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效掌控数字工具?

今天继续分享一篇我的读书笔记和一些思考,这本书的名字叫:《数字极简》,主要讲的是怎么有效掌控数字工具,不被各种电子产品绑架,作者是卡尔·纽波特,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也是畅销书《深度工作》的作者。

一、为什么要数字极简?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导致了人们对一些软件的成瘾。人们把大量时间花在社交媒体、刷短视频或玩游戏等上面,且远远超过了正常的程度,甚至让人牺牲了其他更有意义的活动,产生一种失控和焦虑的感觉。

有些人通过践行数字极简主义,有效守护自己的注意力,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权,成为数字工具的主人,而不是被数字工具所奴役。

作者卡尔·纽波特是一个数字极简主义者,他把新技术视为工具,经过精心挑选之后,用于支持自己内心深处珍视的东西,而不是把数字工具当作价值之源,以免被它吞噬自己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

二、什么是数字极简?

数字极简倡导一种「少即是多」的理念,也就是把线上时间用于少量经过谨慎挑选的网络活动上,然后欣然舍弃其他的网络活动。

数字极简的核心是「不要贪多」,避免把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分散到过多的数字设备、应用程序和服务上,因为有些数字工具带来的好处不足以抵消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刷短视频确实能刺激多巴胺,让人感受到短暂的快乐,但如果你一天忍不住花好几个小时去刷短视频,甚至影响到你的睡眠,那么就要慎重考虑一下:自己付出的生命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人们很容易被某个数字工具带来的微小益处所诱惑,却忽略了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如果我们用生命成本去衡量自己的某些行为,你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有很多可以舍弃的数字习惯。

当我们有目的地利用数字工具,而不是无意义地闲逛时,能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和掌控感,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在浪费宝贵的生命成本,而是自主掌控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

三、怎么做到数字极简?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卡尔·纽波特在书中介绍了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方法,那就是下定决心,迅速做出改变。

这种方法包括以下 3 个步骤:

  1. 确定使用规则
  2. 戒除 30 天
  3. 重新选择技术

下面具体介绍每个步骤的要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1. 确定使用规则

首先,远离那些「可有可无」的技术,也就是那些不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技术。

比如,不看微博、快手或抖音的短视频,既不会妨碍你的工作,也不会扰乱你的生活,可以作为远离的对象。

如果确认自己实在做不到完全禁止,或者认为这就是自己享受生活的娱乐方式,那么可以考虑设置适当的限制措施,例如:每周看微博不超过 20 分钟。

2. 戒除 30 天

其次,严格遵守上面的规则,并坚持 30 天。

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些高质量的兴趣爱好,用来填补远离技术节省下来的空闲时光。

比如,把原来看短视频的时间,用来培养看书、写作、画画、摄影、下棋、冥想、唱歌或跳舞等。

刚开始几天,可能会感觉难以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持续 1 到 2 周之后,很多人就能逐渐养成新的生活习惯。

3. 重新选择技术

最后,经过慎重思考,选择把必要的技术重新引入生活。

比如,我选择每周在电脑上看一次微博,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去了解一些特别关注人物的最新动态。

注意,这一步的「慎重思考」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对于重新选择的每一项技术,都要问自己 3 个问题:这项技术对我珍视的事物有直接帮助吗?它是不是支持自己价值追求的最佳途径?我该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并将弊端降到最低?

如果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就可以允许某项技术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

四、最后的话

数字极简并非反对新技术,而是重新审视新技术的使用方式,自主选择所需的工具,自信地成为驾驭工具的人。

我在手机上最常使用的软件是微信和得到 App,微信主要用于日常沟通,得到 App 主要用来学习,例如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听书。

我曾经喜欢利用碎片时间看微信朋友圈和视频号,后来发现这样太浪费时间,就把微信发现页的功能全部关掉了。

如果我想了解一下某个朋友的最新动态,就在微信中找到这位朋友,点击朋友的头像并进入朋友圈看看,而不用经常点开朋友圈。

希望我们都能有意识地选择和简化使用数字工具,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过上更有意义、更加充实和幸福快乐的生活。

作者:林骥
《数据化分析》作者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