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估值翻了 24 倍的今日头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从去年开始传的沸沸扬扬的今日头条D轮融资,终于落地的消息。近日有传闻称,今日头条已于 2016 年年底完成 10 亿美元左右的 D 轮融资,投后估值约 120 亿美元,完成融资的同时, 新浪与360董事长周鸿祎已分别退出今日头条的股东序列。 三年估值翻24倍的惊艳成绩让人侧目。而融到的这笔钱预计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会用于开拓海外市场。

今日头条这一次10亿融资释放了一个讯号,就是和微博的彻底决裂。这几天更是传出了BAT“围剿”今日头条的说法,信息流领域成了这些巨头们角逐的新战场。对于今日头条而言,本身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大敌”。可以说不只是巨头,几乎想在内容领域有所动作的公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头条当对手。这一次和微博的决裂,今日头条内容市场的竞争愈加惊心动魄。

今日头条的核心阵地是信息流广告,面对今日头条的异军突起,不少媒体平台都不甘落后,李彦宏在内部演讲中就曾把“内容分发”放到了首位,并推出百家号,吸引优质作者,进一步因内容分流用户。优酷土豆、微博、UC等“大阿里系”资源,已经在全面进行整合,UC头条更是改名大鱼号对标头条号。头条在内容上的成功让想在内容领域有所动作的公司不自觉地会把头条当对手,也越来越多的内容创造者选择了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而部长的头条号也是在两周之内迅速达到了了1.5万人( 在这里不得不加粗涂黑的说:感谢各位观众老爷 )!

自微博与微信这两个巨头占领社交高地之后,好像再也没有后来者。纵使阿里巴巴武功盖世,但也在社交领域频频栽跟头,而今日头条不止悄悄上线了“爆料”功能,还推出了“上头条”功能和头条问答等,进一步则将头条号的个人首页增加了将关注、粉丝、访问量等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交社区体系,维持并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使用频次。不得不说,头条的上头条功能带来的流量是相当可观,懂不懂就是百万级的阅读量,这与微博动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以说,当平台能自动生成内容、匹配服务,精确传达到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时候,数据就成为了一种 “新能源”。用户 会沉浸于今日头条的推荐阅读内容, 认为机器算法比人更懂自己的需求 。因为当用户登陆今日头条时,它能根据其社交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 在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其兴趣DNA ,并在每次新动作后, 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 ,进行更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从以前主动获取信息,到如今被动接受信息,后者的频率往往高于前者,这一次变化,就是内容分发和获取方式的本质改变。

同时,今日头条也开展了视频业务的推进,头条视频2015年的日均播放量是1.8亿,2016年视频的日均播放量为12.69亿,同比增长了605%。短视频平台的阅读量已经追上图文和组图。目前,今日头条的短视频浏览时长已经超过了中国传统视频剧透爱奇艺,优酷土豆。早在今日头条羽翼未丰之时,BAT均有投资或者收购今日头条的打算,但张一鸣却接连拒绝了百度和腾讯抛来的橄榄枝。而今,今日头条俨然已经成为了连BAT都没想到的新闻类公司强劲对手。

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也加强了用户对移动端的依赖感,从新闻阅读到浏览视频,部长认为今日头条一家现在还做不到大吃四方,而巨头们组织起来也不会妨碍到今日头条的发展。成为新闻界的”内容独角兽“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内容聚合一家独大的情况那是绝对不太可能,毕竟市场的激烈程度要比想象中更加复杂,而且信息公信力差也是今日头条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人人诟病的标题党和低俗信息是从自媒体诞生之日就有的,这个锅,大家也不能让今日头条背。巨头们摩肩擦掌跃跃欲试,传统门户一个个虎视眈眈,信息分发和内容聚合领域的对决,巨头们的布局和今日头条的破局中,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作者 京畿部长

关键字:产品经理, 头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