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读书:相比买书,不如买下一座图书馆

在碎片化的读完一本梗概书后,有人希望你用碎片化的时间读完一本完整书。

2016年,知识付费的关键词在中文互联网俨然成为一块不可估量的巨大蛋糕,引得无数资本人群为之倾斜。

而雄关虎牢之下,诸侯云集之后,各路豪杰也不负众望,纷纷祭出了自家的看家本领。这一年,知识问答产品果壳网旗下“分答”,知乎平台“值乎”大行其道,新浪微博最终在年底前祭出重量产品“微博问答”,试图一举打败两者的威风。而知识付费的另一端市场,喜马拉雅听书、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也大举扩张,直接瓜分掉知识付费市场碎片化之后的另一端。

加里.哈默曾经提出,数字时代的商业体系不再具有传统行业效用累积的连续性,而在互联网诸多的细分领域里,思维的创新与逆反正无处不在,产品追求的更多是长效的进化优势,而不是短期内的胜负角逐。

这个市场永远不缺乏探索者,而变局的大幕,也在缓缓展开等待着突破者的到来。

最近,一向慢热的网易推出了自家在知识付费领域的首款产品 蜗牛读书 。

如同网易一贯独树一帜的产品设计和擅长用不对称打法树立竞争壁垒的优势,这位姗姗来迟的入局者的策略,与同类市场中的竞争者截然不同。

“向用户出售读书时间,而非出售单本图书。”作为蜗牛读书的竞争策略,正缓缓向同期的竞争者门拉开挑战之幕。

是的,没有人听错,蜗牛读书所要做的就是向用户出售读书时间。当你在完成阅读之后,无需为某一本书付费,而你所需要付费的根据,只是你在阅读中花费的时间。

蜗牛读书中十六个板块的内容生态

让蜗牛读书拥有这种吸引用户自信力的,是来自互联网、小说、管理学、历史学十六个细分领域的数以万计的图书信息支撑,这样的信心支撑,恰好是同期竞争对手中无人能及的。

在网易强大的资源聚合能力之下,大量的全本图书实现了同一平台环境下的有效聚合和图书资源库的不断更新。而蜗牛读书知识付费的的野心与自信也逐渐显现: 相比买书,不如买下一座图书馆。

关于内容生态的完善,蜗牛读书的设计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最近提出的知识产品化的便利店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知识付费的先导军,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在2016年已经拥有了216万订阅用户。

而产品化便利店的思维于“得到”,是更加侧重于作者内容生态链的扩展,而对于蜗牛读书,则选择直接将一座馆藏丰富的图书馆搬到了用户面前。

然而,提供一座存量巨大的移动图书馆之后,蜗牛读书的自信与野心还不止于此,关于如何让用户肯付费和多读书的设计,从消费者进入这座移动端图书馆之后便悄然展开。

围绕用户的争夺与产品的博弈,蜗牛读书推出的产品策略,是刺激付费的阅读策略每天“免费一小时”和与“得到”、“喜马拉雅听书”等平台类似的kol带动机制。

互联网的新生代居民对最初形态的付费阅读大抵有着相同的印象,那便是互联网崛起年代里各种连载小说的阅读,在移动设备欠发达的年代,当各种各样的连载小说充斥着网络时,对于这一群体来说无论是在课堂内外还是在茶余饭后,一章章由作者码出来的小说都会成为无数围观读者视若珍宝的最佳读物。

蜗牛读书的阅读付费计划价目表

对于免费用户,蜗牛读书提供了每天“免费一小时”的阅读计划,在碎片化的阅读时间中,用户可以随读随存,每天阅读一小时,如果你希望在免费阅读时间结束后加继续阅读,那么便可以选择付费,购买更多的读书时长。

而小说连载的付费模式和蜗牛读书“免费一小时”的付费策略,都有着相同的指向目标:当你免费看完这个章节之后,你将有很大几率因为好奇和兴趣为接下来的阅读买单。

不仅强调精准识别,通过强大的内容储备为不同属性的用户提供更多的可选作品,更要关注趣味相投,让更多的用户因为兴趣聚集形成阅读生态。对这一问题的对策,蜗牛读书同步推出了“共读计划”用于回归知识付费领域起跑线与竞争对手一同开拓市场深耕。

在“共读计划”中,蜗牛读书邀请了各类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作者、意见领袖分别开设了各自的共读主页,与读者共同分享数据重点,谈论读书心得,极大程度的将产品与现有市场中的知识付费产品拉平。

蜗牛读书推出的“共读计划”

短期的落后之后,蜗牛读书显然希望更佳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更加密集的产品链,补足与其他产品之间形成的差距,打造自身后来居上的独特竞争壁垒。

知识经济所蕴含的机遇,不仅仅是把需要的知识卖给需要的用户,更是让不潜在的用户同时也能为知识买单。

而蜗牛读书还希望解决一个行业累积已久的沉疴:“知识付费用户一般不读书”。

关于这个知识付费行业中长期存在的诟病,业界对付费产品急功近利式的批判始终不绝于耳,一本数百页的图书,最终化为短短几小时的录音或者数千字的解读分析,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对知识的敷衍与大不敬。

而蜗牛读书所带来的全书阅读和“共读计划”kol式带动,为付费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学习可能。 毕竟,金字塔尖的荣耀让每一个攀登者心动,而蜗牛的坚持和认真,恰恰是当下的攀登者们所需要的。

相较于市场对于“知识付费”用户不读书的行为评价,蜗牛读书所描述的未来,似乎更加让人期待。而坐拥一座图书馆的用户也终于可以略带轻松的回应:“谁说我们知识付费用户不读书?”

罗曼罗兰说,与其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去凿一口深井。

变局到来的背后,希望每一个愿意学习的你,都有无限的可能。

作者 Will144

关键字:产品经理, 读书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