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豆瓣”
我们的精神角落
前段时间,“豆瓣”两字在朋友圈、知乎等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
通过百度指数我们看到,“豆瓣”这个关键词的热度在2016年12月27号号至29号间有明显的起伏。
近30天豆瓣的搜索趋势
无风不起浪,这阵风的源头是央媒人民日报的一篇批判性的报道。
原文直指“豆瓣”评分缺失公信力,对观众的观影选择起到了关键性的误导。
整篇文章通过漏洞百出的逻辑,以及强烈的主观臆断,意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这届观众不行”。
这里援引原文的一段内容:
《摆渡人》23号零时开始公映,影片片长128分钟。可在影片第一场排片放映还没有结束之前,豆瓣就出现了上千个1星评分。更为蹊跷的是,一些高权限真实账号的4星、5星的好评“被”消失,1星却完整被保留,总共有200-300条电影评论被清理且封号。
我浪费了电影票钱,还要浪费我宝贵的时间看完整场后才有资格给你差评?
这就像我下馆子点了碗米饭,吃了一口发现米饭夹生,不爽的我打开大众点评意欲给个差评。老板阻止了我,理由是你还没吃完整碗米饭,怎么知道整碗米饭都是夹生的呢。
典型的强盗逻辑。
关于漏洞百出的原文,这里不多赘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下。
(原文:央媒点名批评豆瓣:恶评引导观众拒看国产影片)
作为一名豆瓣的忠实拥趸,我想趁这个风头聊一下我对豆瓣的一些看法。
— 豆瓣创立的初衷 —
说到豆瓣创立的初衷,没有人比创始人阿北更清楚了。
他在2011的一篇文章中揭露了他的初心。
六年前,我开始写豆瓣第一行代码的时候,是想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也就是说,豆瓣想帮人发现真实生活里的好东西。今天豆瓣有一百多人的团队了,我们依然在做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
“想帮人发现生活里的好东西”,这样的愿望或许听上去有些空洞。
我们不妨再看下豆瓣网站中的“关于豆瓣”,这个板块里的内容从05年创办至今就从未变动过。
豆瓣的发起者发现,对多数人做选择最有效的帮助其实来自亲友和同事。随意的一两句推荐,不但传递了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你口味的判断和随之而行的筛选。他们不会向单身汉推荐育儿大全,也不会给老妈带回赤裸特工。遗憾的是,你我所有的亲友加起来,听过看过的仍然有限。而且,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
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个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豆瓣想要服务哪些人、解决什么问题,昭然若揭。
— 巨人的崛起与跌倒 —
诞生于 2005 年的豆瓣,曾是 PC 时代文青集聚的理想乌托邦,却在移动化趋势中错失了发展机遇,豆瓣这十来年的起伏兴衰,值得玩味。
转折发生在2012年。2012年的豆瓣,活跃着许多之后的名人与网红,比如张佳玮、留几手、罗永浩等人。2012年的豆瓣,还有无数神奇的小组,例如景涛咆哮组、高压锅小组、屁屎尿小组。这些小组,因其独特有趣的内容,在当年制造了大量的网络热词。
2012年,豆瓣经历了 井喷式的用户增长 以及 移动互联网 的红利。
看起来很好,却成了豆瓣最甜蜜的烦恼。
第一个烦恼,是当豆瓣的用户体量更大,变得大众化之后,原有的那种更加精英化的社区氛围如何保护和维持?
这就像是一个定律,当任何一个凝聚着高度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小圈子经历大众化过程时,总会伴随着早先身份认同的失落。而这样的失落必将造成大量老用户的出走和流失,豆瓣也不例外。
一个曾经对豆瓣无比忠诚的影评人后来在注销自己豆瓣账号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评论:如今的豆瓣碎片化了,江湖化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表达和交流了。所以我也不愿再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了。
第二个烦恼,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
可能是创始人阿北不想把Web端那些看起来甚至有些复杂和繁重的产品架构、内容生产和组织形式,简单地杂糅到几平方厘米的一个小图标里。
于是,一个PC端上完整无缺的豆瓣,在移动端,变成了这样一堆东西——
如果要体验Web端一应俱全的功能,我必须一个个下载安装,并且在不同应用间来回切换。
追求纯粹的心还是败给了用户养成的习惯。2014年下半年,一个名叫"豆瓣"的 APP 上线了。
然而一切来得都太晚了。
成长总是伴随烦恼,希望豆瓣磕磕绊绊的成长路,能走得远些。
— 大家眼中的豆瓣 —
为了写这篇文,我采访几位了好友。
这些受访对象,都具备这样一个特征:在朋友圈发过有关”豆瓣“的内容。
第一位受访者“阿九”,是一位产品经理,08年就注册了”豆瓣“。
我问她:“豆瓣”对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精神病发作时的角落”
“每天都看啊”
“不看会死啊”
对“阿九”来说,“豆瓣”似乎是一剂良药、一方空间、一公升氧气。
我能隔着屏幕感受到她对豆瓣的热爱与忠诚。
第二位受访者,一位风华正茂的工科男。
“我(未来)的女朋友,大概就是豆瓣上找到”
“两个人如果有很多的共同爱好,那么在一起的可能性相对而言就会高很多”
发自内心祝他成功。
第三位受访者是一名新锐设计师,本以为文艺范浓重的她会是豆瓣重度用户。
没想到我想错了。
“看完电影就会想上去写影评”
“之前还会看豆瓣东西,现在不看了”
对设计师而言,豆瓣能提供的灵感大概不及生活中的多。
更多关于对豆瓣的看法来自豆瓣的用户。
网友A称:豆瓣连广告都美美的。
网友B称:毁三观的地方。
网友C称:寂寞风尘银镯女
......
最后,豆瓣小组“我们爱讲冷笑话”里一位网(老)友(司机)是这么总结的:
“自从上了豆瓣,营养快跟不上了。”
— 我眼中的“豆瓣” —
“豆瓣”对我来说,代表着选择的自由。
互联网普及之前,我们通过电视机、电影院接触影视作品,通过书店、图书馆接触各色书目,通过收音机、CD机收听歌曲。
由于过去的我们生存在一个物理边界明显的世界,电视台、电台的数量有限,图书馆的空间有限以至于无法提供所有的书目,这种限制导致了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是有限的,或者说是人为安排的信息。
人们制造热门,通过电视机、收音机在有限的周期里传播热门。但并不代表着过去的人们口味是一成不变的,这世界上的冷门玩意(克里斯安德森称之为“长尾”)远比主流的要多,只是你没法接触到罢了。
时代变了,互联网带我们进入了一个“丰饶经济”的时代,你可以找到任何的资源,也允许你去追求你所青睐的。
资源是多样化的,人的喜好也是离散型分布的,在这个时代依然有大量的“热门”,那是因为“热门”花了更多的金钱与时间冲击着你的眼球。
那么问题来了,
你那么不遗余力的“制造热门”,我就必须夸你好,给你小红花?
“劳资看了真的觉得一般啊,干嘛要昧着良心给你好评。”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聚集在一起,造就了豆瓣。
遵从自己内心而做出的选择,
无疑是可贵的。
就拿人民日报的这篇批文中的几部电影的低分来说,这些低分并不是说这几部国产电影不好,只不过混豆瓣的人不喜欢罢了。具体不喜欢哪里,千人千面,人各有异。即使你找了那么多大牌,烧了大笔人民币做特效,我不喜欢的,你就别指望我给你高分。
我们都不是真正的电影评论专家,没法个人偏好完全理性地分析一部电影(能做到完全理性的大概只有机器,前提是一部电影有能被量化的标准)。
看个电影刷个剧就是为了消遣,干嘛非得上纲上线。
我看片的标准就是这么不专业,不服来咬。
无论外界唱衰“豆瓣日薄西山、吃枣药丸”的陈词滥调多么泛滥。
“啧啧,那个土老帽还在发豆邮约女神。”
对我来说,
“豆瓣”始终是个很酷的小角落。
作者 流星先生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