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是谁最后干掉了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距离“物种灭绝”还有多久?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比话题更沉重的,是现实。

疫情期间,这边厢因为社交隔离的要求,IOB(行为互联网)技术的相关应用得以快速而广泛推广,使得“工作语境”中人的作用开始模糊和弱化,系统取代人来执行信息的获取、记录、识别和分析,进而进行决策。

那边厢人力成本持续增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雇主刚好也在考量人在工作语境中的价值。

前几天和一个做电商的同行聊天,他现在的公司去年绩效拿S的团队已经缩编至三分之一,业务线合并的时候,首先被“冲击”的,刚好就是产品经理的岗位。

“我需要努力找到一个产品经理不被替代的理由。”

一、艺术与科学

2018年,一家全球知名的香精生产公司与一家同样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香水调试系统。

该系统通过分析现有的芳香配方,将配方中的香精成分构成与在售国家、地区、客户年龄、购买频次等数据进行关联匹配,从而根据预设的算法自动调制出最符合目标客户喜好的香水。

继AI作曲、AI作画和AI写诗之后,AI在更广泛的领域出手了。

在感叹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愈发无所不能的同时,我在情感上依然感觉别扭和怪异。

我大胆猜想每一个香水的日常使用者,始终更愿意相信香水是在天使一般的调香师经过对各种味道的识别、唤醒了嗅觉和神经的愉悦、并到达脑部高潮之后的艺术创造,进而期待与用户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体验,所以,我认为无疑是要归属到艺术的范畴。

如果你没法理解这种“玄妙”,可以尝试去体验被一部电影强化至“变态”的在2006年上映的略惊悚的电影——《香水》(《Perfume:The Story of a Murderer》)。

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不善与人相处但嗅觉异常灵敏的少年发现、辨别、留存和收集各种味道,并为了追寻、留存世上最完美的香味(处女体香)而不惜杀人的故事。

故事毕竟是故事,显然是已经超越了正常人追求生活审美、情趣和艺术感染、共鸣的方式方法,并且也超越了理性的程度和范围。

但是电影艺术创造的夸张情感可以让我们真实地体验到,对审美和艺术追求过程中独特的个人体验,对情感和欲望的满足,以及在此过程中与情绪和感情联结。

从香水作为“造物”这个角度来说,AI香水调试系统和电影中的调香师构成了两个“极端”维度的认知:调香师是艺术的,是狂野、浪漫、感性、无规律、即兴,有着基于最真实的个人化情感和欲望。

AI系统里是理性的,是通过逻辑理解和关联分析后进行的拆分再合成,是“还原”、是通过“算法结果”来模拟某种香精组合对人的情绪、情感的影响,再通过科学设计的试验来推测、证实或者说“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如果抽离这个实现的过程,艺术和科学看似都达到了一个相同的结果,但是艺术无疑是创造性的,是前瞻性的,是原发的。

而科学不是,科学是解释、分析、分解、解构、组合、再现、实验和论证,目的在于在“不依赖人”的情况下重现艺术达到的效果,是继发的,再现的。

换个说法,艺术依赖创作者的天赋、灵感和独一无二的体验,而科学依赖是技术、算法和程序的执行。

二、产品经理的工作

那我们追求的是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可能很难有一个准确答案。

如果我们缩小一下范围,产品经理应该追求艺术,还是科学?我想,产品经理的工作是一个追求科学,但能够,也更应该去追求艺术的工作。

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发现人们体验下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并通过流程设计、体验设计和情感设计来规划需要实现的路径,发现美,引领美和传达美。

睁开眼睛,“落地”一想,作为“原型”和“需求文档”两个产出物的所有者,同时又在不断追求文档标准化和格式化的产品经理,试图通过标准的需求模板、标准的文档语言、标准的原型控件,从而实现通用的语境、需求语言,最终提升沟通效率,减少误解。

产品经理在努力推进这一切发生的过程中,自以为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标准化建立的同时,产品经理的价值似乎也在降低。

特别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时候,这些标准化的成果、结构化思维的规划或许迟早会成为了人工智能训练的素材,然后把产品经理直接就替代了。

从这个上意义上来说,产品经理的工作也正是调制师的工作,产品经理的未来也正是调香师的现在,就像AI香水调试系统能够分析现有的香氛的成分(标准件),并进行拆分、重组,解构再建构的循环过程之后,最终按需提供适合不同地区、阶层、性别等组合之后的用户的需要。

从这个角度推演下来的话,产品经理是不是通过标准化给自己挖了一个完美的“坟墓”。

三、AI的进击?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计算机这台“机器”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从而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在日常生活可及的范围,AI的应用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多,已经从高精尖落地到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 比如:我们生活中现在随处可见的语音遥控的硬件设备,各种品牌的智能音箱,便是计算机对于人类自然语音和语义的接收、识别、理解并对指令做出相应的应答;
  • 比如:“去编辑(editor)化”的信息和内容选择、推送乃至创作,便是计算机对于个体人类心智偏好的、兴趣偏好的识别、理解;
  • 比如:特斯拉为代表的一众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是计算机对于人类心智对于路况、车况以及驾乘感受等综合需要的识别和理解后进行的自动行为决策;
  • 再比如:个体的“整体数字孪生”,便是计算机通过各种终端(手机、电脑等)对于人的社会信息、行为信息、身体信息等进行记录、识别和认知后再“还原”,进而进行的行为再现和行为预测,是一个类似“平行宇宙”的存在。

如果这些对于AI来说都是小儿科的话,那么产品经理的“两份”文档对AI来说就更是不算什么了,可能AI只是“看不上”。

而且“需求说明书”和“原型”最终所面向的更多还是使用“固定”语言和“固定”思维的计算机系统,最终实现也是通过计算机的代码来完成的,这一点对于AI来说更是便利,应该说是属于相对“低级”的应用了,更多是属于逻辑而非“智能”的部分了。

因此,如果按照“输入(需要)——加工——输出(模板)”这个产品经理工作的框架流程来说,只要把对输入 进行加工的逻辑、步骤和方法“教会”给AI,由计算机对于需要,如工作内容、工作元素进行充分的分解、关联分析之后,再按照模板进行输出,就可以得到标准的需求文档。

想来更为有趣的是,如果这一个过程由AI完成之后,产品需求后的代码编写阶段是否也可以通过AI来自动完成,顺带着是不是也能取代了程序员的工作,这一点我还真说不好。

而作为输入的部分的“用户需要”,随着IOB技术的逐步被认可和广泛使用,也会通过系统对于用户行为的记录而显现出来(做过前端产品,特别是处理过页面行为数据埋点需求的同学应该都能理解我在说什么)。

这样,从前到后,AI完全就可以取代产品经理的工作,可能顺带着把上下游,包括用户运营和程序员的工作都干了。

看似,AI已经把产品经理的“活路”都杀死了。

但当我在脑子里把一整个过程再过了这一遍的时候,被替代的恐惧反而变少了,因为产品经理的真正价值的逐渐清晰了:产品经理应该去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构想怎样创建“输入(需要)——加工——输出(模板)”模式,特别是源发性的模式构建,而将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借助越发智能的AI来执行。

说人话就是,产品经理动脑,AI动手。既然产品经理能够给自己完美的挖一个“坟墓”,那么产品经理就更应该把这个“坟墓”挖得更好一些——为AI去更好地执行这个过程而设计,给AI自动化地去执行“输入(需要)——加工——输出(模板)”这一产品经理“标准”工作流程设定好初始的规则和出发点。

另外,AI技术本身以及使用了AI技术且拥有具体形态的机器人的出现和成熟,看似轻轻松松替代了很多原本由人来执行的工作。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还是偏向操作性,操作中所涉及到的决策也是在操作层面的决策,比如遇到障碍后向左拐,减速、刹车等等,这是目前阶段AI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也就是我们在前文对比的时候所描述的那样,AI的“智能”(我们暂且认为是智能)和人类的智慧不同,它不是一种自我的、源发的思考,更多的是对于过往事件从信息获取、事件记录到数据的归类、分析,再到决策和对应结果的比对,最终进行概率的计算。

同时,再以当前事件获得的信息对照过往事件计算的结果进行推演并进行决策,是一种后天“智能”,所以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种能力,而能力是可以通过反复的训练而习得的。

用带点宗教的说法就是,AI所具有的能力是人性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是神性的。

所以,再回归到我们对于艺术和科学的讨论,科学的高效,精确对于艺术的替代始终会存在本质上的不足,对人性的、智慧的能力的模仿终究是无法跳出“惯性”的思维里。

也许正因为这样,产品经理从内心里不愿意被划入技术序列(只是便于表达,不存在任何对于开发小哥的不敬。

四、产品经理还是组织者

回归到产品经理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输入(需要)——加工——输出(模板)”的标准模式里:同外部用户的、内部业务部门的需求采集并同需求来源(无外部来源的则产品经理自身就是需求的来源)进行的需求沟通和确认,经过同设计部门和开发部门的需求评审,最终进入到开发阶段。

这是每一个产品、项目都需要经历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至少按照目前行业通常对于产品经理的要求来看,产品经理还是处在整个过程的“核心”位置。

这个核心并不是指产品经理是职权的核心,而是责任的核心,是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推动者。

即使在开发阶段这个主要由程序员小哥哥接棒的过程中,作为产品实现的最终负责者,依然需要对项目进行动态地跟进,这其中包括了:

  • 通过与设计团队和技术团队随时沟通而获得的项目的实时进度,并比对项目计划和进度对话进行对应的跟踪、把控和协调;
  • 响应需求来源方对于功能实现进度、功能实现变更、新增等要求,并协调其与技术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进行决策(同意变更新增或者拒绝);
  • 技术开发阶段,包括内容和版本计划的调整等异常情况的干预和处理、需求的调整变更。

这些工作过程中,大部分是“弹性”而非“线性”的,是在沟通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沟通情况来灵活权衡决策的,也就是并没有一个唯一性的“正确”答案。

这个过程中的工作,属于“非标”的范围,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在这些工作过程中,产品经理发挥更多的是人在“人情世故”上的能力,从某种层面上也正是艺术上的能力。

是科学通过简单“是非判断”所不可以理解,至少是目前的科学,目前的AI所不能理解的“非线性”的一种能力。

因此,作为了解业务、也了解技术的“桥梁”和“翻译”,产品经理或许也能够在项目管理职责的执行上多点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在项目管理的维度上找到自己更多的自信和在项目价值上的认同,产品经理关注的实现是“端到端”的,从Idea到Reality,而不仅仅是去输出Paperwork。

“产品经理要保有信仰。”

五、结语

计算机什么时候才能代替人,计算机能够在多大程度代替人,估计在当下都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但是人的神性,灵性和自由性无疑会比单纯依赖逻辑和计算的理性拥有更多的色彩。

作为产品经理的工作,虽然是“面向”计算机程序,是对于现实生活需要的“虚拟”映射,但是工作的目的还是在关注人和人的需要。也正是如此,产品经理可以从容进化,无惧未来。

#作者#

大侠。混过文青的支付出道的产品人,长期以支付厮混,关注支付、O2O、社交领域,擅长行业、业务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