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三种工作状态
现在行业内对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划分的越来越细分,这种细分不仅体现在行业上,也体现在产品方向上。不同方向的产品对产品经理的个人技能要求是不一样的,而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做不同类型的产品工作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行业的了解,把产品经理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提前声明这篇文章写的只是自己的所见所得,并不代表行业内所有公司,所有产品经理都是这样的,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家且看之。
01
第一种多见于做后台的产品经理,因为后台系统往往会更复杂一些,所以需要产品经理有好的逻辑能力和沟通能力,因为需要经常跟运营部门沟通,实际工作中应付运营就会付出很大的精力。对业务的了解能力,这样的话设计产品的时候才更得心应手,也降低了出错的概率。说白了,出活更快。
在我接触的这类产品经理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产品经理自己其实没有多少想法。这里要说的包括两方面:
一是指产品经理自己对于产品的未来方向比较模糊,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听从运营的建议,下一步做什么也主要是由运营来主导的,甚至是说每个版本的计划也是由运营来主导。产品经理更多的是为运营提供支持,帮助运营把他们想要的东西实现。
第二是说在产品设计上,交互层面,产品经理自己也没什么想法。而且这类系统基本都是给内部员工使用的,最关键的是要逻辑明确,功能流程清晰,而至于说交互,体验层面其实要求本来就不高。而且很多公司对产品经理的分工是后台产品经理只做后台产品,这也造成了产品经理自身也没有太多要求,平时对于体验,交互方面的东西也不会多关注。如果有什么体验上的问题,再跟技术沟通增加新需求就可以了。
有一个感触,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都会考量产品经理是否有自己的想法,能否大胆的提出并且执行自己的意见。但其实真正的在一些大公司,特别是一些业务非常稳定,用户体量大的公司,涉及到重大改动都得找老板审批,很多产品经理,甚至是产品总监还是更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虽然心里蠢蠢欲动,但实际上还是求一个稳定。
02
第二种要说的就是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创业公司由于人手不足,所以产品经理的分工不会像大公司那么细致,一个产品经理往往要把前、后台的工作全做了。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除了由于成本因素人手不足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跟老板有很大关系。
创业公司的老板,很多是非互联网行业出身的,平时听说了一些产品经理的传奇故事,类似于张小龙,马化腾这类,所以产生了一种心理,对产品经理的期望过高,很多工作都希望由产品经理来主导。
身在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通常也都是前、后台产品都负责,这样一来产品经理会非常忙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状态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有益也有弊,主要看产品经理自己怎么想。好处是产品经理能接触的东西很多,除了负责的产品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产品权限更大,自己可以做的决策更多一些,有的人会享受这种感觉。
而如果一个产品比较有想法的话,在创业公司的发挥空间可能会更大一些。弊端就是平时工作中乱七八糟的事会更多,很多事都会需要自己参与,花在沟通上的时间比较多,有的产品经理会比较厌烦这种状态。
创业公司产品经理接触到的业务层面的东西会更多一些,当然其实在大公司也会有这机会,但我觉得在创业公司产品经理的业务参与深度会更大。大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和系统权限会管理的比较严格。
举例来说,之前跟一个朋友聊起他们产品的数据,他说不知道,别人会以为他故意不透露。而实际上是公司管理严格,而他又是做后端产品的,所以对于用户数据这块真的不了解。
03
还有一种是做前台的产品经理,其实我现在想做这个方向的产品经理,要是单纯从产品设计的结果上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互联网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有太多的产品可参照。特别是当产品的基础功能已经完善后,很长一段时间产品经理的工作都是以优化,增加功能为主。
对于做前台的产品经理,最理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自己就是产品的深度用户,这样对于产品使用中的痛点更容易发现,也确实容易想到一些新的功能。
平时需要对行业内一些新产品保持好奇心,主动去体验一些新产品。这样不管是增加新功能还是说设计产品的交互,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另外就是去体验竞品,观察同类产品的动态,其实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是来自于同类产品。
我觉得在这三种产品经理的工作状态中,只做前台的产品经理,可能是最安心的。工作中产品之外的事最少,其他部门的同事对自己的产品设计干预的也比较少,研究、发现用户需求,专心把产品设计好就可以。
#作者#
yunrui,微信公众号:马虎眼。原片刻产品经理,6年产品人,走在内容社交产品路上,死磕产品设计,喜欢玩各种APP,玩桌球,打羽毛球,欢迎与大家交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