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考丨微信为什么没有语音进度条?
微信为什么没有语音进度条,各种平台上观点不一,本文主要从用户和产品的角度进行了解答。
时常没过多久就会听到有人抱怨,微信为什么还不给语音加上进度条?
尤其是看到一连串60s语音的时候,真的很让人崩溃,一旦中间没听清楚,又要重新从头听起。
是张小龙团队没有听到用户的声音吗?是实现逻辑复杂且技术门槛高吗?显然都不是。
我们今天就来从用户和产品的角度来聊一聊,微信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语音进度条。
一、用户需求不等于产品需求
100多年前,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跑去做用户调研,“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出发进行产品设计,福特可能现在是一个知名农场品牌,定位培育优良品种的马。但是福特却发明出了汽车。
所以可以看到,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是两个东西。用户需求是用户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产品需求是在描述产品是什么样,这样就能通过描述来进行开发。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用户需求直接变成产品需求。这背后有一个需求分析的过程。
需求分析又要考虑到多重因素,比如用户的底层心理,需求价值,产品定位,企业当前战略等等。最终才决定产品做不做,做什么和怎么做。
用户想要语音进度条,这就是典型的用户需求,微信没有做,也是需求分析的结果,其原因也大概有两个方面。
1. 用户方面
分析一个需求是否具有价值,需要把它放到具体的场景中去。在场景方面,上线一个功能,我们首先需要判断这个功能在什么场景下可能被需要,以及它是否高频。
对于语音进度条而言,很显然,用户需要表述大量的内容时,才有可能会发长语音,这个时候对于收听者来说,才需要语音进度条的功能,所以它的典型场景就是“需要表述大量内容”。
那么这个场景具有“高频”的特点吗?我觉得对于微信这样一款日常沟通软件来说,发长语音并不具有高频性。以我自身为例和对身边朋友进行简单访谈的结果来看,大家更多发的是不超过15s的语音。当多个语音讲不清楚一个问题时候,我们在软件内可能更直接的选择可能是直接打语音或者视频电话。
第二点,我们还需要判断新需求的使用路径。我们现在使用场景,发完一段语音之后,直接点击即可自动播放,播放完毕自动停止,交互非常简洁,即使没有任何使用经验也可以一学即会。
而假设加上语音进度条的功能,它的使用路径又是如何?
我们听完一遍,需要重听的话,首先需要左右拖动定位指针至想听的地方,但这个定位不是一次就能定位准确,很可能要尝试两三次。以单次重听为例,回忆语音关键词至少需要3秒,拖拽定位指针至少2秒,判断是否契合需要重听的部分至少需要2秒,这个过程就耗时7秒。同时,语音条部分触屏范围非常小,也很容易出现误触的行为,如果误触又要重复上述行为。
所以对于一个20秒,甚至是30秒以上的长语音说来,这样一算其实时间成本并不划算。看似高效的功能在无形中还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消耗。
在需求分析中,还应该警惕的是,最终进入我们眼前的需求,其实只是因为他们被表达了出来而已,还有一部分人的需求没有表达出来,也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但却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的需求隐藏在地表底下,可能占绝大部分,甚至可能和公开表达的需求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这也要求我们进行深入扎实的用户调研。
对于拥有十亿用户体量的微信来说,仍有大量的用户的声音没有被听到,而这部分用户很有可能对语音进度条的功能并不敏感。这也可能是微信曾经灰度测试语音进度条,最后却没有正式上线的原因之一。
2. 产品方面
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哪些用户角色需要语音进度条呢?对语音进度条有强烈需求的人,其实都是上班族,他们需要接收来自领导/同事发来的大段语音消息,同时害怕错过重要信息,对时间又非常敏感,希望语音进度条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微信的产品定位是怎样的呢,从微信官网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希望将微信打造成一个集沟通、社交、支付、内容、服务于一体的生活平台,成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的工具。那么在这种产品定位角度下,更偏工作和办公场景的,显然并不符合微信“生活方式”的产品定位。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是,微信的希望让我们的线上交流尽量贴近生活本真的样子,不管是发送语音或者打视频电话,其实都是为了营造贴近真实的交流体验。但是加了语音进度条之后,这种真实的体验感可能会被破坏,因为我们实现了真实世界中无法做到的声音回放和进度控制,甚至会觉得与我们沟通的不是一个丰满立体的人,而是一种可以被自我控制的工具,这其实也与微信的产品定位相悖。
再从产品的功能和设计的角度来看,功能方面,用户需要语音进度条,其实是为了重新确认语音信息,防止错漏重要信息和节省复听的时间成本,但这种需求微信其实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语音转写文字,用户完全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同样非常的高效。
也许会有朋友问,识别度不高怎么办,或者是方言怎么办,这种场景其实完全可以接入第三方语音翻译引擎(如AI龙头某飞),或者不断优化语音识别度。因为在未来,语音转写对于社交产品来说,都是必争的一个领域,需要优先强化这方面能力。
设计方面,加上语音进度条以后,整个语音消息框的UI设计会变得更为复杂,QQ和WhatsApp都具有语音进度条的功能,对比现在微信语音消息,很明显加上进度条的语音消息框会显得更加“花里胡哨”。
微信是一款10亿用户级别的app,这样的设计年轻人可能容易接受,但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讲,花里胡哨的设计实际上并不友好,也增加了这部分群体的使用门槛。
所以归纳而言,微信没有加入语音进度条有以下几点原因:
用户方面:
- 进入我们眼前的需求可能只是伪需求,需要考虑到沉默的声音
- 需求分析应当考虑使用场景,应用场景具备高频性才有价值
- 功能实现前后要考量用户使用路径的变化,是否变得更加繁琐了
产品方面:
- 用户需求需要服从于产品定位
- 用户需求已经有别的替代方法,综合考量整体代价,不上线语音进度条影响并不大
- 语音进度条会影响产品设计语言,没有提升大部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既然部分用户群体有使用语音进度条的强烈需求,而上线语音进度条又有种种弊端,那可不可以有一种替代方案,如增加一个用户自主选择的开关,对语音进度条有需求的用户的打开即可,不使用可以选择关闭?
其实这种方案看上去不错,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赋予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但这种方案也有明显的弊端:
一是任何一个功能都有不同的用户声音,如果都加上一个这样的选择开关,势必会造成许多功能臃肿,不利于app整体良性生态的建立.
二是会造成后台逻辑混乱,给产品设计和研发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且影响产品迭代更新,一旦在后续放弃开关功能,还会引起用户流失。
三是会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感。早期苹果在产品设计的时候,页面返回只能通过点击左上角返回标识,而安卓系统除了左上角返回按键标识,还有下方物理按键,但苹果的返回功能使用体验却并不比安卓差,甚至更好。这是因为用户有时候并不需要选择,这样会增加他们的思考成本,固定住一种方式或许更能提升用户产品体验。
还有一点是,如果什么功能都可以这样进行设计,那产品经理其实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产品经理最大的价值就是分析与评估用户需求,留下最本质的部分,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要,并给予他们出色的产品体验。
在本文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微信虽然现在并没有上线语音进度条,但不排除以后随着微信形态的演进和用户接受能力的提高,腾讯WXG也许会重新测试该功能并上线,到时候本文可能就要删除了哈哈。
作者:我的鞋子大了,微信公众号:青芒产品笔记,定位于个人产品学习成长平台。
本文作者 @我的鞋子大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