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带你了解产品人的那些思维模型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上下篇,上篇讲的是什么是思维模型,下篇讲的是产品的思维模型有哪些以及应用场景,如果不想阅读上篇,可以直接从最后一个小节【产品的思维模型】开始读起,但我还是建议你耐心的把前面几个小节读一下,或许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一、由一个故事开始
有这么一个故事,张三请好友李四、王五、赵六来家里吃牛排,他们兴趣爱好差不多,阶级和收入相同。
张三一再叮嘱众人,来吃饭就吃饭,不要客套,不要带什么礼物,都是自己人,不要整这些虚的。
为了这一顿丰盛的晚宴,张三是极尽心思,反复确认几个好友的口味和各自能接受的牛排几层熟程度。
他将餐桌布置的极尽氛围,蜡烛、桌布、红酒、高脚杯、鲜花和舒缓的音乐。就餐环境光线和氛围感都极佳,尽等好友的到来。
先是好友李四到来,进门和张三寒暄一番,说自己在厨房煎牛排,张三让李四先去客厅休息,等王五和赵六就能开饭了。
不久,王五和赵六来了,而张三的牛排也做好了,按照每个人的口味将牛排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按照一般情况,应该是宾主尽欢,但这一顿饭却吃的极不舒服,整个空气范围之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
饭吃完了大家简单的寒暄几句,却各自推脱临时有事,都离开了张三的家。原本后续的活动只能暂时搁置。
张三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向朋友一个个询问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自己的再三追问下,才明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
如果是你,你此时此刻可以想一想,那一晚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之后,再继续往下读。
好奇的人可能此时会有些生气,别卖关子,就不能老老实实说答案么?
答案很简单,是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十分感激张三的招待,但他们都从自己的身上感受到了一些问题。
李四,发现王五和赵六上门竟然都带了礼物,而自己两手空空。(自己真的太老实了,人家不让带,自己就真能不带了吗)
王五,发现李四和赵六穿着极其考究,而自己却穿的普普通通。(都精心打扮一番,可见对此次聚餐的重视程度,自己这样的穿着,岂不是显得太随便,太不重视了)
赵六,发现只有自己吃牛排喜欢用筷子。(用不惯刀叉,张三真贴心,可是这样岂不是显得我太笨了,连刀叉都不会用)
张三预判了一切,却没有预判到朋友的内心。
从这个故事里很容易发现是这是几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才造成了这样一个误会。那思维方式是什么呢?
曾经有一个人对思维模型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能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都可以叫做思维模型。
二、多元思维模型
有一本财经类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传记类的书到现在依然十分有名,就是《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描写了关于查理芒格行为处事的书籍,而开头给思维模型做出那个简单定义的人正是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光是他和巴菲特的友情以及投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为了投资而采用的多元思维模型,即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配的思维模型去解决。
严格意义上来说,从思维模型这个词就看出是智慧生物才有的专属的技能,只有生物可以进行思考,思维模型如果延伸之后就会发现无论任何生物或者是非生物,只要遵循着某种既定的规律去运行,也可以将万物生衍这套规则称为模型,思维模型这套模型仅仅适用于人类。
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引用一种万物皆有灵的概念,这样将万事万物都看成是拟人化的,那么它们在自然界遵循的一切规律都可以看成是这些物体本身的思维模型。
简单来说,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是生理需要,是规律,也是思维模型。
现在依然记得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面写的一个段落,人类所有思维是有一些信号组成的,你的感情和其他生理需要都是一组组的信号。这也是缸中之脑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的原因。
人类本质是和电脑没有任何区别,动机、行为和结果从头到尾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基因就像电脑一条条代码,当触发到某些事件的时候,就会触发一些行为。
人类几千年来一直想将发生在人类身上各种不同的事情进行抽象化处理,将人类的行为进行各种分析和阐述,以至于可以简单的进行归类,去破解人类自身的秘密。
人类在开展基因工程,意图了解人类基因图谱的过程,想要了解电脑系统底层逻辑代码,哪些代码可以被触发,触发之后如何行动。当代码出现问题,如何优化BUG,含有BUG的代码能否被替换或者重构,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这个有问题的代码。
概念换到人类的身上,就变成人体究竟有多少对基因构成,每一对基因里面包含了多少的信息图谱,哪些基因控制着人类的感情和生老病死,如果基因有问题,我们怎么去修复、替换,如果无法修复和替换,又怎样去延缓这种过程。
于是一家又一家的科学生命相关的公司诞生了,他们去冲击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目标,为的就是破解人类这个最底层的操作系统。
从古至今,人们说的话,总结的每一条规律,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遵循着一套套固定的模式和规律。
中国人讲究道,外国人崇尚自然科学,不管是哪种称呼,核心就一条,模型。宇宙运行的规律模型,社会环境和人类的运行模型,为人处世的运行模型。
生而为人就是一个模型。
我们熟悉的很多话都是模型,人之初性本善,是一套关于人性的思维模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是关于为人处世的思维模型。
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在遵循着各种各样的模型,这些模型有大有小,有简单有复杂,互相嵌套,互相影响。
人与自然,人与人发生冲突,是彼此思想和理念不同,思想和理念归根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一种思维模型。
有人嘲笑马云说自己不爱钱,对钱没兴趣。
有人也嘲笑王自如,我来格力从不看自己的工资条。
更有人嘲笑王首富,先来一个亿的小目标。
这个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我们三维的生物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和同一个空间。
二维上的虫子它永远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而三维的人永远无法理解多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
刚刚那三个例子引起那么大轰动,是因为大家所处的社会阶级维度和脑子里的思维模型不一样。
人们常说要换位思考,那换位换的是什么,就是思维模型,我要用对方的思维模型去理解这个事情,考虑对方为何要这么想,这么去做,也可以用其他的模型来考虑对方为何这么想这么做。
自己不爱钱是吧,是因为本身不缺钱,还是因为想要权,还是只追寻获得财富的过程,钱是一个附属品,钱越多,带来的问题越多。
如果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那么你才能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个亿是小目标,如果在百年之后你会在地下和其他人说,一个小目标算啥,我家人给我的,一张就一百个小目标,好像谁没见过似得。
我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本身就是一次思维整理和模型的套用,用了很多的模型,而你在看这一段文字的时候,也会用自己的思维模型去看,去思考与衡量。
你能看的懂说明你和我是在共用一套思维模型,而看到上述三个案例就大发雷霆嘲笑他们三个人的人,本身也没错,只是思维模型不同。
互联网的发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拥有不同背景、年龄、学历、价值观、思想、种族、宗教习惯的人靠一个看不见的网络和一部小小的手机联系在了一起。
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当看到一件事情之后肯定就会先套用这一套思维模型,但是你的模型和对方的模型发生了冲突,那么会怎么办。
轻者就会是口诛笔伐、统一思想,严重的时候就是诉诸武力进行战争,通过暴力让自己的思维模型强行灌输给对方某个群体或者是个人。
打架的时候,获胜的一方经常会向失败的一方提起一个看上去十分严肃,但细想起来却莫名其妙的问题,那就是,你服不服。
当事双方可能都觉得对方明白自己在说什么,旁边看的人不一定明白,甚至连双方都不一定明白对方是否真的明白了自己说的什么。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困惑,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有用么?
不同的人针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回答,为了找工作,为了学知识,为了探索欲,为了国家民族,为了父母。
这些形形色色的目的都是具象到了某一个状态的身上。
但答案都针对某个人,而不是某个群体,一旦这个人无法从上述结果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就开始怀疑最初的目的,为何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
于是在思考无果后,纷纷给出了答案,读书没有用,还不如早点去打工赚钱,早打工早赚钱。
但是我们如果从更高层面去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读书是为了搭建思维模型,教育的目的是读书育人,那为何要育人,是为了让你学知识,还是为了让你读书明理?
都有,但不全都是。
如今教育的本质,更像是为了人类大规模协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找伙伴,找战友。大家都学着一样的知识和体系,你说中文说英语,其他人也说英文和英语,本质上大家都是处于同一种沟通频率上。
你认可物理学、化学和一切人类新型的认知科学,我也认可。那么我们在思维模型上起码是处于相同的起点。无论我们沟通还是一起做事,都是建立在彼此有共同认知的基础之上。
如果你和不处于同一个认知层次的人去讲相同的一件事,那么得到的肯定不一样。并不是对方蠢、对方笨,而是他的思维模型决定了他的眼界和做事情的高度。
就像郭德纲老说的一个段子,有人和火箭专家说,做火箭的燃料得用煤,但凡火箭专家斜眼看那人一眼,火箭专家就输了。
两个人思考的思维模型不一样,当然不可能在同一件事情达成一致。
你说地球是圆的,他说天圆地方,你说地球绕着太阳转,他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
从今天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天圆地方也好,地球中心说也好,似乎都是错的。但是这些都是古代人类对于宇宙认识的思维模型,换句话说,思维模型都是对的,但是太老旧了,不能顺应时代。
模型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新模型在取代旧模型甚至证明久模型是错的时候,人们还在遵循着旧模型的思维,那么最终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思维模型是需要不断更新的,我们学习的任何思维模型可能只是暂时的。
这其实也能从侧面印证我们为什么要不断的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在更新自己思维模型的过程。
你还在信奉天圆地方思维模型的时候,我都开始飞出地球探索太空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总结的多么好,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你所有的决策都是根据你性格这种思维模型去延伸自己的行为,只会触发相关的事件,与之无关的则就像那些角落里的尘埃,你永远都不会去触及。
我们在想象读书无用论,再想一想,人家没读书就能赚大钱的思维理论。是所有人都会信奉这样的思维理论还是只有少部分人信奉?
人只能赚自己认知能力范围内的钱,甚至能力不足都无法保护自己赚下来的钱。想想新闻里那些被骗的高学历人才吧。很多人第一意识觉得对方这么高的学历怎么这么笨。
思维模型不同,肯定导致的结果不同。一个物理学教授会知道当今AI发展到现在都能做哪些事情么?
如果他不学习,不去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型,那他的思维模型里,就没有视频诈骗这个模型,兴高采烈的和亲人朋友接完视频电话,确认是本人后就转钱,毕竟声音和视频不会骗人,是吧。
看到么,就如此简单。当AI可以做到在视频中实时换脸变音时,你的思维模型没有更新,数据库里没有这些内容的时候,你就根本不知道有诈骗这么一回事儿。
到时候被骗的两手空空,望洋兴叹都算是好的了,起码证明你能想得开。急火攻心一命呜呼的也大有人在。
你可以不专业,可以不精细,可以将事情委托给他人,但你要有验证的能力,有做决策的能力。你委托建筑商盖房,起码要有思维模型能验证房子盖的是否牢固,自己有检验房子质量的思维模型能力。如果没有这个思维模型,找其他人帮你,你还要有鉴别对方是否真的帮你验证的思维模型能力。
就是这样,每一种能力的背后都是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型,这不是俄罗斯套娃,大模型套小模型,更像是文氏图互相嵌套。
三、做比听更好
多年之前,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里面有一句台词,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时我和许多人都觉得好有道理。但是逐渐明白了,这句话是很有问题的。一句话似乎是一个模型,但这个模型问题很大。
那我们换一个视角看这个问题,如果我和你说,我看过许多菜单,依然很饿。那你肯定会想,你这个人是不是傻啊,看菜单和吃饭能一样嘛,你光看又不吃,能吃饱吗?
那我们再看刚刚那一句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光听很多道理,但是你不去实践,不去做,怎么会过得好一生。
也许有人会说,我实践了,但是我依然过的不好。其实可以好好扪心自我,是真的实践了,还是道理懂了很多,但都是零散的碎片,根本没有形成一套体系。
小时候我喜欢看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一本书,里面介绍了各种以数字为合集的中国历史各个知识点,比如四大名著,唐宋八大家诸如此类的内容。
当时感觉自己的知识量增加了,记住,是感觉自己知识量增加了,但其实并没有。为何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那是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特别少,不成体系,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点很容易忘记,因为无法形成架构和系统。
我们常说读书最好的方式是主题式阅读,学习最好的方式是系统性学习,这个系统性其实就是在构建框架,构建模型的过程。
就像我们在做拼图,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图谱就是一个完整的拼图,你只拿着几个互不关联的碎片,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整个拼图吗?
很多人做数学题,老是做不对,一方面是读不懂题,另一方面是基础不扎实,公式和知识点掌握的并不扎实,一道题需要三条公理才能推导出结果,可是你就掌握了一条,你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吗?
很多人的知识点从哪里学来的,课本上、课外书、影视剧、公众号、短视频、家长亲戚的耳提面授、朋友的谆谆教导或者是自己灵光一闪的顿悟。
有人会通过这些零散的知识点形成大大小小的体系和模型,而有些人只是懂一个知识点,就感觉自己懂了很多。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存储的长期知识量都不超过10G,人类并不能掌握很多知识,很多人只是自以为掌握了很多。每天用手机用电脑,都搞不清其中的工作原理,做产品,都不知道信息的流转过程。
当然,不懂这些依然可以过完这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一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是一生。
你生存所处的时代、国家环境、生活背景、教育学时、个人学时、能力、意愿都会决定你过的怎么样。
这时候你还觉得听过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吗?
很多人很聪明,聪明到可以审时度势,聪明到可以随时随地调整自己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环境所做所为。
中国又有太多自相矛盾的至理名言,比如兔子不吃窝边草和近水楼台先得月、宰相肚里能撑船和有仇不报非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很多。
知识就像擦肩而过的缘分,你以为有缘,其实就是过客。
曾经看《倚天屠龙记》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拳,张三丰问张无忌太极拳记住了多少,张无忌这么聪明,说全记住了,张三丰让他打一遍,问又记住了多少,忘了一大半,到最后都忘光了。
当时年纪还小,虽然不觉得金庸是故弄玄虚,但始终捉摸不透啥意思,后来才渐渐明白,原来你了解和知识内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学习开车,一开始觉得真的超级难,一板一眼都想着教练的话,就这还经常挂科考不过,但是当我们成了老司机的时候,你开车还会一板一眼想着怎么去开么?肯定不会,开车的技能成了你思维系统的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和行为,这就是知识的内化,成了你行为准测的一套标准模型。
四、产品的思维模型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是说产品人的思维模型,怎么说了那么多和产品无关的内容。但其实好好思考一下,真的没有关系么。
那以下的内容都是产品相关的内容。
相信每一个刚入行的产品人或多或少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产品,你认为的好产品是什么?
这个产品有一语双关的意思,既可以理解是一款工业化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做产品的人,一个岗位或者是一种身份。
曾经见过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总结起来无非就这么几个,可以赚钱的产品是好产品、可以带来用户和流量的是好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是好产品、能给人们带来价值的是好产品。
每一个回答都可以说很对,但又都有一些片面。于是有人又再进行提炼和总结,概括成了三个词:刚需、高频、大众化。
这也是产品思维模型的第一个模型,我们可以称之为地基模型,及一切产品的框架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如同房子的地基一样。
这个模型的第三个词或有改动,有人叫全人群、也有叫大众、不管叫哪个,前面两个词则是公认的。在刚需中还有一个隐藏的点,叫痛点。痛点是包含在刚需当中的。
很多产品做不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失了其中某一个关键点,或者是关键点不足。
人们常说,高频不刚需,刚需不高频,高频刚需都有了,但不大众化。
周鸿祎曾经在其作品《极致产品》里提过一个案例,有公司做上门开锁和防盗传感器。上门开锁刚需么,具有痛点么,那肯定有刚需,肯定是痛点,我们在楼道里看到各种各样像牛皮癣一样贴着公安备案、上门开锁的小广告就知道这个是多么刚需和多么有痛点的事情,被一把锁阻挡回家的去路,任谁都不开心,都会花钱开锁进家门,但高频吗?很低,低到一户人家一年都可能遇不到这么一次。
互联网行业很多都是这种三缺一甚至是三缺三的项目,烧投资人钱跟小时候玩烧纸一样,真金白银哗哗的流入市场,虽然短时间换来了所谓的流量和用户,满足了大众化的需要,但是刚需和高频不足之时,靠补贴占据大众化市场和用户心智是完全行不通的,一旦失去了补贴,薅羊毛的运营模型被关闭,那么产品自然也是一地鸡毛了。
那是不是满足以上三点就一定能成功,那也未必。这又涉及到其他更多更复杂的知识,也就是需要更多的思维模型才可以。
但凡有一个环节出现重大问题,也很难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只是暂时的,放在未来更长远的角度里看,一时的成功如同是你考试的分数,只能代表你当期考试的知识点掌握的很好,不代表未来你依然可以如此保持下去。
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型,应对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局面,有效的运行下去。
没有永远的失败,也不可能有永恒的成功。
曾经梁宁在《产品增长30讲》里面提到阿里的一个人一直在研究周期性。我之前对这些搞研究的人虽心怀敬仰,但感觉不实用。后来通过物理这个分支让我明白基础理论研究对应用物理的影响之后,感觉自己以前真是井底之蛙,搞基础理论研究的人真的好厉害。
他们搞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似乎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课题,但核心是在抽象一套思维模型,希望用这套模型来解释自己关注领域的内容。
而周期性是什么,周期性简单来说,就是历史,就像很多人说的,学习历史可以让人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是在通过历史研究来论证万事万物的规律。
如同春夏秋冬和24节气一样,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事情,顺应周期而不是逆周期。
本来大冬天寒霜满地,你要种庄稼,在硬如镔铁的土地里刨坑,在炎炎夏日庄家刚开花的时候你却要收割,那结果自然不佳。
有人研究经济周期,其实就是想做一套24节气这样的经济方面的理论模型,方便应用到生活的经济管理活动中。
回到产品的思维模型,除了上述说的三个刚需、高频和大众化之外,还有其他的模型。
人们总希望用人类的欲望去赚钱,人很聪明,聪明到熟知人性有哪些,既知道人性有哪些不好的一面,也熟知人性有哪些好的一面。
粗暴点讲,用黄赌毒来激发人们的恶,用美好的行为来激发人们的善。
有些产品善恶都覆盖,比如大病众筹这种产品,我们可以说是利用了人们生病时无助的恐惧心理,也可以说是利用了人们的善心,用不同的思维模型来解释,那得到的结果和看法也是不相同的。
天主教中有七宗罪之说,这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思维模型,将人性之恶总结概括成七种,分别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互联网人则从中窥探到了另外一个模型,利用人性中的的恶来做产品。也就是产品思维模型的第二种,可以称之为人性模型,也可以称为七宗罪模型,我想从记忆角度而言,七宗罪模型包含的信息更为具象,方便记忆和理解。
于是利用人性之恶的七宗罪模型则成了很多人做产品的瑰宝,不过很多产品人在利用人性缺点还是很克制的,远不及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产品人恨不能将产品做成精神鸦片,让你欲罢不能,频繁上瘾。
利用七宗罪的思维模型方式方法做产品的文章有很多,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就能得到解答,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每一种在产品中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傲慢: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些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在上面晒自己的颜值、财富和成就,你可以说是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也可以说是他们就是傲慢的向人们展示对方拥有的一切。
- 嫉妒:这种表现形式也比较常见,依然可以用社交媒体做比较,社交媒体晒出来的内容,对自己来说是傲慢,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就会说羡慕和嫉妒。嫉妒为何自己没有如此颜值和财富。而很多游戏也是通过嫉妒的心理让普通玩家成为氪金玩家。
- 暴怒:不少人都玩过游戏,在游戏中你被对方一次次秒杀,很容易极其你的暴怒之心,想要赢怎么办,要么靠实力,要么靠财力。一次次的充值提升自己的能力,暴怒让人容易迷失理智失去方向,但却百试不爽。
- 懒惰:这个就不用多说了,从我们的外卖、打车等平台的发展,无不体现了人们的懒惰心理,自己享受到了轻松便捷的服务,商家也赚的盆满钵满。
- 贪婪:打折促销,买就送,满减等促销活动每次都有不少人参与,点赞、来一刀,以上种种,无不体现了人的贪婪本性。
- 暴食:这种更多是提现在一些餐饮平台之上,方便快捷的让用户购买享受美食,每一张图片都拍摄的恰到好处,勾起人们的食欲,让人在狂吃的道路之上一路远行。
- 色欲:这个就更不用多说,从成人网站到各种打着擦边的产品、人物造型,无不体现出了人类对于这方面的猎奇心理。
有了地基和人性作为产品的依托,产品即将进入落地设计环节。那第三个模型就应用而生。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型叫做设计模型。
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依托于软硬件这个载体,将各种信息元素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有效的工具,人们通过使用工具来改善自己工作生活的效率和体验。
于是依托于人的设计则是模型中最基本的能力。
人们通过产品的形态将其分为软件和硬件产品,软件又开始细分为APP、web,再细分下去,又分为安卓和iOS以及鸿蒙或者后续其他的什么系统,web再细分就有小程序、快应用之类。
硬件就更多了,智能手机、车载系统、智能家具诸如此类。
所以,设计模型中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载体,我做的东西是放在手机里还是汽车上,是做一款手机APP、智能手表APP还是要做工业HMI、智能电视或者可视化大屏。不同的载体决定了你选择何种设计方向与思路,先定性。
正如前文说的,每一个思维模型都是大模型套用小模型,面对设计模型,包含的内容就更多。
在选择载体之后需要确认产品的使用范围与行业调性,做电商的、文娱和新闻都是不同的风格和方向。但不管是哪种行业,一款产品核心的部分就那么多,首页、详情、我的。至于其他页面,都是围绕着三个的衍生页面。
如同一个人一样,你首先是一个人,衣食住行都是按人的行为方式去做,总不能是按照养植物的方式去照顾一个人。至于这个人身上出现的其他奇奇怪怪的倾向,个体差异是难免的。
产品有首页、详情、我的,根据这三个主题进行内容的发散和创作。
我们在扩展的时候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设计,你肯定不会在新闻详情页放一个购物车,也不会在小说阅读页上放一篇新闻稿。这不是创新,叫不伦不类。
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遵守基本的原则,除了符合调性,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模型去辅助,比如尼尔森十大原则、各种心理学模型。
尼尔森10大原则十分有名,可以说是在以人机交互为基础的产品设计之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这十大原则包括:系统可见性原则、贴近场景原则、一致性和标准化原则、协助记忆原则、审美和简约设计原则、容错原则、人性化帮助原则、自由可控性原则、灵活高效原则、防错原则。
这十大原则的表现形式还是希望你自己去找答案,毕竟网上一搜一大把关于尼尔森十大原则在产品上设计表现的文章。
我在这里依然简单的描述一下各个原则的表现形式。
系统可见性原则:系统应该在合理时间内适当反馈,想用户通知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者当前的状态。在这种原则之下,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就是各种加载时的loading效果和加载失败后的各种提醒,也会是完成某个操作给出的弹窗提示等,这些都属于上述原则的表现形式。
贴近场景原则:互联网产品应该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使用目的进行设计,例如在电商网站中,用户通常希望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并进行购买,因此产品应该提供清晰的导航和搜索功能。
一致性和标准化原则: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一致性和标准化的原则,例如在操作流程、界面布局和交互方式等方面,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和提高用户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设计要和用户的习惯保持一致,各种应用切换之间没有学习成果,包括手势的统一性、icon的统一性。
协助记忆原则:互联网产品应该尽可能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将对象、操作、选项可视化,例如在搜索引擎中,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历史记录来快速找到他们之前搜索过的内容。
审美和简约设计原则: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应该遵循审美和简约的原则,避免过多的装饰和无关紧要的信息,以提供清晰、简洁和易于使用的界面。
容错原则:互联网产品遇到错误的信息时,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而不是使用代码提醒,需要说明正确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比如网络不畅的时候,除了给出缺省页内容,还应该给出让用户如何检查网络的操作步骤。
个性化帮助原则:互联网产品应该提供人性化的帮助文档和客服支持,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产品。这些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更加用户友好、易于使用和具有吸引力的互联网产品。
自由可控性原则:互联网产品应该提供用户控制和自由度,例如在社交媒体应用中,用户应该能够自由地管理他们的个人资料、隐私设置和消息通知。
灵活高效原则:互联网产品,好的产品需要同时考虑新用户和老用户的需求,对新用户来说,需要功能明确、清晰,对老用户来说则需要提供快捷高效的功能入口。比如很多APP首页的一些快捷入口都设置成自定义形式,可以随意移动、添加和减少入口的位置。
防错原则:互联网产品设计过程中要采用一些措施防止用户出错,例如在填写表单时,产品应该提供明确的提示和校验机制,以避免用户填写错误的信息,删除内容的时候给一个二次提醒。
除了十大模型之外,设计上的心理学还有一些思维模型比较重要,几乎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能用到的。
再提一个1、2、3、5、7、10模型,也称为星宿模型,28个心理模型,正与28星宿相对应,再加上星的读音进同于心,因此采用这个名字,这是一些心理模型的集合体。
1指的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型,意思是说,凡是设计,必有道理。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理解起来也十分简单,任何设计都是遵循着一定逻辑和体系,不是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这个模型是框定了你不要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设计。
2指的是米勒定律、希克定律。
米勒定律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人类可以同时记住7个数字、6个字母或者5个单词。言外之意,再多就记不住了,人脑处理短期记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设计上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要设计一大堆展示,人们记不住的。
希克定律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个人面临的选择越多,做出决定需要的时间就越多。换句话说,能让用户在有限的选择里做决策,就别给一堆东西让他随便选了,你以为多个选项多种选择,造成的结果可能是选择太多,索性就不选了。
3指的是产品体验的3个心理学效应。分别是:鸟笼效应、福格行为模型、锚定效应。
鸟笼效应: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心理现象,一般也称为鸟笼逻辑,这个规律是说,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的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
人们常开玩笑,捡个鼠标垫能配一套豪华电脑,这种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极其常见,买衣服会配一双新鞋子或者包包。
而在互联网行业则体现在优惠券和促销活动之上,系统派发的大额优惠券会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增加用户的购买销量,也可以体现在购买套装更优惠这种形式上。
福格行为模型:这个描述人类行为模型的理论框架,人类的行为取决于三个要素:动机、能力和提示。动机是指用户想要执行某个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比如要减肥,要学习,这个就是动机。能力是指用户执行某个行为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资源。而提示就是触发用户执行某个行为的外部要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本自己的手机坏了想要买一部手机,平时比较贵,但今天正好遇到电商网站打折,给自己推送了一条消息。自己看到了,感觉很不错,自己可以买得起,于是果断下单。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人们会过分依赖最先接触到的信息(称为锚点),即使这个信息与这项决定无关。在进行决策时,人们倾向于利于这个锚点来进行决定。之后的决定中,再以第一个决定为基准,逐步修正。
5指的是用户体验设计的五个层面。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 战略层:这是产品设计的最高层次,决定了产品的基本走向。它以企业目标为前提,根据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来制定。在这个层次,需要确定产品的商业目标、品牌标识和成功标准。
- 范围层:这个层次主要确定产品需要具备哪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等。
- 结构层:这个层次关注的是产品的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它需要确定产品的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等,以及用户流程分析。
- 框架层:这个层次关注的是产品的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等。它需要确定产品的操作情况、刷新机制、页面跳转等。
- 表现层:这是产品设计的最底层,关注的是产品的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等。
7指的是增、删、查、改、显、算、传。
这套思维模型是我在入行的时候从一个前辈的视频课里学习到的,虽然当时看的是盗版的视频,但那套一百多集的课程体系我看了最少三遍,每一次看都感受不同,是我入行的启蒙教学内容。
他提到的这套思维模型始终指导着我的工作,让我考虑问题的时候不是随意发散,而是在这套框架之内考虑。
增删查干原本是计算机存储的四种基本功能,但用在产品设计上也是毫无违和感。下面就简单的讲一下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增:一般指新增、创建或者是导入这么集中操作,对于增加的内容需要进行属性、规则和边界值的描述。比如你新增个手机号输入框,那么就需要说明这个输入框只能输入11位数字,是超出11位不能输入,还是可以任意输入,还要规定能不能输入其他字符诸如此类。
删:删除分两种,物理删除和逻辑删除。很多人搞不清两者的区别,简单来说物理删除就是在数据库层面删除了数据,数据不可恢复。而逻辑删除则只是在页面上进行了删除,数据框状态是已删除,但可以恢复。例如手机相册删除照片就可以看成是逻辑删除,照片会进入到回收站,如果想要恢复,在回收站还是可以将内容恢复到相册里面的,如果回收站的照片也被删除了,那就是物理删除了,再也找不到了。
删除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是否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字需要考虑的是删除是否可逆,何人有权限删除,能不能批量删。这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查:是指查询或者是搜索,需要考虑查询是频率、速度或者是结果反馈的效果。
改:通常是指修改和编辑内容,需要考虑的电是,什么人有权限可以改、能改哪些地方、而哪些地方可以被改动。改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逻辑上的删除,毕竟需要将原来的内容替换掉,所有这两点需要通盘考虑。
显:则是指内容在前端的显示效果。我们对产品的直观感受其实就是通过视觉、声音这些内容来感受的。而视觉则属于显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显性的内容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产品到底是什么东西。通产显示更多考虑的是页面的布局、信息传递的一致性和文字简单明了。一定程度上与尼尔森十大原则某些原则有一定的重合度。
算:通常是指算法,用规则策略来来解决某些问题。比如我们在电商平台看到的千人千面就是算法的功劳,社区网站的热门帖、最近更新帖也都是算法的体现形式。
传:通常是说数据的传输。数据传输肯定是要考虑安全可靠、速度快。在产品的体现形式上就是发送与接受场景以及常用的加载效果。这都是属于传的范围。
最后的模型就是10,指的是色彩心理学、二八法则、3秒原则、接近定律、菲兹定律、操纵定律、泰思勒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冯、雷斯托夫效应、系列位置效应。这里面的一些原则是曾经自己搜集整理的,而有一些则是参考《图解交互设计》这本书里得来的。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些原则。
色彩心理学:乐嘉创立的一个心理学说,我把它用在做产品之上,曾经我在一篇文章里也写过色彩心理学在产品上如何去使用,更多的是去模拟和猜测用户的心理需求。
用户颜色分为红、黄、蓝、绿,红色用户主要性格特点,热情、希望挑战、看到不同的东西,在产品上喜欢自己探索研究产品、喜欢找新玩法,热衷于排名;黄色用户目的性较强,对应在产品上就是希望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蓝色用户做事沉稳,比较严谨,在产品上就是喜欢成熟性的东西;绿色用户最佛系,什么都无所谓,对应在产品上就是有什么内容我就看什么内容,有什么功能我就用什么功能。
通过这套东西甚至都可以穷举各种需求后再进行集中整理,基本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取舍和设计产品了。
二八法则:很多行业都有二八法则,而在产品设计这里,我们则需要考虑的是80%的时间里,只有20%的功能才会被用户使用到。因此,去掉不重要的功能,毕竟在这些功能上投入太多时间所获得的最终收益会比较小。
3秒原则:由于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都比较快,习惯性阅读碎片化信息,也就是说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容展示重要的信息,让用户快速的记住你并留下审核的第一印象。
接近定律:位置上比较靠近的物体往往会被分在一组。这个可以说是产品设计中极其常用的一个定律,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APP我的页面,当有大量菜单出现的时候,将列表中相关的功能彼此靠近,这几个菜单会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这样可以让界面显得更加清晰,而且还可以突出重点。
菲兹定律:这是用来预测任意一点到目标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考虑了用户定位点的初始位置与目标的相对距离、目标的大小、移动的最短时间。这个定律在人机交互、图形设计和动画制作上用的比较广泛。
在产品上的表现形式就是一般输入框默认的光标位置、快捷操作入口放在明显的位置或者是通过按钮的大小和颜色对比度来吸引用户的目光,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简单概括就是,目标越大,完成点击越快,时间越短。目标越近,指向越快,完成点击时间越短。
操纵定律:这个是描述使用鼠标或其他状态来操控游标在经过一个狭窄的通道时所需要的时间的数学模型。这个定律说明,通道的宽度对于所需时间有决定性的影响。通道越窄,使用困难度越高,时间也就越长。在通道宽度很宽的情况下,操纵定律几乎对所需的时间没有影响。
这个定律可以帮助设计师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和习惯,从而优化产品的交互设计。比如一个按钮是用户频繁操作的入口,设计师可以通过增大按钮的大小、提高按钮的对比度等方式来方便用户操作,提到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泰思勒定律:这个也被称为复杂性守恒定律,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店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开发越省时省力,那么用户使用起来就会越复杂。我们经常提的,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就是这个定律的最好体现。
奥卡姆剃刀定律:简单来说,原理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简单点来说,就是简洁,页面干净整洁能快速的传递出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Google搜索,页面简洁,搜索起来效率更高。
冯、雷斯托夫效应:指相对于普通事物,记住独特或者特殊事物的可能性更大。这个效应是给予一组事物重点独特项目更多注意的结果。这一组事物可能是一列单词、一些物体、一系列事件、人名或面孔。最能体现这个效用的就是内容的标题,一篇密密麻麻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之上时,一个简单加粗的标题就能在这万千文字当中让你一眼找到。
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其中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主要的类型。近因效应是指在系列记忆中,对最后呈现的材料最容易记住,遗忘最少。首因效应,是指在系列记忆中,对最初呈现的材料最容易记住,遗忘最少。简单来说,就是接近开头和末尾的更容易被用户记住。
人们在上学的时候都是一个个学习机器,但是一旦毕业之后,主动学习的人少之又少,而主动学习中会去背诵记忆知识点的人又少之又少。
人们学习不愿意系统性的去记忆,一方面是认为没有必要,另方一面是记不住。没有必要是因为很多时候有现成的资料供自己查阅,无论是做设计、运营还是调研、数据分析,都是可以查资料来解决的。但作为一个领域内的人,有些东西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最好的,掌握的思维模型越多,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十分的有帮助。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以前是形容读书少,存在书里和网上的知识并不是属于自己的,而真正记忆在自己头脑中的才是自己的。
所有如果有精力的人可以将知识体系中的思维模型牢牢记住。以上的模型也都是自己在日常学习的时候搜集和整理的,属于是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个思维模型,当然你也可以去提取自己的思维模型,这些模型是别人的,可以拿来用,你也可以触类旁通提取自己的思维模型,希望我们可以在产品这条道路上砥砺前行,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宏图壮志,以上仅代表一家之言,与君共勉。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