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考点!这些表单设计的基本准则你都知道嘛?

编者按:表单可能是日常UI设计中最常见的设计元素了,它广泛的应用范畴、多年来的积淀使得表单设计牵涉到大量的、约定俗成的设计规则。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些最常见的表单设计准则~

无论是注册网站还是内容输入,总是回避不了表单这种UI控件。表单几乎是每一个数字产品都无法规避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近乎无可替代。不过,表单这种控件应用范畴极为广泛,应用情况牵涉到方方面面,所以请注意,今天的文章里我们所提及的设计准则都只是一般准则,每一种其实都有例外的情况。不过作为一般准则,它们可以很好地引导你设计出一个可用性极佳的表单,同时,作为设计师的你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细节。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准则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吧。

尽量使用单列设计

UI设计

多列的表单容易让人分心,无法完全垂直浏览一口气完成填写。

顶部标签对齐

UI设计

标签和输入框纵向排列靠左对齐的设计,比起两者并排摆放效果更好。一方面,这种设计在桌面端和移动端都足够友好,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兼容不同类型、长短的标签,便于用户视线的纵向扫视。不过标签置于输入框左边的设计也有其优势所在:布局更为紧凑,表单长度被压缩,显得更短,在特定的页面布局需求下,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关联标签和输入框

UI设计

让相互关联的标签和输入框更加靠近,组成分组,让不同的分组保持相对较大的距离,确保用户不会产生迷惑。

避免字母全大写

UI设计

全部字母大写会难于阅读和快速扫视。

低于6个选项就全部展示

UI设计

当表单中需要选取不同选项的时候,低于6个选项就不要使用下拉选框来选取了,因为下拉选框需要两次点击完成结果的选择,而直接选择来的更快。而超过5个选项的时候,选项过多,适合下拉选框的展示形式。

避免将标签作为占位符使用

UI设计

为了让布局更紧凑,将标签作为占位符放置于输入框内是很有诱惑力的做法,但是这样存在一定的可用性问题:让部分用户迷惑内容已经被填写;点击输入的时候占位符消失,有的用户会忘记输入内容属性。

复选框应当纵向排列

UI设计

纵向排列复选框让用户可以更快的扫视内容,便于进行选取。

表述清晰的行为召唤按钮

UI设计

行为召唤按钮中的标签必须使用简短而明确的词汇,让用户明确行为的意图和功能。

指明出错的内容

UI设计

当用户填写内容出错的时候,应当指明发生错误的条目,以及错误的原因。

在用户填写完后再验证

UI设计

除了需要在输入过程中进行实时验证,普通的内容输入应当在用户输入完成之后再对内容的格式、属性进行验证,这些时候尽量避免使用内嵌验证。

不要隐藏基本的帮助文本

UI设计

将基本的帮助文本直接展示出来,除非你的帮助文本超过100个单词,信息量过大。如果帮助文本内容过长,建议置于靠近标签或者输入框的地方,光标悬停时展示。

区分主要操作和次要操作

UI设计

主要操作和次要操作是要进行区分的,而这个要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来分析和区分。

让内容长度和输入框长度对应

UI设计

输入框的长度应该同输入内容进行对应。诸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和银行卡号这样的字段,长度都是固定的,在设计它们的输入框的时候,输入框的长度是很好确定的。

正确区分必填字段和选填字段

UI设计

用户有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字段是必须填写哪些可以不用填写的 ,通常会使用星号(*)来区分两者,但是星号有的时候并不能为用户理解,所以尽量用文字来标识差异。

相关信息分组

UI设计

过长的表单常常会让用户感到烦躁和不知所措,应当根据特定的逻辑、内容属性将相关的内容分组,强化表单整体的形式感,用户觉得更容易填写表单,也更容易完成。

值得思考的问题

设计师应当考虑可选字段是否真的必要,并且尽量从更多的渠道搜集数据。

用户数据的搜集和录入日趋完善甚至日益复杂化。智能设备本身所搜集的用户信息越来越多,通过用户授权,APP和网页可以获取大量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还可能来自第三方的帐号,有或者某个其他的APP,这些信息对于产品而言都有巨大的价值,而体现在表单设计上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用户可以少填写很多重复的信息。

让表单有趣

时间宝贵,生命短暂,谁想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填写表单上呢?其实表单的填写可以更加有趣的,设计师可以将情绪、情感通过合理的表单设计强化品牌的气质与特征。在不违反上述一般法则的基础上,设计师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为什么不让表单更有趣呢?

原文地址:uxdesign

关键字:PS教程, 设计文章, 表单, 输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