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听故事,执笔绘产品——产品经理定义
一、开篇序言
转型产品经理,多年产品路,涉及过很多领域,也因为此,一路心酸;也因为此,多行交融;也因为此,跨界碰撞。
不敢谈教,算是和产品朋友们做一次交流,浅谈我的一些产品心得,作为借鉴,有用则取之,无用则作茶余饭后谈资。毕竟任何职业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产品之路越远,越觉得自己是小学生,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君同勉!
饮酒听我的故事,执笔绘你的产品~~~
二、心得杂谈
1. 先来个号外
世界上第一个产品经理是谁,众说纷纭,但是大多数业界内人有一点共识是——最早提出较符合现代产品经理概念的是宝洁公司。
产品经理一词是舶来品,在中国兴盛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而且主要是基于淘宝等电商和智能手机兴盛浪潮,大量APP的蓬勃发展,才逐渐形成的一个专业领域。
而且绝大多数产品经理都是自己摸爬滚打野路子出生的,没有人能告诉你什么是产品经理,也没有人是科班出生,早期连一个像样的资源获取和培训机构都没。
好一点的有老人带教,也许老师也是野路子出生,差一点就是靠自己摸石头过河,遇到好的企业环境,没个两三年,也很难入门的。PM绝不是功能堆叠,画几张原型图就可以的。
早期,很多公司跟浪潮,五花八门的定义产品经理,记得是2016年前后,很多企业招聘售前、商务、客服等定义为招聘产品。鱼龙混杂,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是PM的至暗时刻。
很羡慕后来者,现在有很多专业机构,很多分享平台,很多业界大牛,有些学校都有产品课程。
我刚开始是阴差阳错走上产品经理道路的,当年的我很想向人家请教,可是连提什么问题都不知道,更别谈求学和快速提升,简直就是小白中的小白,菜鸟中的菜鸟。
还好多年对此仍然保持极高的兴趣,一路上不断遇见很多贵人,正是同这些良师益友互相交流、切磋或者教学,才成长和形成自己的PM体系,产品路上一定要和产品朋友和自己工作中输入和输出的上下游多交流。
多年过去,把自己的一些拙见和经历与自己对白,与各位读者分享,希望有点滴帮助。2年前写了一些总结,结合现在感悟重构,用Axure新构历程,就以此作为基础开篇吧。
后续基本都会用Axure来总结和分享,顺便帮助下那些不会配色、不会布局、不会写PPT的小白提供一些临摹模板。
2. 一个思考——什么是“产品经理PM”?
现在有很多人从事产品经理,那什么是“产品经理PM”呢,有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能力输出标准是啥???
如果你连自己是谁,能干嘛,该干嘛都不清楚,怎么做好工作和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个人认为,虽然没有固定的定义,每个人在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阶段,对产品的认知也是不同的,但是每个人在每个时刻都应该能说出自己的定位。
3. 初期对PM的认知
早期的我刚入门,认知不够,求而不得,追求的是形式上的,也只能是形式上的。当时查阅各种“匮乏”的资料求学问道,在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中,逐渐形成当时的认知。
产品经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的当时我这种搬砖菜鸟,应该做“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写需求列表”,后来再过段时间才知道还要画“思维导图”和“流程图”以及“原型设计”。
至于自己做到什么程度是合格的,心里是没谱的,更别说针对不同项目的差异化。
对于广义产品经理的定义,只知道当时像雷军等大BOSS也自称是产品经理。认为这就是产品大牛,大概知道从市场、产品、项目、运营全局管理,但具体干嘛也不清楚、产品的细分领域也无从谈起。深知吾与之不可较也。
4. 现在对PM的认知
这么多年的经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体系,也做了很多产品。现阶段的产品感悟有几下6个方面:
三、针对以上6点的详细说明
上章节说了近一两年我对于产品经理的理解有6了方面:To前期、To需求、To收支、To平衡、To客户、To企业。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下个人对这6个方面的一些心得,本章节读起来可能会有点难度,主要是针对想做PM(尤其是To B 中To G方向的人)的一篇细文。
1. To 前期
1)国际上成熟的方法论和模型
闭门造车,一定要出门合辙。
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确的方法论,能让你事半功倍,尤其对于刚入门的新人,不知道打法,依据这些方法论和模型去做,最起码有个做事的大纲,并且和团队其他成员以及客户等沟通或者合作的时候有据可依,不至于很被动。
最伤产品经理的话就是——这是你个人以为的,被怼你却无话可说,一定要有理论依据。另外,毕竟是经过全球无数精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长期实践总结的东西,其价值自然不用我多说了。其实每个岗位都因如此。
2)商业+技术可行性分析
一般对于一个新项目,是要做商业论证的。
可能很多PM都知道竞品分析和用户调研,如果严格来说这是不严谨的。你要去分析你这个产品或者项目值不值得去做、有多大市场、有多大利润,你就要去做商业或者叫市场可行性分析。
去分析产品定位(用户定位(用户画像)、消费者定位(有时候买方和使用者并不是相同的)、市场定位)、市场机会有多大、竞品有哪些、内外部环境如何、风险在哪等等等。
做了初步需求规划之后你要评估技术是否可行,如果设计了做不出来也是白忙活一场,是否需要寻求外部力量,以及寻求外部力量之后的影响判断。
3)产品全生命周期规划
项目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做一个产品,不仅仅只能考虑该版本就可以了,最起码也要考虑开发出来之后商业模式,怎么运营等,如果更深层次一点,就要考虑后续几个版本。
有时候尽管没有下一个版本,但是产品经理必须要考虑,一个是为了产品迭代升级做预留,也综合考虑为了减少迭代开发的成本。
而且长期这么去做,你的全局观就会极大提升,你的效率和考虑的方面会比其他人拉开很大的差距。
4)恰当合适的设计方案
有些需求很明确的项目基本不需要出方案,有些项目,尤其是政府相关的项目,方案是很重要的。有些针对整个大项目要做顶层设计方案,还要做初步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有规划上的偏概念理想性的解决方案,也有具体落地的解决方案,甚至详细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等等。所以产品经理写方案的能力也是个重要的技术活,而且非常重要。
2. To需求
1)要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和懂客户的诉求
诉求≠需求,我一般习惯把客户说的叫做诉求,而不叫需求,产品经理一定要听懂客户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客户不会很直白的说出他的真实想法,甚至有可能和你对接的人不是大领导他本人其实并不想做这个需求,就会故意搅和。
2)引导客户梳理真实需求
客户诉求≠真实诉求,很多时候,客户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尤其做政府需求,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客户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你做的他知道这一定不是他想要的。
3)要恰到好处
需求≠要设计的功能,要做的需求不是功能的堆积,绝不是越多越好,对于硬件来讲,功能多了,制造难度会指数增加,而且不合格率和损坏率会大大增加,经常坏的产品,好口碑也会变差,而且很多功能更别用不上。
对于软件系统等,过多的冗余设计只会增加开发难度、消耗资源、拉成工期、降低质量和学习成本,甚至会导致项目异常终止,切记不要为项目自以为是的去“镀金”和“爬行”。
3. To收支
1)相对最小的成本
做项目只需要满足客户最低标准即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做得高大尚。曾记得有位老师曾说过:“你认为NB的并不一定就是客户想要的,你认为很“幼稚”的恰恰就是用户想要的”,PM切记自淫,一定先做做一个MVP (MVP = Minimum Viable Product,中文通常翻译为最小可行产品)让客户看到目标效果,先真实开发好核心功能,并交付给市场和客户去论证,最后是持续优化最终达标。
2)对需求变现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商业行为,产品经理一定要优先做合同中核心刚需和高频需求,但是要着重在刚需上,对于高频非刚需需求和非刚需需求要适当简化。
3)把控好“人、时间、钱等资源”
软件互联网大多是小组形式,就那么丁点资源,人、时间、钱等资源都极其紧缺,一定要把控好这些资源,有时候你可能为了镀金,延期交付,结果甲方拍板人换了等原因,本来可能是成功的项目最后可能这项目就没法结项了。
4)形成可复制、易复制资产
除非真的没办法,尽量做可复制且易复制的资产,例如原型元部件、模块化代码等。这样在后续做其他项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时间,有利于工作高效且降低风险,快速交付能力能增加客户满意度。
4. To平衡
1)客户目标与交付一致
很多项目在交付的时候,会发现,这不是客户想要的,所以从需求到原型到设计要开发一定要多和客户沟通,且保持一致。当客户后续提的需求和合同出现偏差的时候,一定要以满足合同要求为准。
2)组织战略与项目协调
所做的项目要和企业的组织战略保持一致,这个就不细诉。
3)项目内部成员之间协作
要做好一个项目,项目组成员有效协作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当然实际中也的确有些人实在不称职,这个只能把团队分歧造成的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
4)自我的感性与理性平衡
产品经理大多都有理想情怀,这一定要把控好,但是产经理既不能只有理想情怀的感性,也不不能只有科学情怀的理性,要用感性和理性有机结合。产品经理难的是做减法“舍”而不是加法“取”。
5. To客户
好用的、易用的、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交付给客户的一定要是好用的,用户体验是产品经理很考究的一项工作,这个需要体验大量产品才能有感觉。易用的,很多时候产品和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的操作,但对于用户来讲,其实很难的,而且大大增加其工作量,这是不可取的。
尤其To 产品,本生客户每天要使用的系统就超级多。一定要把用户当小白,容易上手,有价值,对于没有价值的要尽可能减少。做产品一定要多方面去考量,视角不能仅仅定在项目内,其实做产品就是人情世故。
6. To企业
1)标准化的体系产品
产品输出型的任何一个公司一定要有主航道的拳头产品,这才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标准产品的组合售卖可以不断进行成本分摊。如果每来一个项目都是新的一套打法,企业永远形成不了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产品化,就只是个外包。
而且对不同产品之间,也要提取出通用模块,例如最简单的用户的账户管理的一账通体系,做成通用性的,将会随着项目和产品的不断积累,通用模块越来越多吗,形成元件库一样。
这些主航道拳头产品和通用模块,就构成了标准的体系化产品(如果从运营或者市场或者公司领导层面来讲可能还会包括硬件、方案等产品,此文主要针对互联和软件行业,指狭义的软件产品)。
2)良好运行的团体
产品经理做到一定时候除了对每个产品负责,也要培养出一支创新攻坚的团队,用正确的方法论武装,产品经理的魅力就在于用敏锐的产品sence和优秀的逻辑思维去影响身边的人,其实事事皆可为产品,学会用产品思维去工作去生活去看这个世界。
我常对我的一些产品小朋友说产品最好的修行在生活。
说点题外话,PM一定要多接触不同类型自己原本没涉及过的领域产品,多尝试或者把手上项目多用其它完全不同的思路去设计一遍,我就很喜欢没做一个产品,其中很多模块自己尝试过很多种方案去最后取一个最合适最贴切设计宗旨的设计。
3)有可观盈利
产品经理一个阶段做的产品应当对公司或组织产生价值,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有可观的盈利,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链。只有盈利了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4)良好的口碑或产生产品溢价
每个产品经理都想做出一款现象级爆款产品,对于社交类还有可能,对于To G产品来讲很难。但是这并不妨碍去做好产品,良好的口碑或产生产品溢价就是市场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5)社会责任感
最近几年一直做智能家居、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产品,利国利民是宗旨。做事先做人,做产品除了解决温饱问题,还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6)历史使命感
我很喜欢很多年前一个老师说的话:需求从来都没变,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实现需求的方式在变化而已,产品的本质就是满足人的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玩、乐和工作而已。
PM视角的常规产品流程与本文既有相辅相成之处,也是下一篇文章的核心所在,尽情期待。
写在最后:简单来说就是共情设计,满足内心的情愫表达。
本文作者 @子白产品屋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