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一款产品的商业模式

对商业模式的思考:

很多大佬为什么看着好像对很多行业都了解一样,这是为什么,他们真的对所有行业都熟悉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思考:

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底层的思考逻辑,一个通用的解题方法,否则不可能对很多行业都能有比较深入的认知。

聊聊我对如何思考一款产品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的一点理解。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商业模式怎么通用的拆解。

有一种目前来看似乎比较能通用的方法来拆解商业模式:

  1. 你产品的主要成本结构是怎样的;
  2. 对谁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具体解决个什么事情);
  3. 谁来为价值买单。

举个例子:快手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不一定对,只聊思考过程)

思考框架:“成本结构,对谁提供什么价值(具体解决个什么事情),谁来为价值买单“

成本结构:这块看看财报;

对谁提供什么价值(具体解决个什么事情):平台为商家、网红/博主和用户之间提供价值交换;

什么价值呢?

对于广告主来讲:商家在快手投放广告,增加品牌曝光度,产生潜在购买可能性,另外快手相对于抖音来讲更具社区属性,而社区属性更容易促进用户产生购买行为,这是平台提供给广告主的价值。

所以,广告主需要为这个价值进行买单(即谁来对价值买单),即平台向广告主(商家)收取广告费。

对网红/博主来讲:网红在平台进行直播,用户看直播,向网红进行打赏等,网红受到关注并产生了收益(这是网红获得的价值),所以平台要从中抽成。

短视频博主也类似,博主通过短视频内容对用户进行带货种草,用户产生购买行为,平台从中抽成。

如果还有其他收入业务也类似,比如电商。

以上,就是快手盈利模式的拆解思路,虽可能不完善也不一定对,但通过“成本,对谁提供什么价值,谁买单”来拆解,你能大题理解一款产品为什么是现在这样,为什么要做这个业务等。

那再深入思考一层,这种盈利模式的上限受什么的影响?

受用户需求场景的影响。以上,价值交换的对象都是C端用户,以上所描述到的平台获得的“收入”都跟用户需求场景直接相关。

那平台都有哪些需求场景呢?

网红直播场景,日常生活内容场景(平台的内容主体),而用户对网红的信任大于对主播的,网红直播场景的受众也大于主播。

这种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相对于抖音,快手的广告效率更低,两个平台各自的定位不同导致抖音的广告变现效率天然要大于快手。

从两个平台的设计来看,就能体现出来:抖音单列为主,快手双列为主,推荐算法快手也不如抖音,推荐优质内容的能力弱于抖音。

另外快手的社区属性,导致用户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关注的网红 博主发布的内容上,导致快手用户对探索新内容的动力弱于抖音,少了探索动力,平台内容的曝光效率就会降低,平台对广告主的吸引力自然也就较弱。

再往上一层,可以通过商业画布的九个方面拆解分析(网上大概有很多文章讲商业画布的),继续往上再具体一层呢?可能就需要结合具体商业模式来说了。

拿产供销模式来看(像之前的教育产品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产品的商业价值实现链路是:

流量-低价转化(或体验课转化)-低转高-复购

产供销模式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包括B端产品也是。

会员制产品也完全是一个逻辑:流量-新用户折扣会员(首月低价)-正价(月季年等)-复购(续订)

很难玩出其他花样。

扒光了都是那一套东西。

又比如 免费+增值 模式:

其商业价值实现链路是:

流量-免费使用转化/注册转化(这里指转化为产品的一个用户)-持续使用-用户分层(免费用户维系,付费用户LTV管理)

基本都是这个链路,要想扩大产品整体商业化价值,一定围绕这个链接去思考,要么优化现有产品付费触点相关用户路径(包括增加付费触点,让用户做任务的方式本质也属于优化路径,因为任务本质是给用户某种激励增加用户完成你想要他完成的某个事项,而激励一定是基于路径上的。

这里岔开说下,一款产品当前适不适合做激励体系,取决于产品主路径,主路径低效,则不适合,应该优先优化主路径),要么增加付费场景,跳出这个链路去思考的话就可能需要去探索新的付费业务了(前提是你能找的到)。

其他常见模式还有 流量+广告,平台+抽佣型。

一款复杂产品往往是多个商业模式共同存在。

作者:产品李十三 VX:1101398239 职业规划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