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自己的产品方法论?

前段时间面试的时候好几次被问到一个问题:你的产品方法论是什么?最近正好有空来总结一下。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到了3-5年经验的时候,基于自身的产品理念,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反思,从而总结出一套可复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套适合自己的,不断进化的做产品的方法论无疑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的产品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以下是现阶段自己对方法论的一些理解,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为何而战?

凡事多问为什么,找到问题的本质。

俗话说得好,选择大于努力,非常认同这句话。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会挂得越快,拿到我们做产品这件事上来说同样非常适用。

在正式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知道或者有想过自己现在正在做的功能到底有什么用吗?

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我自己的总结:我们经常说的需求,一般都不是需求,那只是我们自己想的方案或者需求方想的方案。

至于这个方案到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并不清楚,或者说是模棱两可,感觉知道,但又不确定自己想的是不是对的。

你可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业务方急吼吼的找到你,跟你说想做个抽奖功能,你也没多想,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跟他讨论起来具体的实现方案,并且还提出了你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分享抽奖活动获得更多的抽奖机会,让用户能够使用积分兑换抽奖次数等等。

最后一番讨论下来业务方很兴奋,感觉你的点子很不错,双方达成一致,确定了功能的上线时间,接下来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一顿操作猛如虎,功能如期上线,这时候业务方又急吼吼的来找到你,跟你说想做个拼团功能,你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但也没多想,继续跟他聊起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并从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不能自拔,功能做了一堆,但成绩却说不上来,写简历就是抄JD,最后真的是啥也不是。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知道为何而战。

我们一直在讨论方案,却忽略了本该讨论的需求,更可怕的是我们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在讨论需求,是在满足需求,解决业务方的需求、问题。

现实情况是,不管是业务方、用户,甚至是自己,多数情况下提出来的都是一个站在自己立场上想出来的解决方案,比如抽奖、拼团,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那方案背后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很少去考虑甚至可能会觉得这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但其实这才是需要我们去着重思考,讨论的地方。

举个例子:还是以抽奖为例,业务方想做个抽奖活动,很有可能是因为社群气氛太沉闷了,想通过抽奖活动来活跃一下气氛,让群内用户能够多多参与互动。

到这里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原来需求是活跃社群气氛,让用户多互动。

其实还可以更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要活跃社群气氛呢?

——因为这是社群运营的重点。

为什么要做社群运营呢?

——有可能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留存用户。

为什么要提高产品留存用户呢?

——肯定是因为目前的留存用户还不够高。

最终我们会发现,原来需求(目的)是提高产品的留存用户,但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定义,仔细的思考讨论过,而是不断的在想怎么把抽奖功能做得更好。

凡事多问为什么,找到问题的本质,找到原始诉求,确定好我们的目标、努力的方向,这是第一步。

但往往只有目标是不够的,我们一上来就针对目标寻找解决方案,多数情况下会把自己搞乱,要不然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没有全局意识,只能从单一的点去发力解决,事倍功半。

二、拆解目标,寻找最优解

继续以上面的话题为例,为什么留存率不够高呢?

可能是因为产品价值传达不到位,可能是用户触点太少,也有可能是产品太难用了,问题很多,但如果只是这样泛泛的去思考的话,我们是很难把问题穷尽的。

因此我们要有系统的拆解目标的意识,回归产品或业务本质,系统的拆解目标,找到目标的影响因子,然后再针对每个影响因子结合数据排查验证,找到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针对不同的影响因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拆解,找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回到上面的例子,社群运营也只是我们提高产品留存的其中一个方案而已,而活跃社群气氛仅仅只是我们执行方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为了让这个环节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做个抽奖功能,也可以做个社群活跃榜,我们可以想出更多更有效更好玩的功能来活跃社群气氛,但我们也要时刻牢记我们的大目标,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留存用户,不能演变成为了做而做。

总结来说,只有深入的了解了原始的诉求、目的,然后把目标拆解、细化,我们才能相应的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做更合适的功能来达成它,而这才是体现我们产品能力的地方。

至于如何根据目标制定合适的方案则又是另外比较大的话题了,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竞品,参考竞品达成同一目标所用的方案;我们也可以通过HMW法挖掘需求找到更好的切入点等等都是我们思考解决方案可用的一些思路。

也正是这些思路共同组成了我们做产品的方法论,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针对每个遇到的问题去尝试,思考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

三、练好基本功,细节决定成败

理清楚了目标,并且通过一些合适的方法找到了当前最优的解决方案,接下来具体执行的环节就是考验我们产品基本功的时候了。

比如确定产品逻辑、将需求拆解成功能、设计业务流程、功能流程、页面流程、设计原型、撰写需求文档、需求评审、开发跟进、测试验收等等,多花心思,多总结,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只要方向不错,相信这些东西我们都会越做越好的。

大部分产品经理在这个环节最终都会做得差不多,我们想要脱颖而出,更重要是前面两个环节。

四、有始有终,放大成果

在讨论最后一个问题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最近在做的功能上线之后,你拿到结果了吗?

这里说的结果就是指对我们一开始定下的目标所产生的影响,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正在做功能就是在做功能的路上,我们很少会回过头来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做过的功能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是体现在哪个指标上,没用原因是什么,这些我们都不知道。不管是我们工作的疏忽还是因为环境影响,大家只顾着不断上线新功能,没有结果的事情,我们做得越多越容易显得自己没价值。

不论是好结果还是坏结果,我们都应该要捡起来认真对待,好结果就扩大影响力,把同样的方案应用到其他地方,坏结果就总结原因然后改进、迭代,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有始有终,放大成果。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我们的方法论。

  • 定目标(为什么)
  • 拆目标(做什么)
  • 定方案(怎么做)
  • 拿结果(不断迭代)

方法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他应该是随着我们经验的增长不断的完善和丰富的,我们应该善用方法论,而不是被方法论圈住无法看到新的东西。

 

本文作者 @菠萝的春天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