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自媒出路(一)
新媒体时代的自媒体如何生存?
当今社会纸质媒体力量在逐渐削弱,网媒以及由其衍生的自媒体正在大行其道。当年的平面媒体如日中天,而现今的生态对于传统纸质媒介来说如同一个日益加固的封印。仅仅在几年之间,传媒方式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的终端以及智能媒体的普及导致了信息碎片化以及阅读碎片化现象的大量出现,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社交媒体的兴起使读者与阅读内容的关系发生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变化:从前一本杂志发行后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去购买并且阅读其中同样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是,之前的读者本人在选择自己的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方式;而今网媒当头,现在的读者群体正在迅速地扩大,而更加多的阅读方式开始转变为被动分享式阅读。
比如你的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文章,恰好题目非常吸引你,然后你会点击进去看,而文章内容恰好是你非常喜欢甚至你非常需要的,你就会继续你的朋友圈里分享这篇文章、关注原作者或者打赏给这篇文章。毋庸置疑,你以及你的微信好友的阅读会增加这篇文章的浏览量,而浏览量的逐渐累积会导致这篇文章的“知名度”逐渐上升,很多朋友圈里的爆款文章都是这么来的。
有时在嘲笑爆款文章的不走心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媒体的经营方式。爆款文章正是由于浏览量的增加而其背后的自媒体或者网媒平台加速数据流量的消耗,根据同步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些网络平台的数据流量可以引发一连串的商业效应,譬如可以吸引一些在网络平台上做得比较好的商家邀请个人媒体为其做广告,通过其庞大的数据流量从而达到两者的权益平衡:自媒体媒主从中获利,商家获得虚拟推广量以及线上买卖量。
利用新媒体个人关注度从而获取利润,商家和媒主都能赚一笔,新进的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正在互联网上以一种不可逆的形势发展起来。
何为双向选择?
简单来说,如果从前的媒体数据是由读者选择自己的信息接收方式,而现今与读者的关系则变成了读者在选择媒体的同时也在被媒体选择。这个时代看似是信息爆炸,但是商家的经营头脑绝对不会让信息白白地爆炸而剩下一地残渣,各取所需,是现在最好的媒体经营方式。每一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信息媒体的分享以及广告效应的受益者。新媒体时代的这种规则已经大行其道,成为当今最普遍的信息传输形式。
类似从前的《读者文摘》《故事会》等杂志以广播式的形式传播,而在自媒体进入社群化传播时代,采取原创的方式没有改变,但是新媒体更改其运营方式,因此虽然内容很主要,但是营销也占很大比重。
但是我现在在做的公众号属于一个比较失败的作品。如果自媒体想要成功地营销,它的背后必定会有一套完完整整的运营机制,从内容到版面,从营销到利润。并不是写好的文章就一定会有人看,很可能很多人在管中窥豹,但是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让每一个人都不是很有耐心去观察每一只蓄势待发的豹子。
自媒公众号其实应该是个人营销的最后一步,而公众号的关注度也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它需要一定人气的积累以及推广营销的到位手段。
自媒体的推广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例如我最近接触的一款写作有关的软件,它通过低门槛投稿运营的方式,在吸引大批群众作者的同时也在仔细筛选出一批优秀的作者。与其签约的作者在虚拟网络背后联通的一系列真实用户和数据中积累了一定量的人气之后,作者公众号自然会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数据流量的蹿高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商业生机。
因此单独的个人进行的自媒体运营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在相互选择的同时也不一定能做到详尽的质量以及排版把关,因此如果没有一套完备的体系,自媒体也许永远无法达到商业化批量化大数据的传播,而一个完整的机制可以使哪怕很个人化的东西变成大数据背后的操纵者,会具备极大的投资意义。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说,“作为一个个人,写两三篇好看的文章是可以的,但你能不能365天不停地写?这需要你背后有一套机制、一个团队、以及一个体系来支持你的运营。哪怕原来是很个人的内容,一旦体系化,它就具备了投资的价值。”
有人说现在进入了IP时代。其实IP时代在很早之前就开启了。《美国队长》几十年前就有了,日本的很多IP之前就出过动画片了。只不过现在进入了大数据大IP时代,随着无数的小说改编版被搬上大银幕,双向选择化变得越来越严重。
近几年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变得更加昌盛,如果没有社交网络的盛行,自媒的内容也就不会变的那么重要。渠道和内容的互动一直很活跃,并不是说谁更强,但内容和传播之间的关系永远是相互博弈的。
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理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当商品储存、流通、展示的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商品生产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个人都可以进行生产,并且商品的销售成本急剧降低时,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当,甚至更大。
也就是说,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新媒体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个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
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也被选择着,借用黎瑞刚先生的一句话,“在这样高速度化的行业中,我们不能自大,不能自以为是,还是要学习,始终要有一些好奇心,始终要让自己保持一种不老化的心态。”
作者 糖水半岛菠萝鹿
关键字:产品经理, 创业, 自媒体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