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沉思录 | 如何让庞大的设计系统实现高效运转?

58同城是一个海量的分类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房产、招聘、二手车、团购、黄页、交友等多种服务。由于存在不同业务类型与错综复杂的用户体系,使得各业务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在同一平台下,如何构建58设计中台成了最大的课题。

58UXD用户体验设计中心从未停止探索。近年来成立多个专项体验小组,经过不断的技术完善与创新,建立全新10.0设计语言。最大化保证了平台稳定性与分业务的灵活性,让设计走向专业化和智能化。

我们将业务中公共的、通用性高的部分合并同类项,抽取到中台沉淀为服务能力。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减少相同业务、系统的重复建设,直观地降低设计产品研发成本。

接下来将从项目发起到设计交付全流程进行分析,我们是如何在每个节点进行干预,使设计系统实现高效运转。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智能化工具的研发、业务发展的需要,设计师职能逐步从视觉制作转换为设计决策者。工具化、模块化、组件化逐步代替人工,为设计师争取了更多时间进行用户调研、优化产品原型、参与交互等工作,多角色实现全流程体验优化。

那么在每一个环节采取何种措施可以提升设计服务力呢?用一张设计运转齿轮概括我们的优化步骤。

设计流程:需求池、分析策略、制定设计语言、决定执行标准、开始生产、优化交付、反馈验证、沉淀经验、提炼优化点重回需求池。

按阶段划分为:

  • 设计前:将需求分级与标准化,根据设计语言的制定设计方案。
  • 设计中:进入模块化后根据原型拼接,同步选择生产方式,利用资产池中的相关元素,依靠人机来完成需求制作,最后完成交付。
  • 设计后:针对上线后的数据后平台观测,加入用户分析形成新的优化点,最终回流需求池,沉淀的经验加入知识库。

资产池需要设计不断供应、优化、增补保证效率、效果。那整个设计齿轮运转的关键是什么?

从标准、内核、元素、工具四个关键点进行一一解读。

01 标准

专业的设计必须建立标准,举一个小例子,不难发现工厂制衣过程中水洗标都在左侧,这个是行业标准,根据人体工程学等因素设定,工厂根据标准进行批量生产,不论是跨类型还是跨工厂都可以实现模版化快速生产。同样所有产品都需要建立一定的设计准则,根据复用模型量产提升设计规模。

具体可以从需求标准化、流程模块化、组件通用化入手。

58同城logo由红、绿、蓝、橙等色调构成,每种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业务,品牌理念围绕LOCO(Life、People、Creativity、Ecosystem),包括生活化、人、创造力、生态四个维度进行LOCO配色拆分,平台采用主橙色,分类业务招聘、房产、黄页、二手车等从橙色延续到蓝色,并将LOCO符号拆分延展,组合成相应的业务品牌符号。紧紧围绕设计语言核心理念,保证了一致性与多元化。

全业务通用原则:一致、叠加、多彩、圆润为基调,表达专业、丰富、多元、亲和的设计理念。

在设计流程的不同阶段,为设计、产品、技术提供相应的工具。

典型案例:

  • 58问卷系统:企业定制化云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以及产品的调研。提供丰富的问卷模版与58特色的商家数据服务。
  • IWIKI:文档库管理平台。上传知识沉淀、分享、用研、竞品分析等,同时支持规范查询等相关内容。
  • IWORK:产品需求管理平台。产品、设计师、技术的任务池,追踪整个设计流程。
  • 58云盘:文件存储云平台。源文件等大型资产存储,支持远程在线协作。
  • 水晶球:设计资产分类管理中心。素材可视化分类,设计产出的复用与再造,为智能化生产提供原材料。
  • 斑马:人工智能设计平台。提供智能合图、抠图、素材模版搭建等功能,最终通过机器制图实现设计自动化。
  • 风火轮:组件可视化三方协作平台。从代码、设计样式等进行全面打通,提高设计还原度。实现代码组件化,减少沟通成本,全面提效。
  • MATRIX:中后台设计组件平台。致力于打造企业级的产品设计体系,建立适用于设计团队、开发团队、产品团队的全链路通用产品解决方案。让项目开发更直观,更高效、更简单。

图中为共建项目的责任人,项目背后还有很多努力的同学,整个设计系统离不开58UXD每一位设计师的辛苦付出。如果对其中项目感兴趣的同学,敬请关注58UXD相关文章。

以上分别从标准、内核、元素、工具等角度分析了优化的关键点。58UXD将探索更多的辅助方法帮助设计师减轻负担,更好的服务用户。

我们的目标:让设计提升服务,让生活简单美好。

 

作者:李岩,设计专家

@58用户体验设计中心(微信公众号@58UXD),作者@李岩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