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学习速度快人十倍,可以试试融会贯通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
这是《晓松奇谈》片头语中的两句话,每当这些话回荡在我脑海中时,我就想起了正在闭关的高晓松。放下高晓松的闭关不谈,我们再仔细体会一下这两句话,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之后,真的能看得清皓月繁星吗?我觉得未必。
每次听《晓松奇谈》时,高晓松带着我们以他独特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了。或者,程序员在读过《领域驱动设计》这本高端书籍后,就以为自己就是专家了。其实这只是错觉而已。
当我们遇到一个真正的理解难题时,我们可能会束手无策。
【我们引以为豪的无数手段,都无法解决理解难题】
面对一个未知的复杂概念时,我们天然地认为自己有无数手段能搞定它。
我们首先想起自己看过的那些书,头脑中过了一圈,此时才发觉自己对那些书都只是一知半解,虽然书里讲到了相关内容,但自己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这个难题。
于是想到去问身边的人,有些人会给我们答案,但每个人给的答案又都不一样,而且很多人都是给的模棱两可的答案,最后发现竟然没有一个答案是深入的、让人一下就能顿悟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你会结束这道题的探讨,因为答案已经有了,只是不知道答案背后的原因而已。但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仍然不会自己解决,还需要问很多人,因为不知道原理嘛。也许你怕把别人问烦了,或许送他一块糖果就能让他愉快地回答你的问题。也许你觉得这种工作方式挺好,反正不需要自己动脑子,出了问题也由别人担着,因为是他告诉我答案的嘛。
作为一个求知欲较强的人,想知道答案背后的原理,想下一次自己就能够搞定类似问题,自然会觉得这些答案没有营养,有时也会怀疑这些答案的正确性,因为他们没有给出答案的原因。
我们又想到百度、谷歌,但百度百科都是教科书式的讲述方式,虽然众多的条目都摆在那里,但对于复杂问题,根本得不到要领。维基百科据说比百度百科好,但那只是内容更真实而已,讲述方式依然是教科书式的。再通过百度搜索海量信息,挨个打开看,都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好在我们还有一个有力武器:问社区。知乎是中国最著名的问答社区,计算机专业的人一定知道stackoverflow这个全球最著名的计算机技术讨论社区。有些问题,在社区确实能发现一些真知灼见。
如果这些方法都用过了,仍然解决不了,要放弃吗?放弃吧,又有点不甘心,因为我们还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梦想着自己的学习速度比别人快。
【驱动关联】
我们看到,对于一个难题,在网络上搜不到,问别人问不出来,看似没有办法了。其实我们有一个终极武器,就是自己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考验的是人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记忆能力。对于海量信息的处理,人脑远远比不上电脑,但电脑很难为这些内容建立关联,而这恰恰是人脑的优势。
对于这个理解难题,我们手头上有这些信息:头脑中仅有的一点思路、身边人的只言片语、网络上零散的海量信息。为了解决这个理解难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些信息建立关联。常见的关联可能有这几种:因果、并列、包含。
本文只关注于这几种常见关联之外的另外一种关联: 驱动关联 。
“驱动关联”是我自己这么叫的,在网上查不到。其实名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在于它的意义。通过下面两个例子,我会给你展示“驱动关联”到底神奇在哪儿。
【星巴克的“咖啡宗教”】
星巴克商业上很成功,但它的很多做法看起来是很奇怪的:
1.店员和店长之间,不是称呼他们的职位,而是互相称呼伙伴。
2.一个普通员工,如果在星巴克的工作时间超过400个小时,就会拥有一种叫咖啡豆普飘的期权。
3.所有员工都要经历一个叫“学期旅行”的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无论世界各地的员工都要到美国总部参加培训,星巴克是不计成本的。这个培训包括基本的职业技能,还包括咖啡的知识:咖啡豆从哪里采来,咖啡豆怎么生产加工的整个过程。员工们会津津乐道地去讲这些东西,甚至和顾客一起交流,把那里头的渊源跟你讲的非常清楚,非常有故事感。
这些做法,作为一个中国的咖啡顾客,大概是感受不到的,这一点我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本文姑且不论。
以上这些奇怪的做法,我们能找出它们背后的原因吗?到底是由CEO的一个概念来驱动,还是CEO的多个不相干的概念来分别驱动,还是自然形成的亚文化?这些很“浪费”公司财力的做法,其意义到底在哪里,不这样做会怎样?
业界是有一个公认的说法:这是星巴克在打造它的“咖啡宗教”。你看员工和店长之间都以伙伴相称,这不是很像基督教里的兄弟姐妹吗?让员工充分了解咖啡的制作工艺和历史传承,这不是很像宗教的传播吗?
至于星巴克的老板是不是这么想的,我们也很难求证,但这个解释是完全能解释得通的。解释得通,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个具象化的解释,我们才能在头脑中建立一个逻辑:星巴克要打造“咖啡宗教”,这样才能使员工和顾客更加有粘性,才能产生价值,于是在“咖啡总结”的驱动力下,才有了如上这些看似奇怪的做法。
核心驱动力是打造“咖啡宗教”,它把上下游的因果关系彻底打通。
这里的因果关系是 :因为有这些奇怪做法,所以形成咖啡宗教文化。因为有咖啡宗教文化,所以才会使员工和顾客更有粘性。因为员工和顾客更有粘性,所以才能产生价值。
而在产生这个“咖啡宗教”概念之前,创始人的思维世界是一片蛮荒,什么都没有。所以 他的思路是倒过来的 :我想产生价值,就需要让员工和顾客更有粘性,从而需要一种“咖啡宗教”文化,之后才会在“咖啡宗教”的宗旨下有这些看似奇怪的做法。
这种思路就是我说的“ 驱动关联 ”,它是一种 倒因果 关系。
【软件行业人士,如何理解ClearCase的视图】
以下内容是一个我自己实践过的例子,完全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在网上是查不到的。这是我用分析“驱动关联”的方法总结出来的,不过里面难免有疏漏,请大家自行参考。我相信看过我这个总结之后,你对ClearCase的理解速度和理解高度会大大提高,而且是在短短几分钟内的快速提高!
ClearCase是一个源码管理工具,和SourceSafe、Perforce、Git、Svn同属于源码管理工具,有一定的类似性。
但ClearCase有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视图。其他源码管理工具都没有这个概念。
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概念面前郁闷很久,即便看过了官方手册、学会了如何使用,也不知道它背后代表的是什么。一旦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ClearCase而不选择Perforce,他根本答不上来。由于不理解为什么这么选,很可能会在使用ClearCase时,存在很大的误用而不自知。等到发现自己的误用时,已经很难再回头了,对于公司,这是很大的损失,对于自己也是损失了一个机会。
我给出的“驱动关联”是: ClearCase 的创始人想实现代码动态共享,所以他建立了视图的概念 。
再具体一点,其他源码管理工具,如果想在两个分支之间共享代码,必须有人来做合并。也就是说,需要把另外一个分支上的最新修改合并到当前分支上,只要源分支上发生一次变化,就需要做一次人为合并操作,成本较高。
那视图如何实现代码动态共享呢?
视图可以配置成每个文件都可以分别指定各自的分支和各自的版本。于是,为了在两个分支之间共享一部分代码,我们指定视图中的一部分文件使用当前分支的代码,而另外一部分文件需要引用从其他分支上共享来的代码。而且更重要的是,系统会自动把源分支上最新修改的代码拷贝过来,而不需要任何人工的干预。
在视图的驱动下,VOBS策略产生了、分支上只保存修改的文件而不保存未修改文件的策略产生了。一旦去掉视图这个概念,这些策略就必然会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怎样驱动的细节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以后可以专门开一篇文章。如此一来,整个系统的策略就都说得通了,这就做到了融会贯通!
ClearCase的这些思路早已存在于IBM架构师的头脑中,但也许出于保密原因,这些思路无法展现在网络上,或者展现在了网络上的某个角落,但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我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概念理解问题。
退一步说,即便我们的理解是错的,我们也已经从思考中收获良多,不仅增长了自己的智慧,而且体会到了软件架构之美,再理解正确的思路也是很容易的!
【结束语】
一旦学会了“驱动关联”这种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我们可能会发现,无论在学习速度和理解境界上,都有显著的提升。因为我们理解了整个系统的运作方式和根驱动力,自然也会了解系统的优缺点,在解决系统问题、改进系统时,当然会游刃有余,而不是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面文章。
----------结束----------
作者 阿远奇谈
关键字:产品经理, clearcase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