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设计可用性的十大金律

参与:Rita Chen、Jiaxin Su、Biye Jiang

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初,苹果 WWDC 2017 全球开发者大会在加州圣何塞举行,这次的大会和之前的微软,谷歌开发者大会类似,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成为贯穿本次发布会的关键词。Apple watch 升级了全新的 Siri 表盘内容显示和动态壁纸,这让新的交互界面更智能化;新发布的 Homepod 让本已竞争激烈的语音交互的市场又增变数,人机交互从简单的人与屏幕的单线程,扩展为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增强现实交互等多线程表达模式。而消费产品的迅速迭代只是 HCI 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教育方面,研究学者开发了各种数字交互软件(Digital Artifacts)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同时,与 AR 技术结合的创作工具(Web-augmented reality-based authoring tool)也开始帮助老师们更好的设计课程。另一方面,肢体行为捕捉技术的日益精进让手势交互在医疗健康领域成为热门方向,尤其是针对聋哑人群或残障病人的出行和病情追踪。比如 Leap Motion 可以通过识别手指的尖端和手掌的中心来交互地跟踪用户的手,以及使用逆运动学解算器来计算手指关节。在交通制造业方面,人们和车载电脑的交互日益频繁。许多汽车制造商已经提出了基于手动跟踪的交互模式,以取代管理信息娱乐功能的传统触摸屏。在解放人们双手的同时也让驾驶变得更加安全。

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带来交互体验的变革。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于多样性载体的交互设计,归其本质,我们总能在经典的可用性中总结规律。早在 1995 年,人机交互学博士 Jakob Nielsen 就发表了《交互设计中的十大可用性原则》。在此之后他通过 Alertbox 和 USEIT 的网站向世界各地的网络交互设计师传授易用性方面的知识和心得,同时也大量投入于人机交互的研究。在这里,小编简要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Jakob Nielsen 的 10 Usability Heuristic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原英文地址见文后)。

1. 系统可见性原则(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系统应该让用户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适当的时间内做出适当的反馈。用户在界面上任何的操作,比如单击,滚动或是按下键盘,页面都应在用户可以接受的等待时间内给予反馈。

Case 1: 人脸识别系统实时标出人脸框以及识别结果,方便人们确认选中结果以及是否需要追加其他对象

2. 匹配系统与真实世界(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 world)

这是说的匹配系统和真实世界又可以理解成环境贴切,即系统应该用用户的语言,用词,短语和用户熟悉的概念,而不是系统术语。遵循现实世界的惯例,让信息符合自然思考的逻辑。站在现今技术层面来理解,这里的环境贴合应包涵视听说多维度的匹配考量。也许概念比较抽象,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滚动条的上下滑动是根据现在书籍排版的之上而下从而配合人们熟悉的阅读方式。

Case 2 : 匹配系统与真实世界是 AI 产品的终极追求,也就是 NUI(Natural user interface). 随着技术在所有这些层面上都不可见,从感性和认知的角度来看,互动变得完全自然和自发。这是一种魔法。因此,成功的自然界面的特征之一是减少与其交互的人的认知负担。

3. 用户的控制性和自由度(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用户经常错误地选择系统功能,从而进入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系统状态中。这时用户往往需要明确的标示来帮助他们离开当前这个状态,而不需要通过额外扩展的对话框。最好就是系统能支持撤销和重做的功能,又称为撤销重做原则。

Case 3: 在 Waze 的最新更新中,该应用程序配备了录音功能,可让用户自己录制常用指令。当然,用户可以随时取消他们如果不满意或者听觉疲劳了的话。

4. 一致性和标准化(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用户不必怀疑是否不同语言,不同情境或者不同的操作方式产生的结果实际上是同一件事情。在这一点上,系统应该遵循平台的惯例,同一用语,功能和操作标示应该具有一致的功能。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切换系统操作语言后相应的图标功能还是应该保持一致的。

Case 4 : 在触压输入或者手势输入中,尽管载体平台不同,但是也有一些通用的动作指令。很多用户「以为」一样的输入,在计算机算法看来可能就有千差万别。

5. 防错原则(Error prevention)

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来思考,比出现错误信息提示更好的是更用心的设计从而防止此类问题发生。在用户选择动作发生之前,就要防止用户容易混淆或者错误的选择。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现在很多网页在输入密码时会亲切提示键盘的大小写输入状态,这直接降低了用户的错误操作概率。

Case 5:如今关于文本纠错,邮件附件提示等设计已经帮助用户大大降低了「低级错误」的概率。但是在较复杂的图像识别或者语音交互方面,混淆和错误似乎是当前的常态。

6. 识别优于记忆(Recognition rather than recall)

尽量减少用户对操作目标的记忆负荷,动作和选项都应该是可见的。用户不必记住一个页面到另一个页面的信息。也就是说,系统的使用说明应该是可见或者容易获取的。在交互中的常见的例子比如填完表单后下一步应该是生成表单而不是直接就是完成。

Case 6: AI 需要通过用户的信息和搜索记录来推送适合用户的内容,但是在初期用户需要自己填补开始的空白。好的交互不仅让用户自己发挥,也会给出一些常见的选项让用户选择。

7. 使用的灵活高效(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e)

这里谈到的加速器功能是新用户看不到的,也许专业用户们能够察觉到。系统可以满足有经验和无经验的用户,允许用户进行频繁的操作。这就要求开发者的开发技巧,更加便捷灵活的代码和反馈,优化再优化。在现实过程中,中级用户的数量远高于初级和高级用户,这就是为什么为大多数用户的设计应保持灵活高效,不可轻视的原因。

Case 7: 在多数情况下用户只需要提供基本信息就能满足需求。只有针对高级用户或者有特定需要的人才会使用「高级设置」菜单,这样不仅节约了一般用户的时间,也要反复的选择项得以隐藏。

8. 审美和简约的设计(Aesthetic and minimalist design)

交互对话中不应该包含无关紧要的信息,在段落中增加一个单位的重要信息,意味着要减少或者弱化一些其他信息。对于网页交互设计来说,用户浏览页面的动作不是读,也不是看而是扫。易扫原则就是同样强调了信息重点突出,建构简单分明的需求。

Case 8: AI 家居产品的出现让 IOT 变得更私人也更智能。这些产品共同的特点是小巧简洁不影响你本身的家居装饰风格,但同时通过背后强大的计算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便捷。

9. 帮助用户识别,诊断并从错误中恢复(Help users recognize, diagnose, and recover from errors)

错误信息应该用语言表达,而不是用代码来解释。系统应较准确地 反应问题 所在,并且提出一个建设新的解决方案。如何帮助用户从错误中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是交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环。如果无法自动挽回,则应该提供说明的理由文字或者具有帮助性的指导方向,而不是 404。

Case 9: 听歌 APP 或者网页产品在给用户推荐歌曲的同时允许用户进行反馈「这首不喜欢,那首需要推荐更多类似歌曲」,从而让用户更容易获取自己喜欢的类型歌曲。Pandora 在推送歌曲的时候也会告诉用户推荐理由,让用户拥有更多认同感。

10. 帮助文档(Help and documentation)

如果系统不使用文档是最好的,但是有必要提供帮助或者具有提示性的文档。任何信息应容易去搜索,专注于用户的任务,列出具体的步骤来进行。帮助性提示的最好方式依次是无需提示,一次性提示,常驻提示,最后才是帮助文档。

Case 10: 大部分的传统网页或者应用软件都会有 Help 页面帮助用户解决一切常见的问题和需求。而且越来越的在线帮助热线也采用了不断提供选项帮助用户进行求助的导航,从而缩短人工帮助时间。但是, 在 AI 交互机器人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很明细的帮助指南,用户能否得到正确的帮助完全取决于问题的形式和内容。

Jakob Nielsen 的交互设计中的十大可用性原则在如今的交互设计中仍旧有着很积极地指导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十大金律是 1995 年提出的,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也有各种新的演化和补充。由此,AI 交互学习的第二期我们将在基本的十条可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讨论在 HCI 领域中常提到的智能系统协同交互的问题。

下载地址: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303030

这一期我们将一起研读 Eric Horvitz 在 99 年发表的经典文章 Principles of mixed-initiative user interfaces. 首先,这里提到的 mixed-intiative 指的是由电脑亦或是人发起的操作行为,即混合自动化。这篇文章比较和讨论了两种用户界面设计的优劣:一种是开发新的工具帮助用户直接操纵对象,第二种则是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混合自动化平台。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十二项针对混合自动化的交互原则设计,以至于可以通过预测用户需求而解决系统问题

  1. 发展重要的增值自动化

  2. 考虑到用户目标的不确定性

  3. 考虑用户在服务时间内的关注点的变化

  4. 根据成本效益和不确定性来推算理想行动

  5. 利用对话来解决重要的不确定性

  6. 允许有效的直接调用和终止

  7.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行动和时机的猜测

  8. 服务的范围精度,和匹配的不确定性

  9. 提供有效的用户协作机制从而改进结果

  10. 使用适当的社会行为来增进用户交互

  11. 保持最近互动的工作记忆

  12. 通过观察不断学习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作者在如何针对用户需求和期待不确定性方面的管理和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案例分析,比如 LookOut 系统的日历和调度功能。作者是如何结合 LookOut 为例,讨论系统在在多种交互模式下进行调用和预期的呢?这在人机交互研究领域,这十二条原则是怎样结合推理机制和直接操纵法帮助设计者进行思考的呢?现在又有哪些更新的交互设计原则值得注意的呢?

英文原文: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

---百度百家

关键字:产品经理, 设计, 设计文章, 设计师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