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产品的系统化思考——心得一
“系统化思维”对于目前的我来说,甚至是初级产品经理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很难讲的清楚的东西。
近期偶然看到一篇文章,系统化思维分析:
通过系统化思维分析问题,现象之下是功能,功能之下是产品,产品之下是系统;从现象、功能甚至产品看事情都是肤浅的;关键是要从系统层面想战略、做执行、定指标。——尹桑
近一个月深有体会的是——需求琐碎,不成体系。
总结分析下来,是没有对当前所做的模块进行系统的规划、核心目标不明确;因此如何系统化思考、怎么入手也是近一个月在给自己的“练习”之一。
一、现象与问题
8月接到业务方的需求,其中一个是希望在微信服务号增加活动的入口;以及在后台展示用户微信绑定的状态——这个动作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为前端销售提供引导用户关注绑定服务号的抓手,以及针对未关注绑定的用户作重点引导。
但是我并没有更深入去了解这个需求,例如:这个需求的目的/效果影响了核心指标的哪些方面?需求上线后,会如何推动前端销售完成这个指标?
因此这个需求涉及到2个问题:
- 核心指标:是什么?目前在做的一切需求,是否围绕核心指标进行?对核心指标影响是什么?
- 使用者的规划:是什么?需求给你了,怎么才能利用它达到核心指标?
提炼出来,关键词是——核心指标。
核心指标是指导我们做一切执行层面的关键,像一个“远处的山峰尖儿”一样,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步步靠近,站到山顶上。
二、系统化思考
前面讲了为什么要系统化思考(why),即找到业务的核心关键指标,围绕核心指标去产出需求,最终该业务才能有所成长。
那如何系统化思考呢(how)?
现在有很多系统思维的模型,但是大多会比较笼统抽象,在阅读中习得的方法论要及时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中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系统化思考可以从简单理解的【黄金圈法则】开始。
黄金圈法则“why-how-what”,对应到系统化思考实际上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思考方式;围绕这种方式去对手头上的业务模块,甚至细小到一个需求,都是能够帮助初级产品经理去建立系统化思考。
当感觉工作中的需求比较琐碎,业务方提的需求东一个西一个时,不妨先放一放,看看这些需求是否是对核心目标产生实际影响的,不要只是为了做需求而做需求;从【目标——方向——路径】出发,去盘业务模块,这样需求做起来也会比较明确。
【目标】:为什么做,产品的目标和理念。目标分大小总细。
- 总目标需要和小组成员及leader一起明确,且大家都对这个总目标是达成共识,能够往一处去使力的;切忌无沟通就自己屁颠屁颠制定目标。
- 细分目标可分为短期和中期;具体细化至近3个月的每个迭代版本需要达到的目标。
【方向】: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目标,也可以理解为目标拆分的子目标。
举例:假设产品目标是提升转化率,方向即可拆分为哪些因素/方面影响了转化率,可以是游客到体验课用户的转化,体验课用户到系统课用户的转化;也可以是游客到意向用户的转化;方向拆分的方式需要具体结合业务决定。
【路径】:即为具体可落地执行的需求功能点。
可结合上述提及每个迭代版本的目标来制定落地执行点;落地执行点可能是大需求,也可能是小需求,需要结合开发和版本排期考虑需求的紧密性和节奏性。
三、工作实践
在进行系统化思考的时候,很容易陷进主观意识,即容易做一些“我以为”的需求来解决并不是用户的问题;因此我在做系统化思考之前,会先盘一下用户体验地图,跟着用户体验地图来做目标和执行点的拆分,会更客观。
因涉及用户隐私,图中仅为个别用户体验
个人认为,用户体验地图只是帮助更好梳理和理解用户使用我们产品各阶段遇到的问题的一种工具;虽然堪称为“C端产品利器”,但是利器千千万,可不必拘泥于形式。
像是我在做海报工具优化时,也用了另一种形式,目的是根据各用户阶段的数据表现,先找到产品重点解决的突破口,这样也就完成了用户体验地图的“使命”了。
因涉及用户隐私,图中为脱敏数据
以上为近期工作中对系统化思考的体会和实践,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浅显,更加深入的思考会伴随阅读和工作经验获得,希望自己对于系统化思考也能深入生活中。
附3本系统化思考书籍,由浅入深:《如何系统思考》、《系统之美》、《第五项修炼》。
本文作者 @莫琳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