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需求优先级讨论过程中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求的正确性。
产品接收到的需求可能来自很多方面,市场、运营、用研、设计、技术、老板等等。需求的执行开发往往涉及各方利益,所以,定义需求的优先级经常面临“多方博弈”,尤其当评审会议的参与者中没有理性的压倒性权利相关者时,最终妥协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团队当前最急需解决的。
一、现行的优先级排序方法
此处不详述需求分析的相关模型,有大量的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包括卡诺模型、双钻模型、SWOT、MSCW等等,仅针对需求优先级团队共同决策研讨的过程展开。
问题1:非专业人士会影响需求优先级的最终结果
如果需求决策是由专业产品或需求分析人员经由专业的工具和方法来确定的话,那么问题会少很多。
但是,往往一个产品的开发需要项目流程上的各色人等共同参与,非专业的利益相关方,也可能包括对需求完全不了解的权利掌控者,甚至上班就是为了“摸鱼”的部分专业人士。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意见,最终投票决定。
结果可能只是因为“他选的这个,我也要选,不然不给他面子”,又或者“大家都选了这个,我也要选这个”。
问题2: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决策过程本身就是人的行为过程,不可避免的会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存在。哪怕再专业的人也会存在思维的盲区或者外部因素的的影响。
所以关键就是要确保是专业知识推动的决策而不是个人喜好推动的决策。很多情况下可悲的是:“我觉得它还不错”甚至等同于“它对公司发展更有价值。”
除了老板的喜好,谁的喜好都不能左右需求决策,必须是基于数据和业务价值来进行,更何况老板的喜好就是“钱=业务价值”。
每一个决策背后的原因都是不可见的,哪怕其如何阐述理性和专业,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只是:我喜欢这个需求,因为前两天我遇到同样的问题是这么解决的。所以,必须在决策前通过某种方式来引导理性思考。
问题3:模糊的定级标准
无论是用表情(哭脸/笑脸)、还是数字(1-5)、或者字母(S/A/B/C)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在不同的人来理解其具有不同的含义。
拿数字1-5来说,有些人会觉得1级是最高等级,但是1和2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是难以明显界定的。
并不是说按顺序划分的级别有问题,而是,没有对级别有清晰的定义,参与者无法准确地理解其对应的含义。简单的好/不好、满意/不满意都是模糊且无意义的。
而且,模糊的定级标准往往会导致决策演变为对定级本身的讨论中去,极大地影响效率和正确性。
二、可行的解决办法
1. 为级别添加注释
根据具体业务覆盖的要素,将对应级别所关联的因子具像化;如项目整体目标是提高用户量,那么价值高低,可以注释为用户UV或者营收相关,当然不一定是要具体的数值(如果可以判断那么最好是这样)。
当然这个只是1维的,针对复杂的项目,需要同时衡量投入和收益的可以设计多维的标准,然后加权确定真正的价值和成本。不过粒度也无需过细,3个是比较合适的维度。
在制定注释时,可以从极端开始,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公司现状,先定义极值(1/5),在定义中间值(3),最后确定其他注释(2/4)。
2. 为不同专业人员划分不同“阵营”
为了避免不专业的或者专业人士进行非专业领域的选择,可以为不同人员定义其阵营。
- 代表用户:产品经理、用研;
- 代表财务利益:市场、运营;
- 代表系统可行性:技术、项目经理。
各专业人员仅站在各自专业的角度来进行选择,当需求兼顾三方利益时,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需求是对用户有利、可操作且有利可图。
但是,这样并没有完全消除个人主观性的影响,只是极大的避免了非专业的影响,以及加强了专业性的决策路径。当成本和项目现状允许的话,要求进行决策选择时是基于数据的而不仅仅是专业经验。
需求的优先级是项目团队的罗盘,向正确的方向一起发力才可以保证价值的长久实现。否则,扯皮和政治将成为你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作者 @ZPD设计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