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国互联网生存法则

本文包含2个方面内容: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及走向、人性。篇幅较长,但很实用,为了让自己看到即用到,建议安排合适的时间阅读。

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及走向

本段分为3个模块:唤醒、可着手的方向、优化完善。

只有我们清楚自己在哪里,这个地方是怎么样的。才能知道我们要做些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好。2017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24个年头,刚开始把握住机会的巨头们已经为我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互联网把生活中的一切席卷到网上,连通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的冲击和美好,让所有人一时都手足无措,进入一种狂欢的状态。当一个东西冲击力足够大,且波及你身边所有人的时候,不知所措的随波逐流也许就是认知这个事物最好的方式。但是这种现象唤醒了所中国人对互联网的意识,为我们建立好了下一步工作的框架,培养了群众意识,让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多元化。

中国有一线、二线、三线和四五线城市,在这些地方,以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互联网几乎将人们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即使没在的人们,也可以借用互联网的便捷在最快的速度赶上(我的舅舅说自己不会用微信,因为外婆住院需要跟亲戚们大量互动,第二天我就看他出现在家族的微信群里了,还给自己设置了微信名和头像)。当最影响生活的重要方面被统一时,它能迸发的力量完全超乎想像,儒学的统一造就了农商时代中国在全球历史上的辉煌,商鞅变法让秦国在历史上划上了浓重的一笔,圣经到工商管理学铸就了横跨全球的无数商业神话,互联网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人类的新信仰。

所以说中国人已经准备好了。

当13.73亿人的认知都一样的时候,如果你能将你擅长的一点点做到最好,你的价值就将嫁接到这之上。

唤醒

1)人群:前两年的现象是,年轻人不管走到哪里干什么都在用手机。刚过完的春节让大家又看到一个新的现象,就是我们的长辈不再对我们年夜饭或任何时候的行为有所意见了,因为他们也开始拿起了手机。

随着幼儿园的孩子和00后的小朋友们加入互联网大军后,最难搞定的这群人也加入进来了。

2)意识:不管懂不懂互联网的人,都开始有这个意识用它进行生活、社交、购物、娱乐……我爸让我帮忙在网上查驾照有没有过期;我妈开始走到哪里都发朋友圈了;我60岁的姑父会下意识的和我使用微信位置共享;我30岁的表姐夫开始用淘宝不断地购买更满意的专业钓鱼工具;我表姐会在百度上搜索相亲对象的信息;亲人们开始在群里乐此不疲的发各种链接;追剧的阿姨也不再着急,因为网上随时都有;长辈们嘴里也开始说加个微信吧;爸妈开始要求在网上交水电费、订机票。

从不信任到使用,从排斥到使用,从不懂到使用。

我想所有人的意识都已经成功迁徙,年龄为30-60岁的人口约6.5亿,占中国13.73亿人口中的 47%,当他们养成习惯以后,也势必会将互联网的力量用在他们有所需求的地方。

3)开始行动:从被动变为主动。我的父母在浙江经营着一个小饭馆,3年前妈妈开通微信的时候,我建议她可以每天在朋友圈发送不同特色菜的精美照片或优惠,贴出微信的二维码,反而被他们说了一通。今年春节爸妈开始主动要求我教他们用微信绑定银行卡,开通支付宝,节后开业在饭馆的墙上贴出了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还很虚心的问我该在朋友圈发点什么。各大菜场的摊位和小饭馆也都贴出了二维码。

我震撼,因为我看到他们背后这个庞大集体的所有人都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成熟、稳重、有经验、在传统行业里都有自己拿手的东西。

4)同样的习惯、同样的烦恼、同样的需求:除了以上,长辈们嘴里还说着:我手机里的应用怎么老是提醒更新;这个提示使用位置和信息,我该选择允许还是不允许;我的照片怎么找不到了;手机一天到晚在响;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从睁眼变成了看手机……

60岁的姑父在深圳做工程,典型的成功中产人士,在我印象中他应该是那种空余时间下象棋,看报纸的人。出人意料,《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电视剧和在电脑上打扑克牌充斥着他所有的空余时间,甚至是那种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坐下来看电视剧,一动不动,没事时可以熬夜看到三四点那种。

姑父和我们看美剧、打游戏、看网络剧、看直播的行为没有差别。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着和他行为一样的千千万万个人。我想这种无休止的狂欢状态并不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应有的休息和娱乐,并不能让我们的内心感到充实和快乐,也不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满足。

看起来我们现在好像别无选择,能下象棋的朋友不见了,可以看的报纸也没有了,想学英语,跑来跑去太麻烦,想学舞蹈,没时间……或许这些东西都转变了形式或不见了,但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自我空间,我们希望生活能规律点,好让自己能掌控点。

我们希望能在固定的时间看到固定模块的新闻内容,在固定的时间与亲人沟通,而不是时刻在线上无法专心工作和学习。

长辈们的有些烦恼是因为太多了不会用,我们的烦恼是因为太多了,懒得用,不管我们的起点是否相同,我们都走到了同一个位置。无疑我们都拥有着同一种体验,同一种习惯,同样的焦虑,同样的干扰,同样的束缚,同样的烦恼。这些的反义词,也就是我们的需求。我们烦恼不是因为我们讨厌这些新改变带来的好处,而是反应着我们的追求,更高更好的追求,这是几代人在同一时代的共同呼声。

所以狂欢过后习惯的趋于稳定是否会带来旧有习惯的回归?

个人拥有图书是文艺复兴时期个人意识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广泛使用联网计算机将会成为人类的主要塑造者之一,而这种集体的焦虑和烦躁我想正是大家想拥有个人意识的意识之一,所以我说中国人准备好了,我们反应过来,才发现,我们需要的是能帮我们不同年龄的人、不同城市、不同工作、不同喜好的人搞好社交的东西、更好学习的东西、更好获取知识的东西,能让互联网帮我们现有生活过得更好的东西,所以我说中国人准备好了。

可着手的方向

所有人都准备好了,那各行各业的我们应该如何入手,把我们的价值在这个时代发挥到极致,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的呢?我们现在就从大到小开始分析,看看整个时代和社会是怎样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连结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知道如何入手,如何让互联网为我所用。

组织形式: 以前有组织,现在没组织。以前随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现在不知道。

以前我们以家庭或工厂为组织,吃早饭、晚饭可以一起,没有选择,人们渴望选择。

现在选择太多,人们不是烦选择,而是渴望更轻松容易的做出选择,需要帮助甄别的工具。

现在可以以一种新的形式帮助人们相互组织在一起。比如线上的微信群,那不叫把人们组织在一起了,人与人的大量真实互动永远是需要线下和面对面的,线上的工具只是暂时性的辅助或做某些事情地方帮助,如果本末倒置肯定是不行的,将以前人们线下交流和组织的流程链拆分出来,逐个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优化,那将会得到一个当下受所有人热捧的组织方式。

即使你只是涉及到交流的一个细节,比如陌生人互动的有趣场景,做一款在固定场景下粘贴的小程序便签,在任何都可以粘贴,比如骑完摩拜单车后,在附近用小程序写一个关于当时心情的小便签,也会很有意思,没有别的作用,就是增加生活的趣味性。(随便脑洞一下)

工作相关: 现在年轻人的离职率越来越高,半年一年都在换工作,还算时间长的,每次换了工作都不是特别满意是换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想换新的地方,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相互作用,损耗的是企业,也是工作者,但其实工作者在不同城市和行业的不断变化和适应中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能力,而且一直在增长,雇佣平台或相关软件的企业应该让工作者的优势展现出来,帮助双方在工作者的不断变换中做更好的对接。也就是用他们的角度来看,周期全部缩短,需求全部改变,那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效果。

以前人们都是在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工作,不管你的工作属于哪个行业,都是人们熟悉的领域。

现在自由工作者不用去固定场所工作,很自由,但没有了固定的工作伙伴和工作场景的仪式感,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那将人们多年累积的经验拆分运用起来,可以给到他们帮助。

因为没有固定场所,所以永远都在找固定场所,很多咖啡厅不够安静,没有氛围,吃饭太远……有太多需求,只要你能满足,就一定有人去。

晚上工作的人不一定是在夜场,有可能需要长时间和美国的小伙伴进行工作互动,所以调整了时间,但大众是不知道的,会觉得他们奇怪,也许人们也会产生自我质疑。但这样的群体是渴望被大众理解的,更渴望得到满足,比如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需要得到更完美的对接,能像其他人一样生活。

娱乐相关: 以前饭后去固定的地方,比如小卖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90年代的电影人们总是出现在小卖部交流,拉二胡,吹牛,聊天,看露天电影。现在人们生活方式更丰富了,是可以打保龄球、乒乓球、看电影、听音乐会、去泡吧……但还没有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

比如我们去一个新的城市,不同时候该去哪?不知道,希望自己能像一个当地人一样,马上融合进来,找到一个能负担得起又满意的消费场所。现有的大众点评、美团、去哪儿等OTA上推荐的地方其实给人们的感觉存在审美疲惫,期望疲惫,没有现实感的问题,现实体验与线上了解之间的视觉刺激间究竟差什么,怎么将这些更好的完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

我想当一个人随时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某个角落都能马上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快速知道自己能干点什么,匹配好自己喜欢的人群,而且可以快速轻易的找到这个地方,这样的模式才能算是当下比较成功的,也是我们渴望的,因为和我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不再是像一两年前一样组织的了,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得更加短频快,其实我们,时刻都在变。

比如我的朋友可能不喜欢下棋,但我喜欢下棋,我们双方都没有必要委屈自己,我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最短距离内找到一个和自己需求匹配的人下几盘棋,然后各奔东西。

比如原来关系很好的朋友,因为交互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陌生,如果这个朋友我们还是很心仪的,能用一种什么方式促进彼此的交流和情感?

但是有一个群体已经在当下找到了非常适合他们的模式,那就是广场舞大妈和广场舞,他们随时随地走到一个新的城市就能在这里遇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不需要再手机上搜索,不需要花时间思考,只需要在一两分钟内做好决策,他们的人脑搜索机体验比我们用的大众点评等App好多了。但也许他们的需求也在进化着,但目前来说,这个群体还是让人比较羡慕的,年轻人更孤单。

学生也还不错,有自己的社群,现在这种需求最大的其实是刚刚步入工作的年轻人、工作多年的青年人和工作很久的壮年人。有的事情跟家人说不合适、有的事情跟同事说不合适、有的事情跟伴侣说不合适……人性就是线下社交,不社交是反人类的。孤单的人是因为找不到最想在一起的人宁愿孤单,但并不代表我们喜欢孤单,我们渴望独处,我们也需要汇聚。其实这些人之间很可能是最有共同语言的。

互联网一定会像电一样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现在还没有,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当每个方面都可以触及的时候,又会是另一番场景,比如书联网会怎样,鞋子联网会怎样,锅碗瓢盆联网会怎样,我想你肯定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曾想过,能不能更好使点儿,能不能更方便点儿,绝对能啊,我们得去创造。一样东西,当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时候,这样东西才有了它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更多。

广告相关: 线上企业不需要广告了吗?以前大品牌会在闹市区投放大的广告牌,是为了增强品牌效应,给自己的用户看的,也就是已经消费过的人。海狸家听说很久很久了,我也一直想美甲,但一直没行动,后来无意间关注了雕爷的公众号,次日看到推送解释自黑的文章,其实是在变向给他家打了广告,我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甲水各方面都还不错,不过我一个细节没记住,但我从他的描述中得知指甲应该做的不错,还是上门的,很符合我的需求。但没有引流,也就是给我一个执行命令的入口,我怎么才能开始美甲呢?即使我来到深圳这样的城市依然没看到入口。

而且他的软文出现在我看新闻的时候, 在京东看中国互联网、小程序真的失败了吗、机器人应该纳税、川普如何利用碎片化信息这样的新闻中,所以我取关了。确实这不是他的错,现在我用微信除了和家人朋友必要的联系,就是用来看我觉得有价值的新闻。

所以广告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不是用户不需要,而是应该如何给到?

摩拜听说很久,来到深圳在路上看到,一发不可收拾,我从最开始去地铁站才需要骑,到后面的出小区门都要骑,还有几次非要找着骑。我当时在深圳龙岗,摩拜不是满大街都有,但是摩拜单车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出门街上就有人在骑,你说这算不算是广告?

饿了吗是以前我坐班必用的点餐软件,曾经带给我很好被送餐的体验。但是我在深圳的第一次外卖给了美团,除了我懒得去APP里面下载,美团就在微信钱包里以外,只要我出门必在大街上都能看到美团小哥的身影,或者我只看到过几次,但在我的印象中美团一直都在,我想线上操作的产品在,线下合适的地方出现,与我在线上使用的触发点之间肯定有着某种联系,你觉得呢?如果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我肯定会选饿了吗?我觉得他更高端些,但是你看,我觉得我没有选我心中最好的,但其实我选择的标准正在发生着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变化。我希望为我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商家能比我更快意识到我的变化,那我除了在行动上,在心灵上也会与他更贴近,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感觉,那就是soul 产品。

床的广告在家门口比在地铁上要好。

比如简书的广告就做得不好,我想把在简书的文章发送到微博的时候,结果是图1,突出的不是我的文章,而是简书,我花了时间将其修改成了图2的结果,靠近我的期望值了。

图1

图2

但其实我在直播的时候多次提到简书,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当时愿意下载,没有入口,因为我直播是视频,是口述,没有字,那这时什么方式可以让用户在那个场景直接能使用上简书呢?这就是我们该去思考的。而facebook(图3)这种新尝试,方向是对的,而且还要进化得更好,我们需要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即知即用,这是很棒的体验,那个时候广告还是广告吗?所以我说小程序能用起来真的很棒。

图3

再来说说美拍,现在我是高频使用,但依然会经常收到推送,就是美拍的活动或热门,比如“怎么作死”,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觉得打扰到我了,本来我还以为是有人给我在美拍上发信息,但不是,所以美拍既打扰我,还让我产生落差,这就很讨厌了,在针对个人的大数据计算出来前,不要随便使用推送工具了。其实优化好用户过程中产生的每个需求,就是最好的广告,因为那些需求是他们需要解决的,既然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宁愿不推送,而是将需要的做到最好。

学习相关:

1)线上线下——以前做市场说要知道4C,教给我这些知识的老东家(成人英语连锁机构)并购的并购,卖的卖,深圳的表妹明年要去英国留学,今天去报语言班,第一倾向是环球雅思,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亚太地区暂时不招生了。这些线下的英语培训机构真的不行了吗?

再没时间去学校,但比起与机器人交流,我们更愿意与人交流。但是我们有时间去酒吧,外教也会去酒吧;我们有时间去超市,外教也有时间去超市;我们有时间去坐车,外教也有时间去坐车,为什么不能结合起来呢?生活化,场景化。

人们依旧热爱学习——有一个做金融的人叫spenser,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很用心的经营,老是提到写作如何如何,有一次准备开一门课程,可以线上报名,本来预计没多少人,没想到一下子爆了,当天就卖了100多万。你看,人们不是不愿意花钱,人们也不是不爱学习,爱学习的人依然爱学习,只是选择了在他们习惯里熟悉的,不需要再花时间成本去熟悉的渠道。

所以,要成长的人,学英语的人,学编程的人,学财务的人,学管理的人,学服装的人,学舞蹈的人不是不愿意花钱了。而是他们心中最好的那个标杆消失了,或者能选择的太多了,他们现在不知道选择哪个,因为他们成长了,审美,认知,需求都变得更好了,要让你的企业匹配上他们的成长。

很多关注你的人不是不愿意买单,而是缺少了买单的动力,我对你认可,但是我对你的认知还差差那么一些些。

不是我不想学,只是与我匹配的那些服务链我还不知道在哪里。

两者可以综合吗?谁来做?

2)碎片化学习潜力无限——学习的前提是专注,所以学习是沉浸式的,被打断的感觉是非常不好的,也是影响效率的,看电视、看电影都是一种学习。因为沉浸,我们讨厌被打断,因为学习是探索,所以我们讨厌被剧透。

碎片化的时间和场景让碎片化学习处在一直被打断和被告知结果中。

举例看书,早上上厕所的几分钟看了2页,刚刚觉得非常好想继续看下去的时候不得赶紧穿裤子,因为快迟到了,中午排队吃饭的几分钟可以看一下,打开手机找半天找不到上午断开的内容,找到后已经没有上午那种感觉了,思维断了还是怎么回事儿?为了衔接上午学习这个动作,其实已经浪费我们很多精力和时间。

你看,其实碎片学习的障碍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其实是可以被拆解的。

所以,我们应该想清楚有没有必要去探索,让其成为现实?才会有动力,因为目前看来要做的工作还挺多。

从需求来看,这里有个案例:工作休息片刻,学拉丁。

碎片化时间学拉丁的案例

这位朋友跳得不好,但是有热情,有需求,她只是需要工具和教程。

从时代背景来看,碎片化只是互联网结构和重构社会的前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生活节奏变得短频快了,那一切都应该以这个为标准进行重塑才是相互匹配的,人们的体验才是最好的。

没有互联网以前,人们人生的节奏很慢,一生只会去几个地方、只学习那么些知识、做同一份工作、认识同类型的人、在固定时间和地点接受固定量的信息,但现在交易地点和时间就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没有任何限制。目前能看到的就是我们一个星期把以前一辈子去的地方都去了,一天把以前一年的信息量全接收了,8个小时要把以前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全做了,1份工作包含了以前几份工作的工作量,所以大家会觉得工作很幸苦,很累,力不从心,人是需要休息和适量输出的。因为获取知识的频率和效率没有跟上输出知识的。所以我们会选择上班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放松一下,看个逗逼视频或GIF,并不是因为它很深度,或真的很好笑,而是和当时高压的场景形成巨大的反差,让我们很放松,但其实内心当然渴望有深度的幽默,因为我们的审美也一直在提升。

所以碎片化的学习很有必要,其实到后面会演化成一种常规的学习模式,就是短频快的学习模式。当大家都很连贯的时候,我叫你碎片,但当大家都变成碎片的时候,你就不是碎片了,而是很正常的常态。所以以后肯定会重构的还有工作时长、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交互方式,涉及到各行业、各职能、各职能,也就是任何人,任何事。

其实科技能帮我们做到比较让人满意的结果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知识的结构和呈现方式也需要被改变。

目前很多大小企业给员工的培训也好,老师给学生的知识也好,都是一下子给很多,接受者会觉得无用,因为太难了,太多了,当下的人们需要一个极其简单的,可以马上执行的,立马见效的知识点,一点点用起来,毫不吃力的,学会之后能让人激动开心。

成功人士是碎片化时间利用的高手,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工具,做教育的平台,不管针对学生和成人,都应该帮助用户更好的明确目标和获取学习工作。

我觉得人们在锻炼的同时既是在锻炼又是在学习,任何事情都一样,那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拿keep来举例子,可以将锻炼的内容全部拆分,添加上场景,由用户选择场景、需要锻炼的部位和时间,量身定制最合适的碎片锻炼,比如站着等车可以做哪个动作。后期还配备相关硬件,协助人体计算,纠正动作等。

硬件的使用方式: 我希望开共享单车不用再打开包包拿手机;

希望写东西不会再受到页面的束缚,能像平时在纸上写写画画一样。

需要用到时可以不用低头看手机,脖子酸,字又小,不能直接看任何屏幕吗?

我希望的是不带电脑出门,也能像有电脑一样工作,哪里都有我使用习惯的电脑。

着急卫生间买纸的时候可以不用掏手机支付或因为别人慢而受影响。

Keep的时候要一只手拿手机看动作是否标准,但根本没法做运动了就,放远了又看不清,如何解决。

手机全键盘打字老是错,但九宫格又使用不习惯,如何优化?

地铁站有那么多出口指示,能不能用更快的速度帮助我在陌生的城市找到出口?

雇佣的方式: 一家家网站重新填写更新简历这可以省去吗?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被公司选中,如何了解相中公司的更多信息,而不是网站上很官方的,比如:过去工作以后具体的样子,工作周边生活,上下班坐车的样子,生活购物周边环境设施,和同事们的沟通。

优化和完善

去中心化还没做到真正好,需求的产生总是有过程,所有东西的成型与完整也是有过程的。所以推出低端产品这个道理现在或许并不适用,因为现在越来越同质化,大家在一起成长,所有人都在一起适应这个过程,如果当所有人的意识都在同一个层面上,需求都在同一个层面上,你就应该推出一个相对成熟完美的产品,符合当下的用户习惯,因为你这是你可以预见,也是你应该做的,时刻关注群体的变化,而不是牢记一些也能会根据群体变化而失效的规律。

摩拜单车、知乎,用一次需求就会变,持续在变,时刻在变,我把知乎当成一个搜索更精准获取质量更高的知识的搜索工具,每次都要打开就会觉得麻烦,因而产生需求,希望它能像百度一样像搜索引擎一样呈现在桌面上,但是现在它还没有,或许根本没有意识到用户有这块需求。

在如此同质化和新兴的时代,需要解释的产品是失败的。

每个企业都应该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化统一标准,比如统一称呼:流水、营业额和业绩,(节省用语不同的人的认知时间),挂牌就是开业,因为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感兴趣的东西,但里面有太多看不懂的内容,那就会选择不看了哦(比如京东和天猫应该将收获地址的修改位置设在同一个位置,或者寻找其他让我们体验更好的方式)。

二、流水的时代,铁打的人性

1、人们追求的真正的生活:身体的享受、心灵的愉悦和灵魂上的满足;

2、人们永远希望在已有的基础上追求更多更好;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人们真正需要被满足的需求,我们来看看这组案例:

最近非常火的一篇文章“划重点,少妇才是关键”,阐述的观点一也就是教你如何满足少妇的需求然后赚到钱,比如将面膜和奶粉放在一起卖;将面膜广告放到爱情小说上卖,但我们用这些规则来看看少妇的真正需求到底是什么。

买面膜是为了什么,为了变美,什么对他们来说是美?很可能你的面膜最后达不到她们需要的美,面膜放着不用,反而给她们造成隐形的心理成本,她们不会再购买你的面膜。而真正应该做的是将少妇在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过程的细分,帮助他们达到美的要求。

比如炒菜的时候怎样更美,围裙优化?油烟优化?站姿优化?拖鞋优化?和厨房搭配的色彩优化?与老公沟通的语言优化?

比如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如何更美?来一起脑洞。

少妇为什么喜欢看爱情小说,因为小说给她们带来了爱情美好的感觉吗?如果是,那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她们在现实中增强这种感觉。

比如从少妇的先生着手,你幸福就是我幸福,我想先生们也是渴望体验爱情温存的,因为爱情本身是美好的,幸福的,甜蜜的,何乐而不为?

比如从家庭装潢小改造着手、比如从夫妻情趣着手、比如从双方爱好着手……

我们应该做的是想赚谁的钱就为谁创造价值,帮助他们满足需求,不要拐弯,就像做教辅的人总想搞定家长的理念,因为家长是付钱的,但这样本身就是不对的,是本末倒置的,因为体验者是孩子,而且孩子的需求是更深层的,还会一直成长。

我们要让企业的成长速度,跟上用户的成长速度,这是我们对用户的尊重和热爱,你爱用户,用户会爱你。

(文章注释:感谢您抽空看这篇文章,我本身不擅长写作,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快1个月,依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且观点变得有些混乱了,所以直接删除部分,整理后先发表了出来,希望能在跟大家的交流中让思路更加清楚,一步步完善。)

作者 魔法师黑娘子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人们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