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容服务平台如何由内容生产方转变为内容提供方?

实际案例:有一个服务于某一个互联网行业的平台,原本的设想是想要通过内容创作去吸引到所定位的用户关注。并且后续会对于相关的用户去进行内容上的创收,但是后面渐渐发现,用户对于相关内容质量有了更加严苛的追求,寻常的内容已经不足以将用户的积极性再活跃起来。那么本身这个平台自身产生内容就有一定的压力,因为基因当中并没有内容创作的条件,那是不是可以引导诱发让用户去产生内容呢?
问题一、对于一家没有太强的内容创作的平台如何去诱导用户产生优质的内容
问题二、对于用户产品的内容如何加以利用成为平台的新血液
问题三、在内容创作的行业里,是不是没有内容创作基因就无法进军该领域

问题一、对于一家没有太强的内容创作的平台如何去诱导用户产生优质的内容

我的答案: 首先,需要思考用户为什莫生产内容的底层逻辑,即用户为什莫要在你平台要产生 UGC 内容,平台能给予用户什么,挖掘用户真实诉求比如 我在知乎上做一些回答可能是因为我能成为知乎的知识大 V,在其他平台分享可能会获取一些分享费用,在芬达上分享可能会获取一些费用,这是我的诉求,所以,基于这些诉求就要考虑,在一个服务的平台上去吸引更多的用户产生 UGC 内容,这些内容用户到底图什么,或者你能给予用户什么样的价值,是能够帮助用户达到人家的个人 IP 还是能给用户一些成就,或者是给用户一些(甚至直说就是现金)激励,所以你得分析的是这些用户产生内容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等量交换价值的过程,如果你是一个有用户的平台。那么你交换的就是你的流量;如果你有流量的平台,那比如我在你这儿分享能够被更多人看到的话。我图你的是流量优势,而你图的更多是用户,那如果你没有流量的,你只能是拿一些其他东西来诱导用户在平台产生内容,这是问题第一个答案。

问题二、对于用户产生的内容如何加以利用成为平台的新血液

我的答案: 问题二说的是对于用户产生的内容如何加以利用,然后成为这个平台新的内容去用做拉新。首先,如果是这样一个想法现在有很多例子,拿我们带你穿越自己来做例子,其实我们现在每周五有一档答题有问的节目。就是利用用户产生的问题,然后我们二次加工和整理产生成一种新的内容,然后发出去。在用它去做拉新的效果。 这个怎么做到呢,其实很多的 UGC 内容发过来并不是很专业或者简单易懂,举例是一份菜的话,这些内容就是菜谱的原材料,而我们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排版、梳理,最后呈现出一份菜,然后在用这份菜去做用户拉新;所以其实这块还是回归到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如何能够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用户参与提出问题或者输出内容,给你贡献出更多的原材料。其实这个很简单。很多人如果他投了一篇稿儿,你修改完善变成具有可读性然后又发出来了,他觉得这事与我有关,就可能分享给朋友,或者微博、QQ、朋友圈等,起到拉新节点的作用,所以如何提高用户积极性,重要的是内容与用户有关。

问题三、在内容创作的行业里,是不是没有内容创作基因就无法进军该领域

我的答案: 第三个问题,是在内容创作的行业里是不是没有创作基因就无法进军这个领域。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首先之前我从零八年开始创业,当时做的是企业黎明志,而且我上大学学的也是销售,就是市场营销专业。所以如果纯从技术角度来讲的话,我不是一个科班儿出身的一个主播;那为什么我能做音频的主播。从最开始做网络节目到现在我们在北京人民电台也有一档节目是,因为这两三年我很热爱这件事儿,而且呢,我的节目每期我都会听最少三到五遍。所以我能从每期节目里总结出我在主持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以我每天都是在迭代的。 至于你有没有这个基因,倒不如说是你这件事有没有这个兴趣,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是一定可以把这件事做好的,如果你没有兴趣。你会找各种理由来说你做不好;比如我们不具备这个内容创作的基因,有一本书讲的是刻意练习,包括写作这件事儿;我朋友叫黄友灿,现在是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他以前也不是一个专业写手,但是他经过刻意练习之后,他每天都会写一篇文章。持续了两三年之久,那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写手,那你说他是否具备这个内容创作能力呢,并不是一开始具备对,而是以兴趣为基准然后在刻意练习最终达成~

追问:蛋解是如何进行 UGC 第一梯队的维护和第二梯队的持续培养的?

我的答案: 首先用户是有一个生命周期的,比如拿我们蛋解创业来说,其实我们服务的用户,主要是那些想创业和刚创业的人,因此我把它归为创业从-1到1这个阶段的用户。如果我讲的都是 A/B 轮以后的事情这些用户首先听不懂。那如果讲太浅的内容 A/B 轮之后的用户儿也不感兴趣。所以我们是只做-1到1,即 A 轮后的那些创业者他其实不是我们用户。那些对创业不感兴趣的也不是我们的用户,有了这个定用户定位之后,我们在想如何留存用户以及拉长它的生命周期,让用户提供更长关注我们的时间。那你说的是 UGC 第一梯队的维护和第二梯队持续培养,其实这个不算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我理解的是如何让路人变成粉丝以及如何让粉丝更爱我们,那你所谓的第一梯队我理解的是铁粉忠粉真爱粉,你所谓的第二梯队的我理解的其实是那些了解创业但是并没有那么热爱和喜爱的用户,所以其实我们重点的是让粉丝如何更爱我们,而不是去过多的关注如何把一个骂我们的用户或者路人变成我们的粉丝,后者变现的成本会很高,前者你只要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就可以。同时呢,你要放大每一个听友的声音怎么理解呢,比如说,今天你如果是我好友的话靠朋友圈和关注公众号的话,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件事儿就是我们 7 月 1 号和 2 号做了一场皇家鸡排跟我们的筑梦计划。这个筑梦计划,我们找了三十个听友现场的通过活动。有二十一个听我加盟了皇家鸡排开店,然后我们这二十一个听友其中的一个叫田小田的姑娘。我们现在跟踪报导记录他每天开店的过程,然后把这些变成视频变成图文把他的行为放大;提供给更多的听友,让其他听友看到他因为听到通过蛋解他不仅实现了自己开店的这个小梦想,同时在开店过程中,蛋解一步一步帮助他完成这个小梦想的,我们只需对外解释为什么选择田小田即可,首先,田小田是我们三年的忠实听众,其次,我们所有的新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因此我们也会给予反馈和帮助,完成他的小梦想,我们投入资源帮助她去做这件事,首先她是有很高用户满意度的,其次别人看到我们这么帮助一个热心听友,别人也希望成为她~

/耿伟@蛋蛋 蛋解创业 创始人

关键字:产品经理,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