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向左向右:制造业技工 or 城市服务业
在和我们的客户们交流时,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尽管大家历经沧桑,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时,表现得却像一颗铜豌豆,锤不烂、砸不扁、炒不熟,只要没丢掉信念,就会快速适应新环境,重振旗鼓,作为他们的合作伙伴,被这种精神给震撼,一个行业成熟的表现不仅体现在业务流程标准化,同时也会在经营者身上烙印上沉稳的性格特征。
基于制造业普工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从供需关系双方的视角,还是从个体的就业偏好,都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征兆,富士康、立讯、纬创等传统制造业用工大厂以往数十万的普工缺口,后面将被稀释分流,转向小而美的零散型短期用工以及日渐扩大的技术工种缺口。
目前已经成为大厂核心供应商的人力公司不会轻易出,后面的新来者(人力公司)也难挤进去,随之行业会出现更卷的局面,亏损冲刺,最终倒在现金流枯竭的半路,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
最近,带着产品团队走访了很多新老客户,从市场一线传递过来的信号,当前很多做传统制造业派遣的劳务公司,都面临十字路口徘徊的局面,前一个五年曾经让大家赚得盆满钵满的制造业,现在到了要抉择的时间点,多少有些不忍与不舍,丢掉过往打胜仗的方式,重新开始是需要极大魄力才能做的决定。
人力资源是一门非常讲究边际效应的生意,在一个临界区间,可以享受到最大的经营利润,每个区间段的临界点不同,也意味着爬坡成功的人力公司再想去突破下一个利润空间时,派遣的人员不断增长,管理成本却无法相应成比例的降低,利润会被向下拖住。
一、从搬运到加工:产教融合里的技工实训
咱们国内的传统劳务派遣公司,经营模式单一,盈利方式也存在比较大的短板,没有延展性和可持续增长的空间。
一旦用工订单受市场低迷影响大量锐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熟悉的劳务公司面临转型的抉择,在继续派遣普工与技工升级、产线外包的路线上,大家被同行“卷”怕了,也隐隐约约被技工外包的模式尝到了甜头。竞争少,有门槛,与甲方的关系从单纯的买卖变成长期的合作共赢,备受尊重的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珠三角和长三角,都曾涌现一批最早尝试产教融合共建专业班的人力公司,在云贵和湖南区域,在日常的经营里慢慢失去了最初的目标,变成了以资本撬动实习的粗暴模式,私立学校耐心也被资本的重金砸得晕头转向,成了人力公司劳动力的源头,只存在利益交换的买和卖,没有考虑实习安置的稳定性与适配性,赚取的利润来自原材料最初期的运力费和克扣学生一次性管理费,这是一次性生意,没有留存和复购。
经历了市场的波动和职教法的改革,人力公司现阶段开始真正理解“产教融合”的模式,不是简单投钱买学生劳动力,是要带着专业师资和设备下沉到学校,成为管道,连接工厂与未来劳动力的最后一公里,完成定向的技能养成,直至顺利的实现稳岗就业。
在这种新模式下,三方实现共赢,工厂把实训基地放在了学校,学校完成了技能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检验,人力公司体现了管道连通的价值。
哪个工种的专业班有投资价值?可以考虑未来自动化的人才,如视觉工程师(某F急缺)、机械臂自动化车床工(长三角新能源车产业园),选择一到两个专业,扎根下去,做好五年到八年的长投资周期计划,相信会有丰厚的回报。
有没有门槛呢?
有,而且不低。
人力资源公司去投资民办教育,一个关注升学率,一个是关注变现收益,恰恰最难的地方就是经营思路的变化,做职业院校托管或全产业投资,是教育思维,以“生源”为根本,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具备典型的用户同理心。而做人力资源的公司,关注的重心是在如何双边平衡下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是短期效益,所以人力公司去真正做产教融合的技工培训,难点有两个,一是回报周期长,需要具备雄厚的资产储备,另外就是经营思路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
二、城市化的产物:城市服务业的强势需求
在经济的复苏过程中,灵活用工劳动力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制造业订单波动的背景下,灵活用工市场不仅起到了稳定就业、稳定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作用,其产生的实时数据也有助于及时观测宏观经济的恢复情况。
服务业释放主动力,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陆铭教授曾经分享过一个观点,纵坐标是失业率,横坐标是城市化,在一个曲线的拐点,会出现每多一个制造业工人,会新增两个服务业岗位的需求。
看过一组调研报告,2022年1月-10月,需求岗位规模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普工、司机、保安、建筑装修、配送仓储、家政保洁、技工、客服、行政后勤、餐饮服务、销售、娱乐休闲、其他零售、IT/互联网、市场公关、机修汽修、超市/零售、美容美体美发、财务会计、教育培训、酒店/旅游。从需求角度看,普工是蓝领需求规模最大的岗位。蓝领用工岗位结构上,制造业仍是蓝领群体需求的主力军。当前制造业占比更高为76.3%,而服务业占比为23.7%。
上面是去年的数据,进入2023年,整个市场因为制造业外贸订单的集中批量下滑,需求排名已经发生巨变。
服务业成为了国内人力资源市场增长的头马,特别是城市服务业里高频的同城即配、电商仓储、到家服务这三项,今年5月份整个华南市场因为肇庆拼多多和佛山希音的仓储需求,而将原本制造业普工的派遣数量转到了电商仓。
服务业的派遣外包与传统制造业的派遣,无论是生意模式,还是管理要求都不同,这是一种新的挑战,否则可能出现有订单不敢做,做了就亏钱的局面,今年做拼多多火热的人力公司,真正赚到钱有利润的公司也不多,赔本赚吆喝的是大多数。小到一件马甲、一把宿舍钥匙,大到一个项目经理的管理半径,体现的都是人力公司精打细算的能力。利润是向内看的,做好了内部成本中心和精细化管理,才能产生正向的收益。
从成都飞回深圳,刚到宝安机场,接到了一位老客户前辈的电话,问我们,2024年劳务公司有什么方向和突破口?我们结合前期对全国市场一线的走访与访谈,给出我们综合的建议:
- 传统制造业的普工(小时工)派遣市场下滑已是定局,早做准备,用工大订单没有,小而美的用工订单是持续存在的,工厂多元化的用工模式是降本的必然选择。
- 城市服务业增长强劲,未来有机会可拓展,试水城市服务业,充要条件是人力公司内部精细化管理能力与成本中心的搭建,这是基础设施。
- 产教融合下的技工定向培养,更加的垂直细分,如果经营者有教育行业经验,能适当克制商业化变现,会走出来的,长周期投入,投入的一点一滴都将是业务护城河的基石。
以上只是客观建议,不敢说一定正确,抛砖引玉,希望所有人力公司经营者们都能在我们建议的基础上继续深度思考,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公司的发展方向。
胜利属于创新者!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