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上网络探索:飞机上开放的网络是假网?
有幸参与到机上网络的前期探索过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
当飞机飞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地面基站发射的信号,手机就接收不到了,手机会不断的发射信号试图与地面基站相连,这个信号可能会对飞机造成干扰,所以各个国家航空公司都禁止在飞机上开机。随着机上网络的开放这个信号盲区也成了航空公司垄断的市场。
有幸参与到机上网络的前期探索过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
机上网络背后的技术原理
既然3000米以上的高空地面基站发射的信号覆盖不到,从而造成信号盲区,那么用什么办法能让网络信号覆盖到飞机上?
机上网络主要有三部分构成,机上局域网、地空互联网、卫星网络。
1.机上局域网
在飞机上几百个旅客通过机上服务器构成一个局域网。旅客使用上网设备连接到机上服务器并获取信息内容。所有内容都是提前上传到服务器内的,就像在玩单机游戏一样。
2.地空互联网
在机上局域网的基础上,飞机与地面特定的基站相连,实现实时数据传输,构成地空互联网。
地面的基站架设在沿飞行航路或特定空域,地面的基站区别与普通的信号基站,由于飞机的高度和移动速度还需要特别的接收设备,所以这个信号单以手机的功率还是接收不到的。
3.卫星网络
由于地面基站需要沿飞行航路和特定空域架设,实现起来肯定会有很多局限性,卫星网络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覆盖范围广,一对多点传输。
小结
三者相辅相成解决了覆盖信号的问题,但目前还有些问题没办法直接解决,最大的就是带宽问题,然后就是无法直接接入互联网,因为平均分下来每个人也没多少网速了,显然不足以支撑几百个旅客同时看视频,刷网页,聊天。
这时候就需要为飞机定制一个机上网络平台,在有限的带宽下,保证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时效性、同时还要保证浏览的流畅性。
起飞前将时效性较弱的内容,如小视频,图书,音乐,电视剧,电影等这些流量大头,提前缓存在机上服务器中,落地后再维护更新内容。
飞行时将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如聊天,新闻,邮件等,流量较小的内容通过卫星网络或者地空互联实现实时数据交互,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机上网络平台的优势与架构
由于无法直接接入互联网,平台就具有了天然的垄断性质,无需前期的烧钱积累用户,平常经常用到的视频类,新闻类,娱乐类平台将无法使用。
所以机上网络平台会包含以下部分。
几乎包含了互联网的常见领域,如果朝着大而全的方向走,必定会浪费很多资源,后期的迭代更新也会变的缓慢。最后变的体积庞大却不堪一击。
换个角度想一下,有些内容是没必要深挖的。比如最贴近旅客需求的娱乐,其中的音乐。
每个人平常喜欢听的音乐,大部分都会缓存在手机本地。在线找音乐听音乐是一个低频需求,而且音乐的版权费用是非常庞大的。所以这部分就可以结合应用场景做考虑,应用到坐飞机这个场景,就可以针对性的选一些安静的纯音乐,有助入眠的音乐,儿童音乐等。
需要深挖的点,比如目的地。
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大部分人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衣食住行,再者就是和目的地相关的正在发生的事,旅游景点,好吃的,好玩的。这些是可以产生实际商业价值的。
商业价值的大与小
靠收取上网服务费实现盈利甚至维持平台运作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大商业价值还是靠植入广告,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植入片头广告,在短视频、新闻信息流中植入广告,当然这些都是常用的手段。
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和目的地相结合的进行深度挖掘。
坐飞机出行最大的特色就是“飞”,而航图是唯一一个能告诉旅客现在飞到哪了,在哪个城市上空的工具,如果在航图中植入有趣的广告内容,比如这是哪,这有什么故事,这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让旅客自己去点,并与目的地相结合,效果相比其他板块的硬广会好一些。
作者 @ HK.6014 。
关键字:产品经理, 网络, 机上, 基站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