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的特点看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做好产品所需要的思维模式。思维很好理解,它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的人因为经历和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
既然产品思维是为了做好产品的思维,那么我们就需要了解什么是产品,产品的什么特点需要为其服务的思维模式。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来定义产品的: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简单来说是“产品是满足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的功能的集合”。
一个好的产品一般具有三个层次的形态,分别是:
- 核心产品——需求。产品的本质就是“满足需求的载体”。
- 形式产品——功能。我们用功能来满足需求,功能和需求是匹配的。
- 认知产品——品牌。满足需求的叫产品,但转化成商品的才是好产品,用户和普罗大众眼中的位置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产品是从需求出发,不能满足需求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能够满足需求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之为产品。比如以前上班很远,有拼车的需求,当时有个拼车群,通过拼车群可以找到拼友,那么这个拼车群提供的服务我们就可以称为产品。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一个拼车群怎么能称得上产品呢?但它的确是产品,因为它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了价值,这恰恰是产品思维最重要的一个体现:用户思维。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我们有同理心,没有同理心,产品就没有灵魂。
后来自己买车了,上下班还挺远,就想着拉个人赚点油钱,通过拼车群里沟通,一是沟通成本很高,几个人找你问这问那半小时就过去了。另外有时候总是因为忙忘记关注消息,一些机会就错过了。这时候嘀嗒拼车APP上线,通过一系列的功能设计,让满足需求的方式更加的便捷、安全、人性化,其产品体验大大提高,这就是从核心产品演化为形式产品。我们大部分产品经理所一直从事的产品工作,其实都是在做形式产品。
做形式产品最重要的是重视用户的操作体验,要让用户用的爽,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体验思维。
当然好产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微信群拼车到APP拼车,从拼车屡发安全事故到安全机制上线保障用户权益,从简单的发布拼车需求到可以根据路线匹配推荐车主和乘客,产品这种快速的更新总是让我们用的更好,这恰恰体现了产品思维中一个重要的思维:迭代思维或者演化思维。
后来具备拼车功能的产品很多,比如滴滴拼车等,但我一想拼车,还是第一选择使用嘀嗒拼车。
首先我已经习惯了这个产品,它已经在我脑海里形成了固有的印象。虽然滴滴也有拼车功能,但我总是习惯性的打开嘀嗒拼车,就好像嘀嗒后来上线了出租车功能,但我打出租车还是习惯用滴滴一样。
如果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当你一旦在某一方面有需求,就不自然的会想到并使用某个特定产品时,那么这个产品就演变成认知产品。它在消费者的认知空间里已经深深的占了一个位置,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产品之于品牌,品牌之于产品,可谓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相关系列的认知,本质上是让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关联。
产品是品牌的某一品类或者是品牌的基础,雷克萨斯是产品,单拎出来亦是品牌。芬达是产品,单拎出来亦是品牌,无产品打造不了品牌,品牌成立之后,逐渐衍生新品类或爆款产品。
所以做产品的本质是满足用于需求,但是最终目的是形成品牌,成为认知型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所以高阶的产品就必须具备品牌思维,或者从小的说需要运营思维。
上面是从产品的三个不同的阶段来解释集中不同的产品思维,其实对于同一个产品我们也可以按照三个不同的维度思考,用户维度,产品维度,业务维度。
1)用户维度
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产品使用方式是否符合用户使用习惯,产品流程是否流畅无阻,产品功能是否是用户想要的。
尤其是C端产品,用户的留存是判断一款产品好坏的重要因素,而决定产品留存的是核心需求满足的程度。用户维度思考问题,恰恰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用户思维和体验思维。习惯用户思维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重视用户体验,才能让用户爱上你的产品。
2)产品维度
站在产品的角度思考问题,产品思维不同于用户思维只需要关注用户好不好用就行了,产品更注重产品本身逻辑结构的合理性,比如怎样更好的引导用户,库存不足是不可以给用户推荐类似的商品。怎样给用户更加友好的提示,登录时密码错误可以提示 “手机号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而不是“系统异常”。
产品思维就是要给产品更加合理的逻辑结构,让整个产品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然后形成闭环。这个正是我们在形式产品阶段特别看重的,让功能设计的更合理,让业务流程在产品上运行的更顺畅,让功能和需求的匹配度更高。
3)业务维度
站在业务的角度思考问题,业务虽然依赖于用户与产品但是又不同于两者,业务是指我们发展中要处理好的相关事务,往往具备销售的性质。
对于产品而言,从产品的规划设计到产品的营销落地所采取的行动就是业务。从销售或者发展角度而言,产品是业务的载体,是业务实现的手段,业务的范畴里产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没有产品依然可以有业务,一个业务里也可能涉及很多的产品。
站在业务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掌握行业知识,公司业务流程,市场商业价值,投入转化率,怎样更好的将业务在产品中体现,怎样更好的服务用户,进而更好的给公司带来价值,创造利润。从业务维度去思考产品,恰恰是为了达成认知产品的状态,需要运营和营销的思维。
当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去思考产品问题的时候,产品就超出了某种单一的形态,它是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庞大的体系,而产品思维其实就是通过科学方法论来持续获取最大化价值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的思维,进一步把解决方案产品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具备以下四种能力或者思维。
第一,全局能力,操盘思维。
对于程序员甚至大部分产品经理来说,我们关注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比较窄,往往产品发布上线以后我们就不在过度关注了。但是从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或者从业务维度来看的,产品是一个长期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只有产品研发,还有市场策略、运营策略及营销策略。
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所以我们需要站在全局以及整体的角度上对产品进行通盘的思考。
- 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产品?
- 产品的定位是什么?
- 产品面向的用户群体是什么样的?
-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使用我们的产品?
- 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价值?
- 产品长期发展的规划是什么?
- 实现产品目标的路径是怎样的?
只有清楚明白的想清楚以上几个问题,我们才能保证产品不会往错误的方向发展,才能确保产品的定位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是我们在纠结一些业务细节时,可以跳出来衡量产品定位的一个标尺,正所谓不忘初心,以终为始。
从全局出发,也要求我们在技术维度思考问题时也能不局限于当前的需求,而是看的更远,对整体看的更清晰,从而指导我们做更合理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
第二,共情能力,用户思维。
很多程序员经常埋怨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细节吹毛求疵,抱怨产品为什么总是没有增量的改来改去。有时候对于用户反馈的操作问题和使用问题充满鄙夷,嘲笑用户弱智,啥都不会用。因为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他们习惯了像专家一样行动,而真实的用户却是啥都不会的小白,习惯傻瓜式的思考,“可用”到“好用”,一字之差但却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一个好的产品思维一定是要具备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站在用户使用的角度思考产品的功能和体验如何更加的简单有效,所以我们脑子就要不停的追问:
- 我们想做的是不是用户需要的?
- 能否切实的解决他们的痛点?
- 用户使用是否方便?
- 用户会不会误解?
- 会不会误操作?
其实我们具备的技术思维中,像异常处理,安全意识等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体验思维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的极端情况下的体验,这些体验不可少,但是对于用户而言,这些方面能碰到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所谓用户思维是更要关注的是产品的价值和用户的体验,产品能否解决用户的痛点和问题,用户经常使用,高频的功能,我们能否切身的让他们更快的接受,更高效的使用,甚至更愉悦的主动体验。
第三,运营能力,数据思维。
对于互联网领域的产品,特别是To C领域的互联网产品,如何进行存量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已经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用户的需求千变万化,用户对于产品的感受也千差万别,但我们收集用户反馈的渠道却很有限,而真正能给你反馈的,不论好坏这至少说明用户对我们还充满期待,大部分情况是用户用着不爽就悄悄的离开了,压根就不给你留下跟他解释的机会。
如何洞察用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要从数据中去窥探用户不为人知的行为,去探索“不可名状”的需求。同时通过一些活动策划实现用户拉新、用户价值转化等增加用户粘性。
虽然软件产品或者To B领域的产品是营销大于运营,但是也可以利用数据思维,从产品数据出发,分析提炼业务数据价值,从数据中获取业务创新以及客户维系的依据和指导。
而且随着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产业互联网催生的软件SaaS化,To B的应用依然对于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运营,重视数据是当前产品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到底什么是数据思维?
- 如何利用数据发现问题?
- 如何利用数据预测结果?
数据思维不仅仅是产品思维的重要组成,对于技术思维而言,数据思维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文曾说,技术思维重视可行性,感性的拍脑袋是无法证明可行性的,而只有通过数据验证,才能更让人更有信服力。技术和产品都离不开和数据打交道,产品利用数据得到结果,技术则需要配合应用设计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第四,演化能力,迭代思维。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产品从核心产品形态到认知产品形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产品的需求迭代,以动态变化的演化思维思考产品的未来。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要妄图洞察未来,做终局的规划,而是应该快速迭代,小步快跑,以最小的代价去尝试拥抱变化。
产品如此,而支撑产品的技术体系亦是如此,我们不要期待做出完美的架构,以不变应万变,这会导致技术的僵化。而依然是利用迭代思维做好技术和架构的演化,在这一点上技术和产品是出奇的一致。否则就像技术思维陷阱里的完美主义情结一样,我们用现在的代价搏未来的机遇,可能最后是得不偿失的。
产品思维是产品经理必备的思考能力,而且随着产品经理的发展阶段不同,工作内容的不同,所具备的产品思维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作为初级产品经理,首先具备的是体验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是产品思维的基础。
而成为高级产品经理以后,你可能已经不做细枝末节的产品工作,体验思维的使用度会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数据思维,从数据的背后探索产品的逻辑和洞察用户的需求,而商业化思考的能力也在逐步的加强。
而产品总监级别的产品经理,他的视角已经从用户维度转化到业务维度、商业维度,站在更高的高度去俯视产品,从而去构建全局的产品架构和商业生态,此时商业化思维和结构化思维是他最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其实从产品思维涵盖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这并不是产品经理的专利,是每个⼈都应该具备的底层思考⽅式,所以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人人也都需要产品思维。
为我投票
我在参加评选,希望喜欢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来支持我一下~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获得抽奖机会,抽取书籍、
菜根老谭,微信公众号:CGLT_TAN。经历程序员、技术Leader、产品经理、研发Leader等多种岗位。现负责某科技公司整体产品研发,擅长企业IT架构及互联网产品架构。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