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学习能力五维评估模型
最近一直在关注产品经理学习能力方面的知识和文章,包括各个产品同学的总结发言,也有相关书籍或音频资料。
总结来看,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完成从信息的获取到知识的吸收,并且应用到工作实践,再将这两个过程进行终身的循环和对外复制。
在此不详细说明诸子百家的具体的观点和内容,想说的是在我观看各种文章的时候,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或好奇。
比如个人总结文章或书籍里讲的内容是如何帮助到每个人,使个体做到一步步的提高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水平,即学习的路径。
每个学习者的成长路径肯定不同,但是在这不同之中是否有共性的路径存在,或者存在典型的路标,这个引起了我的兴趣。
突然想到公司晋级时有晋级的能力项分级说明,然后我又搜了搜其他公司的类似级别体系说明,比如网上流传的经典的腾讯素质模型,举公司之力总结的级别说明,很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于是我自己照着里面的描述进行对比学习和实践,在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能力级别的界定主要目的是用于公司内的晋升,所有虽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但是如果作为对个体的引导或是路标,相对模糊不适合日常学习指引。
比如经典的腾讯出品的学能力5个段位,还有我所就职过的几家公司对应学习能力的分级,大体内容基本相同,于是我开始仔细研究级别说明的描述,并结合127法则做了进一步的拆解和归类。首先提供一个某公司内的关于学习能力的级别描述:
从描述中可以看到,主要内容包括:
- 学习的意愿:主动学习、主动分享、指导他人、带头学习
- 学习内容:岗位知识、领域知识、跨部门知识、跨学科知识、技能、工具、方法论、团队建设、前沿知识
- 学习的方法:总结、学习他人、团队内分享、跨部门交流
- 学习的目的:胜任岗位工作、建立知识库、输出行业标准、营造团队学习氛围、学习创新、培养人才;
- 学习实践:同学习目的
经过以上列举和分类,再结合我在实际学习过程发现的,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我建立一个新的更细化版的模型,将学习能力拆解为五个方面,分别为学习的意愿、学习的持续性、学习的宽度、学习的深度和习的实践。
有了这个五个细化结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五方面再分别制定级别标准。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不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在此不做赘述,直接提供我的总结和归纳结果。
原则就是建立相对细的标准或节点,这样更有助于日常对比和提升。但是过程可以是由粗到细,先提供一版大颗粒度的然后再进一步拆解皆可,下图是我目前拆解的结果:
01 意愿/动力
简单来说就是学习的心态和原始驱动力,由低到高依次为无意愿无动力→被动的意愿和动力→主动意愿动力不足→主动意愿动力不持续→积极的意愿,目标和动力明确→主动分享的意愿,强自驱力。
没有学习意愿的就不说了,最低级别的学习意愿是被动学习,因生存所迫不得不完成的学习和提升,这恰好跟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相匹配,生物学上认为“进化是学习的最低基线”。这在之上是智能生物,在这之下只有生物本能,当然后面这句是我自己说的。
被动学习之上就是主动学习,也是主动学习加快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速率。更近一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动力,可以大幅提高学习的效率。很多人喜欢看书,但是东看一本,西看一本,相互之间没有关联,这样的学习效率比较低,收获小且很容易忘记。
高效的办法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比如我最近计划了解思考与决策相关的内容,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搜索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和分享,看书的话也要把相关的书都找来一起看,相互对照相互理解,这样效率就很高,信息相对全面,学习的过程有自己的思考,吸收的水分自然就更多。
比如把《深度思考》《思考的快与慢》《远见》《数据化决策》等一起看,肯定比看一本忘一本强。最终的阶段就是终身学习的意志和不仅自驱,还能驱动他人学习。
这个就不细说了我也没达到,就只能进行字面意思理解了。想到到达那个状态,应该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02 频次/方式
此类主要描述实际投入到学习中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学习的方式,是零散的还是系统的。由低到高分别为:偶尔的、被迫的学习→自发的、低频的学习行为→中频次的、零散式的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系统式的学习→终身学习成长。
从低频到高频,从零散式的学习到系统性的学习,并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这类我就不多做描述了,就是找到一些关键的节点,一方面指导达成一方面找到差距和实现路径即可。
03 深度/专业度
说到底我们学习的关键目的就是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所以这部分我的思路是按照专业能力的划分标准划进行匹配,从具备手头工作所需知识,逐步扩大范围到所在行业、产业相关知识并随时保持更新。
整个过程中还要有自己的总结,认知和观点,成为一个移动的专家知识库。
04 广度
俗话说各行如隔山,再加上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分工的精细化,导致不同职业之间确实存在很多壁垒,但是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不同,产品经理的价值就是以产品作为媒介,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价值。
产品是用户或客户使用的,这天然的就要求产品经理是个杂家,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需要站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了解用户需求、大众心理、客户专业领域等等各方面的知识。
产品同时也是需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所以产品er还需要了解社会经济学、商业知识、企业管理、财务知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另外想做好一个产品,按照余军的产品方法论里把需要产品er了解的知识进行了概括汇总,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形式科学。这种分类方法更全面更高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详读。
产品人需要了解的知识很多,从广度上讲是无法进行细致分级的,这么多的知识每个领域了解的深浅都不一样,如何有效分级我觉得这个难度太大,以我目前的能力来说只能是一个思路,就是以终为始。分级的目的不是为了分级本身,而是为了指导日常学习,找差距以及差距弥补的路径。所以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科学有效的区分,只要能对自己具有指导作用就行。
所以这部分就做了简化从所在岗位到所在行业的上下游,再到管理、经营,做了一个大致的顺序。
05 习得实践
作为物理专业出身,秉承科学是发现和解释世界的手段的思想,个人做秉持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学就是为了习这个思想,也是孔子他老人家的核心思想。
如何进行实践的分级,我觉得衡量的标准有很多,比如实践范围的扩大,从执行到管理随着职级的晋升,肯定是需要学的就更多。
再比如更进一步由内到外,从个人的实践升级到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最近在看的《俞军产品方法论》就是一个很好例子,余军团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并且把实践的过程又进行了一次总结和提炼,还将实践的总结成书分享给更多的人。
所以我把这两个维度综合起来,建立一个成长路径,先丰富个人做到知行合一,再到惠及他人,成为一个被别人认可的人。
以上就是我的对学习能力目前的认知内容,虽然整体上稍显粗糙,但是起码可以给自己一个对照,还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文作者@HappyCame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