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意识理论解密:聚焦不同角色「主」情绪
任何决策总体现在一定的认知与情绪的框架之中,问题在于是你掌控情景意识,还是情景意识左右你。
天天面对的现实情景,就是一次次对焦, 若对焦不准,镜头就会模糊,就会误判; 而人生一世,天天都需要对好焦,经过岁月时光淬炼的我们,已经更接近老手的状态, 什么谜一样的情景,即使总是在浮沉漂泊中, 天天焦距,依旧能够对准!
“我们都活在别人给定的情景、语境和规矩里。”
许多情况下,关键不在于表达的实质内容是什么,而在于是何种情景意识当中;任何决策总体现在一定的认知与情绪的框架之中,问题在于是你掌控情景意识,还是情景意识左右你。
- “我祈祷时可以抽烟?”
- “我抽烟时可以祈祷吗?”
本质上是在问一件事情,却因为情景意识的设置不同而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回应。
一、基于注意力资源分配的情境意识理论
1、情境意识的概念
情景意识英文为Situational Awareness (SA),这方面最知名的女研究学者、前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米卡·安德斯雷博士(Dr.Mica Endsley)给情景意识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于环境要素的感知、对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其未来状态的预测;情境意识是个体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内部表征;在复杂、动态变化的信息环境中,它是影响操作者决策和绩效的关键因素。
(1)三个水平
Endsley 将情境意识分为三个水平:
- 第一水平为线索知觉 ,是情境意识中最基础的环节。
- 第二水平为理解 ,即对不同信息的整合及做出有关目标的决策。处于第二水平的人能从第一水平获得的线索处得到与操作相关的来自于主客观方面的重要信息。
- 第三水平为预测 ,即预测未来情境事件的能力,是情境意识的最高水平。
(2)时间观点
Endsley 提出情境意识的三个时间观点: 即对时间的知觉、与事件相关的时间动态以及对真实情境的动态知觉。
首先,在许多不同领域的情境意识研究中,时间都被认为是情境意识的重要构成元素,特别是在情境意识的理解和预测水平上;环境变化的速度也会影响情境意识。在环境变化过程中,人员应该采取相应认知策略以便保持高水平的情境意识。
(3)情境意识与决策
基于情境意识是人员关于环境状态的内在模式的观点,Endsley 认为人员可根据情境决定并执行必要的反应,然而在将良好的情境意识转换为良好表现的过程中却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因此,在Endsley 的情境意识的加工模型中并没有将情境意识与行为决策作为一个相结合的加工过程。
一项飞行事故人因失误的研究发现,26.6% 的事故是由于整个机组人员在具有良好情境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了错误决定而导致;除了情境意识的影响外,Endsley 认为策略失误、组织及技术限制、经验和训练不足及人格特征(如冲动、优柔寡断和冒险等)都会使个体易于错误决策。
2、情境意识的信息加工模型
Endsley 的情境意识信息加工模型表明,情境意识与动态、不断演变的情境有关,情境意识的内容不同于长时记忆中的静态知识。因此,真正的情境意识测量应该仅强调环境中动态变化的元素。
(1)注意、工作记忆与情境意识
人员从环境中获取的情境意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受到注意和工作记忆的限制。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选取并决定什么信息应被加工并形成情境意识,基本由注意所决定。信息一旦被采纳,便会在工作记忆中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并与目标和计划进行对比,而人们如何通过注意获得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期望、目标和已被编码的信息等等。
此外,也有其他学者研究发现操作人员的注意与他们的目标相一致。工作记忆容量也会对情境意识产生限制。初学者和处于新异环境中的人需要在工作记忆中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并作出相应计划。Jones 和Endsley 发现,8.4% 的情境意识错误(与分心和中断任务相关)都是由于工作记忆损失(信息被觉察后立即被忘记)导致,而Adams 等也指出,即使是熟练人员,当大量信息涌入时,注意和工作记忆的有限性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2)长时记忆与情境意识
Endsley发现有经验的飞行员可以连续5-6钟报告相关的情境意识信息而不出现工作记忆信息的衰退,这一观点支持了Cowan的认知模型,该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长时记忆的激活装置,为了必要的模式识别和编码,信息会直接从感觉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环境中突出的部分会通过局部注意或是自动化的激活被保存在作为长时记忆激活装置的工作记忆中,而信息则会通过那些激活的心理模型或图式来加工并存储;
情境意识是获得的外部信息、工作记忆加工和被激活的内部长时记忆的特殊产物,并且与内部表征的形成相关联。尽管长时记忆存储有多种形式,但心理模型的观点却得到了许多支持。长时记忆以心理模型或图式的方式存储,并在解决工作记忆限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员通过已具备的经验发展出与他们操作的系统和所在环境相关内在模型,这些模型有效地对注意进行了引导,并在无需载入工作记忆的情况下提供了整合信息的方法以及对系统为例状态进行预测的机制;环境中的重要线索会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图式相匹配,并指出提供即时情境分类和理解的典型情境,从而简化了决策过程。
(3)目标与情境意识
目标在情境意识的发展中处于中心位置,从本质上来说, 人的信息加工是在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和目标驱动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之间交替进行的。
这种交替对于情境意识的构成也十分重要:在目标驱动加工中,注意被引导用来搜寻与目标相一致的信息,并在信息编码的过程中使用目标来过滤掉无关信息;在数据驱动加工中,获得的信息可以用来激活新的目标;两种转换是情境意识潜在的重要机制,倘若出现错误,可能会导致情境意识受损;Endsley认为,理解情境意识的关键在于对目标的认知,而个体的目标具备指导心理模型的选择、指导注意从环境中选择信息、与心理模型被用来整合并理解信息的功能。
(4)自动性与情境意识
自动性是由经验发展而来的另一个对情境意识起重要作用的机制;由于经验作用,模式识别与行为选择可发展到自动化水平,这种机制在注意水平较低时也能产生较高水平的行为表现;人员通过环境线索形成情境意识,产生决策并发生行为,这一回路因为自动性的作用变得更快捷,即忽略情境意识和随之而来的决策,出现更直接的刺激- 反应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并不包含对新异信息的整合。
若某信息十分重要,但并不存在于惯性系统,那么人员便会在自动性影响下忽略新异信息,进而出现错误行为。因此,Endsley 认为在日常行为,人们不仅采用刺激- 反应模式,还要不断参与到自己经验之外的事件中并整合事件中的信息,尤其是在复杂和需要高认知水平的任务中,情境意识的作用便被凸显出来。
二、情境意识在社交媒体中的“透镜”——文化语境
现代社交媒体对信息的筛选、加工与传播要求非常高,社交媒体的传播不仅从策划、宣传、技术等角度进行设计,而是为达成效果提供全面、系统的支持,其发挥效用的范围远远超越社交现场的时空,凡是接触到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的受众及其所在领域,都可以视为隶属社交媒体传播的范畴,包括“在场”和“不在场”的两类;而且,社交媒体传播的各个环节如整体活动策划、设计、主题内容的表述、宣传组合方式、人员沟通及公关等各要素之间均须紧密配合,围绕主旨进行整合传播,可视为一个协调运作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从运作实施上分为三部分:
- 前期的策划与预热宣传、现场设计表达;
- 期间的活动造势、交流的组织协调;
- 后期的场外交流跟踪、相关媒体的延续性宣传。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情境作为社交媒体传播系统运作的必要考虑因素之一,对系统设计时的目标定位、议程设置、宣传表现形式、媒介组合方式等具有指导性与规制作用。
1、社交媒体文化语境生成的传播“透镜效应”
从在社交媒体传播模式可见,内容发布者与公众之间传递的信息流,包括交流活动、大众传播、人际沟通等传播方式,都在在社交媒体传播情境中受文化语境要素的影响与规制,经由在社交媒体传播系统运作从社交媒体、内容提供商向受众流动;当然,社交媒体传播模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内容提供商间内部组织的横向传播,用户间的人际传播等也在社交媒体沟通过程中受文化情境的影响。
在此信息流动过程中,居于上图模型中心的“社交媒体传播系统”作用关键,它决定了社交媒体能否有效发挥预期效能;该系统依靠内部各要素间的整合与协调得以运作,由于事件活动的集中性和场域性质,力图使信息交互形成聚合效应,加快沟通频率,提升意义共享可能性,从而强化传播、说服的效果。
从图中我们可见,社交媒体传受双方相重叠的文化语境呈现类似“凸透镜”的形状,这个橄榄型的交叉区域即为双方共通的文化语境;所有来自传播者想要表达的庞杂信息,都须经这样一个重叠区域后才流向受众;无论冗余信息是由经传播者主动剔除的,还是受众被动过滤的,这个重叠相交的语境好似一面汇聚与整合大量庞杂资讯的“凸透镜”,使得原本分散游离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聚焦受众,并由于沟通的加速与情境的体验,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对此水伯界定为基于社交媒体文化语境生成的传播“透镜效应”。
2、符号意义的生成依赖于其所处的系统,语言的符号意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
一方面社交媒体语境能够为其传播系统集中地提供信息素材和符号资源,并借助社交媒体场域像凸透镜一样将庞杂的传播信息筛选、聚焦,另一方面也使信息内容的表述及符号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指向受众认知目标发生“折射”:即社交媒体传播过程使大量信息被重组与整合,旨在达成传受双方在此沟通情境下顺利完成观念交流与价值共享;这个由传受双方的文化认知系统交叠而成的意义共享语境,是社交媒体传播生态系统的建构基础,也使该系统能够发挥更强的传播情境效能。相比新闻、广告等其他大众传播方式,社交媒体集中而强烈的文化情境效应,使之产生更集中、高频的文化沟通效果,因此常被专业化的传播主体所青睐。
3、所有“媒介接触点”都要依据受众的有效解码进行系统化整合
为集中交流信息而组织运作的社交媒体活动,也借助基于文化语境的传播“透镜”效应在有限时空内尝试整合传播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其整合的传播机理在于文化符号的编码与解码:“从编码过程看,传播活动的范围和主题直接制约符号的选择、风格定位、发言人或代言人的使用、媒介的选择与组合,导致其信息符号系统产生;从解码过程看,范围和主题决定符号解释的方向、反映编码者的立场、态度和标准”在其编码与解码的过程中,文化语境对信息的过滤与筛选、受众的认知与解读具有全方位的影响。
例如大型车展在展览前往往重视大众媒体的花边宣传、场馆及车辆展品的设计表现等氛围预热;展中采用的具象符号载体,包括车模等人体媒介的精心打造、导购人员的沟通策略与公司公关活动的现场营造;展后则通过场外交易意向的跟踪、舆论反馈的延续性报道等形成一整套传播流程。所有“媒介接触点”都要依据车展受众的有效解码进行系统化整合,剔除与主题风格、文化认知相冲突的不和谐元素,强化利益共享与认知协调;在考虑情境因素的前提下,组织者会慎重筛选和加工展示符号,严格管理受众可能接触到的所有媒介“接触点”,以建立、维系共通的文化语境为目标,强化传播情境的营造,多维度地强化与目标受众之间的认知协调。具体策略包括:
- 选择贴近目标受众的文化认知习惯的元素、符号载体及表现形式;
- 对主题的设定与内容生产要兼顾来自不同文化语境的目标受众认知习惯;
- 在展示环境、展示符号的表现与设计中以贴近性为原则进行符号重组与情境再造。
总的来说,意味着从展示主题的定位开始,就要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取向、认知习惯、喜好品味等因素进行本土化、民族化的情境再造,融入具有普适性的、“最大公约数”的文化元素,以便促成传受各方的相互理解与价值共享。
三、深入情景,感知用户,触发市场「主」情绪?
生活的常态在我们眼里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然而一旦当我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或是某些突然事件超出理解范围,我们的感官和心理会产生一些非常态的、非理性的微妙变化:
瞬间的停顿,使人无助、尴尬、恐慌、郁闷,甚至绝望,就在那一瞬间,世界变得陌生而难以理解,他人变得冷漠而充满敌意,自己变得虚弱而透明,生命变得晦涩而无足轻重……;我们一头深深地栽进这一瞬间,仿佛时间停止了,或者说时间根本不存在,我们像掉进了无底洞,被这种灰色的、真实的感觉牢牢抓住,一面茫然地任由它占领整个大脑,一面徒劳地企图在理智的河流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然后,一道闪光、一声鸣笛或许就使我们重新恢复正常知觉,亦或许要经过一长段时间的消磨我们才重拾积极愉悦的心情,我们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这些瞬间,或许称得上凝固了的灰色生命,几乎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轻轻滑过不作停留,有的却给个人或一代人深深的重创。荒诞、混乱、无序和有序、规则、合理,究竟何者才是世界和生存的真实本质与必然?走进瞬间,走进一个真实的自己,走进一个真实的世界。
情境1:电梯
(1)叙述
你走进电梯的时候,发现里面只站着自己的领导,已经没路逃了,有几十秒钟的时间,脑子里都在想着跟领导要说的一句话,到电梯门开还是没有想起来;刚送走的客人,在电梯里又碰上了,一瞬间,客套就再一次重复,最难以重复的,是客套的心情;经常会在电梯里看见的一个人,但永远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哪里的;单身男女同处一个电梯的时候,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刻,一些细节在这时候凸现——摸一下鼻子、撸前额一簇头发、从镜子里瞄一眼对方,却发现自己的面色很难看,电梯门开的时候,就要面对来人的异样的目光……
(2)感受
这是人际关系在时空上最浓缩的一刻;我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对方的最简洁、最直接的压力;最容易自暴自弃的一刻;最感到无聊和最乏味的一刻;也最会产生“一切都会过去管他呢”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一刻最容易捱过去,也最容易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3)透镜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有关系的。比如,两个相识的人如果不想有交流,见到了就会尽量离得远些;而情侣则恨不得彼此之间没有空间距离。但是在电梯中,物理距离被限定为最小,如果这时不想与人交流又不得不与人交流,那么心理上的尴尬乃至扭曲就成为必然。
情境2:举杯
(1)叙述
绝对没有“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诗情。在任何饭局面对任何同桌,酒杯举起来的时候,是严肃的一刻。酒量虽不是很大,但说好干了,一碰杯,便下去了,让人觉着很靠得住,不然是靠不住的。
当然,醉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也是有的。这时候,那没醉的人,脑子特别清醒,拾掇着自己的香烟打火机,离座时还不忘帮女人披上外套,提个小包什么的;看那醉了的,至少已经掂出那人的酒量,也就是四两半斤的;不醉的也不过是这个量,但就少喝了最后一杯,便不至于横着出去了。想那酒桌上的事儿,都是靠不住的,吆喝过了的事儿也是不好作数的。现在的情形是,的确有许多事儿,都是在酒桌上谈开的。“感情深,一口闷”,这样的酒桌上的话,几乎是至理名言。经常喝醉的男人,至少在喝酒这份上,把握了一点人际关系,省略了许多闲话。看酒桌上的人的表情,都像是赚了一大笔。其实,要真正的走近,还得等到下一回喝酒的时候。
(2)感受
越清醒的人,越滑头;越不滑头的,越犯迷糊。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弹性的时间和空间。互相揣摩对方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互相观察,互相制约,互相施加压力,直到互相犯迷糊的时候;很少也有互相照顾的时候;永远在面对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就是在这一刻——说服自己喝下去,说服对方喝下去,并且喝得心满意足;觉得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时候,其实已经说了一大堆废话。
(3)透镜
酒桌上除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畅意外,更多见的是心理战——控制与反控制——以及有意无意的宣泄。所以,想完全保持清醒的人斗智斗勇,想方设法诱使别人多喝自己少喝,喝酒成了一场心理战,像在游戏;有人借酒壮胆,有人借酒浇愁,此时的出击、牢骚、倾吐……充满着宣泄的快感。
情境3:买单
(1)叙述
需要买单的场合很多。摸皮夹子出来,感觉大家在看你,这时候以怎样一种手势抽出夹着的大票,是重要的。还要防止两张夹在一起没有捻开来,就用手指一捻,要做得优雅而不失风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烦的是找头,点还是不点,是个问题;几个硬币落下来,捡还是不捡,也是个问题。这时候刷卡真的是好主意,用两只手指夹住卡,指向收银员。人家只知道你是有钱的,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有多少钱——这便是买单的最高境界了。人永远要为什么而付出,买单的时候,再潇洒其实也只有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但这一瞬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其他。
(2)感受
感觉被人掏了一下:实力雄厚的,感觉轻轻的,挠一下;实力单薄的,感觉重重的,掏空了,便赤条条地走。生活便是装满,掏空,再去装,再掏空,如此而已。付出的时候,就当是感冒,擤了一把鼻涕。总有一天,被掏空,就是这一刻,搓手。
(3)透镜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所共有的心理状态,重要是面对自卑的态度,超越了它,你的心理就得到发展;被它压垮了,自暴自弃,你的心理就萎缩、扭曲乃至病态。中国人的心理中最特色的一个现象就是“面子”,而在面子背后,常常是群体压力之下的自卑感在作祟。
情境4:加速
(1)叙述
拔地而起的瞬间,关于飞机失事的报道不合时宜地涌入大脑,于是拼命回忆那些空难幸存者的口述,希望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生还几率。等飞到高空安全层,见邻座一副死里逃生状,正要戏谑两句,发现自己憋气太久,说不出话来。汽车启动的一瞬,比大脑更先感觉到加速度的是心脏,如果速度足够快,就能真切感受到心脏对重力的克服。一个厌倦生命而又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勇气自杀的人,可以通过过山车来检验,如果非常享受急速冲向地面的过程,那么生命还值得留恋。
(2)感受
起飞和加速,即便经历过很多次,也依然是很独特的生命体验。在那样的瞬间,日常生存状态的屏障被打破,我们失去了惯常的平衡与安全感,处在完全异己的外界力量控制下,本能地预感到危险,觉得害怕。而对神经坚强的人来说,克服恐惧有时也会转化为相反的刺激,带来快感,比如赛车。
(3)透镜
不寻常的经验就能构成一种刺激。刺激是中性的,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带去不同的反应:有人觉得有强刺激,有人认为是弱刺激;有人相当享受,有人非常排斥。以安全为重的人永远都无法了解那些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的人的想法,而对后者来说前者平淡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生不如死,这里无所谓对错,有的只是先天的神经类型和后天的生活方式。
情境5:排队
(1)叙述
在这个崇尚排队的时代,比起大学食堂里的长蛇阵比萨店门外的长龙毫不逊色。排队的焦虑地偷窥着那些心满意足饕餮者,胃里似乎也起了某些化学反应。不要说银行邮局,餐饮场所的厕所也常常是排队者云集的。初时还是毕恭毕敬一副朝圣者的模样,过了一会儿已不耐烦地抖抖脚,队伍丝毫没有加速消化,不耐烦就换成了愠怒的面孔,嘴里愤愤然冒出一两声,恨不得打倒一片夺门而入。更要命的是排队领托福报名表,最早的前一天下午就排上了,到了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开领,队伍早已顺着楼梯蜿蜒到底层大厅,这时才来的,只有倒吸冷气的份了。
(2)感受
人口的增长与排队的长度成正比,等待已几乎失去了美好期待的内涵,而被无奈、失望甚至愤怒重新定义。这样挥霍时间是可耻的浪费,更令人恐慌的是不知不觉生命也就在这样的排队中流逝,而我们的队伍又将蜿蜒到何方?
(3)透镜
排队意味着旺盛的需求。你为什么会追随这种需求?是从众心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排队意味着规则和秩序。人当然会希望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但是,如果没有了规则和次序,是否更难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了呢?这是很矛盾的,可从理性层面来看,又确实是这样的。所以,你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只是希望更公平些(比如没人插队)、服务更好些(比如提供座椅),诸如此类。
情境6:遗忘
(1)叙述
早晨出门,理了N遍的皮包还是少了一样东西,无论是进门法宝钥匙,还是买路钱包,心情都会在瞬间沉下来。抱怨自己记性的同时会有一丝沮丧,怀疑自己是否老之将至。有时突然怎么也想不起好友生日究竟是12号还是21号,准备的礼物尴尬地不知该在何时出手,于是又多了一件送不出去的礼物。最无能为力的是忘记名字,这个明星的名字明明呼之欲出,浮在眼前的形象也栩栩如生,偏偏舌头打了结!更狼狈的是怎么都记不起站在面前寒暄长短的人是谁,讪讪一笑,拉东扯西地应付过关,一转身——哦,这不是我老公的舅舅么!
(2)感受
- 有意识的遗忘往往适得其反: 本以为忘掉某些东西,心灵不至于那么疲惫不堪,而实际却记得清清楚楚。
- 无意识的遗忘,常常成为一个缺憾: 不该遗忘的对于记忆始终是一种挑战,而最令人气愤的莫过于该记住的还是没有记住,而且总是在最需要记住的时候。这一刻,遗忘成了一种焦虑病。
(3)透镜
遗忘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信息太多或者太久远而被遗忘,这很自然。但如果追入深层次的心理,为什么有些信息我们很快就会忘(比如妈妈的叮嘱),而有些信息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初恋情人)。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动机性遗忘”的现象,说的是:有时我们为什么那么快就会遗忘,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根本就没想过要记住它;甚至当我们的意识在努力记忆的时候,潜意识却在努力地将这类记忆抹去。
情境7:电话断线
(1)叙述
路上打移动电话常常出状况:转过一个街角,或是车行经过一幢大厦,突然电话声音就消失了。口沫横飞顿止,眉飞色舞不见,一脸茫然地对着传音的小孔:“喂!喂!——”疑惑地看看电话的眼睛鼻子还在不在,“怎么搞的?”于是停了步,拉开天线竖起电话的耳朵,把音量调到最大,拿着电话原地转圈,像是接收发报一样找寻丢失的电波。有时电话讲到一半,多了一个声音,于是三方同时哇啦哇啦,“你是谁啊?”往往浪费了十几秒钟以后,大家只好无奈地挂掉电话来结束混乱,再重拨号码重新取得联系。
(2)感受
电话断线、串线的瞬间,高速运转的一切都打了个格楞,话题思绪仿佛掉入了线团,一片混乱,一切沟通只好从原点重新开始,电话好不好、信号有没有、号码对不对、对方是谁……联系的重建仿佛是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重构。联系即刻恢复倒还安心,要是中断一段时间难免让人“胸闷”,有时故障往往莫名其妙地降临,又莫名其妙地自己痊愈,叫人不免对电子机械隔膜起来。
(3)透镜
心理学有个格式塔心理学流派。所谓“格式塔”是指人感觉和意识中整合的能力和倾向,比如我们可以凭借一些字的部分猜测到它们的整体;比如阿Q会努力将画押的圆画得更圆……中断、打乱、插入、意外往往会让人产生烦躁,感到压力和不满。但人生就是如此,追求完美的人会过得很不愉快。心理学将追求完美作为主要的非理性观念之一,因而郑板桥会说“难得糊涂”。
情境8:电脑死机
(1)叙述
电脑死机往往总是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时刻。键盘上十指飞动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地打出行云流水般的行行字迹……突然屏幕一闪而黑,主机箱也“扑”的一声没了气。“啊!——”死了!我的文章!我的图片!胸中一空,悲从中来,辛苦一晚就在瞬间化为乌有!马上重新启动,急不可耐地狂按鼠标,在文件夹里寻寻觅觅——没有,没有!一股抑郁之气郁结胸口,几乎要吐出血来。还有正在邀游网上的,突然鼠标发出“哔哔哔”的声音,“啪啪啪”地狂按回车,没用!Ctrl+Alt+Del,没用!眼睁睁看着好不容易找到的网页被蓝屏吞掉……
(2)感受
死机的一刹那,仿佛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不是被抢光了心血,就是从高速公路上被撞了下来,一下子成了没有“历史”的人。面对死了一样的蓝屏、黑屏,仿佛是对着自己夭折的孩子。还有碰上硬盘突然坏掉的,仿佛被人拆了家一样,一瞬间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此时的悔恨交加、绝望茫然远远超过心痛,咬牙切齿的咒骂也无济于事。
(3)透镜
点评到这里,我下意识地存了一下盘。意外的丧失确实感觉不好。所以,我很少见到因为甩了别人来心理咨询的,而通常是被恋人甩了的。因此,安全意识是很重要的,要有所留意、有所措施才行。不过,太过分也不行,中国人非常强调平衡,比如阴阳的平衡,但平衡又往往是不容易的……
情境9:气氛隔阂
(1)叙述
老远就听到同事的高谈阔论与肆无忌惮的笑,蹑手蹑脚一路轻盈急于得到同样的分享,殊不知真的出现后,还没等回过神来,原先热闹的喧哗与骚动已大惊失色,说了半句的把后半句硬生生咽下了肚,笑了一半的把另一半讪讪地藏进发根,抬头望着门口的眼神忽闪转向别处。一切突然180度大转弯,原本自己脸上充沛的表情一时间不知往哪搁,一张半开的嘴至此只能偃旗息鼓。冲进拥挤的地铁、电梯,门关上的一刻才发现每个人都面朝外地看着自己,一时失措地转身研究起墙壁上的广告来。
(2)感受
最怕就是和别人不同,旁人异样的目光往往引起对自身形象的怀疑,在别人眼光“杀人”的时候,自己的信心也荡然无存,心里的什么东西裂了一道缝。当和谐的人际关系PH值发生偏差,不合谐音符给双方造成无形的压力,往往性情懦弱的便顿时沉默、忧郁起来。
(3)透镜
想进入而遭拒绝会构成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的不对称性,包括双向心理距离的不对称、实际心理距离与认知距离的不对称等。所以,你有情而她无意,甚至还有瓜田李下的刻意回避。气氛的隔阂如同无形的墙,多次撞墙之后,即使你不是个内向的人也会慢慢变得淡漠、孤僻,因为你不想屡屡受伤。
情境10:地下铁里的浮光掠影
(1)叙述
地铁的车站永远是拥挤的。人群中,买票、等车、彼此擦身,然后上车。轻微摇晃的车厢,令人晕眩的烟尘,一两张熟悉的陌生面孔矜持地缄默着;无论车厢温度如何温暖,从黑暗的隧道呼啸而来的风声都带着一股凛冽之气;嗅着身边莫名的混杂的体味,瞥见隧道里若有若无的轻微的反光。站台的明亮和隧道的阴暗直如昼夜更替,地铁里的人成了体内之物,到站穿过玻璃窗窥视他者,运动中照着玻璃窗窥视自己人,突然而至的转弯和报站声会打断两三个人的窃窃交谈和自己的臆想,就像闹钟唤醒我们的梦。
(2)感受
地铁是一个矛盾的载体。在城市的最深处,地铁乘载着无数匆忙而孤独的灵魂,疾速穿行。它以最梦幻的方式和过程实现了最现实的目的。而无数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相互碰撞,人与人之间暧昧而迷离的交往与擦身——或等待,或错失,或无所依凭——对孤独的现代都市人充满着谜一样的魅惑力。
(3)透镜
地下交通的空间环境允许在紧密的物理空间中保持心理空间的距离。地铁里的交流大多为肢体语言,对有些有语言交流动机的人而言这又会构成另一种压力。有人因此感慨现代人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实在太敏感了。
彩蛋:儿子的选择
有一对父母要给儿子报培训班,父亲说:“给儿子报个围棋班,开发开发智力。”母亲说:“给儿子报个柔道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自卫。”父亲和母亲各执己见,吵了起来,最后还大打出手;儿子听到吵闹声,来到客厅,这时母亲正一把将父亲推倒在地上;儿子见此情景,一脸无奈地说:“我看还是学柔道吧,起码打起来不会像爸爸那样吃亏。”
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象情景剧,站在地狱看天堂,为谁辛苦为谁忙;你从一段情景中走出来,又步入另一个情景,你还是你,不过,你已经是一个不同的人了。
-End-
作者:水伯,stygoogle创始人,《消费者洞察指引》作者
关键字:产品经理, 情境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