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发展中,不可小觑的个人价值观
什么是常识?常识即人们自己的价值观。
人们把自己的价值判断称为“常识”,因为这些判断本来就是从人的原始思维而来的。从一年四季,到我们的一日三餐,我们已经习惯性的去将其认为是必然存在且遵守的。
经常有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乃至开发的争吵段子在网上传播,这其实就是人们的“常识”在作祟,每个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即使很多人说自己已经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事实上其实并没有,因为这是一个“常识”问题。
一、理解“常识”
什么是常识?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已经阐明:即人们自己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
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 15 万个避孕套,竟在开幕仅仅五天之内被用完。(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发放的避孕套数量是 45 万)
相信大部分人内心产生的第一个想法是:运动员身体真好!(包括我也是)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网上有很多当时的存照,伦敦奥运会发放的避孕套的包装很有创意且非常精致,很多运动员包括志愿者或工作人员都带走了相当一部分作为纪念品。由此可以看出,事情并不是像大部分人想的那样:“运动员身体真好”。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而大部分人都属于后者。
包括所谓的产品经理、设计师、开发。 大部分人都习惯于无限夸大自己的情感,一边说金钱如粪土,一边说朋友值千金,一边说生命无价,一边说爱情价更高。 不然也不会被朋友圈的“网易云音乐把 5000 条评论印满地铁上班族看哭”而刷屏。
很多人说: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有一颗 同理心 ,会站在各种角度去看待问题,并给出正确答案。
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么?这相当于让一个人屏蔽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然后从别人的价值观出发去思考一个问题。 直接告诉你:这不可能有人能做到,甚至是机器人(机器人也是由人创造,可以理解为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产物)。
什么是价值观?维基百科解释: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说人话就是:它是你大脑的一部分,是没办法切除的。 无论你思考什么问题或做什么选择,它都是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这就是你的常识。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大部分优秀的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都是理工科出身的原因(张小龙也曾是程序员),理工科出身的人虽然也受其自身的价值观所影响,但是其相对一般人来说更加理性(同样无法做到绝对理性,所以是相对而言)。
二、数据很重要,细节更重要
也正于此,很多人就开始拿数据来说话,互联网相当一部分人极其推崇数据, 就这点来说:我承认数据很牛X,但它不是绝对的。
举个极端例子:
两个完全相同的页面,一个按钮是方的,一个按钮是圆的。做 A/B test,得到的数据显示方形按钮的页面点击量高了 20%,转化率提高了 6%,结论:方形按钮更受用户喜欢。
绝大部分人会同意这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然而我们也不能说它就是错的。为什么?这个测试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真实的数据,点击量和转化率确实有明显的差别。但事实是:方形按钮 可能 更受用户喜欢。
用户群、时间、场景等都没有详细说明,但如果详细说明了,数据就能算得上详细了么?还会有更多问题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很多公司依照数据来做产品,依然做不好的原因。
我从另一个比较有趣的角度来说说数据的形象:
- 非洲目前仍是世界上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地区,2006 年平均每天有 1.4 万名 5 岁以下幼童死亡,主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和传染病。
- 有一名叫格伦的 4 岁小男孩,他生活在一个平民窟,时常挨饿,也许你的捐款能让他重获新生。
有一个机构找了 200 人,让他们对其进行捐款,结果是:2 得到的捐款数比 1 多了一倍多。 数据可以做参考,但绝对不是决定性的,人类的常识更喜欢细节 。
相信我,如果三观不合,即使你的证据是真实的,别人也不一定会接受的。
第一段我解释了什么是“常识”,第二段我解释了人类“常识”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相信大家都明白了 PM 与设计以及开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发挥作用,所以很多团队成员三观合的相处的很好,三观不合相处的不好。
第三段我来说说,如果三观不合,要怎么办。
三、怎么办?
前阵子有人嘲讽我的学识修养,他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文章的标题是不会有粗俗的字眼出现的,比如我的一篇文章《自我要求高一点,别天天站在自己的角度“瞎BB”》中的“瞎BB”。
所以在我的角度看来:这个人的价值观有明显的问题,甚至思维逻辑都是有缺陷的,知识基础也很薄弱。
高端文人不说脏话?我随便就可以举 200 个例子告诉你从古至今有多少高学识高修养的人说/写脏话的水平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
大文豪苏轼说佛印:「我修行时,观君如一泡屎!」这句话流传至今,你说苏轼没文学修养?
如果这会有人举了例子又反驳我,balabala 的说了一大堆跟我观点相反的论点,我同样不会接受,然后继续互相反驳。这是人的特性,没办法的。
如果我们俩是共同作者,并且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如何处理这篇文章的标题呢?所以我们要找到出发点,并且必须有一个人来做决策。
好比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如果你与开发意见不合,那如何处理与开发的关系呢?常见么?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要是有胆子反问面试官,他同样给不出你一个正确答案。那为什么考你? 就是看看你的价值观是不是与我相符。
价值观不合怎么办?与产品经理意见相左怎么办?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答案,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支撑你论点的证据,来与对方探讨,如果你觉得对方是错的,但是你没证据证明而对方有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并且他还正好是决策人,听他的,别抱怨,去执行,那仅仅只是你的“常识”在作祟罢了。
如果心里不爽,即使私下说一句:他妈的。又如何?你还是得做。
END.
呆呆,微信公众号:UDai-bl,交互设计师一枚,擅长交互动效、产品分析、数据分析、用户研究、行业分析等。
关键字:产品经理, 常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