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关系与弱关系哪个更有价值?
著名的社会学家Granovetter根据互动时间,情感强度、亲密程度、互惠行动几个维度来区分链接强度,简单来说就是强关系就是经常接触和交流的人,弱关系就是指并不会在日常生活当中频繁接触和见面的人。
我们一般都认为自己的强关系就是自己的的家人、朋友、同事,如果经常处于这样的圈子中,我们的视野会受限,思维方式会逐渐趋同,同质性越来越明显,进而形成一个信息孤岛。
弱关系就是那些泛泛之交,交往的群体规模大,但并不深入。因为可以涉及到各个职业、阶层、年龄段,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异质性较强,可以拓宽眼界,发掘更多的潜在机会。
一件事能不能办成,靠的不是强关系,而是弱关系信息的多样性。这是当前我们比较喜欢的说法。 我们比较喜欢它是因为觉得自己找到了逆袭的理论依据,貌似只要我们交友的广度达到了,就可以打破现有固化的社会阶层,快速到达食物链顶端。我们永远痴迷于这种反转剧情,以便在这冷冰冰的现实世界里有梦可做 。但幻象终归是幻象,真正产生价值的依然是强关系。
大家都很忙,只见了一面,加了微信,留了电话,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需要帮助时就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响应。我们生活中一般都不会对一些半熟悉的陌生人给予关注,即使连最简单的投个票、点个赞都不会去做,更别说为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样别人也会这么做。我们可掌控的资源,获取信息的渠道,思维模式并没有因为因为交往的人多而有所提升。
要想让自己的社交产生价值,我们依然要依靠强关系,但这里的强关系不是之前说的狭义的强关系,而是 由弱关系演变而来,在结构上做了更进一步的优化。
首先,经过优化后的强关系是以价值为基准,如果不能产生价值就得出局,它是动态的,经过多次替换和优化后,核心圈的总人数并没有超出太多,但产出却更为高效,价值裂变更快。
当然这样的 强关系圈有一定的门槛和准入标准,不论这个标准是某一项过人的技能,还是说具有特殊的人格特质,抑或是有自己独立的造血系统,一旦进入到这个圈中就会形成能量互补,产生化学反应,激荡出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在社交当中二八原则依然存在,20%的人有着80%的贡献和影响力,一个圈子依然是靠强关系来运作。马云、赵薇的跨界合作;各个商业形态的整合;一种潮流的兴起等等,其运作的核心人员都不会太多,但这些能量对等人聚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想法或者产品却可以引导整个风向,制造出一种强者恒强的绝望感。
抛开跟大人物的对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千千万万的圈子中,依然是强关系在发挥着作用。这些核心人员聚在一块,不仅仅是单个的几个人,更像是组成的一张网,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能量场,有强大的连接能力,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弱关系进行能量聚合。
最后。优化后的强关系圈中频繁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必不可少。工作当中我们除了在工作上面要做得出色之外,还要保持必要的私交。这是成员之间感情连接的纽带和信任的基础,但它依然是排在价值标准之后。
作为我们普通大众应该如何经营好弱关系,打造强关系,让自身增值?
我们的机会在于互联网。我们在一个城市,尤其是小城市,总体的圈就那么大,只能依靠现有的以感情为基础的强关系。但互联网却可以跨越时空,为更新我们的关系结构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看似一切都是共享开放的, 实则是越来越“人以群分”,每天都有千万种价值观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疯狂地寻找自己的同类,构建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小世界 ,这样的小世界“五脏俱全”。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成一派的价值观,鲜明的个性,甚至是完善的架构体系,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来自各行各业,因为某一种理念或目标被神奇地统一了起来。
这样的圈子并不会因为价值观的趋同而出现信息单一或者因为某一类标签而限定其成长的广度,恰好相反,这些圈子因为人员背景的多样性和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禀性,整个圈子热情高涨,新思不断。同时也正是因为某一类标签才让整个圈子有了周边扩张甚至是跨界作战的能力。
价值体系越来越多元,形形色色的圈子越来越多,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类似符合我们自身价值观的圈子,或者可以找到我们想要成为某一类人的圈子并进入,例如各类俱乐部或者各个社群。当然加入只是开始,如果自己对这个圈子长时间没有大的贡献,自己相对于圈内的核心成员来说依然是处在弱关系链上,他们并不会主动给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必须要通过交换进入到圈内的核心圈,才能触及到圈内的资源,借助圈内的能量让自身价值最大化。
作者 Apolloo
关键字:产品经理, 创业, 关系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