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关键词30个新认知60本好书,布局你的2024年

2024年,新征途开启!

与此同时,「情绪向阳」的总结眼花缭乱,「更具挑战」的不确定性纷沓至来。

品牌猿根据观察、阅读、实践亦精选出10个关键词——有的是学者们的刷新理解,有的是创新者的实践真知,有的是个人的思考联动——无论何词,都希望有所「启发」,从重码系统到把握机遇,从认知升级到坚定行动,在每一关键词的路上找到专属自己的奇遇!

来,让我们在「有意义」、「对话时代」、「长期主义」、「后新消费主义」、「情绪价值」、「ChatGPT」、「共创感」、「善小而为」、「启发」、「认知升级」这10个关键词30个新认知60本书中,从“可能”催生出“当前”,邂逅明天,一起布局充满挑战的2024!

一、关键词1:「有意义」

埃隆·马斯克12岁时就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并从《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感悟出:任何的Answer(答案)都是荒诞的,只有Answer(答案)背后所蕴含的那个问题,才是有意义的。

其实,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早在《自卑与超越》、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就对消费和人生意义的关系进行深度探讨。但直到2023年,「有意义」这个词才被高度叠加出可实践的商业价值。

这是一个从消费主权到生活主权大跃进的时代,「个体」明显更重要;这也是一个物质饱和与意义枯竭时代,「动力」是现代社会最大的资源。此时,「有意义」正成为个体和社会,消费和创新,品牌和组织求“活”之源,“生长”之根!

1. 「有意义」3个新认知

新认知1:以「有意义」激活新消费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是在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

——历史学教授吉尔·特洛伊

过去大部分新消费都可以归结为新场景和新体验:茑屋书店为生活提案,盒马“时鲜”出道,美团在地化,瑞幸新下沉,蔚来超级用户,阿那亚“人生更美”新社群…。

多「新」都可以理解和预测,数字化的货场人,有效率的服务,敏捷的响应,有连接的社群,超级ID,无处不在的场景,本质都是以数字重构的新生活:有用 解决问题 新体验。

然而,今天的新生活和新消费,假如没有加上「有意义」这个词,你很难理解。

  • 对环境有意义:共益企业,量化环境友好,可循环产业…;
  • 对城市有意义:数字市井,激活城镇,城市美学,更新rethink…;
  • 对社区有意义:共享街区,故事街区,发现地方,回收站,美术馆时代…;
  • 对生活有意义:减物质化,探索式消费,生活联盟,乡土文艺复兴…;
  • 对他人有意义:部落化社群,标签化热爱,野生老师,搭子..;
  • 对自己有意义:主理人,斜杠青年,成份党,小兴趣商业,二次再造…。

有趣的是,这些「有意义」的事,都可以被归结为消费。如许知远所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其实不是物质匮乏,而是意义匮乏。绝大部分消费,其实是意义消费和身份消费」

很明显,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意义」生活和新消费不是被规划出来,预测出来,而是激发、生长、涌现出来的。

更大胆的解读「新消费主义」:一群新人类,用消费来解决意义缺失的问题!

新认知2:以「意义」创新

与过去抓政策掘金的企业家和借风口红利的创业者不同,新消费(DTC)的创业创新大多由「自己」的热爱和渴望出发,去解决某一长久痛点或创造一个新价值,这种创新被称为「意义创新」

什么是「意义创新」?——重新确定值得解决的问题的新愿景:不仅采用新的方式,而且基于新的理由。

  • Airbnb:我使用旅行服务,是因为我想投入某地的真实社会文化生活中。
  • 美颜照片APP:我拍照,是因为我想更好地交谈。
  • 跳海酒馆:我不是来喝酒,我是去找气味相投的陌生朋友碰撞心灵。

10个关键词30个新认知60本好书,布局你的2024年

▲ 图片来自罗振宇2024跨年《时间的朋友》

对创业者来说,「意义创新」的这件事是送给世界和自己的「礼物」:让“我”有机会对人类生活做出贡献;同时,如果我们喜爱「礼物」,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愉悦。

当然,你也会惊喜的发现,商业上的成功自然而来,因为:①人们爱有「意义」的东西;②「意义创新」是真正的价值创新;③「意义」无法被复制!

新认知3:对话自己/时代/社会/自然,找到你存在的意义

旧商业一般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财富。过去,社会中的问题很多,这就决定商业规模的瓶颈在于「解决问题」这一环节。

但是,这种瓶颈关系在AI时代正在颠倒,即变成了「问题稀少」而「解决能力过剩」

正因为如此,现在和今后,个人和品牌的价值不仅是解决问题或创造顾客,还要通过创造新价值来改变或影响一部分「社会问题」。

或者说,你不但「有用」,还要「有意义」。

如「我们经营事业是为了拯救我们的家园」的Patagonia;「人生可以更美」的阿那亚;「一切都好,自在内外」的内外。

在品牌星球《品牌的一万种形态:联合 101 家品牌伙伴集体发声》文章中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品牌的新「意义」。

  • 好瓶HowBottle:品牌是「好」戏开始,是可持续生活的启发者。
  • 幼岚:是关于一个少年勇敢去探索世界、成为自我的故事
  • Bananain蕉内:品牌是用独特的重新设计回答你的日常生活。
  • BLACKHEAD:品牌是对世界的感受和表达对残酷世界的反抗。
  • 潮汐:品牌是认识自己、和世界连接的空间。
  • 东边野兽:品牌是一场真诚、勇敢、浪漫的实验。
  • effortless:品牌是一群人对另外一群人的需求的诗意响应。
  • SUPERMONKEY:品牌是磁场,吸引更多人一起健康生活、闪闪发光。
  • …….

最伟大的意义,无关别人,而是自己存在的意义:我要向世界传递我的理念!

他们没有高高标榜和悬挂一个使命,去追求使命;他们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也不是为了世界创造什么价值,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理念来彰显出来,让自己的理念流动起来,让自己的生命成长起来,就是他们的意义。

对他们来说,企业、商业、赚钱各种行为,是为了帮自己传递理念而生。就如乔布斯「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伊隆·马斯克「冒险人生」,伊冯·乔伊纳德「地球现在是我们唯一的股东」,稻盛和夫「利他」 ,理查德·布兰森「疯狂冒险,疯狂成功」。

令人尊敬的是,很多公益组织正在做这样的事情,比如共益企业和1%地球税。

2. 布局建议

  • 个人——“我现在应该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唯一有效的方式,是先解决另一个问题:“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 创业者——创业目标不应是“赚钱”,不是因为太难而是风口不再红利难追,为了赚钱的任何努力都是镜花雪月;大部分人的创业目标应该调整为——「找事」,找到自己愿意做,也能做好的事,坚持下去,沉淀认知,获得成长,等待气候变好之时,一飞冲天。
  • 品牌——从「有用」到「有意义」,从「品类创新」到「意义创新」。

3. 深度阅读

  • 山口周《新人类时代:新时代精英的24种思考行动方式》(创业者重塑思考方式指南)
  • 何帆《找事:给年轻一代的就业解惑书》(不是鸡汤的鸡汤)
  • 罗伯托·维甘提《意义创新:另辟蹊径创造爆款产品》(全新视角创新方法论)
  • 增田宗昭《茑屋经营哲学:如何创造让顾客怦然心动的生活方式》(浪漫且满满干货和方法论的创业心得)
  • 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

二、关键词2:「对话时代」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对话时代」。这满屏的案例爆炸,无论是喃喃自语,还是众声喧哗,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生活景观、消费景观,更是商业奇观。——吴声

10个关键词30个新认知60本好书,布局你的2024年

▲ 图片来自吴声《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2023》

2023年,吴声老师有一个很了不起的洞察:「连接之后,“对话”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

他在《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2023》中给出了6个「对话」线索:新出海是价值观对话、新智能是场景对话,新下沉是即时对话,新审美就是观念对话,新社群是微观对话、新效率是创造力对话。

品牌猿认为,「对话」是一个熟悉到几近陌生的词,更是一个可以描摹未来三年可持续性和创造力的词,一个需要深入骨髓和难以对抗的词,重新梳理后可以解锁以下三个新认知。

1. 3个新认知

新认知1:建设对话界面,「发明你自己」

互联网时代以来,我们始终在倡导一种「发现你自己」的思潮,比如发现自我,找到初心,探索热爱,洞察意义…..。

ChatGPT带来的启发是,我们应像GPT一样以更精确提示词,建设「对话」界面,发明你自己。

以对话「发明你自己」,并不是单纯认识自己的欲望和能力,或是简单的去除欲望,回归家庭,温情小确幸等陈词滥调。毕竟,今天的大部分个体都被不确定性包裹,实时都处于流动与变化之中。

而是要求我们:

  • 实时与自己对话,保持清醒,敏锐学习,重置旧知识。不是“记忆某些东西”,而是「敏锐学习」,通过学习能够重置旧知识,甚至忘掉很多知识。
  • 不断与他人对话,把“他人”作为改变“自己”的契机。注意,这里的“他人”,不是字面意义的“自己以外的人”,而是指“不理解,无法理解的人”。
  • 保持与社会对话,放弃经验,质疑当下,寻找想做的东西。首先需要打破常识,产生优质的“问题”,善于问为什么?还需要通过提示和反思,踏踏实实找到专属自己的解法。

新认知2:「持续对话」比精准连接更重要

面对AI智能新商业的「启示」是——重新想象「连接」

  • 第一,新商业的营销从「对话」开始:消费者不是一个端口,而是一个有着多元需求的真实的人。真正的消费并不是被「连接」创造出来的,而是基于「对话」的陪伴,带来的「情绪价值」所产生的成长和美好。
  • 第二,「连接」的目的是拿到一个用户ID/信息/用标签定义兴趣喜好/消费能力,本质是商业;「对话」的目的则是共建意义和共享美好,本质是共创未来。
  • 最后,「对话」和「连接」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对话是一种深度的连接,连接的「漫不经心」,远不及对话的「坚如磐石」。

之后的2024,「持续对话」之下,即使不能持久“创造价值”,也能敏捷的响应外部环境,更会有勇气超越局限,打破边界,没有约束的去改变。

新认知3:平等对话VS居高临下

2013年,雷军和董明珠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就发展模式展开激辩,并打下10亿元的天价赌局。那一年,小米的营业额是668亿元,格力的营业额是1200亿元。

5年之后的2018年,小米营业额1749亿,格力2000亿元;2022年小米营业额2800亿,格力1901亿元,

小米以性价比和《参与感》创造了非凡无比的商业奇迹;而持之以恒的了不起,则是融合了雷军与用户的「持续对话」:梦想、成长,向往,更有对用户尊重和诚意

董大姐「孟羽童X王自如X玫瑰空调」、李佳琪「哪里贵了」,东方小孙「开会摔手机」成为2023年的三大公关危机,更糟的是,很多伤害是永久的。

2. 布局建议

  • 个人——重置旧知识「发明你自己」。以山本耀司的话理解就是“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去做,去行动,去尝试。”
  • 创业者——面对新人类,创业者不仅需要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消费精神,更需要成为“代表”和他们深入的对话。
  • 品牌——重新定义用户关系;伙伴心态与用户员工对话;从权力型组织到对话型组织。

3. 深度阅读

  • 吴声演讲《新物种爆炸:吴声商业方法2023》
  • 品牌猿文章《后新消费时代:卷出来的情绪赛道,玩疯了的对话价值》
  • 刘擎等《软技能:30位行业大咖给你写了30封信》(一书品读与30位大咖对话的乐趣)
  • 罗振宇《启发》(真的很有启发)

三、关键词3:「长期主义」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把所有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原则。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因为这段话,贝佐斯让「长期主义」被商界熟知。在不安定不确定的今天,「长期主义」更是当代商业的「安慰剂」和「疗愈良药」

要了解「长期主义」,首先要知道「长期主义」不是什么:

  • 「长期主义」绝不是肤浅——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 「长期主义」不是坚持什么长期不变,而是判断什么是确定的所以你坚持。
  • 「长期主义」对立面,急功近利的投机主义和寻找风口的机会主义。

有了以上理解,让我们再来建构新认知。

1. 3个新认知

新认知1:为什么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必然取得最后的成功;非长期主义者,只能得到「偶然」的成功,然后在一次次基本概率事件下,归于平庸。

另外,「乐观」也是一种长期主义,它给予你长远的眼光,这种「长期主义者」有一种对未来的信念,对于正在不断改善的一种信念。

新认知2:「长期主义」的长期,不是时间上的长短,而是事物发展的波动周期

什么是事物发展的波动周期?

首先,需要识别事物在时间线上的“走向”和区分大周期和小周期。

其次,大小周期也不是简单的“时间周期”,应该是追求单次动作最终累加出来的“精彩”换算。

最后,长期主义,不是坚持重复一件正确的大事,而是坚持改进一件件小事。也就是说,事情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小越少越聚焦越好;不是忍受枯燥,而是你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利于你做下一件事。

新认知3:「长期主义」判断标准:认知是否持续迭代

所有的长期主义都需建立在认知迭代之上。

对个人来说,如果长期坚持,但认知和行为没有任何改变,那叫「固执」。

有些人天真地相信一些伪命题:「努力就会有回报」、「1万小时法则」、「时间花在哪里,自己就会成为怎么样的人」,却不知它们成功的基础是:每一次的「努力」能取得认知迭代或改变“努力”的阶层。

同样,假如创业者和领导者坚持长期主义,但自身的认知始终不变不达不升,那很难抓住本质穿越周期,尤其像如今这般,旧经验失效,未来预测不透明时。

2. 布局建议

  • 个人——至少深挖6个问题:坚持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如何坚持?我能创新吗?下一次的动作我能改进什么?有新的信念吗?
  • 创业者——「三行而后思」:初始的信念→大胆地行动→获得反馈→迭代进化→更新信念→再次开始。
  • 品牌——3问:这个投入,会不会成为未来的“资产”?是不是沉淀进了品牌资产账户?能否获得复利效应?

3. 深度阅读

  • 詹姆斯·卡斯《有限与无限游戏》(长期主义哲学圣经)
  • 杰夫·贝佐斯《长期主义》(集长期主义思考、方法、实践大成)
  •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贯通商业的长期主义)
  • 吉姆·柯林斯《卓越基因-从初创到卓越》(从初创,持续成长到基因长青,必读!)
  • 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2.0》和彼得·蒂尔《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创业者宝典)
  • 华与华《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长期主义的品牌塑造方法论,易懂易学)

四、关键词4:「后新消费主义」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金庸《倚天屠龙记》

2023年,主旋律当为降价和降级。

先是“雪糕刺客”钟薛高不香了,然后“哪李贵了”被嘲讽;接着就是主动降价或坚持低价的品牌获得发展和认同——拼多多、盒马、山姆、萨莉亚、喜茶、临期折扣店;然后满城尽是8.8和9.9元咖啡、“高贵不贵”错层性价比的烘培面包……。

我们再来看看诸多社会热点:淄博烧烤、Citywalk、特种兵旅行、村BA村超、军大衣,国货平替、没钱风穿搭、小土豆、生活气/松弛感/润等,2023年这些热搜体现了消费行为的显著特点——用最少的钱消费最有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

有人把这些现象称为反向消费、理性消费、消费降级、实用主义、质价比、心价比、精致抠、智性美、泼天富贵等,品牌猿更愿意将这些新的消费常态称为「后新消费主义」,并就此分享三个新认知。

1. 3个新认知

新认知1:「存在」而非「拥有」:创造者觉醒!

「拥有」与「物」相关,而「存在」与「体验」相关。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拥有还是存在》

过去(比较型社会),经常用「物质」的高地来界定社会地位,比如你拥有的物质越多,越有掌控感,或者说你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对物质的拥有。

但今天会发现,拥有的物质并没有丝毫降低你我对这个世界的不安:智者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思考活着的意义和财富的价值;新人类焦虑为何而创造为何而行动;公众会追踪什么样的潮流买什么样的东西。各种烦躁和郁闷等情绪不动声色的渗透入每个人的情绪。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数字时代的新议题是对信息的消费,意味着层出不穷的「体验」作为新价值,成为「存在」的一种形式。

这意味着,新人类当然会偏爱「存在」而非「拥有」的实践:成为一位创造者!

什么是「创造者」?「我」是一个自主决策自我负责的个体;「我」自由地选择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展开怎样的人生;「我」希望通过创造点什么留下存在的痕迹:哪怕是一张照片,一个弹幕,一个视频。

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的展示和表演,这是种草达人/短视频/直播/社群红利之源,这理应是新消费品牌最佳选择。

不排除仍有大量的消费者始终以「拥有」为目的,但更多的是「创造者」,当他们不再跟随父辈,而是重新选择和定义生活和消费时,就成为了主动的人,成为新一代意见领袖,引领和创造着各种亚文化和「后新消费主义」走向。

新认知2:主权进化:从狭义的消费者到主动生活的人

过去几年,年轻人理性精明主动参与也好,经济下行消费降级也罢,无论何种原因都导致这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新人类不断重置欲望,尝试形成自己的生活尺度和消费节奏。

这一观点在《超感重码》中被拆解为六个方面:

  1. 反思型消费:从没钱降低物欲,到不被消费主义塑造的欲望裹挟。
  2. 穷而不贫:从精打细算的性价比到打破滤镜的朴实好生活
  3. 原生信用:从营销人设光环的欲望激发,到真实市井生活的背书。
  4. 心灵激活:从应对式的身心觉察与掌控,到主动激活能量的日常自在。
  5. 鱼塘主义:从以卖养买获取更多尝鲜资源到万物皆可流转的自给生活化。
  6. 精神返乡:从北漂不得志的被迫返乡,到主动挖掘乡村小城的精神给养。

这些“拆解”几乎成为上文中Citywalk、特种兵旅行、军大衣等热点的行动纲领。而2023年末,“南方小土豆”与“大冻梨”把“尔滨”哈上了天的双向奔赴,为“主动生活的人们”打上了完美的注脚。

新认知3:独而不孤:从悦己到悦人,从共享到共鸣

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认为,当下消费正从第三消费「注重个人满意和快感」转变到第四消费时代的「关注愉悦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结合中国的种种社交现象:共趣的“搭子”消费,共情的“烟火气”消费,共鸣的“部落化社群”消费等,可以拥抱四个新思考:

  • 首先,它会以「人」为焦点,不是消费得到了什么「物」,而是「人的情感」上体验到什么「高兴和惊喜」。
  • 其次,这些新社交消费以「共同」为基础,而不是仅仅的个体的高兴
  • 第三,重视关系的消费,不是因为私人情感的孤单需要陪伴,而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场景下,想寻求低成本的相互之和鼓励,形成在一起的氛围。
  • 最后,这些消费渴望的是重新在线下和线上寻找更为简单自然,却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社交和消费。

事实上,自2018年后泡沫和茧房成为常态,这种融合社交和消费的东西就成为新常态。

跟随变化,越来越多的品牌角色正从「关系连接者」到「关系增值者」:既有Keep,babycare,三顿半,公路商店,跳海这样的品牌,也有北辰青年,青年志,年轻力中心等这些新社交聚集地。

2. 布局建议

  • 个人——反思消费,重置欲望,扩展生活选择 。
  • 创业者——寻找创造者(超级用户),一起创造,一起表演。
  • 品牌——从「关系连接者」到「关系增值者」。

3. 深度阅读

  •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划时代奠基巨著)
  • 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前瞻和深度洞察消费变化)
  • 凯文·凯利《必然》(12个关键词带你从「拥有」转向「存在」)
  • 青年志《超感重码》(深度的中国青年趋势与创新启示录)
  • 澳大利亚《新哲人1-4》(有共鸣能指引的日常生活哲学荟萃。)
  • 吴声LAUCEH4件套《数字市井》《美术馆时代》《科学品牌》《小兴趣商业》(新观念在商业和生活之间碰撞)

五、关键词5:「情绪价值」

啊!啊!啊!啊!啊!啊!…….——B站2023年年度弹幕

2023年,越来越多指向人们情绪的产品和体验成为大众热点和焦点。

从「多巴胺穿搭」开始,「多巴胺生咖/茶饮/果汁」……,处处都现多巴胺,万物皆可多巴胺;然后是「芭比」粉火爆,喜茶×FENDI的「喜悦黄」出圈,后有瑞幸×茅台「全民上头」、「遥遥领先」领先,美拉德色系暖心、B站年度弹幕「啊」……。

此时,「情绪价值」不仅是一种情感营销和体验,更是一种心理共鸣,它触及到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其他愉悦感的化学反应。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口红效应”,但品牌猿视其为「情绪价值」,是一种难得可贵的长期主义的乐观精神。

对商业创新而言,就是重新深入前瞻地理解这种变化。

1. 3个新认知

新认知1:过去的「情绪营销」:洞察社会→带动/贩卖→你和我。

其实,「情绪营销」早已有之,并屡次成为爆款刷屏出圈的法宝。

以《情感营销》称霸世界的麦当劳可口可乐;以情绪表达上位的江小白表达瓶;以逃离情绪出圈的「逃离北上广」;借大国自信打破票房奇迹的「战狼2」;依靠贩卖惊喜上市的泡泡玛特盲盒;还有「怀旧」情绪,「疗愈」情绪,「好运」情绪……。

总有一波「情绪」在路上。

在那个内容缺乏的年代,「情绪营销」能够刷屏很容易理解: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具有很强感染力;②强烈情绪容易引动传播;③社交网络的助推。

尽管过去的「情绪营销」可圈可点,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洞察社会→带动/贩卖→你和我」,而今天的「情绪价值」完全不同。

新认知2:现在的「情绪价值」:深入生活→陪伴和对话→我们。

回看2023年各种情绪、节点和跨界营销,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以平等态度和真诚情绪,深入生活与每一位用户「对话」。

如借节点特质打造新品情感,「回应」每个节日的特定情绪的节点营销;如超越以联名造话题1.0和出周边的2.0,开始挖掘情绪对话的3.0;再如疗愈情绪,不是简单的一波波海报文案影视杀,而是陪伴在用户身边真正做一些事情。

另外,长期陪伴也成为一种新的情绪价值

天真果汁的「小帽子计划」陪伴用户7年;三顿半「返航计划」走过7季;露露乐檬lululemon热汗活动,从欧美到中国贯穿品牌成立始终;阿那亚自2013年开始打造的生活社群,10年中演化出了近百个业主自治的社群;还有那个举办了13年的小米米粉节。

似乎不难发现,新一代「情绪价值」极力避免就情感说情绪,以眼球搏流量,更注重对话和陪伴

新认知3:未来的「情绪赛道」:文化力、生活方式和个性化。

可见的未来,「情绪价值」演化出的「情绪赛道」有了新的“生命力”——新的文化力和生活方式为公约数,以「对话」为起点,以「陪伴」为初心,不断推动最小情绪单元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开发和释放。

这种变化在小米和华为身上清晰可见。

从《悟空》到胡杨精神,从还有“自古英雄多磨难”到“轻舟已过万重山”、“奔腾不息的力量”,「情绪」已经成为华为品牌的一部分。

2. 布局建议

  • 个人——「乐观」永远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就如凯文·凯利所说,“请记住,保持乐观,相当于增加25点智商!”
  • 创业者和品牌——①深入用户「生活」,洞察与生活相关的细微/细小情绪;②找到某种情绪,积极响应;平等对话:平视而非俯视,引导而非带动,创造价值而非贩卖情绪;④长期陪伴。

3. 深度阅读

  • 马丁·林斯特龙《感官品牌:隐藏在购买背后的感官秘密》&《品牌洗脑: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
  • 马蒂亚斯·波赫尔《品牌年轻化:抓住年轻用户的5大逻辑》
  • 奇普·希思&丹·希思《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