以是一张火锅抵用券的验证码,可以是一个技能,可以是一套课程,可以是一套教材,可以是一个收费视频,甚至可以是一套失传已久的明星海报……总之,根据你的资源和粉丝的需求而定,一定有适合的虚拟礼物。

今年有个公众号的裂变营销做得非常厉害,短短一个月,就通过这种免费课程的第一次传播,加上社群的二次裂变,吸粉达到十万+ 。但是听说这个方法使用不当的话,会被和谐,所以还是小心为上。

总结 :这五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某一招使得不好,都会功亏一篑。

文 | 陳埃落地

源 | 陈埃落地(ID:Plus-only)

关键字:产品运营, 自媒体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