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反对微信小程序?

有价值的究竟是微信小程序,还是微信?

超级产品经理

观点如题。思前想后,越来越肯定: 微信小程序这摊浑水真没什么好趟的。

不是在很多人叫好的时候故意泼冷水,微信推出小程序对整个HTML5行业的发展是件乐事(后面会解释原因),但它自身的价值被夸大了。

目前大多数文章都对微信小程序的弊端一笔带过,而大肆鼓励人们去追微信小程序这个热点。但我们需要警觉的是, 有价值的究竟是微信小程序,还是微信?

1、谁的红利期?

“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性开发跟小程序的区别是什么?比如公众号里面的微点餐,微商城,酒店预订,信息录入等等?”——anyuanzhai(虎嗅网用户)

微信小程序最被诟病的是整了套自成一派的wxml、wcss、js,虽然代码的编写非常简洁,但它只适用于微信。 说白了,这种程序和微信是妥妥的寄生关系,没微信它什么都不是。 而所谓的小程序开发者,和微信服务号开发者的性质差不了多少。

超级产品经理

然而前两天张小龙的朋友圈又火了:一台碎屏的安卓机,桌面图标多得让人看花眼,但这些图标表示的是小程序,而不是那些需要下载的APP。

有人很高兴,微信要成为操作系统了!

其实留意那张截图的25个小程序,基本是旅游、订票、股票、电台之类的轻量级应用。

如果是一些生活服务,小程序能提高打开率吗? 通过微信内检索,可以。但有两点需注意:

(1)因为是偏中低频的需求,我们大概不会把它们放在桌面碍眼;(2)关注比安装简单,取关也比卸载容易。

如果是休闲娱乐办公类服务,小程序能取代同类APP吗? 很难,因为用户更重视丰富的内容、良好的体验,而非获取服务的便利性。而在体验上,微信限定的标准和API、提供的统一UI会是交互、视觉的两大壁垒。

要真有什么突破,有两个选择:

(1) 微信冒苹果之大不韪做小程序市场 (插一句,应用内检索已经带有“市场”性质);

(2) 张小龙允许小程序利用微信社交流动 (但这样又可能把微信原有的生态玩坏)。

值得肯定的是,微信小程序的应用入口、离线数据、通知推送等特点,对提高应用流畅性、用户留存具有很大价值,但绝大部分价值源于微信。至于小程序换汤不换药能产生红利?亟待试验。

2、我们反对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拥护自由和开源的’GitHub 中国区首席Markdown程序员’。微信在微信小程序引导着Web开向封闭,我们再也不能愉快地分享我们的代码了。” ——Phodal(ThoughtWorks前端)

“微信小程序就是一个类似RN的轮子…从技术栈来说,我不喜欢!…并没有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反倒是多了一个开发流水线。” ——齐修(好奇心日报前端)

上面两则评价很中肯(技术层面上)。 微信小程序的生成使用微信自己写的网页标准,就意味所有开发者都得学微信这套语言,编写出来的网页不具可移植性。 换句话说,你从零开始学微信小程序,不需要小程序了又得从零开始。

所以当我了解到微信小程序的封闭性时,有种感觉:它像在招徕一批开发者为微信打工……

真正开放的是HTML5。

噢对了,你可能还不知道微信小程序压根 不是我们一直称道的HTML5,只是搬用了HTML5的开发模式。 wxml和HTML5相比,从Web开发能力上真的逊多了,而且有点扰乱了HTML5多年来建立起的通用、开源的Web生态平衡。

这点因为诱导分享、诱导关注等被微信屏蔽过(讲真,黄赌毒还能理解),因为涉及阿里系(淘宝、虾米等)在微信被限制外链的人应该深有体会—— 规则完全由微信定义,对开发生态也没什么好处。

所以对于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我身边很多有经验的开发者都没什么动力,反而有人对开发一个做小程序的可视化工具兴趣盎然。

3、谁是真正的风口?

“真正的小程序的形式只能是 H5。最轻(不用下载安装,用了就走)、最灵活(开发难度小,投放周期短,调整更容易)、最通用(标准的Web形态,有浏览器就能打开)。 ——孟智平(iH5互动大师创始人)”

近两年,微信的发展其实和它对外链的支持密切相关。 因为Twitter、Facebook这些国外知名网站对第三方链接的严格限制,可能导致国外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发展比国内慢了一拍。

这些外链是什么?

让朋友圈一度热闹起来的,经过时间检验的互联网利器是H5。

半年内有淘宝造物节的《ZAO》,720°全景加重力感应实在惊艳;有网易的《用你的洪荒之力画一个小人》,涂鸦互动的参与感极强;有Dopemine的《活口》,真人视频密室逃脱的模式让人拍案叫绝。

超级产品经理

这些效果都是封闭的小程序实现不了的,但HTML5可以。

随着国内底层交互类型H5制作工具的出现, 这类网页的开发可以被可视化为图形界面,生产效率远高于微信小程序。 比如因为《ZAO》推出半个月后,iH5就把它的核心功能包装成一套全景组件,免费开放给所有人使用。

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Web环境,开放、互联。

因此很多开发者更期待PWA(渐进式网页应用),因为它在保留应用入口、离线数据、通知推送等优点的同时,还支持HTML5。

虽然我不怎么看好当前这种模式的微信小程序,但借由小程序概念的推广,国内外各大浏览器厂商发现有利可图。 什么百度、360、UC等等很大可能会加快对PWA的支持(QQ浏览器要靠这个抢份额也不是不可能的)。

还不能和谷歌好好玩耍之前,就不期待Chrome了,但Safari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信乔帮主今日还在苹果公司的话,也会朝这个方向进军吧?

最后用Chrome产品部门的Rahul的话收尾——

“Dicoverable(可探索)、Linkable(可链接)、Low Friction(少冲突)、Broad Reach (入口广泛)等等,这些都不是 Web 的本质。 Web 的本质是 Open(开放)与 Decentralized (去中心化) ,这是万维网(WWW)的初衷,也是所有这些特性能成立的前提。”

本文由 @种子 原创发布

关键字:产品经理, 市场,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