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数字化需突破“四个不到位”

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案例,甚至自己公司就是其中的案例。

至于原因,我总结下来,无非是“意识不到位、能力不到位、投入不到位、变革不到位”,这四个不到位导致的。

本篇我从toB营销数字化建设角度,分享一下对这四个不到位的理解与认识。

01 意识不到位

至今不少业务方认为,我做为业务部门就是需求方,我直管提需求,怎么干是你数字化部门的事儿,最后给我交差就好。

还有人认为,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部门的事情,是技术专业的事儿,甩手让数字化部门干,就是了。

其实数字化建设需要业务部门的驱动与牵引,不把业务目标、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业务单据,梳理清楚,而是完全交给数字化部门,是万万要不得的。

数字化部门、业务部门需要一起梳理,在这过程中,业务部门是主要的输出者,数字化部门是吸收者,并且从数字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专业问题,帮业务部门一起把业务需求捋清楚。

后续的数字化系统实现方案、技术编码,完全交给数字化部门是可以的,等技术代码编写完毕,业务部门再参与进来进行用户测试,并一起进行上线推广。

再者,数字化系统建设的前提是业务流程、业务规则,这是业务部门擅长的,数字化部门哪怕懂业务,但不一定做过业务,对业务的了解很难达到业务部门的熟练程度。况且需求始于业务部门,系统最后用于业务部门。

这就好比家庭装修,你仅提出要欧式、简约、地中海等风格,不给设计师讲清你的预算、你的偏好、你的空间规划,你俩不做深入沟通;完全交给设计师,能行吗?

你不把关装修方案,能行吗?

甚至你不经深入思考回答几个设计师的问题,这装修方案你就不放心。

再好比,准备婚礼,男女双方有什么愿望、期许,有多少预算,来多少客人、与男女双方都是什么关系,双方家庭有什么信仰、禁忌等等,不告诉婚庆公司和司仪,恐怕不行吧;甚至,男女双方不到酒店实地考察,不彩排一下,就不放心吧。

这和数字化建过程中,业务部门与数字化建设部门的沟通协作,是一个道理。

02 能力不到位

能力不到位,主要是说数字化建设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到位。

我们经常看到,无论是甲方企业的数字化人员,还是乙方公司的数字化顾问,对甲方业务的理解都不到位,没有系统化的思路与方法。

导致,在甲方业务人员看来,自己的数字化团队,就是接需求干活的“包工队”,乙方人员就是“削足适履”硬摁着卖系统的。

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数字化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解企业业务的方法和思路,不是见多少、参与多少业务的问题。

对于数字化人员,可能一上来就想这个需求怎么实现,给业务人员沟通时,也时不时蹦出“字段、接口、前后端联调”等业务人员听起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词。

归根结底是,他们缺乏业务思维,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业务。

其实,数字化人员学习业务的方法不难,难的是需要意识、思维转换的突破。

对一个业务域来讲,从业务目标、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业务规则或管理体系、组织支撑角度,自上而下逐层理解,描绘出这个业务域的业务蓝图,进而支撑企业战略意图和目标的实现。

然后,再考虑数字化系统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相关的东西,这些就是数字化人员非常擅长的领域了。因此,所缺的,就是业务架构这部分内容。

如果站在全企业的角度,就需要从更高的维度来着手理解业务。一般,需要从企业战略、商业模式、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管理体系、组织支撑等逐层展开,与一个业务域对比来看,相当于在前面多了企业战略、商业模式这两项。

03 投入不到位

从原则上来讲,公司的CEO及公司核心决策层的各业务域“一把手”,日常更多工作是战略引领、资源支持、监督管理,给数字化专业团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但是,营销数字化的建设需要从公司级业务变革做起,牵扯多方,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公司CEO或主管营销的高级副总裁、副总裁,这些“一把手”的躬身入局,亲自主抓;下面二把手、三把手更没有动力、意愿和资源去推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一般来看,仅靠CIO、数字化部门或业务变革部门,很难搞定公司级业务变革这种大工程。因此,需要公司级“一把手”躬身入局,亲自主抓,不能仅仅听听汇报、批批预算,要做关键节点的决策与管理。

仅有一把手的躬身入局、亲自主抓就够了吗?还不行。

营销数字化属于企业管理软件的范畴,不像OA、网上报销等业务系统,不用逼着大家用,不用请不了假,报不了销,大家也不敢随便填写数据。

而企业管理软件首先服务于企业的管理目的,其次才考虑一线员工工作的便利性;因此它是管人和自我管理的,违背人自由的天性,一线员工能不用就不用,能少写就少写,它需要有人持续去运营。

否则,就形同虚设,能糊弄就糊弄,根本对业务变革、业绩提升无任何意义,反而是累赘。

因此,toB营销数字化建设,若没有高层领导的躬身入局、持续推动,很多项目注定无法成功;若没有持续的运营,很多项目注定不了了之。

04 变革不到位

在业务变革中,经常遇到变革不到位,使得变革效果不尽人意的情况。我结合过去的经验谈四点,给大家提个醒。

1. 业务变革,可能要动某些人的奶酪。

营销业务变革,为了做宽做厚客户界面,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在前线做决策,要对过去的职能型组织做改变,这可能会动某些人的奶酪,从公司高层层面要做好准备。

比如,营销业务变革后,交付团队可能跟销售团队由一个领导统管了,原交付团队的总负责人,何去何从?从公司决策层的角度,要因地制宜的妥善安排。

2. 变革意味着利益重分配,公司董事长、股东也要有思想准备。

尤其是售前、交付团队,变革前若是“下保底、上封顶”的薪酬体系,最好打破“上封顶”,对做出业绩的个人、团队要激励到位。

表面看,奖金发多了,影响公司利润,对于老板来讲,一起做大蛋糕,比关注拿多大份额的蛋糕,更有价值。

所以,老板一定要有一起做大蛋糕、分蛋糕的格局,不能过于计较眼前的战略性得失。

3. 变革意味着改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势必有些人要走出舒适区,摒弃惯性。

这一点最好理解,但是,改变后的坚持很重要,有质量的坚持、不糊弄更重要。

需要从公司层面上,建立机制、投入资源保证变革新做法的长期落地,并通过看到收益,形成持续坚持的循环。

4. 变革涉及每个人的“算盘”,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我曾经历过变革前期,给销售团队配解决方案专家资源池他们不用,为什么呢?

因为要内部结算,按人天计价,专家资源池的奖金要靠支持销售的项目来挣。

对于销售来讲,给你结算就要考核我,计我成本,能用普通售前的就不用你。

导致,专家资源池的人员,没活儿干。

开始还担心,公司的解决方案专家比较紧缺,他们忙不过来,结果与预想正好是相反的。

这四点对营销数字化的影响也非常大,业务变革在前,数字化支撑在后,如果变革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数字化建设不但发挥不了正常价值,还成为鸡肋,并且背锅。

05 最后总结

做为数字化人员,对上面四个不到位,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且担当起推进业务牵引的作用;因为数字化的价值发挥,需要业务工作把前面工作理顺,需要公司意识对齐、投入到位、变革到位。

否则,数字化的工作难做不说,最后还成了“背锅侠”。

作者:营销数字化实践
微信公众号:营销数字化实践,主理人:王晓明。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