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游戏化通常被用于非游戏领域以互动奖励的方式完成对用户粘着度的权衡途径,本文从六方面谈游戏奖励的设定

一、关于奖励机制在游戏中的运用思考
当游戏开始游戏化的时候
游戏化通常被用于非游戏领域以互动奖励的方式完成对用户粘着度的权衡途径,但事实上当我们回归视角仔细审阅轻游戏(比如以休闲为宗旨的Casucal游戏)的时候更能够发现游戏化运用最为娴熟的仍然在游戏领域,而游戏性外的刺激性奖励元素正在被强势挖掘以致成为能够影响游戏价值举足轻重的环节。
特别是社交游戏和网页游戏(包括PC端和Mobile端)对游戏化的演绎更为极致,几乎对应的是玩家的每一个点击和操作行为,包括部分累积行为(比如量化累积后)都能够轻易导向资源型、经验型、道具型和勋章型的收集和获取,以分属性和分批量供应的方式不断给以玩家在获得层面上丰盈的错觉,尽管事实上这些不断供应的奖励在量级和属性表现上可能独立开来并不算有明显的效能,甚至基本上不会在游戏表现中起到什么积极性的效用,但以次数和获得几率的双重强化让玩家的累计丰收感时刻十足。
当然同样存在缺失节制的过度化趋势,最为典型的是在基本没什么游戏操作行为的情况下快速升级,并进入快速接任务,快速完成任务,快速获取奖励的定式循环,以纯粹点击鼠标的方式和额外奖励(包括属性获得)的刺激因素不断驱动玩家在快节奏中不断前进(诸如部分网页游戏的寻径一般是自动的,而很多副本行为是过场动画完成的,玩家只需要在指示中点击按钮升级就能获得额外满满的成就),于是游戏开始衍化为游戏化的选项,从行为-进程装扮为行为-奖励,这在社交游戏中发挥得同样淋漓尽致(依靠外部奖励推动让游戏看起来似乎有趣,并且让这种收获感便成为日常行为)。
关于奖励激发效能的分析
如果仔细探究各种不同类型游戏的话,不管是Hardcore、Midcore或者Casual类型的游戏都基本存在着对玩家资源性层面累积值的因素,我们在上一期关于游戏模式化的文章中曾提到最核心的一种就是资源进阶模式,这涉及到玩家的资源累加、装备强化和玩家级别经验的提升,当时提到该类游戏的进阶乐趣更多在于宽泛资源的捕获/收集/奖励(可支配货币系统、锻造强化系统、装扮系统亦或者超级战力)和由此带来的成就满足(强战力或者强装扮力所带来的比照心理满足)。这几乎就是大量游戏的固定套路,大部分的指向都是资源、经验和金钱性的增长奖励,或者依靠玩家的自我累加以达到解锁全新关卡的能力,诸如FPS游戏中的Contract Killer(任务-终结目标-累积资源-新战力-新任务),城建游戏Cityville(建造-等待-收益-更高阶的建造),其中所伴随的便是现有的激励以及新阶段的激励预期让玩家在进程中呈现了某种被预设的成就性,而表象便是如在Quake中劫杀怪物让玩家自我感觉异常强大,而Civilization则让玩家释放了征服的帝国欲望,换句话说游戏整体由部分累加而成的各个环节的促动最终汇聚了玩家对游戏该有的倾向性理解,这也是我们在游戏中常自我认为的游戏整体奖励,从小的环节中累积并在最后完成对玩家的终极释放。
有些分析师甚至试图去解构玩家在奖励层面上之于获得的心理满足感,但看起来原本不属于玩家只是随着游戏的点击进程以额外奖励的方式赋以玩家的资源、经验和勋章表彰即使在游戏方案中是预先设定完好的,但对玩家也是一种增值获得,并且大半的奖励都是区分种类、立体呈现还能够很直观地由玩家带着欢愉的声效收入背包,这种只需要轻易点击不需要真实消费所获得的成分在任何时刻对于玩家而言格外满足(相比较于在这个环节上不设置奖励,此时的收获就有可能从寻常甚至微不足道中看出一点珍贵来,尽管从游戏研发的层面看奖励的设定可多可少,同样特定份额的奖励可以一次获得也可以拆分为不同的礼包由玩家在执行不同的任务中各自获得,这点在玩家的感受上因为进程节奏和点击频度快往往是很容易忽略的。此时,在不影响玩家进程的基础上奖励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仪式,玩家所得便是一种名分和往后从背包中查阅和使用资源的愉悦)。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当然从Free To Play游戏模式的角度,甚至这些奖励所得在商城消费的比照下瞬间就显得黯然失色,但这并不妨碍游戏进程设定的奖励在当刻对玩家的心理触动,这些奖励是实在的归于玩家个人所有的获得,级别获得了提升,金钱数字获得了增长而一无所有的背包也开始慢慢充盈起来,更关键的是玩家只是点击了鼠标便轻易获得了为数可观的奖励,在没有比照的环境下,这种获得的满足感会被情绪刻意放大,即便奖励的次数多到数不过来和每次给以的量都无法产生实质性的效能,玩家的心态最不济也是欢迎的,只有在遭遇消费型玩家所获得的超级战力所可以比照出来的差异化中玩家才会被拉回残酷的现实,之前再多的奖励终究是抵不过一次道具消费的。
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的奖励正面效能,除了每次领取时可能的短暂满足愉悦,奖励的设定同样因为部分服务于游戏进程,让玩家的升级更为流畅而获得认可,特别是当奖励的设定刚好和玩家当时的需求相衔接时(比如游戏任务要求锻造某项装备而奖励刚好带来了该需求最被需要的零配件),甚至能够带动出玩家的些许感激来(满足玩家对奖励的预期,或者超越于玩家的预期,而不是只是提供可有可无的资源,特别是这些资源看起来没有太多合适用途的时候)。
当然除了实用性的层面,在游戏场景中被众多玩家提及,并且看起来供应量有限的奖励也能够将这种满足感提升到更高的级别(诸如羊羊家园中玩家所津津乐道的电力灰太狼BOSS任务和奖励对未达到级别的玩家完成了一次超前的美好憧憬,而当实质执行任务时,期盼已久的奖励如期而至这种玩家印象甚至能更为深刻)。
关于奖励本身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游戏的奖励方式可分为五个部分:
其一是完成任务或进程的奖励(完成游戏任务环节或玩家游戏关卡都伴随着特定资源的奖励,前者诸如Contract Killer完成暗杀任务,后者诸如Parking Mania完成停车关卡获得金币奖励,这部分可以用来购买剩余的游戏关卡);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其二是游戏进程中的收集
其三是登录奖励(一般也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每日登录奖励,这个更多体现在社交游戏中以激励玩家定时返回游戏中,诸如City of Wonder的奖励设定;第二个是连续登录奖励,这个主要是对不间断登录用户提供的阶梯式奖励,诸如德州扑克就以一周为循环时间点,以7天为限对不间断登录的用户进行游戏币奖励);
其四是成就展示比照奖励(即便是单机型游戏也往往借助第三方的排行榜系统向不同的玩家做成就展示,最典型的就是App Store的Game Center,而游戏设计师Lucas Blair还专门针对游戏成就因素对玩家的激励效能做过分析,Lucas Blair在分析中认为激励玩家自我极限挑战以获得成就和给以玩家预想不到的成就奖励能够更好地提升玩家对游戏项目本身的沉浸性。因此在成就奖励层面,呈现更多的往往是精神层面的满足感,诸如玩Angry Birds某个关卡从1颗星通过晋升到3颗星通过,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弊端,一旦玩家以3颗星的实力通过该关卡,基本上玩家就很难再有可能回到该关卡重复体验了;诸如在篮球传奇中以绝对领先的比分击败PK对手,竞技成分所隐藏了最大推动力就是驱动玩家在竞技的背后不断优化自己的相关属性以期待在竞技场能够一举击败对手);
其五是从虚拟延伸到现实环境的奖励(这个存在多种模式:第一个是以Kiip为表征的将游戏与实物奖励进行了捆绑,玩家只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就能获得对应的实物兑现;第二个是以Foursquare为表征的将LBS签到和商用环境进行了捆绑;第三个则更为直接体现为广告游戏,或者直接为实体提供介绍或者将优惠码接入其中,诸如Belly & Brain或者Burger King)
关于奖励中的必现和概率问题
事实上,因为政策限制,特别是涉及到用户需要投入真实钱币情况下的奖励概率基本上是被限定的,诸如在日本的kompu gacha已经被明令要求指明玩家在投入钱币后所能够得到的概率,以防止用户在暗箱中被损失,而国内曾风行一时的开宝箱玩概率的时代也同样需要面对政策的限制。
而在非真实钱币投入的情况下部分游戏在完成任务或者关卡结束时仍然为游戏提供了概率选项,诸如疯狂宠物中玩家在完成天梯战役后不管输赢都有一次机会站在轮盘前刷一次命运奖励,而这就涉及到了轮盘奖项的概率问题(注:非真实钱币投入,只涉及玩家在不需要投入的情况下获得的奖励的大小)。
这个环节上就存在设定的比例因素,诸如A为超小概率,B为小概率,C为中概率,D为大概率,在疯狂宠物的轮转盘上或者在捕鱼达人的捕鱼场景中,概率的设定就影响了玩家在本次投入获得的回报率,并且在不出现累积的情况下,玩家每一次选择都是相同的概率,基本不会出现A概率前面一直没有爆出后面可能会集中出现的情况,也不会出现10次选择出现3次A概率就认为A概率被累积提升的状况,但所有的因素都会无限制刺激玩家在选择中的态度,患得患失以致出现赌徒心态,认定下一次就有可能找回好的运气。
这个就是我们必须要分析的概率和不均衡选项对玩家心理的牵制:赌徒心态,其一是让奖励形态更戏剧化;其二是刺激用户不间断地回到奖励场景中来。游戏设计师Chris Birke和心理学家B.F. Skinner在研究玩家的游戏表现后都认为具有变量因素的随机概率对玩家在不想错过什么的心态中频繁回到游戏更为有利(如果是固定的,并且这个奖励的吸引力不足够大的话,对用户该有的牵制力就相应地小很多)。
二、游戏奖励的需求层次及其用法
奖励是一切游戏中的重要特征,因此是可见于所有游戏类型的元素。奖励的形式和大小多种多样,如果奖励得当,就能够极大增加玩家的游戏乐趣,激励他们继续玩游戏。
奖励甚至可以让玩家去做一些他们原本并不想做,或者不喜欢做的事情。许多玩家仍然会为了奖励而做一些无趣枯燥的事情。这种让玩家去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足以证明奖励的威力。它们是设计师的重要工具。
设计奖励结构
奖励不应该只是心血来潮的产物,而应该富有结构和计划。以下图表就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而调整的奖励结构。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从上图可看出,每个环节都是上一层的基础,而上一层又总比下一层更强大。如果有某个环节缺失了,上一层次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在设计奖励结构时,应该从最底层开始自下而上地动工,以便得到稳定的结构。这也是每个层次需要环环相扣的原因所在。越高级的层次,其奖励频率就要越大。这里应该采用碎片模式(注:例如,10个小奖励=1个大奖励,10个大奖励=1个核心奖励)。当然这并不需要严格的碎片化,但小奖励的数量要超过大奖励,以此类推。
我们越往上层走,其奖励就会更趋于有形。最底层的奖励对玩家来说最基础和内在性——玩家体验。而在这个金字塔顶端的奖励,则完全是装饰性的,并且无法脱离底层奖励而存在,尽管它能够强化底层的奖励。我们可以用一杆步枪的射程为例,如果它射程大,那么这杆枪就很棒,但前提是要有这杆枪才行。
我们将在下文中介绍每个层次及其奖励的内容。此处所举例子常见于冒险或RPG游戏,但其原则适用于任何游戏题材。奖励结果应该根据自下而上的重要性进行设计。
奖励玩家体验
在考虑其他细节之前,一定要先完善玩家体验。优秀玩法和沉浸感一定要贯穿游戏机制、美术设计和UI(包括关键的玩家反馈)。我们很难定义这个环节是否已经实现,因为趣味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一定要让玩家享受在游戏中逗留的乐趣。《侠盗猎车手》(GTA)系列在这方面就表现良好——游戏中没有设定目标,也没有奖励(事实上玩家还会因为丢失弹药和支付医药费而受到惩罚),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其游戏玩法/机制本身就已经如此有趣和具有内在奖励性。极少有游戏的趣味能够到达这种境界——让人们不祈求任何奖励而自愿玩游戏。也许这正是GTA如此成功的原因。
核心和长期奖励
完善玩家体验之后,就要考虑其核心/长期奖励。这是玩家所获得的最大奖励。这方面的例子包括主要情节开发、开启新内容的主要里程碑(例如在GTA中进入一个新岛屿),或者获得一个新游戏机制,例如《Crash Bandicoot 3》每一场boss战后出现的机制。由于这些是玩家所得到的最大有形奖励,并将影响其内在体验,因此只能让它们偶尔出现。这可以保证它们的价值,避免干扰玩家。如果人们每隔10分钟就能得到一项新技能,他们迟早会抓狂的,因为他们根本来不及学习新技能。
主要和中期奖励
这可以是升级、完成任务、获得大量XP或金钱等。这些奖励对当时的玩家来说很重要,但并不是可以永久保存的奖励。它们本身就极具奖励性,但也意味着它们会走向终结,并最终被他物替代或者变得多余。
短期和次要奖励
这些小型、频繁的奖励本身并不会给玩家带来多大好处,但可以整合成一个大奖励。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搜集某项道具,小数额的金钱/XP以打败敌人,或者完成某个任务中的一个环节。主要奖励意味着更大的终结,次要奖励则意味着小规模的终点(即走向主要/中期奖励)。
装饰性奖励
这是最后考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级的最高层,它们只有纯装饰性功能,只能作为玩家进程的一个视觉测量指标。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只有信息量,例如显示在屏幕上的得分数据,在《质量效应》中的小队选择屏幕。
另一方面,揭开地图或填充进度条等视觉进程元素可以积极鼓励玩家去做原本可能不会去做的事情。玩家可能会因为看到自己的经验条接近于升级水平时,就会再多玩10分钟的游戏。如果不是看到成就挑战,他们可能不会试图以1颗手榴弹放倒10个敌人来挽回局面;如果没揭开地图,他们可能就不会跑遍整个区域。
虽然移除这些装饰性奖励后,游戏可能仍然具有趣味,但它们却可以增强玩家体验,因为玩家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表现情况。视觉奖励有助于玩家猜测和预期所得的回报,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激励因素。视觉奖励从来不会真正影响进程或游戏的其他任何层面。
玩家反馈(它出现于最底层次)与装饰性奖励(位于最顶端)之间的界线模糊。玩家反馈是用户沟通交流的关键,但装饰性奖励则可独立存在,或者融入玩家反馈丰富视觉效果。这两者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忽略玩家反馈可能会破坏游戏,或者至少打破沉浸感。例如,看到你的虚拟角色在游戏世界中移动时,如果它只是简单地飘浮在地表上,这就会彻底打破沉浸感,让许多玩家大失兴趣。《湮灭》和《辐射3》中都曾出现类似问题。其中的虚拟角色确实会移动,但沿对角线奔跑时的方向与动作却并不一致,所以角色看起来像是浮在地面上。在玩第三人称游戏时,这种情况会彻底破坏沉浸感。
虽然我们是自下而上设计奖励层次,但玩家通常是自上而下体验这种结构。他们会先看到装饰性元素和次要奖励,例如获得一个任务(这是他们原本就有的奖励),之后就是收集道具和XP这种次要奖励,这会引向一个更大的奖励(通过完成任务或升级而获得),最后是得到新机制或解琐新世界等核心奖励。
成功游戏的例子
这个层级包括《魔兽世界》中的奖励。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以上仅选取游戏中的部分奖励内容,但很显然这款游戏每个关卡的奖励都很丰富。其游戏世界和玩法极富沉浸感,玩家体验(职业、专长、PVP/PVE、RP等)的定制化程度也如此之高,这意味着它一款游戏就结合了成百上千种玩家体验。
各类无限量供应的奖励都会相互关联,并集合起来引向更大的奖励。而在其最顶端却是一个装饰性的随机奖励。即使是最无趣的怪兽也可能随机而罕见地掉落特大奖励。玩家在游戏中总能找到继续玩下去的理由,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极为强大的奖励结构。
失败游戏的案例
我曾为了自己的论文而制作了一款非常简单的2D太空射击游戏。虽然它很适合作为试验品并且能够得出相应结论,但其游戏本身在现实世界中却并不受欢迎。在开发了这种奖励结构后,我决定将其运用于我的游戏: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游戏的顶端很强大,但越往下走越脆弱。这种游戏在今天的市场上毫无立足之地,无论其顶端结构究竟有多好,因为其底层结构并不完整。由于游戏玩法缺乏生气,这整个环节都丢失了。紧凑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意味着游戏需关注可以快速而轻易创造的有形奖励。因为我没有时间去创造出色的玩法,这款游戏仅仅是可以运行而已。
我们很容易将这款游戏与70年代的流行街机游戏进行对比。后者在当时很成功,尽管它们包含出现于积分排行榜前列的长期奖励——但它们的主要吸引力却在于怀旧风格。当今的游戏拥有更为复杂的玩法和奖励结构,所以这样一款游戏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让我们看看,如果《魔兽世界》丢失了一个层次会怎样: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从上图可知,去掉这个层次后,整个层级不再可行。例如,升级增量没了,玩家就得用刷任务的方法从第1级升至90级。玩家会一直很弱,并在紊乱的一段时间后突然变得无比强大。他们需要999亿点XP才能升到下一级,在玩家每击败一个敌人只能获得20点XP的情况下,这种目标真令人沮丧。
移除这个层次完全削弱了下层奖励的价值。次要和视觉奖励对下一轮目标的作用甚至小,所以根本感觉不出其中的奖励性。玩家感到自己的目标是确实何行之时才会更乐意玩游戏。
在设计奖励结构时运用这一模型,可以确保游戏拥有扎实的根基,并且令玩家获得良好的感觉,从而让他们持续在游戏中逗留。
三、游戏奖励的心理学原理
在过去2年里,我有幸在Tiltfactor与Geoff Kaufman博士一起工作,他是社交心理学领域的哲学博士,也是我们的实验室研究的的领导者。除了具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外,他也对我们所开发的一些游戏进行了正式的研究,我也学到了许多有关心理学的内容,并形成了许多有关它是如何影响游戏的理论,同时还列出了游戏设计师们必须牢记的一些要点。最近我投入了大量时间去研究游戏设计中一个备受争议的心理话题,即奖励安排,以及这与心理学家所谓的“过度合理化效应”有何关系。如果你从未听说过这些内容也没关系!我将在讨论它们对于游戏设计师的意义前先进行解释。
显然这些理论都适用于数字游戏和桌面角色扮演游戏,所以所有类型的游戏设计师都需要理解它们,特别是在传统桌面游戏和纸牌游戏日趋数字化的时代里。
奖励安排
在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Burrhus Frederic “B. F.” Skinner创造了一个操作性条件反射室(注:也就是著名的“斯金纳箱”)。该理念很简单:将一只老鼠放在箱子里。让老鼠拉动箱子里的杠杆。有时候提供给老鼠一些食物让它去拉动杠杆。研究怎样的条件能让老鼠更频繁地拉动杠杆。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当然,斯金纳箱也包含冲击生物的能力,因为科学家就是这样的。
当你着眼于斯金纳箱与其它心理学家发现什么时,这一应用在游戏设计中将变得更加明确。在鸽子身上做实验的时候,研究者发现当鸽子只有一次接收奖励的机会时,它们会更频繁地推动刚刚。当它们获得奖励的机会是50%时,它们是最活跃的。这是一种间歇式奖励安排:这将给予任何特定的行动一次回报机会。研究中发现最有效的奖励安排是基于可变比例的奖励安排—-即将随机性插进等式中,如存在许多没有报酬的拉杠杆行动,但平均报酬却是固定的。
如果这一行为能够延伸到人类身上(说实话,是可以的),那么基于获得奖励的机会而不是有保证的奖励,我们便会更频繁地去执行一个活动。我们将会凭借直觉去掌握这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赌博。许多游戏已经使用了这些原则。举个例子来说吧,老虎机便是将“斯金纳箱子”理念带到了人类身上。Zynga因为在像《FarmVille》等社交游戏中使用可变比例的奖励安排而出名。甚至连《魔兽世界》也使用了这一理念,即让玩家不时杀掉mob而获取任务中所需要的战利品。
游戏设计众多 可变比例奖励安排的使用经常因为太过“邪恶”而遭遇批评。批评者的观点是:如果游戏设计师选择使用简单固定的奖励安排(即每个行动都伴随一个承诺奖励),玩家将只会玩一阵子。而面对可变比例奖励安排,玩家将更加活跃。因此游戏设计师是在“欺骗”玩家去玩更多他们真正想要玩的,并为此花更多钱。
在正式进入游戏中使用的可变比例奖励安排前,我想要说说在道德和奖励安排讨论中经常被忽视的另一个主要现象:过度合理化效应。
过度合理化效应
1973年,心理学家Mark Lepper和Richard Nisbett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组织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们观察到孩子们会受到内在的激励去画画—-孩子们喜欢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画画而不需要获得任何额外的报酬。他们将孩子们分成三个群组。他们承诺给予第一个群组的孩子缎带作为画画的奖励。也给予第二个群组的孩子缎带奖励,但却未事先说明。而第三个群组的孩子则独自在那边画画。尽管使用了缎带奖励,但所有三个群组的孩子们都交出了基本上相同数量的图画。之后他们不再提供缎带奖励。第三个群组的孩子就像他们预期的那样继续画出同样数量的图画(毕竟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未发生变化)。而第一个群组的孩子在图画数量上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于是心理学家推断出,当第一个群组的孩子接收到缎带奖励时,他们的动机便从“我是因为喜欢画画而画画”(内在想法)转变成“我是因为想得到缎带而画画”。只要他们仍能收到缎带,他们就会继续画画,但一旦不再受到奖励,他们也不会再回到原先的想法了。
这是许多游戏类型经常忽视的情况。我只想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但如果你玩过许多电子游戏,我敢保证你将能够识别何时出现过度合理化效应。
对于我而言,在《暗黑破坏神3》中获取胜利后,我仍继续游戏,并在拍卖行中卖掉了我的稀有道具。我创建了一个出售稀有道具的商店,并在此慢慢将道具卖掉。基于这种方式我玩了好几周的游戏,但之后情况开始发生改变:暴雪发行了一个补丁,让新掉落的稀有道具变得更加强大。这让我所收集的所有道具都变得不再那么有价值,于是在阅读了这一补丁说明后我便退出了游戏。并到现在都未曾再接触游戏。这里所出现的情况是,我的动机从“我希望玩《暗黑破坏神3》”转变成“我喜欢在拍卖行中出售道具。”所有的一切在暴雪剥夺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的机会前都是很完美的。
在另外一个例子中,我玩的是《英雄联盟》,即始终致力于打开一个召唤师咒语:有名的“Flash”咒语。一旦我打开它,我便退出游戏。甚至在那之后我都未曾再玩过一次游戏。我的游戏动机从单纯地玩游戏变成了“想要打开Flash”,而一旦我做到了这点,我便发现自己不再有游戏动机了。
在这两个例子游戏,游戏都呈现给我一个目标,并逐渐破坏我玩游戏的最初想法。从设计师的角度看来这是合理的,即只要仍保留着外在动机(奖励)就足够。只要我能继续在《暗黑破坏神3》的拍卖行中出售道具,我便会继续游戏。但不幸的是,这里存在两个显著的情况将带走玩家的奖励。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便是我在《英雄联盟》中的遭遇。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在《暗黑破坏神3》中经历的,即奖励逐渐过时。在这两个问题间,设计师很难在避免过度合理化效应的情况下将固定奖励安排带进游戏中。
提供奖励
在游戏中提供奖励是受欢迎的。设计师会因为各种理由给予玩家奖励,包括讲话他们的行为,提供玩家的精通感,在某一游戏过程中提升难度,支撑游戏机制和玩家能力等等。所以设计师该如何在冒着过度合理化威胁日常开支并有可能导致玩家失去对游戏兴趣的风险下提供奖励?Lepper和Nisbett在幼儿园实验中的第二组孩子便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暗示。这一群组将在画画后获得缎带奖励,但之前却不清楚奖励的存在。在之后一旦奖励被删除,这一群组将与第一个群组基于同样的速度画画。
这能让设计师在避免将玩家动机转变成想要奖励的前提下知道该如何提供奖励。不要让玩家知道他将获得奖励—-这也被称为一种可变的奖励安排。这很直接:当玩家知道自己将获得奖励时,他便只会为了奖励而游戏。这比当奖励是不确定时转变动机更加困难。这也是为何像《魔兽争霸2》等游戏会在一些难以预测的时候给予玩家道具作为奖励的主要原因:如此玩家便可以无需依赖于奖励而好好享受游戏乐趣了。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在这里我的要点不只是澄清可变比例奖励安排不是一种内在的邪恶方法,同时还想说明它们其实是一种优秀的游戏设计实践。可变比例奖励安排并未欺骗玩家去尝试更多他们并不想玩的内容,它们是通过欺骗玩家的大脑而阻止他们从原本的游戏理由转变成外部元素。这便意味着这些奖励安排将保持玩家继续游戏,并且是因为他们发现了体验本身的乐趣,而不只是为了获取奖励,这才是真正的游戏设计!游戏设计是创造玩家能够与乐趣互动,并且无需外部理由便能够呈现出价值的系统的过程。当能够包含可变比例奖励的时候却忽略它们便等于忽略了其它已建立起来的设计理论:这只是一种卑劣的设计实践。
设计师是否能够滥用奖励安排的心理学原理?当然!大多数人的心理原理通常都会被滥用。甚至在使用心理学原理“欺骗”玩家去感受更多乐趣也算是给予玩家更多乐趣。
四、Josh Bycer谈游戏设计中的内部和外部奖励设定
今年,有两款截然不同的游戏发行了较大的修改补丁,它们分别是《暗黑破坏神3》和《收获日2》。它们都是基于相同的设计目的,即将人们带回游戏中去尝试全新的挑战与奖励。然而,在人们享受着《暗黑破坏神3》的乐趣时,《收获日2》却遭遇了倒彩,这也引出了游戏设计中奖励和难度设置所具有的挑战。
做出正确的修改:
在我们谈论奖励前,让我们先回顾最近的一些改变。《暗黑破坏神3》发行了补丁2.0,并为了确保战利品平衡以及为游戏准备好即将到来的扩展而基于其主机版本创造出了PC版本。这个较小的版本重新创造了战利品表去呈现循序渐进的改变。新版本重新设计了难度设置去扩展挑战而不是让游戏变得太过简单或太过复杂。
《收获日2》拥有发行商Overkill所谓的“死亡愿望”更新。首先,他们重新设计了潜行的难度级别。现在的游戏更加困难,或者在某些地图上甚至不存在任何警卫。
但最大的改变还是来自全新的难度,也就是所谓的“死亡愿望”。“死亡愿望”是《收获日2》最初的Overkill 145种难度的新版本或专家模式。在此,当你基于“死亡愿望”挑战一个游戏级别时,该级别将突出像坚不可摧的摄像机,更多障碍和更难的战斗等变化。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更难的战斗指的是将出现更多敌人,他们会更快速地移动,更快速地瞄准对象,拥有更多生命值并创造更大的伤害,并且还会出现两个新敌人。即带有沉重铠甲的精锐部队以及“skulldozer”:使用带有巨大破坏力的轻机枪的重型单位。
Overkii同样也介绍了一种新挑战:如果你能够在每个难度级别中战胜每张地图,你便能够从中获得每个独特的面具。但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人们并不乐意看到《收获日2》的改变。
问题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因为游戏补丁添加了太多难度,另一方面则是游戏会激励或奖励接受挑战的玩家。
难度提升是一个不同的主题,我们并不打算在本文中详细说明,而奖励玩家则是我们要在此分析的内容。
归根结底就是玩家是否希望因为玩一款复杂的游戏或者更加复杂的难度而获得奖励。我知道存在一些专业玩家准备好对“玩一款复杂的游戏便能够获得奖励”做出回应,他们是对的。但其实玩一款具有挑战的电子游戏也具有其内部奖励。
战胜某种难度能够带给人们一定的兴奋感,我们可以在《忍者外传:黑之章》或《暗黑之魂》等游戏中感受到。但也存在另一种说法:创造一款复杂的游戏很简单,但创造一款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则是另外一回事。
内部奖励:
为了让一款复杂的游戏具有内在的奖励,我们需要有效设置一些元素。首先,游戏必须让玩家觉得是公平的,而不是呈现一些不必要的难度。
像提高敌人的价值并不会改变游戏,这只意味着玩家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刷任务或与敌人相抗衡。《忍者外传:黑之章》便是基于你的难度级别改变敌人而让游戏变得更加复杂的典型例子。更难对付的敌人将能更快地做出反应,拥有全新的攻击能力并且能够基于不同方式带给玩家挑战。
另外一个禁忌便是限制选择。如果你让玩家拥有各种技能,道具,但之后却说在复杂模式下他们只能使用1或2种方式战胜游戏,这便是一种矛盾。因为你将更高级别的游戏变得更加单一,并迫使玩家进入一种非黑即白的体验中。
外部奖励:
外部奖励是一个更轻松的话题。从根本上来看,任何能够提供给玩家某种奖金或奖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外部奖励的例子。所以战利品,成就,甚至是玩家角色的新图像都属于这类型奖励。外部奖励并不需要游戏做出改变,但是它们希望能够对某些内容产生影响。
比起内部奖励,外部奖励最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它们需要始终都处于玩家的控制范围内。这便是玩ARPG的强制力来源:你的下一个战利品就在眼前。
在比较《镇压》和《侠盗猎车手》的收集品时,你将能看到基于正确和错误的外部奖励方式的区别。在《镇压》中,每一个敏捷的球体都能够提供给收集它们的玩家短期和长期的奖励。
而在《侠盗猎车手》系列游戏中,你在收集特殊包或在《侠盗猎车手4》中杀死鸽子时只能获得一种奖励。
也就是前者不断提供奖励,而后者只在玩家完成足够的任务时提供奖励。让我们回到《收获日2》和《暗黑破坏神3》中看看这些区别。
衡量:
《暗黑破坏神3》从最初发行到补丁2.0之间的最大改变在于奖励的派发。比起长时间未找到获得任何战利品并在之后获得非常惊人的战利品,新版本中的战利品是围绕着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所以你将能够更快地找到更棒的战利品,并且能够从最底层逐步走向更高级别。
这是创建外部奖励系统的一种正确方式,因为它将不断激励玩家向前移动。从内部看来,在《暗黑破坏神3》中体验新设计的难度关卡(注:结合了内部和外部奖励)将让人兴奋不已。
这时候《收获日2》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任何一种奖励都不能使用全新的“死亡愿望”模式。从内部来看,更高的难度在技能树以及游戏当前的装备中难以达到平衡
而从外部来看,承诺提供新的面具但却只有在经历所有强盗后才能使用。让我们列举其它可行的例子,如每次战胜一个强盗便能够打开游戏中的某些内容,如安全藏身处或专门面具,这能够激励玩家朝着更大的奖励不断前进。
哪种更好呢?
最后,我想要谈谈哪种奖励更好:内部价值还是外部价值?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并且我觉得比起设计,这更多的是关于个人。就像对于我来说,比起成就我更关心挑战。
同时,我并不想玩那些只是为了难而难的内容,我想要接受那些全新且让人兴奋的挑战,并且是更简单的设置中不存在的挑战。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像帽子或其它装饰物等奖励,而是我希望它们能够附加在一些有意义的行动中。
理解如何激励人们去玩你的游戏非常重要;并非所有人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去玩一款游戏。尽管同时拥有内部和外部选择很棒,但是它们也需要符合一个困难且公平的复杂系统,如此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五、游戏奖励定义及其类型和增强方法
奖励
奖励指那些你得到了会感觉很高兴的东西。我觉得需要对这个定义的三个层面做些许解释,即东西、得到和感到高兴。随后,还需要解释某个没有出现在定义中却需要予以重视的层面。
“东西”这个层面并不明确。无论你得到的是什么东西,只要感到高兴,就可以称为奖励。可以是有形的东西,比如一袋硬币,也可以是像在背上轻拍一下或恭维话之类无形的东西。无论游戏设计师用何种东西作为奖励,也无论你是否能够察觉到这种东西,重点在于你在得到时感到高兴即可。
“得到”这个词可能会让你觉得我的意思是奖励总是游戏给你东西的形式,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当然,游戏中有人交给你一瓶药水确实是种得到奖励的方式。游戏中分数的提升或赠予额外的时间以及游戏开发者让你得到了有价值的经验,这些也都是你得到奖励的形式。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只是偶然遇到了奖励,这样的奖励是你自己碰上的。比如,你看到许多孩童正在玩耍,这让你的脸上浮现出了微笑。你并没有真正得到某物,游戏也没有真正给你什么,但这仍然可以视为一种奖励。所以,用“得到”这个词或许并不准确,但这确实我能想到的最接近的词。而且,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也确实需要有个动词,否则定义就会显得不完整,因为奖励并不只是那些能让你感到高兴的东西。我很喜欢推拿,但除非我能得到享受推拿的机会,否则这就不能视为一种奖励。
这个定义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你因得到东西而“感到高兴”。我觉得这无需多做解释,因为我确实不知道要如何进行解释,字词便足以说明其含义。但是,我还是想要强调,在这里我们说的是种感觉。换句话说,某种东西是否可视为奖励完全是主观的想法。如果你拍了下我的头,我说道:“谢谢,这正是我所需要的”,这样你的行为对我来说就是种奖励。但是如果我对你做出同样的动作,你可能并不会和我一样将其视为奖励。重点在于,只有得到那个东西的人才能决定是否将其视为奖励。作为游戏设计师,我们可以对玩家是否将某种东西视为奖励做出合理的猜测,但我们无法下肯定的结论。我们或许会认为某个东西是种奖励,事实上玩家可能并不这样认为,反之亦然。
定义中没有提到的层面是,奖励必须赚取。如果我们要讨论电脑游戏中的奖励,我认为应该要考虑到这一点。通常玩家得到奖励的原因是做出某种行动,也就是说,玩家靠自己的行动来赚取奖励。但是,这个层面不一定存在。比如,如果某款游戏设置成规定时间过后给予玩家额外的钱币,那么玩家在游戏中就不用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赚取钱币,但是如果玩家因为得到这种钱币而感到高兴,这就可以视为奖励(注:假设所耗费的时间并非游戏中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回合制的战略游戏中)。游戏中的多数奖励必须通过赚取方能获得,但有些游戏可能出现例外情况,所有“赚取”这个词就不宜出现在定义中。但是,它对奖励的察觉确实有所影响。我将在下文具体阐述这方面的内容。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有价值的体验
游戏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否则我就不会选择玩这样的游戏。游戏必须能够提供能让我感到高兴的体验。换句话说,游戏必须带有奖励性。我们决定玩游戏的原因在于,我们希望能够因这种行为而获得奖励,感觉我们获得了有价值的体验。
奖励固然是主观的东西,但是游戏中必须要有某些能让你感到高兴的东西,否则你就不会玩这款游戏。你之所以玩《宝石迷阵》,或许是因为宝石掉落的声音能够让你感到轻松。你之所以玩《雷神之锤》,或许是因为屠杀怪物会让你感觉自己很强大。你之所以玩《文明》,或许是因为你喜欢构建帝国的感觉。你之所以玩《模拟人生》,或许是因为你喜欢游戏中只用鼠标便可以揪出坏蛋的想法。你之所以玩《网络奇兵》,或许是因为你喜欢那种极度恐慌的感觉。你之所以玩《Paradoxion》,或许是因为它让你感觉自己很睿智。无论你玩何种游戏,其原因都是你想要从中得到某些东西,某些让你感到高兴的东西(注:即便其他人觉得这种东西很古怪)。
要让游戏提供整体性的奖励体验,游戏就必须包含某些奖励性的元素。比如,我特别讨厌别人踢我的小腿,因此你不能创造出频繁让我的小腿受到攻击的游戏,这会让我对游戏感到厌恶。游戏中必须要有让我视为奖励的东西,否则就无法给我提供有价值的体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将所有的东西都设置为奖励,或者说抛弃所有让人感到厌恶的东西。毕竟,我有时也会喜欢上橄榄球或足球游戏,尽管会被人踢到小腿,我会认为这种冒犯是理所当然的游戏需求。但是,要让游戏带有奖励性,势必要在游戏中包含奖励东西。
日常琐事和挫败感
提供奖励的游戏并一定有整体的奖励性。还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的偏差:游戏中有过多的讨厌之物或者游戏中奖励过少。前者会让玩家在游戏中产生挫败感,后者使玩游戏成为普通的日常琐事。
如果游戏中经常出现让你感到厌恶的东西,这样的游戏确实会令人懊恼。你的士兵经常走错路、你在游戏中碰到无法解决的谜题或者游戏总是让你失败,这些都会让人感到沮丧。砸键盘、大吼大叫或者抛掉控制器,这些起不到丝毫的作用,你在游戏中得到的奖励根本无法补偿在游戏中产生的挫败感。奇怪的是,有时我们会不顾这种挫败感,继续将游戏玩下去。或许是因为我们不甘心自己被愚蠢的电脑游戏打败!无论出于何种想法,当游戏让你产生挫败感时,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放弃这款游戏!
有时游戏不会惹恼你,但是你也没有获得奖励。这样的游戏就像是日常事务,丝毫不具趣味性。玩游戏的感觉就像你在熨衣服,这不是种惩罚,但是你也没有因为这个行为而感到高兴。通常情况下,如果游戏中的奖励出现的间隔时间太长,游戏就会变得像日常琐事一样。你花了无数分钟(注:或者无数个小时)在森林中游走寻找魔法箱,但是你什么都没有看到,没有朋友、没有敌人更没有箱子。我会觉得这种感觉确实很无趣。或许设计师认为是奖励的东西并没有让你产生高兴的感觉。我玩《Morrowind》一段时间后产生了这种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替某些游戏内的角色完成任务并不是种冒险。我只是在遵从设计师的步伐行动。我扮演的不是个英雄,只是个跑腿的而已。对我来说,这款游戏中提供的奖励过少,所以我选择了放弃。日常琐事类游戏无疑是乏味无趣的。
奖励的类型
作为游戏设计师,我们必须关心游戏所能够提供奖励的类型。这能够帮助我们对玩家能够感到高兴的东西做出合理的猜想。游戏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奖励。我知道以下所提供的奖励类型并不完整,但不完整的列表总比没有要好。以下是我所列举的奖励类型:
资源奖励。在资源有一定作用的游戏中,得到资源通常可视为一种奖励。资源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钱币、食物、士兵、武器等。将资源奖励融入游戏中通常并不难做到,因为游戏过程需要这些资源。
技能奖励。有些游戏有明确的系统,让玩家可以提升角色的技能。比如,角色扮演游戏中提供的技能包括力量、耐力和速度。还有一种是《文明》中的科技。技能奖励让玩家产生提升的感觉。
扩展奖励。如果玩家在游戏中可能因为血量或时间的原因导致游戏结束,那么这种游戏便存在添加扩展奖励的空间。通过向玩家提供额外的生命值、生命数或时间等方式,你增加了玩家的游戏时间。玩家会将这种做法视为奖励,但是如果游戏让玩家产生上述挫败感或觉得像是日常琐事,那么扩展奖励也无法挽救这种局面。
内在奖励。如果做得好的话,图像、音乐和音效都会被玩家视为奖励。许多人喜欢看到《毁灭战士》和《Carmageddon》中的血腥画面或扑克游戏中衣着暴露的女郎。就游戏可玩性而言,内在奖励并没有为玩家提供任何东西,但是却能够使游戏体验得到升华。
成就奖励。玩家在游戏中完成某件时间,这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奖励,比如击败对手、打通关卡和配对三个粉色香蕉等。成就奖励很微妙,因为每个玩家对它们的感觉都各不相同,而且游戏初期的成就在后期或许只是常事而已。
动机奖励。尽管有时玩家在游戏中获得的东西对游戏可玩性并没有产生影响,但是这些东西能够让玩家产生动机,鼓励他们获得更多的分数。在竞赛中获胜后获得的金奖杯起到的也是这个作用。过场动画也属于这种类型,但它们所激发的不仅仅是动机。游戏内角色的鼓励性言辞或许也能够产生这种效果。
在上面列举的奖励类型中,只有资源奖励、技能奖励和扩展奖励对游戏本身能够构成影响。内在奖励、成就奖励和动机奖励都不会影响到游戏进程,但是它们能够使游戏体验更加丰富,从而对游戏产生影响。我把第一类称为游戏可玩性奖励,把第二类称为体验奖励。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一)
奖励增强方法
对游戏设计师而言,与奖励同等重要的是,你所采用的各种用来增加奖励效果的方法。我将这些称为奖励增强方法。它们不会为游戏增添新的奖励,但它们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获得奖励后感到更加高兴。必须再次声明,以下所列举的方法并不是所有可供采取的做法。
利益增加。增强奖励的一种简单方法是增加玩家从奖励中得到的利益。在与游戏可玩性相关的奖励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钱币、力量或时间。在体验奖励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血腥画面或更多的分数(注:作者认为利益增加方法无法用于成就奖励中)。利益增加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局限性,超过这个临界点,玩家得到更多的利益就不会再感到更加高兴。而且,游戏可玩性奖励的利益增加有可能扰乱游戏的平衡性,所以须谨慎使用。
期盼。如果玩家在任务过程中碰到的所有游戏角色都在谈论某个漂亮的魔法石,那么玩家对这个道具的期盼值就会增加。当他最终找到时,可能会非常兴奋,告诉所有人现在他是魔法石的主人。如果没有这个期盼,玩家只会捡起魔法石然后放进背包中,完全对其置之不理。期盼也可以来源于游戏之外,比如,当所有朋友都在谈论击败最终BOSS后看到的动画时,你也会很希望自己能够看到。
成就。成就既是种奖励,也可以用来增强其他的奖励。尽管有所期盼,但是当玩家在森林中行走时发现魔法石,除了喜悦之外就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然而,如果他需要打败大量怪物或者通过重重障碍才能找到魔法石的所在,那么玩家找到道具时的感觉会更好。
奖品。如果你将奖励当做奖品提供给玩家,那么就预示这玩家赚取了奖励。拾取散落在关卡中的血瓶并不会让人产生获得奖品的感觉,但是通过关卡后获得额外的生命数可以产生这种感觉。奖品和成就相辅相成。玩家已经因自己的成就感觉自己获得奖励,但如果用奖品的形式提供额外的奖励,玩家肯定会感到更加高兴。
六、从“热手”现象看游戏风险与奖励机制设计
注:本文原作者是认知心理学博士Paul Williams,他在这篇论文中讨论了游戏设计与“热手”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并认为深入研究“热手”现象,可为游戏的风险和奖励机制设计指明方向。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探讨一款游戏的风险和奖励机制设计,研究被称为“热手”的心理现象。“热手”这种表达起源于篮球运动——人们普遍认为处于热手状态的球员在一定程度上,比起他们长期的记录情况更可能再次进球,很多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了这种倾向。然而,大量证据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观念。对于这种观念与有效数据存在出入的一种解释是,处于成功势头的球员因为膨胀的信心,更加乐意去冒更大的风险。我们非常有兴趣通过开发一个上下神射手的游戏来研究这种可能性。这种游戏有独特的设计要求,它包括平衡性良好的风险和奖励机制,无论玩家采取何种策略,这种机制都能为玩家提供相应的奖励。我们对这种上下神射手的迭代开发过程的描述,包括定量分析玩家如何在变化的奖励机制下冒险。我们将根据游戏设计的一般原则,进一步讨论研究所发现的意义。
关键词:风险、奖励、热手、游戏设计、认知、心理学
背景介绍
平衡风险与奖励是设计电脑游戏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一个优秀的平衡风险与奖励机制可以提供很多额外游戏价值。与之类似的是赌博所带来的兴奋感。当然,当玩家如果在一个策略上打赌,他们都会持有一定的胜算和风险。打赌时,希望更大的风险能得到更多奖励的想法是很合理的。Adams不仅称“风险总是必然与奖励同在”,而且他还认为这是电脑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
许多游戏设计书也讨论了平衡风险与奖励在游戏中的重要性:
“奖励与风险相当”
创造一个复杂而进退两难的困境,让玩家自己权衡利弊,判断每一步行动可能产生的风险或者回报
给玩家一个选择的机会,要么在奖励少的情况下安全地玩,要么在奖励多的情况下冒险,这是使游戏有趣刺激的绝妙方法。
风险与奖励在其他领域也有所体现,例如股市交易和体育。在股票市场,风险与回报总会影响投资选择。因为高风险下潜藏着高回报,所以一些投资者可能喜欢冒险投资如纳米技术这种股票。其他投资者可能更保守,选择投资浮动性更小的联邦债券,虽然得到更低的回报,但同时也承担更小的风险。在体育赛场上,因为从远距离投球能得三分,所以篮球运动员有时会采用更困难的动作来争取三分球,因此得冒更大的风险。
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经济学家等对这些因素非常感兴趣,总喜欢研究这些因素对人类在风险和回报结构中不同决定的影响。然而,股票市场和体育领域是喧闹的环境,这一点给玩家和研究者分离出任何事件的风险与奖励情况增加了难度。电脑游戏提供了一种卓越的平台,可以在控制良好的环境下,让人们研究风险与奖励对玩家行为的影响。我们从认知科学和游戏设计两个角度来考察风险与奖励,并相信这两个角度是互补的。心理学可以为游戏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而设计得当的游戏也可以成为心理现象研究的有利工具。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上下神射手这种可不断更改迭代、以玩家为主心,并运用于调查“热手”心理现象的游戏。虽然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风险与奖励机制的设计过程,这种机制符合热手游戏的设计需求,我们将从这种现象的综述和目前的研究情况入手进行探讨。在随后的部分中,我们将描述游戏设计和研发的三个阶段。在最后一部分,我们会把这些发现与游戏设计的更普遍原则相互联系起来。
热手效应
“热手”的表达起源于篮球,它描述的是认为球员在进球后更有可能在下一次投篮时得分的心理现象(注:也就是说,人们普遍认为这些球员正处于得分顺势中,投篮顺手,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热手效应”)。在一份针对100名篮球迷的调查中,91%的人认为球员在成功投篮两次或三次后更可能再次命中,而之前如果连失几个球,以后再投篮时就不会那么顺手了。
直观的看,这些观点和预言似乎合理,开创性研究并没有发现在1980-81年的费城76人队投篮命中率,或者1980-81年和1981-82年

下一篇 游戏心理设计:奖励的设定(二)

关键字:游戏设计, 产品设计, 交互, UI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