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企业架构,构建数字化转型体系
银行流程和IT系统是为了适应过去传统业务建立的,经过多年发展变得及其复杂,规划和指导转型是艰巨的任务。因此需要通过企业架构全面指导银行整体转型,实现业务和科技互相融合。
企业架构可以帮助银行梳理整体图景、相互依赖等,并结合转型需要通过企业架构方法论指导:银行战略规划、产品和运营管理、业务流程改进、IT管理及IT治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
在银行业,越来越普遍地采用企业架构框架,作为数字化转型或业务变革的整体规划指导和方法,作为一种整体规划和治理方法,企业架构可以管理和治理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应对不断的变化,并将组织资源与共同目标保持一致。
前面提到,业务建模的意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论,将企业愿景、长远目的和战略,转换成执行层面的业务模型。业务建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流程建模、实体建模、产品建模。
1)企业级流程建模
推进业务流程端到端优化。通过流程建模,进行跨部门的流程整合和标准化,打破部门壁垒,提升集中运营流程效率。建立企业级标准,改变部门或条线的竖井式流程,以业务领域视角形成整合的标准化企业级流程,不再以组织的边界划分业务流程。
通过流程建模,将形成银行向市场输出的产品服务以及内部运营需要的企业级业务领域全景视图,并进一步细化梳理形成流程活动、分解任务。
而端到端流程建模的目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优化业务流程。一方面整合各领域分散的交易,从客户视角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服务,提升外部客户体验;另一方面整合各流程分散的业务环节,支持流程驱动的数据流转,减少冗余操作和风险,提升端到端业务流程效率。
2)企业级实体建模
支撑数据全流程价值释放。通过实体建模,建立银行统一标准的业务实体模型、企业级业务对象整体视图。其中主要工作是梳理银行物理数据表,并聚类形成业务对象、业务组件、实体、属性等要素。通过定义标准数据源、加速数据集成效率、贯彻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资产化程度,以支撑数据从产生到应用的全流程价值释放,夯实银行未来数据驱动流程的基石。
3)企业级产品建模
满足市场客户业务产品需求。业务敏捷性能持续保障银行竞争优势,产品快速创新是实现业务敏捷性能的抓手。建立良好的结构化、体系化和稳定性的产品模型,提高配置类和增强类产品的占比,即提升产品“微创新”能力,可极大提升产品创新速度,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创新产品。
一、企业架构方法论指引数字化转型
企业架构作为衔接业务与IT的桥梁的作用,通过体系的企业架构规划,铸造业务落地的数字化框架,指导银行未来业务平台有序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落地。
IT战略是在理解业务发展战略和评估企业IT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企业信息化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指导纲领和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业务战略和IT战略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理解“怎么做”并不能改变团队,只有知道“为什么”才能调整团队心态改变行为。
业绩差距是现有经营结果和期望之间的落差,机会差距是现有经营成果和新的业务设现状与未来愿景和目标的差距,一般战略和问题都是由不满意激发的,而不满意是对现状和期望之间业绩差距与机会差距的一种感知。
在企业级数字化战略的指导下,在策略层面实现对战略的支撑。其中,业务架构主要是通过业务建模和关系梳理,明确价值链(为什么做)、业务能力(做什么)、业务举措(怎么做)等,并对“业务”、“流程”、“组织”、“服务”、“领域”和“模式”六大部分进行设计。
数据架构主要是通过数据模型设计明确模型、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应用架构主要梳理业务领域和功能模型,明确业务需求是由哪些应用承载,它们与用户是如何交互,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如何交互,它们访问或变更了什么数据等。技术架构主要是梳理基础设施、技术栈、部署或DevOps等技术体系,并形成解决方案。
二、北京银行企业架构承接战略能力
北京银行通过企业架构这个“关键支撑”,承接和解构行内高层制定的战略,整合全行业务流程、产品服务和业务对象,构建“业务架构资产”,有效解决战略规划与战略落地脱节不一致的问题。
业务架构从流程、知识、组织和技术四个方面将银行“战略能力”解构为“流程能力”,继而IT架构通过应用架构设计再将“流程能力”转化为“应用能力”,从而实现银行整体战略从企业愿景、战略目标到最终业务运营和技术实现的完整落地过程。
基于企业架构规划,北京银行能够及时跟踪战略任务,并就在落地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与相关部门针对业务细节展开讨论与沟通。例如,流程模型能够帮助管理者快速识别相关业务角色和业务范围,并对具体业务流程和业务要素进行分析,让战略规划不再是宏观、模糊的高层意志,而是切实能够帮助业务部门进行日常管理的落地工具。
1. 北京银行企业级架构规划建设实践
北京银行建设企业规划,通过业务架构转型和IT架构转型,切实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向“数字京行”的发展愿景迈进。
2. 北京银行企业架构建设成果
北京银行,以“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发展模式、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营运能力、管理方式”五大转型。
在业务建模方面。北京银行完成全部63个业务领域价值流梳理,重点在批发业务6个领域梳理形成210个活动、876个任务、 585个实体建模与3900个属性。
形成217个业务对象和90个业务组件整体视图,完成全部90个业务组件及217个业务对象定义;建立全行产品目录,形成106个可售产品,梳理45个产品组件,形成363个产品条件。
从业务建模成果出发制定适用于建模项目实施交付的整套流程、方法、模板和指南,高效承载系统开发和业务创新。
三、工商银行企业架构建设落地
1. 工商银行全面架构转型
工商银行企业级业务架构在塑造新时期业务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数字化转型代际竞争优势中发挥显著作用,全面架构转型,打造开放生态新体系。
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运用统一方法,基于统一架构语言整合构建覆盖全客户、全领域、全渠道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立从业务规划到业务架构、再到IT系统的战略传导落地路径,支撑全行经营发展。首次建立全行统一核心业务资产库,覆盖全行63个业务领域,实现超过13万条业务架构资产、IT架构资产及项目过程资产的统一视图和统一管控。
企业级业务架构向前承接企业发展战略和顶层设计,向后指导IT架构设计和系统建设实施,在企业价值体系中凸显核心重要作用。聚焦金融新生态、金融科技新趋势及数字化转型战略,工商银行构建企业级业务架构,指导IT架构转型深化。在业务架构指导下,充分运用分布式、云计算等技术,持续优化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安全架构,形成面向未来、业界领先的IT架构。
企业级业务架构指导分层解耦的应用架构设计,指导智慧、开放、共享的数据服务体系设计,指导高容量、易扩展、安全稳定的技术架构体系建设,指导管理、运营、技术为一体的智能防护安全架构建设。
全客户聚焦构建数字化、开放化、智能化的全量客户经营管理新体系,实现从客户到用户的经营理念转变,用户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
全渠道侧重构建全渠道开放共享、协同服务新生态,实现服务渠道的开放化变革,通过产品输出、平台对接、场景互嵌,构建全渠道协同服务新生态;
全产品立足重塑更具新时代基因的智慧金融产品,强化产品端到端的全生产链条,打造更具新时代基因的智慧化、普惠化、个性化金融产品。
覆盖海量优质场景,对外封装发布了支付、安全认证等4000余个标准化服务,快速构建2000余个热点优质场景,覆盖亿级用户,更加注重支撑跨界生态、开放共享的新时代特征。实现API平台服务种类、合作方数量同业最多,金融生态云覆盖领域、租户数量同业最多。建立了基于业务架构的组件化研发模式,支持组件化的快速研发,满足快速增长的业务创新需求,全面支持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展。
2. 工商银行平台生态业务架构
工行以用户即客户的理念来服务,在全渠道开放生态,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态体系,把金融产品融入到非金融生态和场景内给用户提供服务。
3. 工商银行企业架构进行全行视角业务整体规划
企业架构管控的基本目标是从全行视角进行业务整体规划,并通过业务架构指导IT架构的转型提升。在完成业务架构建模后,以建模成果为指导对各IT系统现状进行对接分析。
在业务架构指导下,全行业务与IT部门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同步注入业务建模最新成果,在个人账户、对公存款等主要对客领域,指导从主机到开放平台的分布式、服务化重构,落实应用分层解耦,实现更具前瞻性的IT架构设计,更好地支撑未来业务发展。
企业架构作为衔接业务与IT的桥梁,通过企业架构规划,铸造业务落地的数字化框架,对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时代从银行变革的角度看,企业架构提供了一致、整体、长期的视图,以使银行的变革能和市场一致,因此各个实施项目不仅仅是满足眼前的业务需求,更可以构建支撑未来的数字化能力。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架构是手段不是目标,不能因为寻求全面的企业架构框架,阻碍了我们对银行在数字化时代转型的推进。
作者:腊阳,公众号:数字化转型研究局(ID:Fi-Digital),银行数字化转型。
本文作者@汤向军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