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三个层次

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那么产品经理的层次如何区分。目前产品经理在大学没有专业课程,其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不断的项目实践去锻炼、打磨、学习、经历痛苦、总结。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产品经理大致可分为三个能力层次:掌握产品标准体系、打造舒适的用户体验、产品战略布局和规划。

一、掌握产品标准体系

即掌握一套完整、有章法、有体系的产品构建、学习、管理及运营的攻略和套路。通常这个产品标准体系是在企业中学习获取的秘籍、招数、功法,也可以自己通过书籍或者网上资料学习到,比如:用户需求调研分析、市场分析、竞品分析、用户体验要素、产品规划、功能定义、流程图制作、产品原型制作、数据统计分析、产品运营、产品从0-1、产品迭代管理、产品团队管理等等,学到的这些招数都是有条理、有章法的。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体系:

一般小企业:会有比较粗浅的方法,但是可能不会给新的产品经理太多帮助,基本上是靠产品经理本身所掌握方法来完成企业的任务,企业中的产品经理人数也很少,一个项目或产品基本就一个小产品经理,大点的项目有2个就算是不错了。要学习好的套路、招式基本要靠自己了。在这样的企业或者产品团队中也有好处,就是产品经理对产品或项目需求设计控制性通常会比较强,因为产品经理可能就是技术经理、项目经理兼任,权利会比较大,最终会打造成什么样的产品,基本由产品经理说了算;如果产品经理自身能力非常优秀,如对产品所在行业、市场、感知、体验和整体把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能打造出非常不错的产品。

中型企业:有一定产品体系知识积累,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团队,对产品从市场、需求、设计、交互、UI到研发测试上线运营整个产品周期,会有比较完整的流程和工作模式,相对是比较标准的产品体系。通常在这样的环境经历过2-3年产品经理,会有一定标准的章法和套路,即便是换个行业、换个公司,也能比较快适应新的环境,或者说能比较快学习到新环境的功法,最终吸取各家所长,在结合自己的经验,形成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有效且完整的套路,如果还可以根据不同公司、产品、项目情况,将自己的套路快速分解、组合、调整并进行应用,那么你可算是一个真正的高手了。

大型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平台的各大巨头,拥有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生态,即工作环境中产品氛围、产品学习、讨论、突破、创新,产品流程以及管理相对完整,产品知识库积累有一定底蕴且持续更新,整个产品体系在持续建设、应用、维护。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所接触到的产品体系基本也是非常全了,且视野的开阔性也会很强,从掌握产品标准体系来说,在这样企业中工作能比较有效学习和掌握。

注意:以上不同体量的企业中产品体系介绍均为相对的,不同的行业可能都不一样,无需太较劲。

二、舒适的用户体验

即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上感觉非常舒适,那么这一定是一款非常好的产品

掌握至少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且能熟练应用,基本上是能独当一面了,但是要通过标准的套路打造出非常优秀的产品,仅靠套路是不行的,还需要靠产品经理本身出于对产品的细微掌握,即用户情绪、页面及内容明确性、应用场景、交互及体验等每一个细微的感知以及处理方式

用户第一次访问或者使用产品时,通常不知道你的产品具体是做什么的,具体有什么作用、有什么能力、能帮助到用户什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所以产品的首页以及各一级模块页面的内容呈现非常重要。

口号、愿景:最能给用户产品明确性的方式之一,也就是“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或“我能做什么”(我指产品)。

百度: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我能做什么) “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我是谁,我能做什么)

百度地图:“出门就查百度地图”“科技让出行更简单”(我能做什么)

阿里:“成为一家持续发展101年的企业”(我想成为谁)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能做什么)

用户目的性或产品的目的:用户进入产品各一级模块页面后,第一眼就要能明确知道内容的呈现是否是用户想要的、想看的,此时内容的明确性、凸显性、简洁性非常重要。

产品的交互及使用:产本身要知悉产品每个页面的学习成本,尽量不要让用户思考,能让用户通过潜意识完成产品的操作使用。

产品的整体框架:用户第一次使用产品,通常会到处点,如果一级菜单不是特别多,基本每个一级菜单都会快速点击切换,大致看一下、了解一下产品本身,这个过程就是用户的学习成本之一,会对产品的整体框架有个大致了解。所以如果产品还未被大众所知,是新产品新思路新模式,那么通常第一个版本的整体框架一定不要过于复杂,否则除非用户有强需求,不然望而生畏,且给用户呈现的明确性会降低。

视觉:好看的东西一般都会带来好感,产品给予用户的视觉冲击不一定要惊艳,但是一定要让用户感觉舒适,感觉合适,包括页面的布局、颜色、字体、图片、图标、间距、信息量等。

三、产品战略

即为实现未来的目标,需在当下及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做哪些选择、策略、规划。

从战略层做思考起点,策略层做切入,最后才是执行层落实;以终为始,构思、想象你未来的产品会是什么样的,然后进行产品规划、产品布局,并输出合理、可执行的线路图。

预测产品所在行业未来3-5年或5-10年的发展和构思未来产品的样子,并确定产品未来的定位和范围,以确保具备持续竞争力,不被淘汰。

  • 预测终局,预测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要成为什么,未来会有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样
  • 布局和规划,为了变成未来的样子,当下需要做哪些布局规划,同时需要多少关键资源来达成最核心的目标

预测终局,如何预测未来是什么样子?

“个人感觉、猜测、趋势、通过创新来创造一个新的方式、做大量的市场调研进行预测、行业历史的发展规律、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应用情况、分析行业的发展报告、国家的战略规划”等等。

从近5-10年来看,未来的过程,都是基于产品的变化、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用户的需求变化来一点点改变的,如果按天来算,其实改变速度非常慢,如果按5年10周期来算,变化非常大。

如:微信,大致是2011年正式推出,经过差不多10年发展,出现了微信红包、支付、微信游戏、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新的应用场景和内部生态,从现在看10年前,你能预测出微信的变化吗,我相信也是在过程中不断的去创新、去改变、不断的调整和定位、不断的适应和变化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如:在线学习,微信读书、得到、各种云课堂以及不同行业都有自己的学习平台 。

  • 用户以前学习都是买书、借书、去图书馆学习,对用户来说是及其不方便的,然后出现了电子书、线上阅读平台;
  • 用户需要在一些无法读书的情况下学习,如:开车,出现了听书;
  • 用户需要碎片化时间系统性的学习,出现了一系列视频课程;
  • 用户需要碎片化时间做题,出现了在线练习、考试
  • 因疫情学校无法开学,出现了在线视频教学

交学费的模式和购买的学习资料给予用户的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 免费、付费会员(月度、季度、年度)、章节课程的购买、订阅等
  • 用户的学习资料也从线下纸质书籍变成线上的学习资源(PPT、电子书、听书、视频、电子试卷等)

总结一下,所以对产品未来的变化、对产品未来的预测,通常可以以“产品服务的创新”、“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改变”、“用户和产品之间的交易方式变化”这三种方式进行。

给自己提问:

  • 未来的产品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会发生什么变化?
  • 未来用户的需求、用户的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 未来产品和用户的交易方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布局和规划,为了变成未来的样子,当下需要做哪些布局和规划?

什么是布局?

为了达成战略目标,提前配置资源和能力,提前准备,比如渠道扩展、品牌构建、技术储备、平台建设等。

布局的方向来源于战略的目标,对目标进行拆解细分,每个目标需要多少资源、需要如何实现、需要什么能力,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提前开始布局和准备。

什么是规划?

为了达成战略目标而制定的较全面的发展计划、行动计划。

战略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深谋远虑。做好能执行、可执行的计划是战略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要素。

 

本文作者 @瞬移的蚂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