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新人清醒点,你到底是要报名培训班还是做大保健?
上月底,一口气分享了入职互联网需要明白的10个问题(原文《想从新人秒变互联网职场红人,必须知道这10个问题》),本想一次性根除新人择业互联网的所有疑难杂症。何曾想,事后竟然收到大量读者投诉。最无奈的是,投诉点竟然不是我给刘文智打小广告,而是:“马司机,我们已下定决心,要投身到建设伟大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事业中去。但我们现在没经验、要学习,找培训、怕被骗。宝宝们的情绪,是你挑起来的,所以你要安抚好,男人要敢作敢当。”
呃……这是医好拖延症,还要治疗选择困难症的节奏吗?我警告你们:本文包含大尺度言论,不喜勿看,拒绝脑残。同时,友情提醒莘莘学子,要学会思辨认知各种所谓的老师、前辈、大咖,当然,包括我。要知道,自己做的选择,就算含着泪,也是要买单的。
“零基础入门”就是句废话,虽然它是正确的。
学做产品就像学开车,并不存在有没有基础的问题。“我是零基础,可以学做产品经理么?”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就想抽丫的,你见过生下来就会开车的么?今天你能看到的产品牛人,哪个不是零基础成长起来的?就连产品之神乔布斯,一开始还是个嗑药的小混混呢。
其实所有的产品牛人,和飙车的老司机一样,都来自精湛技巧加丰富经验的日积月累——
第一,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就像考驾照,你要是不能对1000多道理论题了然于胸,根本就无法通过科目一考试,哪还有资格进入后面的学习?
第二,真实场景的耳濡目染。犹如看教练开车,学习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要见识至少一款真实产品的台前幕后:从idea到策划,从开发到上线,不然你哪来的Feel和自信?
第三,目标明确的实战训练。驾照考试会把必备的驾驶能力,演变成科目二(场地)和科目三(路考)中的每一个独立考点,目的就是有节奏地让你溜一遍全套的驾驶行为。同样的道理,学习产品的过程中,也要有针对性地练习独立的产品技能项,譬如:分析技能、定位技能、策划技能等;只有先单独地一个个实战一遍,才能串起来使用全套。这就像驾校不可能一开始就让你上路一样,因为上路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需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应变能力。否则,你看到的就不会是合格司机而是马路杀手;同理,你成为的就不可能是产品人才而是产品流氓。
第四,独立的商业作品创作。学习产品,我对学以致用的理解就是:自己能独立完成商业级别的产品设计,即从idea到分析、到定位、到策划、到原型及相应完善的方案与文档。如何定义商业级别很简单,随便丢给一个做销售的,看他能不能说清楚你的想法;如何定义成熟程度同样简单,随便丢给一个程序猿,看他会不会试图问候你家人。这就像是,拿驾照的本质目的是能开车上路,而不是炫耀你通过考试了。
学习产品和学习开车一样,只要掌握有效的方法论,并没那么难。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应用方法?在什么时候应用什么方法?哪些方法之间可以互补或互斥?方法之外的延伸和创新又是什么?这些技能之外的只能用心领悟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经验。
经验不仅和时间有关系,与专注更密不可分。专注,不仅是产品人必备的特质,更是教育者应该保有的本心。教育界有个非常经典的“1:10原则”,即教学好一个知识点,需要投入的精力,是实践好这个知识点的10倍。正如,会开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教会人开好车。不然,马路上早就“人人都是老司机”了。
所有兼职做产品经理培训的,都是耍流氓。
私以为,那些顶着BAT光环,兼职做产品经理培训的人,大抵只能有两种:
第一种:没能力有时间,装腔作势出来刷存在感,教学糙;
第二种:有能力没时间,抓紧业余时间玩票赚钱,服务糙。
相较而言,我更厌恶第二种,因为经常有新人听了半截就觉得自己师出名门,一夜之间变得狂妄浮躁,眼高手低;就算天资甚优,也难逃前途堪忧。
说到这里,且不论前百度UE总监刘超的是非八卦。我真心希望,他那自带毁灭气质顺带团灭光环(火烧东家)的行径,能够警醒那些顶着名企光环的所谓大咖们。(详见《百度设计负责人在内网道歉,HR宣布其被撤职》)
这几日,还有不少新人请我帮忙把脉,说是市面上新出的培训活动让他们怦然心动。培训介绍我大概看了一半,就吓得菊花一紧,生怕自己也被牛皮带上天。凭借大杂烩的讲座起家,每次现场都嗨翻天,参加的人回去后依旧什么都不会;然后找两个兼职老师,搞个圈学生的运动,就是在做教育了?你确定不是来搞siao的?
管理学中有个经典理论,一个人无论有多屌,最多只能同时管理6-7个人,或服务好30个人。所以我常说,学产品,讲座沙龙是可以听di,就当打鸡血长见识。但职业学习还是要进对门、跟对人。包装好门槛低的大保健,基本就是“一锅端”。就像学开车,且不说驾校好坏,一个教练用一辆车,半天时间同时教包括你在内的108个人练场地,怎么个教法?
说得更直接一点,把光鲜的外衣扒开,你看到的骨架不过是“兼职老师+一锅端”。这种模式下的产品,根本无法保障售后质量;其本质就是在卖视频,只不过套了直播的画皮。如果你非得买.avi,港真,我建议买某易的。首先,某易的价格真是低到没底线;其次,虽然老师同样是兼职,但毕竟代表了某易杭州研究院的学术成果,质量再次也不至于砸招牌;最后,某易毕竟是互联网大佬,你学完后也可以更好地包装自己,而不是自嗨过头抱偏大腿。
职业教育不同于兴趣教育:所有吹嘘自己牛逼上天,却闭口不提保障就业的,请回敬一句“呵呵”。
无论是产品经理职业教育的从业者还是消费者,请摸着良心说,你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快入行、加薪水、好前途、有梦想!所以,不提供高标准的教学服务与保障机制的,明摆着就是败坏行业风气。就连在知乎上被扒为“职业串串儿(大忽悠)”的某麦,也会像模像样地和学员签个协议。
想必有些人不高兴了:我们就是单纯地想做好实力教学,不搞那么多花样。好啊,实力教学是吧?那我支付4倍的学费,你就用别家的协议随便改改给我签一个,中不?不是牛逼哄哄资源多多吗,来一发嘛!哎,怎么下线了?呃……拉黑我干嘛呀?我真的是真心的!
中国互联网元老级老司机和菜头告诫小菇凉,要“把所有35岁以上的异性都当成潜在强奸犯,人生就有新的惊喜”。借他名言,我给大家的告诫就是,无论任何领域的职业教育,“把所有不敢保障就业的机构都当成潜在诈骗犯,人生真有新的惊喜”。不信?问两家试试。
于教育本身而言,无论对“教”的一方,还是“学”的一方,其实都是长线投资。你可以人穷,但也千万不要志穷,更不能思维穷。所以,无论你面对何种学习,如果纠结的不是上述疑问,而是该不该花钱,那建议你就不要学了。
之前我建议新人们要有“干丫的”气势,这次我提议还要有“去你妹”的智商。因为培训班不是大保健,只看脸嗲两声就行了。再说了,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脸好的多半活都不咋的。恩,我说的是盲人按摩。
最后,亲爱的小伙伴,虽然7月和8月都有31天,但这并不代表你们就有理由继续停滞不前,或者为假聪明埋单。祝好运: )
2016年7月5日,出差到上海,心情不太嗨。
关键字:产品经理产品经理, 产品, 开车, 兼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