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大厂的设计师,最起码得有这九个能力!

有些人会觉得,作品“好“的设计师就一定是优秀的设计师,其实并不完全是。对于一个商业设计师来说,综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作品的好坏只是众多维度当中的一个维度。

那其他维度都有什么呢?

今天就来聊聊大厂高级设计师都需要有哪些能力,这样我们努力也能有个大致方向,哪里不足补哪里!

一、定位

需求无论大小,最重要的就是定位。

对于偏视觉型的UI设计师,简单来说就是定方向、定调性、定风格,如果方向都跑偏了,那后面所有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就像考试作文写跑题了一样!

很多人以为定位一定要出现在大改版、大项目中,就像之前腾讯动漫7.0、8.0改版一样,但那毕竟不是经常有的,一年一次已经算很不错了。

所以,其实小需求一样可以体现定位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之前在做一个版本引导页的时候,尝试了两种配色: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第一个配色虽然很梦幻、很少女、很好看,但是和功能型的页面元素有些不搭,也和平台调性不太符合,所以后面就换成了第二种配色。虽然这个需求不大,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定位上的把控能力。

对于定位,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1. 一定要多看多练,经历的多了,才能把控好各种风格,才知道哪种风格更合适,不多练,无法体会里面的细节。
  2. 最开始可以多尝试,但最好可以先攻破一两种自己擅长的风格。因为每一种产品类型的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基因,想彻底了解和掌握都是需要时间的,想精通所有风格也不太现实。所以最好能先有自己的擅长的,做到足够精,再横向扩展。

二、执行

设计执行考验的是延展和落地能力。

对于延展能力,需要我们考量设计语言是否能贯穿所有场景,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一些情况。比如:你的设计语言很复杂,那在小场景下怎么展示?再比如一个图形在浅色底的时候很好看,那如果变成暗黑模式是否也能足够好看?

对于设计执行力,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一个ui设计师,最好多去研究竞品,多多整理产品中可以发挥设计的视觉触点,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做一套新语言,怎么去落地在这些触点上。

比如你想研究弹窗怎么做的不一样,就可以去多研究别人的: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多个产品的弹窗放在一起,就能看出一些门道,比如很多都是有一个吉祥物破出弹窗,还有在按钮上做一些差异化设计等等。

除了研究竞品以外,还可以多和开发同学沟通,对时间成本有一定了解,这样才可以避免做出“不切实际”的方案。

三、总结

对于总结,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然后就期盼突然有一天总结能力变强了。

千万不要有这个误区:只要以后设计做的足够好,总结力自然就会变强。这完全是两门学问,我见过太多执行力超强的设计师,总结能力薄弱,导致在晋级的时候吃亏。

总结:需要我们从小做起,每天的小需求都可以去反思自己学到了什么,比如前几天发的弹幕设置页的文章,很小的需求,也可以进行总结输出: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用哪个知识点解决了哪个问题,哪怕每天记录一个反思点,坚持一年,也有365个。当积累了一定量之后,自然就可以对于一些大的设计改版进行复盘总结,总结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四、传播

其实大公司还挺重视这一点的,你想下:好的知识如果不传播出去,价值再大也是憋在你体内,如果传播出去,就可以造福更多的人,那价值不就是蹭蹭涨嘛。

对于知识传播,首先一定少不了上一条的总结能力,有了总结之后,可以多多在设计网站、公司内网发布,提升专业影响力,如果有能力,出本书啥的那就更强了。

我个人的传播形式和渠道还蛮多的,形式有短视频、文章、作品三种;渠道就更多了,公众号、抖音、站酷、ui中国、脉脉、知乎等等。

这一项能力基于总结能力基础之上,只要你有总结能力,有内容输出,传播无非就是形式罢了!

五、推动

设计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正向推动和反向驱动。

1. 正向推动

正向推动体现在这条常规的工作流:从需求——交互——视觉——开发,自上而下的推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细节:

  1. 需求侧的顺利过稿
  2. 设计侧的顺利评审
  3. 开发侧的顺利落地

1)需求侧的顺利过稿

过稿的关键在于,我们要用产品的思维进行思考,很多时候需求方说的“丑”,可能只是没有满足他们的功能表达,而非真正视觉上的“丑”。所以尽可能的去考虑他们想要的需求表达,是过稿的关键。

2)设计侧的顺利过审

设计组内部评审,考验的是我们的专业性,精致度就不说了,这是最起码的。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每次的方案中,你在哪里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做了不一样的设计,哪怕只有一点点,别人也会觉得你是有想法的设计师,也可以助力我们顺利通过评审。

如果每次都是非常平庸的方案,没有任何惊喜,那你的价值就很容易被替代。

3)开发侧的顺利落地

在开发侧,我们需要多去了解开发的实现方式,多去考虑开发的实现成本,这样才能得到开发的信任,也比较容易让开发帮助咱们落地设计。

2. 反向驱动

以上是正向的一些推动力,除此之外,刚才说了,还有反向驱动,就是指我们如何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去反过来影响需求方。

比如在做等级体系的时候,需求方是没有提出3D化需求的,是自己私下进行概念设计,然后提给需求方: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在得到认可后,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延展: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并用在了banner、闪屏上: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banner、闪屏排版——霖霖

整个过程就是逆向驱动的过程,通过自身的专业优势,给上游的需求方提出他们想不到的设计方案,以此来反向提出设计需求,驱动产品变得更好。

六、培养

设计师随着经验的增长,当你到达一定水平之后,就需要有带人的能力,这样后面的路才会走的更远。说点比较实在的,如果团队新来的一个应届毕业生,让你带,你怎么制定培训计划?

这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里给大家一些参考,给新人制定成长计划,我们可以从审美和执行力两方面入手。

1. 审美

每天指定搜集多少张好看的图片,并且选出一部分说出好的理由。

2. 执行

就是从临摹到半原创再到原创(应用在实际项目),并且给出严格的时间节点。

这只是培养新人中的一小部分——制定成长计划,除此之外,还需要平时多沟通,根据不同人的特长、性格,去挖掘他们的潜力,并慢慢的应用到项目当中。

我目前也是除了输出自己做的项目以外,还会输出一些自己指导的项目,比如前一阵的《如何系统性的优化一组图标》: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里面的设计执行就是杨杨,设计指导是菜心。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这是我的徽章

如果你想进阶高级,这一块的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

七、管理

这里的管理不是团队管理,毕竟管理岗位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管理整个团队的机会。但是作为高级设计师,项目管理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如果项目管理做不好,很难持续性的高效输出优质内容。

以我个人的经验,我觉得对于ui设计师,项目管理能力主要分为以下5点:

1. 职责划分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的主设,那就一定要规划好成员的分工,谁负责规范、谁负责控件库、谁负责图形延展等等。每个人有自己的明确分工,做起事来才会井然有序,个体也会比较有成就感。

2. 评审机制

1)内部评审

每个需求都需要经过设计组内部评审后,才可以输出,评审的机制每个团队都不一样,有些只要设计负责人通过即可,有些是发在群里,大家一起给建议等等。

无论是哪种,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出的意见是具体的,有方向性的,如果实在没有更好的想法,就先以目前方案为准,保证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续再持续优化。

2)外部评审

以前我们设计需要对接各个业务方,包括产品侧、运营侧。

如果各个业务方的意见都达不成统一,那受苦的一定是设计,而且中间会浪费太多时间成本;后来我们开始只接受产品侧的意见,如果前面的环节各方有分歧,需要产品侧先进行协调,意见统一后,设计在介入。

对于评审机制,也是高级设计师需要思考的,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向各条线负责人进行反馈,不然累的就是自己。

3. 设计规范

多人协作的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规范,后续再延展的时候,就会五花八门,越做越乱。

除此之外,有了规范,一定还要有控件库,方便大家调取: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规范和控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以后有机会也可以详细和大家分享。

4. 文件管理

其实文件管理也挺有讲究的,比如文件夹的分类方式、命名方式,每个人在做完需求后,需要将源文件传到公用网络,方便其他人后续调取。

讲一个小细节:之前我们团队有些人,包括我自己会把自己的很多过程稿放在定稿文件里,这样其他人使用的时候,一进来就懵逼,找最终稿就找了好久;后来我们严格要求,上传到公共领域的文件,一定要是最终定稿文件,所有的过程稿,如果想留着,可以放在自己的本地文件夹中。

除此之外,每个项目最好还能有一个文件夹,里面放着主要页面的最新文件,实时更新,这样可以在后续调取的时候,节省很多时间。

5. 走查机制

走查还原是ui设计师必须要经历的重要环节,有两个点注意下:

1)走查的方式

在我看来,走查的方式,切勿形式化,不要形式主义,没必要把走查的内容还包装个ppt,只要开发能看懂,我们还是以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来输出。

2)对接方式

对接的方式不要想到哪就直接去找开发,尤其是团队人数较多时,开发也有自己的需求,bug需要一个一个来。所以我们走查尽量以填单的方式发送给开发,这样可以保证条理性,并且可以留档,线上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有人负责。

以上5点就是高级设计师在项目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供大家参考。

八、沟通

对于沟通能力,其实很难量化,比较抽象,但是只要对接过几次,就能知道你的沟通能力到底如何。

我觉得在沟通上,一定要注意这三点:

1)虚心的态度

在与设计师沟通的时候,尤其是在和级别不如你的同事,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一定要谦虚,以商讨的形式给出意见,这样别人才好接受。

2)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在与需求方沟通的时候,千万别只在设计的维度自嗨,要多考虑需求方的业务诉求,在满足诉求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这才是最有智慧的方式。

3)要夸要哄

在与开发沟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让开发帮忙还原视觉,修改bug,一定要多多夸奖他们,肯定他们!我们可以试想下,你的需求方如果说你的设计好看,只是在某个地方稍微修改一下,你愿不愿帮他改?

用这样的方式,表明开发同学修改bug的速度高效,能力强,这样他们真的很愿意帮你改东西。

九、业务

业务能力主要是让我们设计师能够多维度的思考问题,而不仅仅局限在设计纬度。

比如:我们产品在7.0到8.0最大的变化就是思考纬度的升级,从之前单纬度视觉差异化,到后面的数据驱动、目标驱动。

设计师想进大厂,最起码得有这些能力!

我认为以下三点是高级设计师必须要深刻理解的:产品目标、业务目标、数据驱动。

1. 产品目标

每个产品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目标,比如操作体验的升级、用户数量的增长、提高用户活跃度、年轻化等等。我们需要根绝产品现阶段的目标来进行后续的设计,这样你后续的延展才能占稳脚。

2. 业务目标

业务目标主要就是盈利相关的内容,如何提高付费转化。

当美感与付费转化发生正面冲突时,需要我们进行综合考量,而不只是为了美而美。但为了转化而放弃美感,也是不可取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符合业务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更美方案。

如果我们只考虑业务转化,而忘记了设计的基础价值,很容易失去我们视觉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3. 数据驱动

用数据说话,最能让人信服。多关注数据,对我们设计的价值会有更多的体现。

当然,数据驱动并不仅仅只是在方案后面贴几个数字就完事了,而是要掌握一些数据模型、测试模型,分析真正改变数据的设计因素,从而提供更优质的设计方案,这才是真正的数据驱动。

十、总结

以上9点,算是自己工作这些年,对于一些能力框架的个人心得,每一项都可以拆开说的更细,这里也只是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希望对大家在方向上能所有启发和引导,一起努力成为高级设计师,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

#作者#

菜心,微信公众号:菜心设计铺,腾讯高级视觉设计师,6年工作经验。欢迎大家互相交流关注。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