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数据产品(指标体系设计)在新能源车企的实践

22年初,笔者转行到了新能源车企的自动驾驶业务部门,截止到11月初把公司内自动驾驶业务下的部分数据产品也从0到1搭建、运营了起来,如指标体系、标签体系等。而上述这些产品都借鉴了之前在互联网行业的一些方法,并且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今天我就通过本篇文章和大家聊聊新能源车企(自动驾驶域)指标体系相关数据产品参考互联网行业方法的实践。

一、互联网指标拆解方法回顾

互联网行业,设计指标的方法是:一横一纵

横,指标结构的分类,通过业务层级结构对指标结构进行分类

以商超、电商营销域指标体系为例,营销通常是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先找出业务的核心关注点,即:营销(流出去的优惠费用)+销售(流进来的营收)。那我们就可以把营销域按照营销、销售先分为两类。了解过商超、电商业务的同学应该知道,如果再往下拆解,营销又可以分为两类:营销类型、营销来源。营销类型是优惠券、返利等营销类型;而营销来源,即这个营销费用来自供应商还是平台等。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依照业务关注点再一层层拆解,最终就得到了指标体系的结构。

纵,指标的细分,通过杜邦拆解的方法找出需要关注的具体指标

先学习下“杜邦拆解”,网上有很多解释,我这里给一种简单的释义:将指标按照数学关系拆解出因子指标。还是以商超、电商营销域指标体系为例,先找出北极星指标,即:销售额。再按照杜邦拆解找到不可以再拆解的所有指标,例如“销售额” = “客单价” * “下单用户数”,“客单价” = “实付金额” + “促销金额”,按照这种方法一层一层拆解即可。

二、新能源车企的指标体系设计实践

在设计ADAS行车功能模块的指标体系之初时,面临的问题是指标从0开始设计、业务也从0开始学习、部门高层们也没有太多想法。既然接受了任务,干就完了。

1. 横,梳理指标体系结构

当时一级部门目标有4点:

  1. (功能线路)供给可用率>**%
  2. 辅助驾驶主责事故 < *次/亿公里
  3. 用户满意度>**
  4. 投诉率<**%

围绕这4个目标,可以倒推下指标体系的主体结构。“供给率”代表的是功能渗透,“事故率”代表的是功能安全性,“满意度”、“投诉率”可以统一到功能满意度。因为是针对功能的指标体系设计,所以可以再借鉴下互联网对产品功能基于成熟度的划分:能用 < 好用 < 易用。结合行车功能的成熟度评估标准,能用即可用,好用即舒适度,易用即效率和连续性,整个指标的主体结构就搭建好了(如下图):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再一层层拆解后,指标体系的结构基本初见面貌,部分展开如下: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2. 纵,细分拆解指标

功能指标拆解可以套用杜邦拆解的方式,如“用户接管”分类下,“用户接管率” = “预期接管率” + “非预期接管率”,还可以按照紧急度,再拆解为“紧急接管率”、“非紧急接管率”。

因为功能指标有一定的业务属性,有些指标在按照杜邦拆解的方式时,还得结合功能的场景来拆解。以“导航变道”分类为例,连续性需要关注成功率,而“导航变道成功率”就得基于功能场景进一步拆分为:主路调整成功率、汇入主路成功率、驶出主路成功率。

按照这种方式将每个分类下的指标均完成了拆解(仅展示部分):

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网站

依赖上述的结构和拆解指标,终于确认了标准的指标体系。同时在可视化展示设计时,也按照这种标准结构进行了划分,方便了各业务方对功能指标理解达成了一致。

最后的结果也和大家分享下,相关数据应用已经服务了自动驾驶的体验设计、功能研发、线路供给、订阅运营等团队,并协助体验经理推动了研发对相关功能稳定性的优化,推动解决了匝道高精地图覆盖率低的问题等。

结语

在上篇产品文章中,曾引用过《让大象飞》中的一句话:“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模仿他们之前的某种东西开始的,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方式”。我想在这节课中,这句话依旧可以借鉴。

从互联网转行进入新能源车企近两年的时间里,之前积累的知识依旧可以在新的领域支撑着我的工作。除了本文提到的指标体系设计有了成功的实践外。

在自动驾驶-安全域的场景库设计中,我参考“人、货、场”的电商场景结构,对“驾驶员信息”、“车辆信息”、“场景信息”进行了拆解展开,最终的整理也收到了算法、业务同学的一致好评。

这篇文章就到此结束了,后续的产品文章中,有机会我将再补充一些案例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作者

兮兮,微信公众号:孤身旅人(ID:gushenlvren)。关注人工智能、toB产品、大文娱等领域。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