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搜狐视频是如何设计和迭代“播放历史”模块的?

内容梗概

  1. 定义问题
  2. 产品调研
  3. 迭代优化方案

1,定义问题:


1.1 播放历史是传统可用性导航的一种,其目的在于提高产品 易用性与用户效率 。而用户打开历史记录,一般有以下4种场景:

  1. 上次视频没看完。重新打开app 后想继续接着看
  2. 连续性视频(如电视剧,动漫)上一集看完,想接着看下一集
  3. 视频内容精彩,出于某些原因,想重新看一遍
  4. 出于某些原因,删除历史记录

上述可以归结为2个关键词: 断点续看,重复消费 。

1.2 播放历史可与个性化推荐相结合 。个性化推荐的用户需求为: 快速发型有价值,感兴趣的信息 。而企业的目标为:激活长尾内容,提高用户产品使用时长。播放历史中的视频具有的 重复消费特点 ,适合在推荐中展示。

2,产品调研:


2.1 定义体验产品

将搜狐视频与其他大型视频类应用: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YouTube做对比。

2.2 统一体验流程:

观看5个视频类型:电视剧,综艺,动漫,自媒体,电影。电视剧看完,其他播放到适当位置退出。然后从播放历史中找到要继续看视频,体验流程。

2.3 分析:

1,入口 :

(图1 入口梳理)

2, 分析 :
国内app 普遍提供两个入口,用于降低入口深度,在首页放置播放历史按钮。而YouTube 则是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产生内容,所以历史视频掺杂在内容信息流中。个人认为:

  1. 出于上述使用场景一:『上次视频没看完。重新打开app 后想继续接着看』在首页放置入口是合理的。有利于提高产品易用性与用户效率。而带来的弊端为不利于引导用户探索新内容。基于核心问题『在产品易用性与提高用户效率的前提下并增加用户产品使用时长』考虑,我认为在寸土寸金的首页放置历史播放按钮是合理的,后期可根据AB 测试来验证设计合理性。
  2. 如果有基于推荐算法的信息流,历史视频完全符合推荐条件,可放置于内容信息流中,更可加以突出。

2,界面框架与操作逻辑

产品 1 优酷

(图2 优酷梳理)

(图3 优酷配图)

产品 2 爱奇艺

(图4 爱奇艺梳理)

(图5 爱奇艺配图)

产品 3 搜狐

(图6 搜狐梳理)

(图7 搜狐配图)

产品 4 腾讯视频

(图8 腾讯视频梳理)

(图9 腾讯视频配图)

产品 5 YouTube

(图10 YouTube 功能梳理)

(图11 YouTube 配图)

2.3 分析:

  1. 基于播放历史视频『断点续看』的特点,个人认为:
    『进度表示』 更好的表现形式应该让用户了解未来而不过去,更具有用户驱动力。文案优化为:如让用户知道还剩38% 可以看完。YouTube 的进度条结合未来过去两种特性,是一种极佳的解决方案。
    给出下一集操作按钮有利于 用户更轻松的观看下一集,提高操作效率。特别对于日更的电视剧,有一定实用性。
    腾讯视频将继续观看单独区分出来的做法,便于用户更容易的发现信息,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国内应用纷纷给出过滤短视频的按钮。个人认为,首先用户无法直观知道按钮是过滤掉什么视频,易造成用户疑惑。其次实用实用场景不强,并不具实用价值。

3,迭代方案


3.1 目标:

  1. 提高易用性,提高用户效率。
  2. 促进内容效能,提高内容重复利用率。
  3. 增加用户产品使用时长。

3.2 迭代方案:

3.2.1 增加入口 。于两处增加播放历史入口:

  1. 首页增加播放历史按钮
  2. 推荐加入历史播放内容

1,首页增加播放历史按钮

(图12 首页)

2,推荐加入历史播放内容

(图13 个性推荐)

3.2.2 播放历史界面改进:

  1. 增加状态显示(时长,未完成进度)
  2. 增加下一集操作
  3. 去掉过滤短视频
  4. 单独将未完成视频区分出来

(图14 播放历史)

更进一步,一点吹毛求疵 的小建议 :无数据状态结合个性化推荐 。

1,上述五款调研产品无数据状态展示:

( 图15 )

2,App 普通的无数据状态只有图文提示,但这个页面可以结合个性化推荐利用起来,使用基于『流行度的推荐』的算法。帮助用户更快速的发现视频,增加产品使用时长。

75ca9bb619894b0c96a8d1008a0161d1.png

( 图16 )


以上,是我针对得到播放历史功能迭代的一些想法,有哪些不恰当之处,望不吝赐教~ 鞠躬感谢 ^_^

文/徐子渔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播放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