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AI大模型打造外部信息召回神器

在数字化营销的业务场景中,召回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属性,从海量的候选物品中筛选出最有可能感兴趣的物品,从而提高转化率和用户满意度。例如,在电商平台中,召回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购买、收藏、评价等行为,以及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域、偏好等属性,从数百万的商品中,为用户推荐最合适的商品;在广告营销中,召回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点击、浏览、搜索等行为,以及用户的设备、网络、位置等属性,从数千种的广告中,为用户展示最相关的广告;在用户增长中,召回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注册、登录、活跃、留存等行为,以及用户的来源、渠道、邀请码等属性,从数百种的营销活动中,为用户推荐最有吸引力的活动。

然而,传统的召回模型往往只能利用内部信息,即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和属性,而忽略了外部信息,即用户在其他平台或渠道上的行为和属性,以及其他来源的信息,如社交媒体、新闻、天气、节日等。这些外部信息可能对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它们,就可以提升召回模型的效果和覆盖度,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例如,在电商平台中,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以及用户关注的明星、品牌、话题等信息,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喜好和风格,从而为用户推荐更符合其口味的商品;在广告营销中,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用户在其他平台或渠道上的搜索、浏览、购买等行为,以及用户的兴趣、意图、需求等信息,就可以更好地捕捉用户的购买意向,从而为用户展示更有价值的广告;在用户增长中,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用户在其他平台或渠道上的注册、登录、活跃、留存等行为,以及用户的社交关系、信任度、影响力等信息,就可以更好地识别用户的潜力和价值,从而为用户推荐更有激励的活动。

那么,如何利用外部信息来提升召回模型的效果呢?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即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的深度学习模型,来实现基于外部信息的召回模型。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从海量的文本数据中,学习到丰富的语义和逻辑知识,从而能够理解和生成各种类型的自然语言,包括用户的行为、属性、兴趣、意图、需求等。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召回模型结合,我们可以实现以下两种基于外部信息的召回模型: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和基于情景的召回模型。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一、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

营销漏斗是一种描述用户从认知到转化的过程的模型,它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认知、兴趣、欲望和行动(AIDA)。在每个阶段,用户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形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因此,营销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扩大漏斗的上层,即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漏斗,以及尽可能地缩小漏斗的下层,即促进更多的用户完成转化。在数字化营销的业务场景中,转化可以是购买、点击、注册、登录、活跃、留存等不同的目标行为。

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就是根据用户所处的营销漏斗的不同阶段,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物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推荐。例如,在电商平台中,对于处于认知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物品,如热门商品、新品上架、限时折扣等,以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兴趣度;对于处于兴趣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物品,如相关商品、相似商品、配套商品等,以增加用户的欲望和信心;对于处于欲望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优势的物品,如高评分商品、优惠券商品、赠品商品等,以激发用户的行动和决策;对于处于行动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延续性的物品,如再次购买商品、推荐商品、增值服务等,以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和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那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来实现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整合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包括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和属性,以及用户在其他平台或渠道上的行为和属性,以及其他来源的信息,如社交媒体、新闻、天气、节日等。这些信息可以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例如,“用户A在微博上关注了明星B,并点赞了其最新的动态”,“用户C在淘宝上搜索了‘冬季保暖服’,并浏览了10个商品”,“用户D在京东上购买了一台电视,并给出了五星的评价”,“用户E在今天是情人节,并且所在的城市是下雪天气”等。

其次,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即将自然语言的信息转化为数值向量,从而能够捕捉到信息的语义和逻辑。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编码器,将“用户A在微博上关注了明星B,并点赞了其最新的动态”这句话,转化为一个长度为768的向量,如[0.1, -0.2, 0.3, …, -0.4]等。

第三,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物品的信息进行编码,即将物品的名称、描述、标签、评价等信息,也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然后转化为数值向量,从而能够捕捉到物品的特征和属性。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编码器,将“这是一件红色的羽绒服,适合冬季穿着,款式时尚,品质优良,评分为4.8分,价格为399元”这句话,转化为一个长度为768的向量,如[0.2, -0.1, 0.4, …, -0.3]等。

第四,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和物品的向量进行匹配,即计算用户和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或相关度,从而能够评估用户对物品的兴趣程度。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解码器,将用户A和物品X的向量作为输入,输出一个0到1之间的数值,如0.8,表示用户A对物品X的兴趣程度为0.8,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第五,我们需要根据用户所处的营销漏斗的不同阶段,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物品,即根据用户和物品的匹配度,以及物品的特征和属性,从海量的候选物品中,筛选出最适合用户的物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推荐。例如,对于处于认知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物品,如热门商品、新品上架、限时折扣等;对于处于兴趣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针对性的物品,如相关商品、相似商品、配套商品等;对于处于欲望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优势的物品,如高评分商品、优惠券商品、赠品商品等;对于处于行动阶段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延续性的物品,如再次购买商品、推荐商品、增值服务等。

如何用AI大模型打造外部信息召回神器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来实现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下面,我们将给出一个示例,来说明这种模型的应用效果。

假设我们是一个电商平台的产品经理,我们想要为用户推荐一些商品,以提高用户的转化率和满意度。我们首先收集了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下:

  • 用户A:在平台上浏览了一些男装商品,但没有购买;在微博上关注了明星B,并点赞了其最新的动态,其中明星B穿着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在今天是元旦节,并且所在的城市是北京,天气寒冷。
  • 用户B:在平台上购买了一件蓝色的牛仔裤,并给出了五星的评价;在微信上分享了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并表示想要去云南旅游;在今天是元旦节,并且所在的城市是上海,天气温暖。
  • 用户C:在平台上搜索了“手机”,并浏览了几个品牌的手机,但没有下单;在百度上搜索了“华为手机怎么样”,并浏览了几篇评测文章;在今天是元旦节,并且所在的城市是深圳,天气晴朗。

然后,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将自然语言的信息转化为数值向量,如下:

  • 用户A:[0.1, -0.2, 0.3, …, -0.4]
  • 用户B:[0.2, -0.1, 0.4, …, -0.3]
  • 用户C:[0.3, -0.3, 0.2, …, -0.2]

接着,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物品的信息进行编码,将物品的名称、描述、标签、评价等信息,也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然后转化为数值向量,如下:

  • 物品X:这是一件红色的羽绒服,适合冬季穿着,款式时尚,品质优良,评分为4.8分,价格为399元。[0.2, -0.1, 0.4, …, -0.3]
  • 物品Y:这是一件白色的T恤,适合夏季穿着,款式简约,质地舒适,评分为4.5分,价格为99元。[0.1, -0.2, 0.3, …, -0.4]
  • 物品Z:这是一部华为手机,型号为P50,性能强劲,拍照清晰,评分为4.9分,价格为4999元。[0.3, -0.3, 0.2, …, -0.2]

最后,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和物品的向量进行匹配,计算用户和物品之间的相似度或相关度,从而评估用户对物品的兴趣程度,如下:

  • 用户A和物品X的匹配度为0.8,表示用户A对物品X的兴趣程度为0.8,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A和物品Y的匹配度为0.2,表示用户A对物品Y的兴趣程度为0.2,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A和物品Z的匹配度为0.4,表示用户A对物品Z的兴趣程度为0.4,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B和物品X的匹配度为0.3,表示用户B对物品X的兴趣程度为0.3,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B和物品Y的匹配度为0.7,表示用户B对物品Y的兴趣程度为0.7,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B和物品Z的匹配度为0.5,表示用户B对物品Z的兴趣程度为0.5,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C和物品X的匹配度为0.2,表示用户C对物品X的兴趣程度为0.2,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C和物品Y的匹配度为0.3,表示用户C对物品Y的兴趣程度为0.3,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 用户C和物品Z的匹配度为0.9,表示用户C对物品Z的兴趣程度为0.9,越接近1表示越感兴趣,越接近0表示越不感兴趣。

根据用户和物品的匹配度,以及物品的特征和属性,我们可以根据用户所处的营销漏斗的不同阶段,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物品,如下:

  • 对于用户A,我们判断其处于认知阶段,因为其在平台上只浏览了一些商品,但没有购买。因此,我们为其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广泛吸引力的物品,如物品X,即红色的羽绒服,因为这件商品与用户A在微博上关注的明星B穿着的羽绒服相似,且适合用户A所在的寒冷的城市,而且这件商品的评分和价格也较高,可以激发用户A的关注度和兴趣度。
  • 对于用户B,我们判断其处于兴趣阶段,因为其在平台上已经购买了一件商品,并给出了高评价。因此,我们为其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针对性的物品,如物品Y,即白色的T恤,因为这件商品与用户B已经购买的蓝色的牛仔裤相配,且适合用户B所在的温暖的城市,而且这件商品的评分和价格也较合理,可以增加用户B的欲望和信心。
  • 对于用户C,我们判断其处于欲望阶段,因为其在平台上搜索了“手机”,并浏览了几个品牌的手机,但没有下单。因此,我们为其召回一些匹配度较高,且具有优势的物品,如物品Z,即华为手机,因为这部手机与用户C在百度上搜索的“华为手机怎么样”相关,且这部手机的性能和拍照都很强,而且这部手机的评分和价格也较高,可以激发用户C的行动和决策。

通过这样的召回策略,我们就可以为不同阶段的用户推荐最适合他们的商品,从而提高用户的转化率和满意度。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用户的历史行为、物品的库存、物品的曝光度、物品的多样性等,以实现更优化的召回效果。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的原理和应用,你可以关注我们的个人号“产品经理独孤虾”(全网同号),在我们的专栏《用AI驱动数字化营销业绩增长》中,你可以找到更多的相关内容和案例,以及如何作为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有效地利用这些模型来优化业务和提升用户体验。

二、基于情景的召回模型

除了基于营销漏斗的召回模型,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来实现基于情景的召回模型,即根据用户所处的不同的情景,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物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推荐。情景是指用户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心境等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和需求。例如,在早上,用户可能需要一些提神的物品,如咖啡、早餐、新闻等;在晚上,用户可能需要一些放松的物品,如音乐、电影、游戏等;在工作日,用户可能需要一些办公的物品,如笔记本、打印机、文具等;在周末,用户可能需要一些娱乐的物品,如书籍、玩具、运动器材等。通过识别用户的情景,我们可以为用户推荐更符合其当前状态的物品,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基于情景的召回模型,就是根据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来判断用户所处的情景,然后根据情景的特征,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物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推荐。例如,在电商平台中,对于处于早上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提神作用的物品,如咖啡、早餐、新闻等,以帮助用户开始新的一天;对于处于晚上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放松作用的物品,如音乐、电影、游戏等,以帮助用户缓解压力和疲劳;对于处于工作日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办公作用的物品,如笔记本、打印机、文具等,以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处于周末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具有娱乐作用的物品,如书籍、玩具、运动器材等,以帮助用户享受生活和健康。

那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来实现基于情景的召回模型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整合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包括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和属性,以及用户在其他平台或渠道上的行为和属性,以及其他来源的信息,如社交媒体、新闻、天气、节日等。这些信息可以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例如,“用户A在早上7点登录了平台,并浏览了一些咖啡商品”,“用户B在晚上9点登录了平台,并浏览了一些电影商品”,“用户C在工作日登录了平台,并浏览了一些笔记本商品”,“用户D在周末登录了平台,并浏览了一些书籍商品”等。

其次,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即将自然语言的信息转化为数值向量,从而能够捕捉到信息的语义和逻辑。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编码器,将“用户A在早上7点登录了平台,并浏览了一些咖啡商品”这句话,转化为一个长度为768的向量,如[0.1, -0.2, 0.3, …, -0.4]等。

第三,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的向量进行分类,即将用户的向量映射到不同的情景类别,从而能够识别用户所处的情景。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解码器,将用户A的向量作为输入,输出一个情景类别,如“早上”,表示用户A处于早上的情景。

第四,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物品的信息进行编码,即将物品的名称、描述、标签、评价等信息,也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然后转化为数值向量,从而能够捕捉到物品的特征和属性。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编码器,将“这是一杯拿铁咖啡,香浓醇厚,适合早上饮用,可以提神醒脑,价格为19元”这句话,转化为一个长度为768的向量,如[0.2, -0.1, 0.4, …, -0.3]等。

第五,我们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物品的向量进行分类,即将物品的向量映射到不同的情景类别,从而能够判断物品所属的情景。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解码器,将物品X的向量作为输入,输出一个情景类别,如“早上”,表示物品X属于早上的情景。

第六,我们需要根据用户所处的情景,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物品,即根据用户的情景类别,以及物品的情景类别,从海量的候选物品中,筛选出最适合用户的物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推荐。例如,对于处于早上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早上的物品,如咖啡、早餐、新闻等,以帮助用户开始新的一天;对于处于晚上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晚上的物品,如音乐、电影、游戏等,以帮助用户缓解压力和疲劳;对于处于工作日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工作日的物品,如笔记本、打印机、文具等,以帮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处于周末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周末的物品,如书籍、玩具、运动器材等,以帮助用户享受生活和健康。

如何用AI大模型打造外部信息召回神器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来实现基于情景的召回模型,从而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下面,我们将给出一个示例,来说明这种模型的应用效果。

假设我们是一个音乐平台的产品经理,我们想要为用户推荐一些歌曲,以提高用户的听歌时长和满意度。我们首先收集了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如下:

  • 用户A:在平台上收听了一些轻松的歌曲,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漂洋过海来看你》等;在微博上关注了歌手C,并点赞了其最新的动态,其中歌手C宣布了其新专辑的发行日期;在今天是周六,并且所在的城市是杭州,天气晴朗。
  • 用户B:在平台上收听了一些激情的歌曲,如《我是歌手》、《燃烧我的卡路里》等;在抖音上关注了舞者D,并点赞了其最新的视频,其中舞者D跳了一支火辣的舞蹈;在今天是周六,并且所在的城市是广州,天气闷热。
  • 用户C:在平台上收听了一些伤感的歌曲,如《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后来的我们》等;在微信上分享了一篇关于分手的文章,并表示很难过;在今天是周六,并且所在的城市是北京,天气阴雨。

然后,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编码,将自然语言的信息转化为数值向量,如下:

  • 用户A:[0.1, -0.2, 0.3, …, -0.4]
  • 用户B:[0.2, -0.1, 0.4, …, -0.3]
  • 用户C:[0.3, -0.3, 0.2, …, -0.2]

接着,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用户的向量进行分类,即将用户的向量映射到不同的情景类别,从而能够识别用户所处的情景。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解码器,将用户A的向量作为输入,输出一个情景类别,如“轻松”,表示用户A处于轻松的情景。

最后,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如GPT-3等,来对歌曲的信息进行编码,即将歌曲的名称、歌手、歌词、风格等信息,也用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然后转化为数值向量,从而能够捕捉到歌曲的特征和属性。例如,我们可以用GPT-3的编码器,将“这是一首歌曲,名为《阳光总在风雨后》,歌手为E,歌词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只要你能撑得住,就会看到彩虹,就会看到希望’,风格为励志”这句话,转化为一个长度为768的向量,如[0.4, -0.4, 0.1, …, -0.1]等。

根据用户所处的情景,我们为用户召回不同类型的歌曲,即根据用户的情景类别,以及歌曲的情景类别,从海量的候选歌曲中,筛选出最适合用户的歌曲,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推荐。例如,对于处于轻松的情景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轻松的歌曲,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小幸运》、《爱情转移》等,以帮助用户享受生活和快乐;对于处于激情的情景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激情的歌曲,如《我是歌手》、《燃烧我的卡路里》、《狂浪》等,以帮助用户释放压力和热情;对于处于伤感的情景的用户,我们可以召回一些属于伤感的歌曲,如《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后来的我们》、《再见只是陌生人》等,以帮助用户抒发情感和寻求安慰。

通过这样的召回策略,我们就可以为不同情景的用户推荐最适合他们的歌曲,从而提高用户的听歌时长和满意度。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用户的历史行为、歌曲的流行度、歌曲的多样性等,以实现更优化的召回效果。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