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产品经理,这几件事不建议你做!
写作,是镜同学的一款内容产品。
你有理由相信,我比你更深知:这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辅助你建立产品能力体系,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从产品定位角度来说,我似乎并不应当分享过多职场江湖之事,无关我擅长与否。
我需要坦白:这篇文章是关于产品职场的一些经验参考。
当然,我并非有意挑战自己的软肋,只是觉得有些职场生活法则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也很有帮助,它也许不能直接转化为你的产品专业能力,但也许会是是登山爬梯时旁边的某个扶手。
毕竟,产品能力体系是综合全面的要求,分为显性和隐性,职场的一些生存之道相较于专业能力或显性的产品思维,虽为含蓄但不可或缺。就像复杂满汉全席一定也需要简单的配料,有些在产品经理的职场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存法则就是这些配料。
我想偶尔分享这些配料,它们大多来自于亲身被捶打的经验教训。
先问大家两个小问题,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回答呢?
- 公司有规定不让打听别人工资,私下大家很熟悉了,你又特别想知道某个同事的工资,你会怎么开口问?
- 你去调研客户需求,客户现场告诉过你他的手机号,你却忘记了,你应该怎么通过微信要到电话呢?
当然,肯定会有读者上来就反驳:
- 不让问工资就不要问嘛,大家要尊重职场规则;或者,直接开口问不就行了;又或者,这有啥好纠结的,这对产品经理有什么启发?对产品设计有帮助吗?
- 直接告诉客户忘记电话不就行了?以诚相待有什么好为难的?或者,直接微信电话不就行了?
不同的认知占位,驱动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
而从来就不单纯的复杂职场能带给我们的启发,关键就在于能否帮助你建立多元化的认知,而这些认知对产品经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成功率都很重要。
01 产品经理不要有红灯思维。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很典型的红灯思维,这对产品经理的发展极为不利,因为产品需要开发和包容,这点极为重要。
什么是红灯思维呢?
红灯思维其实是一种惯性的认知误区,是指本能的否定外来事务,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不能接纳不同,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当有人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红灯思维第一反应会认为,别人的一定是错的,只要和我想法不一样,就是有问题的。
再举个例子:
- 你:好多人做短视频都挣了钱,我们做短视频也一定能挣钱。
- 张三:我不这么认为,正是这么多人都做短视频了,赛道肯定拥挤,我们现在再去做肯定挣不到钱。
或者:
- 你:好多人做短视频都能挣了钱,赛道十分拥挤,我们现在去做恐怕很难挣到钱了。
- 张三:我不这么认为,别人能挣到钱,我们怎么就挣不到钱呢?
生活中,大家身边可能都会有几个这样的同学,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本能的反对,没有任何深度思考和论证,完全无视你的前提条件,也不看你的论据,张口就是你说的不对,而且还能讲出一大堆反对的理由,通过标新立异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满足心理优越感,这就是典型的红灯思维。
上周我写了一篇原创《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是他自己 》,实际上,那是我作为十多年的杰伦粉丝表达的一种敬意,文章中有分享对产品的一些启发和案例,结果有个产品小伙伴上来就指责,说他就不用看内容就知道我是蹭热度,于是开始疯狂输出自己对蹭热点的看法,不尽愤慨之情。
这绝非是“批判性思考”,这是典型的“红灯思维”,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对事物有足够了解。
事实上,他压根就没看文章,退一万步讲,作为产品同学,洞察需求本质很重要,就像你做需求调研一样,不去了解就一味地主观输出其实很难做好工作的。
镜同学绝非为这篇文章叫屈,那就格局小了,远远不止于,这个案例很有典型意义,我发自肺腑地不想让你也走入这个认知误区。
我更确信,你在产品规划或者设计时,肯定也会遇到这样同学,对于陌生的产品工作,红灯思维主导,本能觉得不行(面试或工作时,怎么有效应对“一句话需求”?),甚至为了能挑出反对的理由,花大心思去论证不可行性,而从不去深度思考,科学的去论证可行性。
这其实就很容易造成产品自嗨,在自己固有的有局限的认知下,自我陶醉,对于新的产品设计持否定的态度,把自己活成了封闭系统,自己关上了对外的接口,屏蔽了所有的反馈渠道,把自己关在了产品的小黑屋里,自我欣赏。
02 不要没有工作边界
上周我们一个事业部的总经理想邀请我出差拜访一个客户,我果断拒绝了,当然,比较委婉但坚决的那一种。
以前,我们团队有个产品同学经常加班,但是他的绩效并非最优,因为他的工作很多不属于产品经理的本质工作,事实上,他这样也很累。
产品经理工作很繁杂,一定要有边界意识,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要勇于拒绝,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这对构建产品专注发展的环境至关重要。
当然,灵活拒绝本身也是一种艺术,需要积累,如果你没有特别好的方式,你可以尝试:
“我现在工作领导安排的挺多,这个并不属于我产品工作的内容,我也做不好,你可以联系我领导或者等我完成任务了我和你一起学习下。”
推给领导、推给时间,但态度要很明确。
第一次可能会略显尴尬,这只是阵痛而已,但很快你就能体会到工作边界给你带来的价值,不仅包括产品专注力,还有工作顺畅感等。
03 学会待办清单、不要忘记某项工作
上周我安排一个产品同学处理某个需求,结果他完全忘记了,这就很影响接下来的工作衔接,让我对他的专业性和职业化感到忧虑。
产品同学本来就需要管理需求,更要有清单思维,做好待办,尤其是上级领导交代的重点工作千万不要忘记。
这会影响你的专业度和信任度,一旦被贴上不可靠的标签,就很难更好地向上发展。
04 不要忽略向上反馈
除了做好待办之外,更不要忘记向上反馈,要及时拉通,共识需求进度。
我们除了定时汇报、节点汇报之外,更要养成重点工作有进展即回报的习惯,事实上,反馈是向上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反馈不仅可以避免走弯路,更容易获得最新的信息,而且在和领导沟通过程中,更能学会专业知识和能力。
作为优秀的产品经理,你深知“敏捷开发”的真谛,一定要及时反馈,做好向上管理,绝不可以“憋大招”。
05 不要情绪化表达
在沟通过程中,很多产品新同学在职场的问题问题就在于情绪化表达,喜欢抱怨或者加入主观感受,这样就很快失去了理性,一下子把沟通给堵死了。
事实上,根据镜同学的鹰眼观察,绝大多数的沟通矛盾,都是一方情绪裹挟,失去理性,比如,人身攻击、红灯思维、凭感觉主观决断、讨厌这个人进而反对他的方案等等。
情绪化表达很容易失去沟通锚点,沟通一旦失去理性的锚点,必将走向破灭。
在职场情绪化表达中,人身攻击并不太多见,红灯思维也屈指可数,镜同学觉得上镜概率最高的当属“主观决断”这个现象。
06 不要单枪匹配,要学会利用团队资源。
稷下学院读书营的同学都知道,我们本期在读《领域驱动设计》这本书。
这本书对产品思维和设计方法有很好的指导价值,我在峡谷产品群里推荐很多次,也有不少小伙伴在跟读,但是本书偏技术,老实说,我读完理解很不深刻。
上周,我请我们架构师,针对DDD相关知识,对我进行了系统性的培训,加班三个多小时,我特意让他结合现有项目案例讲解,培训后思路更加清晰,受益颇多、效率很高。
很多产品同学在设计时总会遇到专业问题,有的不好意思问,担心影响自己的专家效应,有的是压根没有意识,喜欢自己钻研。
但这样往往效率很低,不要单枪匹配,要学会主动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
要把精力分配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就必须学会整合资源。(27岁就年薪60万,这个保险员是个产品经理。)
07 不要过于“死板”,要学会灵活沟通
我们有个产品经理,之前很多开发人员向我反馈,她的产品逻辑不太好,格局有待提升,比如很多产品需求沟通不顺畅。
我后来发现,主要根源在于沟通不够灵活,最典型的就是,她的产品需求必须严格按照评审会开发,哪怕是产品逻辑有更好的优化方案,或者,上线时间紧开发想砍掉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需求,甚至调整个字段名称,她也绝不同意。
原则性极强,但是,一味的原则,不懂得灵活变通很难做好产品经理的。
很多同学可能都会被强调评审会的重要性,被灌输“评审过的需求就是错的也得做”,甚至以此标榜自己的原则性,这种意识本身绝没有错,这是流程规范。
我绝非让你丢弃原则性,而是抓住主要矛盾,更何况市场需求变化很快,试错驱动下,你如果能在细节上灵活处理,实际上就像是对开发的向下兼容,就可以掌握主动权。
你也许经常看到过一个表情“砍我可以,砍需求不行”,提高需求意识,把他作为指导思想可以,绝不可以作为行动指南。
太多的职场复杂问题,最终都需要灵活解决,甚至小事也不例外。
比如,开头这两个问题,你可以尝试这样回答:
- ××老哥,我有个朋友,他和你水平一样高,也是UI设计岗/产品经理岗,我想推荐他来咱们公司,他期望月薪15K,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可能性有多大?
- 领导您好,不好意思,我好像把您和宋总手机号存在一起了,麻烦您抽空发我下,我稍后打给您?
当然,我这里说的肯定不是最好的答案,你更也不必聚焦在问题本身。
鏡同学重点想说的是,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要深度思考、要懂得灵活处理,要想办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正如古人所言:思则变,变则通。
#作者#
产品大峡谷,公众号:产品大峡谷。七年B端产品经理,供应链物流与金融领域,擅长需求设计、业务指导、商业观察等。
本文作者@产品大峡谷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