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品实习生来说,如何培养owner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专注于具体的事项,owner意识通常只是灵光一现,没有系统化的思考体系。希望通过这篇反思的梳理,可以让owner意识在工作中发挥得更稳定。
这篇反思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 什么是owner?
- 为什么要有owner视角?
- 如何在方案策划中保持owner意识?
一、什么是owner?
首先,定义什么是owner、什么是执行者。
1. 什么是owner
owner主要有两方面特质:
- 持续关注目标;
- 有不断优化改进以达成目标的意愿。
具体来说,owner了解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与整体业务目标的关联、对期望的效果有量化的指标、对方案的每一步设计有详实的依据、对项目的整体进程有主动的控制和推动,同时对下一步的演化方向有一定的思考。
也就是说:owner是一个规划师——对项目从何而来、未来要发展成什么样子有着清晰的认识。
2. 什么是执行者
执行者也有两方面特质:
- 关注当前的、直接相关的任务;
- 对整体目标有大致的了解,但不清楚当前任务对总目标会有多大的影响。
比如在写方案的时候,可以想到这个方案直接要解决的问题,做到了方案本身逻辑自洽这一步;但未必会想到这个方案与业务总目标的联系、对其他功能模块的影响等等。
3. 从借鉴竞品中对比owner和执行者
目前接手的需求,大部分都有竞品或相似流程的功能可以参照。在借鉴竞品的时候,就可以体现是owner心态还是执行者心态。比如,对竞品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产品如何借鉴,是否有自己的思考。
当被问到某个功能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有时会直接答“竞品就是这样做的”——这句话有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依据,非常理直气壮的被说出来;有的时候却觉得很薄弱,说得怯生生。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呢?反思后我发现:在不同场景下,这句话携带的潜台词是不一样的。
当我有自己的理由,竞品的做法只是一个辅助论据时,就非常有底气,潜台词是:“对于这个功能为什么这样做我有自己的推论,而且竞品也是这样做的,竞品的做法可以支持我的推论”。
但如果只抄了竞品,却不知道竞品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对我们的产品是否合适,被问到时就会语塞,只能用“竞品就是这样做的”来搪塞;但自己心里明白,这个地方我偷懒了,只做到了完成一个功能,却没实现理解并做好一个功能,进而提醒自己对竞品“要有意识地进行借鉴”。
竞品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看起来可用的解决办法;而当不存在可参照的解决办法时,大脑必须从问题出发,一步一步推导出解决方案,对每一步的选择都要反复思考。
如果依赖于竞品的解决方式,就相当于已经知道最终的目的地在哪,要做的只是找一条理由说服自己,连接现状和既定的目的地。这个时候,大量的脑力都花费在将竞品为什么这样做合理化,而会忽视其不合理、与自己产品不协调的地方。
再偷懒一些——因为竞品这样做,自己的产品也就这样设置;当被人问起这样做的原因,只能弱弱的回答一句“竞品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欠缺思考的行为提醒自己:既要借鉴竞品的设计,也要警惕思考的懒惰。
二、为什么要有owner视角?
1. owner视角的价值
owner视角的价值可以体现在两方面:
- 就工作质量来说,owner由于有目标意识,对最终的结果负责,过程中的决策更谨慎、更可能考虑到关联影响等等。
- 就产品提升来说,扮演好owner角色,成为正式产品是实习下一步努力的目标,在实习过程中就可以多锻炼自己从owner的视角思考。同时有mentor可以请教、交换彼此对业务的理解,是实习中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2. 从关联影响的角度体现owner视角的价值
在考虑方案时,通常会专注于这个方案的目标群体和方案的积极作用,但一个方案不仅会对目标群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非目标群体产生影响。即使当前的方案对目标群体有积极作用,但是对其他群体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呢?如果有影响,那影响是正面的、中性的,还是负面的?
举个例子:小额打款的目的是可以让卖家对买家进行小额补偿,涉及到买卖双方的金钱流动,尽管满足了补偿方面的需求,但会不会带来资金风险呢?比如,卖家可能会因为不清楚打款状态,对同一个买家重复打款,造成资金损失;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可以在卖家打款的路径上明显地提示历史打款记录、限制打款次数、限制打款金额上限等等。
另外,尽管项目的目的是解决买家的合理补偿诉求,但除了有合理诉求的买家,平台上也存在一些黑粉,这个功能是否会被黑粉恶意利用,能否对这类情况作出限制?
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与一个需求相关联的负面影响。如果只关注眼前功能的上线、服务目标群体,就有可能忽视对非目标群体的影响。而站在owner视角,会将目光跳出眼前的这一个功能点,从整体上考虑对产品中各种角色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进而使新功能上线后的影响更为可控、与预测更为一致。
三、如何以owner的视角来思考
考虑完什么是owner、为什么要有owner意识之后,进入这篇反思的第三部分——在实习工作中如何以owner的视角来思考项目。形成方案的过程中,对大大小小的功能点如何实现、什么时候实现,经常要做权衡、做取舍。除了上文提到过的有意识借鉴竞品、考虑关联影响外,还需要了解项目的目标,并用指标和用户体验来指导决策。
1. 了解项目的目标
首先,作为owner要了解项目与整体目标之间的关联。在实习过程中,经常无法了解到项目的全部背景,那如何能了解到项目的目标、如何算了解了项目的目标呢?
对项目好奇,考虑为什么做这件事,接到一个需求后,需要搞清楚需求的由来。
以售后为例子:许多需求是运营提给老板,老板决策判断后,将其中某个需求交给我,同时简单交代一下背景。而决策判断是一个主观、多重思考交织的过程;老板交代的背景也只能把其中易表达的部分转述给我——这是表达上的限制。
这时候,需要我对这个项目保持好奇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现在要做这件事?带着自己的思考向老板请教,通常会有新的启发。
将目标量化为具体的指标。
量化是避免对目标泛泛而谈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存在两类指标:第一类是强相关指标,只要这个指标发生变化了, 大部分的原因都来自于这个项目,但这部分指标通常只能反映这个项目的使用度,无法体现对总体业务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另一类指标——弱相关指标,有多个因素会影响这些指标,这个项目是其中的一个指标。
量化理性是反人性的一件事情,而主观感性却是自然的,因此主观上常会产生许多想法来抵制量化。常见的托辞:许多结果带来的影响是主观的无法量化、只追求指标会影响生态健康等;但当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清晰、对目标的拆分细致后会发现,主观影响总可以量化为某些具体的指标。
在量化的过程中,可以不要过于关注这个指标目前是否已经在监测中,而是考虑指标能否反映目标、指标的获取是否具有可行性。只要指标具有必要性,就可以通过埋点、给用研提需求等方式获得;即使暂时无法获得,也可以为产品方案中的决策提供依据。
2. 用指标指导决策
上面我们将目标量化为具体的数据指标,这里就可以运用前面规划好的指标来衡量产品方案。不同的方案对用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体现在指标上,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基于整体产品目标制定出的数据指标,通常可以指导方案的优先级排序。指标拆分得越细,对决策的指导力越强。
举个例子:商家论坛刚刚上线,只具备基础的发帖功能,许多地方待完善,那么先做哪个后做哪个就是经常会面临的问题。在运营提出的大量需求中,以数据指标论坛DAU为依据进行判断,就可以筛选出对DAU有直接影响的需求和对DAU有间接影响的需求,再结合直接影响的程度和开发成本进一步判断。
3. 转换用户视角
目标和指标都带有很强的设计者色彩,都是从规划的视角出发,期望对用户实现怎样的影响。为了使最终影响更为符合预期,需要将自己代入用户的视角,分析在产品功能的这一步,用户是处于怎样的时空场景内,带着怎样的动机和情感状态。
走入用户的视角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对用户和当前的场景有足够的了解;其次有可能过于关注某一类用户,而忽视了用户的多样性。另外需要刻意将自己从设计者的视角转换为使用者的视角——前两者需要持续付出时间来了解自己的用户,后者则依赖于视角的刻意转换。
在形成方案的过程中,会经过许许多多次的决策;如果依赖于每一次的刻意转换,有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偷懒,忽视从用户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如果可以训练成固定的习惯,则决策的质量更稳定些。那么如何能形成转换为用户视角的习惯呢?
我个人有两种做法:
- 在每次的决策过程中,将用户视角当做因果推理的重要依据,只有将用户角度的体验考虑进去,这条推论才成立,才可以走到下一步。
- 在决策过程中,不刻意关注是否有考虑到用户体验,先将产品流程搭建起来,结束后再整体从用户视角出发,在脑海里模拟一次功能的全流程,检查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
前一种的优势在于可以时时检查方案的合理性,较少出现推翻重来的情况,而且对每一步进行仔细推敲,决策的质量更有保障;劣势是每一步都需要视角的转换,设计思路不连贯且转换可能会有遗漏。
后一种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全流程都对用户体验有考虑,而且可以分别从不同类型用户的角度出发,避免仅从核心用户视角考虑而忽视其他类型用户;劣势在于当已经形成初步方案时,出于懒惰心理,修改的动力会大幅下降,对用户体验和修改成本之间可能会有妥协。
四、结语
上文是将产品项目分离为具体的环节,并就某几个环节反思自己的角色心态。一方面,不是所有的环节都有被涉及到;另一方面如何将分离的思考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owner意识,也是下一步需要继续反思提升的地方。
感谢阅读,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本文作者 @任笑青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