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每个人都更值钱的时代 学会投资自己

投资其实也应该是一种刚需

昨天我们谈到了花钱也可以是一种投资,花钱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损耗金钱,而是利用杠杆效应,用现在的投入,获取未来的收益。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并不是让你从现在开始无节制的挥霍,大手大脚花钱。

其中内含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 花钱并不一定等于消费。

今天我们要聊的,其实就是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转变对花钱和付费的传统观念。观念的转变是先决条件,很多人往往只是在几个观念上没有认清,从而错过了大量的机会,甚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们经常说的学习,内含的重点就是认清一个陌生的概念,转变我们的观念,走在正确的路上,而不是在其他岔路越走越远,不断迷失。

那么,如何转变这种观念呢?

一、认清金钱背后的逻辑

这句话看起来很大很空,但恰恰是很多人没有认真思考过的, 我们往往将自己的目光牢牢锁定在某个现象上,而忽视了这个现象是怎么产出的。

金钱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非常直观、可以量化的结果。你每月的薪水,每月的支出,都用金钱来衡量。

过去经常有人说:劳动致富。其实这句话里面有着很大的问题,仅仅是劳动,并不能带来财富,真正的财富一定是有价值的劳动带来的。劳动只是实现价值的步骤而已。

过于强调步骤,而忽视了真正的本质,这才导致了很多人辛勤一生,却难以真正通过劳动致富。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在中国古代,农民应该算是勤劳的代名词了。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句子,都是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

但早在春秋时代,吕不韦和他的父亲就有过这样的对话:

吕不韦问其父:耕地之利几倍?

其父曰:十倍

珠宝之利几倍?

父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几倍?

父曰:无数。

吕不韦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这段对话已成经典,吕不韦早在那个时候,就明白了,仅仅依靠辛勤的劳动,至多获利10倍。而从事价值更高的珠宝生意,则可获利百倍,至于拥戴一个国君,那便可获利无数。

传奇商人吕不韦

金钱的到来,一定是你的产品,或者你这个人,能够满足这个市场的某种需求,从而市场给你定价,这个价格,便用金钱来体现。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挣钱最难的,并不是挣,而是找,找到需求、满足需求,从而获利。

从这个角度去看,不管是赚钱还是花钱,本质上都是金钱的流通过程,而我们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拿到金钱上的回报。

二、付费是种好习惯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付费的本质是什么,显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实现更有效率的生活。是在协作过程中,让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当中有个 “比较优势 ”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这个理论从提出开始,风靡了整个经济学界,其威力在于,不光在宏观经济学层面有很重要的影响,具体到我们每个人,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就让我们在生活中, 将自己的弱项用金钱的方式让渡出去,交给其他在这个领域占有优势的人完成。 这样,两人都节省了本来用于弱项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在强项上投入更多,从而获利更大,实现双赢。

比如你每小时可以赚100元,那么理论上,每小时低于100元的事情你都不应该做,应该交给别人做,你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就会更有效率,回报也更多。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完全理想化的执行,但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在付费之前,就要进行这种比较优势的思考。

比如我的微信公众号里需要一张海报,但是做海报并不是我的强项,如果一定要自己做,恐怕要从头开始学习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而且学下来做的效果还不一定好,那这个时候,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付费交给擅长做海报的人去做,我得到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公号文章内容的打磨,产生出更好的价值,更好的服务到我的用户,从长期看,我赚取了更多的价值。

亲力亲为,并不一定是好事。

明朝的历史我们都很熟悉,开国君主朱元璋事事亲力亲为,废除宰相,所有大权揽于一身,工作比今天的白领那可是辛苦的多,而且,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学习自己,还专门编写了一本书,上面大谈做皇帝的每个细节,哪些要注意,哪些要避免等等。他老人家的想法是,后世子孙哪怕再没出息,看了这本书以后也能当个好皇帝。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老人家的算盘失算了。

明太祖朱元璋事事亲力亲为

亲力亲为,就是没有用好比较优势,表面上看,是赚取了金钱或者权力,但实际上,却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代社会,协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升,学会与别人协作,就是要学会付费式思考,而不是事事自己做,累的要死,结果还不怎么样。

这里要再次提到罗辑思维推出的“得到APP”,这个产品的使命,就是帮助用户节省时间,高效的获取知识。它帮你筛选、总结、提炼知识,表面上看,你花的钱不过买到一些文字和音频罢了,实际上,这些知识的快速获取,让你快速完成自己认知疆域的开拓,快速和那些牛人学会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个时候,你还会觉得花的钱不值吗?

术业有专攻,今年我们看到,无论是在行推出的分答,知乎推出的live,本质上都是让你的时间解放出来,去做最有价值、产出最高的工作。

所以,在这个时代,付费意识真的是一个人必需具备的素质。

三、投资其实是种刚需

上篇文章我们在结尾时提到,绝大多数人对投资有很大的误解, 他们把投资过度具象化,理解为某个具体的行动,而不是一种嵌入到自身的观念。

股票、基金、互联网金融、投资型不动产等都是投资的方式,而绝非投资的全部。

投资其实就是一个杠杆原理的有效运用,看到未来的价值,用现在持续的投入,去提前将这个价值收入囊中。

如果做一个调查,相信大多数人赚钱的动力都是来自于花钱。而不是来源于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 没有投资观念,只有金钱观念 的体现。

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股票也好,基金也好,由于我们能力所限,只能在购买这些产品后,实现避险的效果。说的直白点,能不亏本,能跑赢通胀就算万幸了,至于借此大赚特赚,只是少数人才有的能力。

那么,投资自己,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增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自媒体都在说:知识变现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然,这里说的知识并不是在教科书中呈列的那些知识点,而是能够交付的产品,比如目标管理工具、各种训练营等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这些产品付费呢?因为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使用这些产品,可以增强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些付费产品,本质上也是对自己的投资。

因为你今天购买这些产品的钱,以后肯定会得到比这个更高的回报,这不就是投资嘛。

在生活中,只有意识到投资是种刚需,才能更有效率、更快速的成长。这样,我们的付费,就不仅仅是花钱这个动作,而是投资这个目的。

四、学会利用金钱的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这个概念可以说是经济学思维最直观的展现之一。不过大家谈的多半是其负面作用,因为太在意沉没成本,而忽视了更大的机会。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Sunk Cost)。

但实际上,很多事物辩证来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一件事上投入的金钱,是最形象的沉没成本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都花了这么多钱,千万不能放弃。

比如赌博,赌场上的赌徒因为陷在沉没成本里不能自拔,总是想着下一次就能回本。结果往往是倾家荡产。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呢?如果我花了数千元参加了某个英语学习班,那么,我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了。

一旦在某件事上付费,那么,由于沉没成本,我们总会沉浸其中,所以,如果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学习一个新技能,掌握一个新本领,那么,付费,恐怕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让烙印在人性深处的沉没成本,帮你实现目标。

五、个人的价值无可替代

我们谈了付费,谈了自我投资,这本质上都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不断崛起,不断凸显这个前提下。

一定要重视这个价值,这既是现在正在发生的现实,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们看到了那么多活生生的例子,在过去无论如何也没法想象的场景,在今天,就这么自然的发生了。

结合我们之前谈到过的,一个人就是一款产品。

只有不断的强化这种个人价值观,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个价值,为我们带来收获与财富。

有些人总是莫名其妙的自卑,觉得别人能做到是因为家世、实力、平台好甚至是运气好。其实,很多时候,就在于我们没有想过,也许只要你开始去行动,开始从脑子里的想法,变成具体的动作,差距其实没有那么大。

未来,个体价值还会越来越大,柔性化、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也会越来越普遍,这其实带给我们很多机会,因为用户的分布呈垂直化、长尾化的趋势。我们不仅能够提供服务,还能创造新的服务。红海虽然一片血色,让人心悸,但还有更多的蓝海,哪怕是海洋前的沙滩,也是广阔的天地。

文/公子在野

关键字:产品经理, 金钱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