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时代,你转了吗】商业视野与跨界思维的养成
图片取材于网络
文摘一: 我们常常陷入“创新者的窘境”,总在产品本身的逻辑上一昧去想如何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致被别人跨界入侵了都毫未察觉。所以,怎样才能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产品生态及产品理念,从而引领客户的消费,这才是王道。
文摘二: 很多人实践能力非常强,做事也很有点子和方法,但进步却不大,总是提升不了自己的层次。其根本原因,多半是欠缺理论升华的能力。因为只有通过提炼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概念层面,我们才能拥有系统的指导理论和实践逻辑。而且人这个物种是有点形而上的,有了理论的指导和清晰的概念与逻辑,面对未来时,我们不光方向明确,还会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信念和力量,成功率自然也会更高。
......
文章较长,建议花12min阅读
前言
毕业三载,从传统企业到互联网公司,从广州到上海,又返回广州......其间种种,感慨颇多!但总算找到了明确的人生方向,也顺便赚了笔小钱,体验了一把大都市的醉纸迷金!特此总结一二,望能对诸君有所借鉴。
2014年大学毕业后,机械专业的我南下广州干起了琴行店长。
2015年赶上移动互联网020热,我便从实体经济转行去了一家做社区020的互联网公司,跑线下B端市场。
2016年,我又转行做起了新媒体运营和平台产品运营,并去到了我最喜欢的上海苏杭一带,边工作边写作......
折腾一番后,今年开始进军内容创业。
接下来,我首先概述一下我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所总结的,一些思维和策略上的逻辑与规律,再说说两个行业相互影响对我的视野和思维产生的突破性促进作用,最后讲述我是如何摆脱迷茫和困苦,找到人生道路的。
- 传统行业经营
我当时所在的那家琴行公司,主要是钢琴专业培训,在全国有两百多家连锁分校。除了培训,还有钢琴销售和加盟这两项来钱更大的业务。不过那时,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才2000来块,不光物质上过得惨兮兮,还得在精神上装逼,硬挺着不能让亲朋好友知晓我这耻辱的月薪!
但后来,我至今还觉得很有成就感的是,到了14年年底,我终于打垮了实力最强的那家竞争对手。
当时,我让琴行的加盟商专门找了两个很会来事的亲戚,出钱让她们带着孩子去竞争对手那边报名试学一到两个月,等和对方所有学员家长混熟且建了个家长微信群之后,其中一个先退学,而后给对手的学员家长分享说她转到我们琴行了,并闲聊介绍说我们这边的教学质量、品牌优势、学习氛围、文化层次等各方面都比对手那里好太多了,为了孩子的学习,建议也来试试,随后另一个再与之相呼应着退学,我们这边同时活动造势......
结果,不到两周,对方就有一半多的学员被我们给挖了过来。
要想赚钱盈利,自然得先找到客户所在,而我们的客户最精准、最集中的地方,不就是在竞争对手那里吗?所以我才设计了这招釜底抽薪的招生用间计。
但光有好的商业策略和市场手段是万万成不了事的,还必须先有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持久。
然而,在教学产品和日常服务上,对手那边并不输给我们。
于是,虽然我之前对钢琴几乎一无所知,但网络这么方便,当我快速对钢琴和钢琴音乐有了深入了解以后,发现钢琴的构造本身就运用了复杂精密的物理学原理,而且88个琴键之间是一种数学公式的关系,钢琴音乐的美妙正是源自科学技术的强大,钢琴的旋律和古诗词的韵律也有异曲同工之美。
因此,在琴行老师们的配合下,我一步步将钢琴音乐与数学、物理、儿童科学、儿童文学、古诗词、舞蹈、美术、书法、语文、英语等相结合,还改编创造出简单的儿童趣味话剧、音乐趣味故事等全新的活动形式,辅助钢琴本身的学习,同时供学员进行文化娱乐。如此便从产品内容与学习氛围上,给了学员丰富多彩的体验和附加值,更给了学员家长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别的琴行,包括那家竞争对手,他们的格局和思维仍局限在钢琴本身。所以相形之下,他们的档次就被拉低了,家长们都说我们琴行的这种文化层次和音乐内涵是其他琴行所没有的。
其实,我们常常陷入“创新者的窘境”,总在产品本身的逻辑上一昧去想如何满足客户的需要,以致被别人跨界入侵了都毫未察觉。所以,怎样才能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和产品生态及产品理念,从而引领客户的消费,这才是王道。
琴行经营好了,钢琴销售与加盟业务随之水到渠成,钱自然也就多多了!但相比之后在020行业的收入,就只能算是小钱了!
2.互联网行业运营
我去的这家020平台现在早已转型迭代了。
当时,该平台以物业服务为切入,把小区周边的社区小店搬到其为小区物业免费开发的智慧社区微信公众号上,弄了个去中心化的虚拟云超市,旨在简便小区业主的日常生活,并计划整合一定量级的社区小店,进而谋求打通上下游供应链,且在商户端和用户端都投入了大量补贴。
我们这些跑B端市场的线下专员,能拿多少钱,主要取决于所拓展到的商家能在平台上产生多少流水?
这时候我就进行了“能力迁移”,把在琴行使用过的那套用间计也用在了这里,帮助率先加入我们平台的商家去抢其竞争对手的顾客。
第一次使用是在海珠区的一家水果店。我也是让老板安排一批亲朋好友,让他们两三个人一组,在其马路对面的其他水果店客人较多的时候,假装去买水果,找机会配合着跟店里的老板或店员这样说:
“不便宜点吗?听说 果园在搞活动,优惠很大。”
“对呀!你们也搞点优惠嘛,我邻居都去他家买了,我就是懒得过马路。”
......
我记得才一周的功夫,在我负责的社区,凡是用了我们平台的商家,营收都越来越高,没用我们平台的则流失了越来越多的老顾客。所以到后来我根本用不着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地推了,自有商家不断主动找来要加入我们平台。但那些大型连锁店等逼格高的商户,因为财务体系和其他各种原因,既不方便也有点瞧不上我们平台,一开始我去过一家被冷冷的扫地出门后,就调整了策略。
也是用间计的升级版,因为已经有了部分忠实的商家用户,所以我就让商家朋友们帮忙找了些顾客,有些还是在这些连锁店消费过的客人,让他们再去消费的时候顺便问问店长可否使用我们平台,说周边商家很多也都在上面,他们顾客用起来很方便等等。
这样一来二去,大部分高逼格的商户们很快就不得不心动了,这时我再去推广就是顺势而为了,基本没费什么力便搞定。
所以,让他们的顾客帮咱营销,咱就会成为他们的需要。其实,传统行业的琴行也好,互联网行业的020平台也罢,他们都是一种产品,其运营逻辑是相通的,我都是刻意营造出“用了我们产品和没用我们产品两者间的对比”,尤其注重从客户的视角去展现突出我们的优势。
在战略上,这两种不同的行业也是共通的。
琴行的经营我是由内而外,先创新了产品和服务,做到“修道而保法”,再因利制权,布局商业策略,“故能为胜败之政”。在020平台这边,针对那些高逼格商户,我也是采取“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谋略。
另外,在与客户的关系处理上,在琴行我把我们塑造成传播文化和艺术的知识经营者,从高维赢得家长顾客的尊重;在020平台,我也是把自己包装成互联网商业顾问,成为商家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导师和朋友。因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对于顾客和用户,我都秉承决不去讨好,而是要赢得他们的尊重这一原则。
3.传统经营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
想必互联网重度用户都应该知道“网络效应”原理。我正是在进入这家020平台以后,在平台的社区商会模式中才彻底了解并运用到这个原理的。
小区业主的消费渠道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淘宝、京东等电商;线下购物广场与大型商超;小区楼下的社区小店。其中的社区小店,他们的经营模式最为落后,实力最弱小。而当用了我们平台,加入社区商会以后,我们便帮助商家用户依托平台和商会,设计一系列产品联动和资源共享的深度合作方案,让社区内所有合作商家都相互成为彼此的流量入口,这确实帮助了商家从电商和商超那边抢回来一部分业主顾客。
所以,一开始商家是因平台的补贴和工具而来,而之后通过平台和其他更多商家产生连接,获得商会资源以后,他们便在进入了一个关系网,留在了这个网络里。
其实在琴行我也有用过这种方法,就是让琴行的学员都能在琴行交上一些朋友,还联合了周边的舞蹈、美术、辅导等其他少儿培训机构,组建了社区少儿教育联盟,让我们的学员和家长通过我们琴行和更多的人和物产生了连接,效果也不错。
但当时在概念层面,我并不知晓什么是网络效应,所以只是很随便的灵机一动,做得并不完善。当了解了这个原理,把这些方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一种运营指导方略时,就感觉整个人的思路和视野开阔了不少,运用效果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不知诸位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实践能力非常强,做事也很有点子和方法,但进步却不大,总是提升不了自己的层次。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是他们欠缺理论升华的能力。因为只有通过提炼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概念层面,我们才能拥有系统的指导理论和实践逻辑。而且人这个物种是有点形而上的,有了理论的指导和清晰的概念与逻辑,面对未来时,我们不光方向明确,还会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信念和力量,成功率自然也会更高。
同时,传统实体店的经营模式也深刻影响了我的互联网观和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认识。
15年可以说是020的泡沫年,绝大多数项目都是新生互联网公司由线上到线下的整合,因概念空壳与伪需求造成的泡沫不胜牧举。
在020领域摸索了一段时间后,我认为拥有实体的传统企业,利用其积累多年的线下流量,运用互联网思维及工具,以实体为切入,以产品带概念,以线下带线上,进行创造性的双向整合,并跳出传统商业逻辑,探索跨界社群经济,这才是020的本质,更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在开展商家运营和平台运营的过程中,我就是运用这套理论和逻辑,帮助平台的商家用户,结合他们原有的传统积累,进行互联网+转型升级的。
然而,到了16年1月初,在工作最得意,钱赚得正酣的时候,我却任性了起来......
4.寻找人生方向之旅
我之所以任性,是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我上大学的时候,哎!真是年少轻狂啊!现在回想起来我当初干下的那些事儿,不禁在心里自嘲道:“不会吧!这个傻货怎么可能是我?”
大学里,我属于那种“不务正业”的学生,除了泡在图书馆里与先贤打交道以外,就整天混迹于文学社、校报、诗社、读书会等社团,并在大一下学期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理念,以“立志报国,求经纶天下之学”为宗旨创建了个学生社团,经常效仿《恰同学少年》里的毛泽东他们搞一些“论天下,论当下”的活动。记得当时,有位老师曾用大家都不陌生的那种口吻,语重心长的教育我们说,作为学生,搞好学业才是最好的爱国。好像立志报国就会荒废学业一样。
我倒认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基于仰望星空的脚踏实地才更有意义。所以对于仰望星空的学生,正确的教育方法是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为了能更好的仰望星空,才越要脚踏实地”,而不是把他们用来仰望的头颅硬往下按。可我感觉大学校里的教育,总是在把学生往一个个小格子里装。
我当时觉着吧!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主体,作为有独立思想的成年人,我们对大学的教育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要我们闭嘴,那就请拿出理由说服我们。所以我就上书党委书记,从学生的角度对学校的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想法,还做了不少疯狂的事......那时,我似乎觉得这一生都将在大学里度过,好像永远不会有毕业的这一天入......直到大三下学期,我才恍然回过神来不得不考虑毕业后的打算。思之再三,我竟然决定考研,还想着争取考个名校继续去搞我那些思想,幸好没考上。所以最终不得不出来找工作,可到底选哪一行呢?
苦恼中,我上网查找分析了许久,才发现较为喜欢的文化创意行业。我先投了几家大企业的管培生,但都杳无音讯。虽知希望渺茫,我还是主动打电话去争取机会但也没凑效。这也难怪,既不是名校毕业,专业也不对口,简历上更没什么硬实力,要你何用?
最后,我又不得不去了生活成本较低的广州。
这让我不由心生恐惧,有种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感觉,不禁追悔大学时光,觉得那时的自己太傻太幼稚,整天家国天下!整天改革创新!整天情怀境界!怎么不具体想想实际的未来?怎么不花点时间和心思选个细分领域好好学点专业技能?竟然连最基本的软件应用都不熟!这四年真是虚度了!现在活该倒霉!空有一腔抱负却手无敲门砖,只能去做那些最低端的工作!以致前途茫茫!
找工作那段时间,在某个黄昏下,在岗顶地铁站旁边的天桥上,我望着熙熙攘攘的车流与人流,忍不住心生感慨,情起而作,在阴雨连绵的心里填了一首《清平乐▪明日何安》:
羊城酷暑,人海将人煮。明日何安心境堵,只恨当年学府。
看我壮志青春,奈何举目昏昏。断送光阴无数!争立万世功勋?
所以最后的最后,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去的琴行工作。
在入职培训期间,天天派单,去学校门口推销,用气球扮小丑招生......那心情,窝心得真没法描述!但无论如何,总算可以勉强先生存下来。而且这工作也大有可创新,可赚钱,可升迁之处,所以我便不再想得那么远大,一切从眼前出发,赚钱为第一。而且我也反复告诫自己:一个连钱都赚不了的人,怎好意思去说什么社会价值,又配谈什么远大理想?
确实,第一次拿到破万工资的那个时候,我心里特踏实,甚至觉得这钱远比理想要让人有安全感多了!
后来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天地,便趁着移动互联网大热之际,转行去了互联网公司。但又因为没经验,所以只能从最脏最苦的线下专员干起。好在互联网公司很开放,机会也更多,因此,业绩一直领先,还影响了身边一干同事的我没几个月就被提拔了上去。而且那时,当各行各业的020公司倒下了一大片,当资本寒冬降临,我所在的那家公司总能适时调整方向,破围而出。
可我却越来越感到空虚了......
因为我渐渐发现,这份工作与我想要追求的人生意义并不在一条道上......
同时,我也越发被自身的俗性和这个世界给共同奴役了!毕竟,当我集中精力做出业绩,赚到了钱财和职位以后,不光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更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刮目相看!而且人嘛,活在这世上,见到了大都市里那些炫目的花花世界,谁不渴望去享受一番!我亦如此,在各种诱惑面前,完全被自己的欲望牵着鼻子走,什么崇高理想,什么人生前程,全都给抛一边了,最开始的那一两个月,我每月的收入,一大半都拿去沉沦了!
但经历过后,发现这些个东西其实也没甚意思......
然而,过段时间欲望又憋不住了......
可每次花天酒地完,除了短暂的快感,最终得到的,都是内心的极度空虚!
却又总是反反复复,不能自拔......还好,有诗词这份高雅的爱好,我当时便作了一首《何以无身》,廖以抒怀:
难敌五色欢,易惹三心恼。
尘世有身浊,花园得悟妙。
清晨悔恨坚,晚夜行思躁。
对镜看何人?他言非我道。
后来,一位在上海读研的同学打电话给我,说她打算组建一个马克思主义兴趣团体,让我帮忙写份纲领性的宣传书。这让我热血沸腾得复又找到了大学时期的那种激情,可是,却没有了曾经的文思泉涌,提笔久久无字!这才深刻的意识过来,自进入互联网行业之后,书我倒是仍旧买了不少,但都只翻了几页就全留给了灰尘,写日记的习惯也不知不觉间从周记变到月记,到最后就没记了!我是日日奔忙于工作,只一心去拼命赚钱,和尽情花钱......完全偏离了我想要成为的那个我!
那几天,在深入的反思中,我感悟甚多,并萌发了创作一部反映当代青年奋斗历程的现实主义小说。我是从大二暑假开始尝试小说写作的,一直想写一部类似于《平凡的世界》那种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用以表达思想,和寄托梦想。但之前人生阅历有限,只能写写学生时代的轻狂岁月,很稚嫩,不深刻,只断断续续的写了一些,还没到那个最佳的创作时机。
而在16年伊始的那段反思期间,我真正感受到了喷涌而出的创作灵感,不立刻去写出来,就感觉这些灵感就像一大堆刺一样,刺得我整个脑袋难受至极!我当时就只想整天闷在屋子里纵情创作,别的啥都不想干,所以每天一去上班,我就像要去赴死似的......
之后纠结了没几天,我是越想越懒得去想什么工资收入,职业发展这些个东西,遂毅然找了借口,快速离职回了老家,一个人躲房间里兴奋地享受着写小说的乐趣!要是让家里知道我辞职写起了小说,不被骂死才怪!所以我就随便撒谎说我遇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写一个项目计划书。这也不能怪家里人,他们也是关心我的人生发展,希望我能好好工作,争取早点买房成家,别去干那些不靠谱的事瞎折腾。所以过完年,我就不得不回归现实:总不能继续待在家里创作吧!
于是我便去了上海,找了份不需要那么奔忙的新媒体运营工作。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早已普及了的这个时代,能否具备新媒体视野及其运营策略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便跨到了这个行业。
接着,我就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来写作。
但渐渐的,我就完全管不住自己了,感觉脑袋里像有一只“上帝之手”一样,经常一不小心就写到了凌晨两三点......
硬逼着自己睡下后,又总是睡不着,还是在不由自主的想着小说情节......
清晨到来,又不得不早起上班......
去了公司也还老想着小说情节的构思,根本没心思工作,但又不得不装作很用心的在工作,更不能把耽误工作......
我深感再这样下去,不仅身体吃不消,还工作和小说一样都干不成!便从原先的小说框架里,截取了工作这两年来的经历,打算专门用两个月的时间先写一部十来万字的小说给生命一个交代,然后就回归现实,等做出点实际的事业,财富彻底自由了再接着去创作我心中的那部长篇大作。
一计划完,我就当即辞了职,全身心投入到小说的怀抱里......
接下的创作前期,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每时每刻都像吸毒一样沉迷在小说写作当中,作息全没了规律,常常连续几天几夜写个不停,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用生命创作”......
可是,写到后面,我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就完全不受我的控制了,有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轨迹,尤其是主人公,不经意间就丢掉了我的情怀寄托。
我不得不承认,潜移默化中,我们从小接受的那套“非黑即白的完美英雄主义教育”对我荼毒甚深!平时在现实生活中到没感觉,可一到创作上,我竟不自觉的硬是违背着小说人物自身的发展逻辑,强行注入我的偶像标准......结果回过头来一看,总感觉我创造的这个主人公太假太虚了,可我又忍受不了让他有任何人性的污点......
所以写着写着,我接着也进入了有生以来最痛苦纠结的时期,矛盾挣扎得仿佛脑袋正在被什么东西给撕成两半一样......最终,我原有的价值体系都被搅乱得全部坍塌了!那种失去了价值归属的感觉,恍如回到了原始时代,周遭一片荒无人烟!似乎整个世界都没了生机,全人类都灭亡了一般!
后来我赶紧跑去图书馆,从诸子百家和西方先哲的思想中重新寻找生命的价值......看了几天的书后,生命的气息才缓了过来......
当我重建了价值体系,对自己,对人性、对这个世界都产生了新的认识,也找到了全新的写作理念之时,我已经在小说创作上耗费了近半年的时间,再继续下去可就连馒头都啃不上了!所以无奈之下,趁着十一假期机票便宜,我又返回了广州,在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做平台产品运营,准备先以工作赚钱为重。却怎么逼自己也再没了当初刚毕业时的那个劲头,对工作和赚钱完全提不起兴趣,但求活得下去就行,还是惦记着要把那部小说完成。
因此,我进一步把小说调整为可以相互独立的三部曲。终于,在今年1月7号那天凌晨一点多,当第一步曲创作完成之际,我顿感浑身通透,兴奋至极,觉得我创造了全世界最美的事物.....那心情,真是快乐得飘飘欲仙啊!
这下我才安心回归当下,开始认真考虑现实的生存发展问题。
虽然在后来的新媒体运营和平台产品运营工作中,我因为一心写作,所以没有出色的成绩,但这两份工作却加深了我对互联网+与各种新媒体的认识,再结合前两份工作一进行理论总结,我便有了自己的商业视野和跨界思维,并把理想落地,找到了具体的发展路径。算是水到渠成吧!
小结
1.关于为什么要转行的一点建议:
现如今,时代趋势一年一个样,很多企业和行业注定要被淘汰或改组,从而退出市场舞台,“男怕入错行”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因为这是一个跨界无处不在的时代,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行业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你能不及时转行吗?但所谓的转行,其核心并不在于非要你从一个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而在于你的思维和观念能否跟得上时代的节奏,不被行业所限制。有不少杰出的企业与个人,他们也没跨过行,但其思维却一直跟着时代在转行,所以永远在进步。因此,就算在物理空间上你没有转行,但在思维空间上,你也必须要懂得转行。
2.对于怎样明确方向的一些思考:
很多人都习惯性的劝说刚毕业的年轻人别总转行,要懂得沉淀下来,但刚踏入社会的我们,大多还方向都不明确,经验和阅历也还都那么浅,这不是瞎沉淀吗?所以我觉得前两年我们就应该根据我们自己的喜好和时代趋势,进行权衡后适时转行,以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行业模式,从而培养出宽广的商业视野和开阔的跨界思维,这样我们才能从更高的维度来设计我们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其实,只要真正拥有一个能让你感到热血沸腾的梦想,有自己热爱的具体事物,并不断去拜读大家著作,去追求深刻,去开阔眼界......那么,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一段时间后,路自然就会通了。
作者 子畏
关键字:产品经理, 转行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