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用户养成计划
对于有种子用户运营经验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公司下达新产品试用者数量指标后,运营者则会无所不用其极拉身边亲朋好友去试用,然后把已经试用的人拉进一个种子用户群,坐享其成地指望通过这些人能够持续活跃地、持续地提出关于产品优化的建议。可现实是,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朋友的情面去尝试,而不是主动地关注目标产品,所以只有起初那一丢丢热度,还要靠红包才能让小部分人活跃。而由于没有共同话题,根本讨论不起来,最后这个群沦为一潭死水,除了偶尔发下广告才能激起一点点涟漪。
其实出现这样的困局,很明显,运营者有明显错误认识:
(1)以为种子用户就是最早接触产品的人,没有从产品使用的实际场景去筛选邀请客户;(2)成功邀请的用户应该是有可能培养成为目标用户的,因此是需要一定时间去与其互动、维系,而最终沉淀下来的、愿意陪伴产品成长的热衷者才算是种子用户,这期间,应该重用户的质而不在量!
做好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这批用户可以验证产品经理当初的创意是否是伪需求,验证MVP是否有市场空间,然后依据他们的反馈进行调整。我尝试根据平常的累积和对这个课题的理解,将拆解为以下几个问题来解答:
1、什么是种子用户?与核心用户的区别是什么?
2、你了解产品的种子用户吗?
3、如何快速获取种子用户?
4、如何长期维系并培养他成为忠实fans?
一、 正确理解“种子用户”
所谓种子用户就是“受你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困扰最深的一小群人”,通常是某种意义上的熟人,他们是产品的“天使用户”、“用户顾问”。(苏杰老师在《人人2.0》P86是这样描述的。)
作为产品“铁粉”的他们,一定要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1)他们有着比一般用户更迫切解决的需求。他们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却苦于无从下手,这批用户一般饥不择食,虽然你孵化的产品仍有缺陷,但是他们愿意配合你去快速完善;
(2)他们对该领域有一定程度上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也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对产品的见解,才有资格为产品的优化评头论足。把这批人聚合在一起,因为共同的话题、兴趣爱好不会对彼此产生行为疑义,自然在群里交流起来也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氛围。
(3)产品一旦成熟,一定是目标用户群体。他们陪伴产品一路成长,从一定意义上,这个产品也是他们心目中的“相对理想”产品,无论是实用功能还是精神追求。所以在市场推广期,他们还会帮助推广宣传,扩大潜在用户的外延,影响新一批核心用户的诞生。
而核心用户也是能够给你贡献各种资源(比如内容,产品创意,技术难题等等),贡献现金流。同时还能够帮你传播,给你带来更多直接或者间接用户的铁杆支持者, 但是我的理解是,核心用户更侧重于对产品在成长阶段的现金流/流量和品牌知名度的贡献。
二、 找到精准的种子用户
找到精准的种子用户,取决于你对产品定位和用户属性的理解。所以在产品孵化过程中,前期必须做好数量足够的用户调查,因为这会决定你对用户画像描述的精准度。这里提供一些指引上的方法论。如果你能解答出以下几个问题,那么对产品用户画像也将非常清晰:
(1)产品定位是什么?|产品的痛点直击用户什么需求?/差异化在哪?
(2)哪个细分人群会对这个产品最感兴趣?|试着用一些词语去描述他们,清晰地限定描述出他们具体是怎样的。
(3)这个人群有什么样的特点?|性别、年龄、地域、受教育程度等维度上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独特的习惯?消费能力如何?
(4)他们喜欢出现在哪里?|他们会喜欢用什么APP?关注什么样的公众号、微博?线下的什么场合会出现得比较多?集中在哪个网络部落,是技术论坛、还是产品经理社区、还是开源社区等。
(5)他们对什么样的东西会感兴趣?|喜欢什么?憎恶什么?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什么样的文章能够打动他?有什么样的词语是只有这个人群看得懂的?
(6)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他们过来?|怎样把产品的核心特点,和他们的喜好结合起来,作为第一批使用的用户,他可以得到些什么。这就需要按照方式所在的渠道来分小组:新媒体、百度SEO(SEM)、论坛、qq等等。每个渠道所带来的效果都不同,需要按照实践效果来做优先级区分。“日常渠道维护”是运营推广的基础架构,也是稳定增长的主要手段。
(7)怎样可以筛掉不合适的人群?|为避免不合适的用户进来破坏氛围,可以通过邀请码、需要申请审核、需要付费等方法筛选出最需要的那拨用户。
根据以上问题,其实你自然会产生解决路径:通过用户画像锁定用户---找出目标用户线上/线下轨迹---列出符合的渠道,按照渠道特点进行推广---搭建渠道架构,策划运营推广方式---统计数据,跟进调整转化率。
三、 具体获取种子用户的方法
种子用户不是满大街地拉人头,还是以精准为主,如果是为传统行业去嫁接互联网而去研发线上产品的话,那对于这个互联网产品则会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本身公司就累积了大量的“专业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邀请使用即可。但是如果没有,则需要一个一个去累积,这必然是运营者在用户累积最辛苦的阶段,那么获取种子用户具体有几种方式呢?
1、如果是还没成型的产品,可以制作一些微信链接、宣传册或者概念视频介绍产品的功能给有兴趣的用户看,然后期间可以告诉感兴趣的用户,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进入该产品的社群进行后续的体验和交流互动,形成产品最初的储备用户;
2、对于成型的产品可以对外小众化地推广公测版,吸引对这个领域最感兴趣的人群,而试用期间用户体验中肯定会遇到一些bug,他们提出的建议便会帮助产品优化改进。
3、如果需要精准度更高的寻找方式,则可以去产品涉及领域的相关论坛、qq群、豆瓣、微信群等去潜水挖掘,挨个加好友拉进自己的内测群,这里不得不提小米当年第一部手机问世前的做法:
4、找到该领域的意见领袖或者是需要此类产品的大公司,免费让他们试用,如果感受好还能成为你推广产品有利的品牌背书,亦或是让他们帮忙推广,当然这得看彼此的关系是否过硬,或者给钱也是可以的。
5、其他方式。根据产品特性以制定个性化的方式去传播,如果孵化的产品是提供知识性服务的,那很好办,通过举办线上知识分享微课堂或者举办线下公益座谈会,在分享完知识后,可以把这批用户当做天使投资人阐述关于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看是否能够打动他们,聆听他们的想法。
四、 如何长期维系,成为你产品第一批生力军?
这一步也是不容忽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用户来进社群,结果因为没有好好维系跑掉了,前期所费的功夫也就白费了,所以让这批用户愿意花时间与你沟通、互动是非常重要的。除非产品研发团队的资金支持非常充足,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基本是靠人与人之间对某项事物的共同热爱和情怀维系着,因此当中与种子用户的链接则更多应该从人性角度去考虑:给予用户重视感、尊贵感、特权感(VIP)。
(1)提出反馈或问题,立即解决。对用户的抱怨点、吐槽点,哪怕很小,都应该立即处理,用户便会产生莫名的被重视感,“你因为我就立刻改进产品,我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没消费你的产品呢~”可想而知,他对这个产品的品牌会激荡起怎样波澜壮阔的感情?
(2)用各种方式鼓励用户分享的同时,也把用户捧高。客户发话积极回应;客户产出与分享正面内容,积极吹“捧”;动用一切资源留住客户,当然这一切的交流必须建立在真实、真诚的基础上,不是敷衍奉承的。
(3)发起限定人数的试用活动,让心动的用户去争取这个看似“来之不易”的机会,无论是不是限定人数内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获得这个VIP名额,要珍惜!
总结
我认为,技巧固然需要,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所有事无巨细的工作无时无刻都应该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一切,只有这份“同理心”、“使命感”才是克服阻碍、推动产品优化的关键,当然,这必然包括服务用户。
微信号:一羲之地 | 欢迎交流!
作者:刘羲
关键字:产品经理,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