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研发的核心方法论:一文道尽 MVP(三)

本连载分为【认知产品】、【从0到1架构一款产品】、【产品人员的成长途径】三大部分,主要面向2年左右或尚未完整经历从0到1的产品人员。本文为【从0到1架构一款产品】部分的第3篇连载,适合2年以下产品人员阅读。

MVP的概念来源于《精益创业》一书,精益创业是互联网公司产品研发方法当中的关键理念,而MVP则是这其中的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在书中,MVP的定义为最小可行化产品。

何为MVP?举些烂熟的例子,比如Dropbox在一开始推出时,并没有研发出产品,而是在youtube上制作了概念视频,点击量竟然达到上百万次,创始人发现有很多用户非常期待这款产品,甚至有人想要为此付费,这时才开始研发DropBox,最后DropBox推出后大受欢迎。可点击“阅读全文”查看该视频。其实这样解读依然没有达到这种理念的本质。经过我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重新定义了MVP这种理念。MVP本质是一种商人思维的呈现,在目标和起点之间寻找一条最高收益能够验证市场的路径,这条路径即为MVP。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看到许许多多这种例子。

最近在我家小区的周边有一个做健身房调研的人,他们准备在10月份在这附近开一家健身房,前299名顾客办卡有5折优惠,有意愿的人可以填表留下手机号码。这实际上是生活中一种MVP使用的体现。这个商人并没有直接开始开健身房,而是以一个合理的理由调研周边的需求强度。通过这个调研表,可以拿到周边小区的用户意向数据,也能够通过走访调研小区的人群占比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他拿到了付费意愿的情况。如果沟通下来,他发现周边需求非常弱,他就可以不用开健身房了。

这的确是最高收益的其中一条路径。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路径,比如先开好健身房,再开始发优惠传单做宣传,但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用户不买单的情况,他就亏大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在带新产品时,要迭代一个新功能,但这个时候我并不清楚这个新功能对用户来说是否有价值。这个功能是呈现一个市场需求预测走势的图表,目标是验证市场是否有需求,起点为我可以对大批的用户推送信息并且我公司有一些地区的市场数据。

这时候其实路径就有很多条:

  • 路径1 :花费两个周开发完功能,再看市场反馈,不行再下掉;
  • 路径2 :让开发提供数据,再拿过去一个个问用户,做用户调研;
  • 路径3 :选取能覆盖自己用户群的几个城市,让开发提供对应数据,再通过推送信息告知用户,回复某城市后可获得对应城市报告下载链接,再去百度网盘下载报告。

再一个个分析成本:

先看路径1,开发2个周再看市场反馈,单是人力成本就要耗费至少3万,要是不存在需求,不仅仅是浪费钱,更可惜的是浪费了时间成本。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时间非常宝贵;

再看路径2,做用户调研一个周,用户样本的覆盖量成问题,一周最多采访50位,并且用户访谈跟个人访谈能力有关,可能会出现用户假报需求的情况,产品助理很难cover住;

最后看看路径3:

  1. 选取的城市大约有几万用户样本;
  2. 开发整理数据、微信推送信息不需要1天的时间;
  3. 利用百度网盘能够采集到分享、下载等关键数据,公众号能获取用户反馈数据,便于后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整套方案下来,只需要耗费1天时间就能够验证出市场效果,并且有充分数据对上汇报,获取开发资源。这个功能实现后,整个产品日活提升了5%。

MVP有没有适用范围?

MVP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验证未知市场,在未知市场上,比如C端产品,这种研发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因为他可以帮助公司快速的试错。但是他的局限在于不适合使用于传统业务市场,比如B端产品,针对企业的产品,往往都具备了非常强的业务属性和行业门槛,这些业务并不需要花费时间来试错,只要快速学习业务,马上开发就可以。

最后总结MVP:

  1. 目标,起点,路径。选取一条最高收益的能验证市场的路径即是MVP;
  2. MVP适用于未知市场,不适用于已经非常传统的行业。

相关阅读:
两个工具,找到产品设计切入点
揭示“淘在路上”的死亡原因,讲讲产品模型的构建(二)
互联网产品研发的核心方法论:一文道尽 MVP(三)

作者:脚下日月,公众号:PM范儿。学习、试错、经历,这世界没有真理。

关键字:产品经理, MVP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