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户体验要素》,我的个人理解

《用户体验要素》于去年读过一次,今年再读,缘由是我负责的一个网站有了新的需求,于是我想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整个网站,给它把把脉,治未病。

阅读过程中,结合着自己的项目,便有了新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对本书的整体理解

阅读任何一本书,学习任何一个知识,我们都会问三个问题,它的本质、它的第一原则、它的知识结构。

我想本书的本质是提高效率;第一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知识结构是要素的排列组合。

我对这三个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其实我认为这三个问题,是一个不断抽象的概念)。

  1. 提高效率:效率不仅是使用者的效率,应该是双方或多方的效率(包括我们自身),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在考量产品的时候,才是站在上下游整体的考量,有利无害。
  2. 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不仅是客户,我想公司内部的营销、售前、开发、测试以及公司本身也应当是我们产品经理的客户。
  3. 知识结构:我理解,知识某种程度是不变的,就像定理一样。对本书就是要素,开枝散叶就是本书具体的内容,向上层抽象则是五大层。

但这五大层,我回顾看,是作者为了读者便于理解而做的切分,实质上为一体,要素也为一体,只是在恰当的时间选取恰当的要素进行恰当的组合(这与政经中的要素其实含义一样,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阅读政经相关的书籍,作者会带着你在一个很高的层次对社会经济的样貌,浏览一遍。)

我们不能被这五层分级干扰,刻意的在做产品过程中套用。我想用这五层去感受你做的产品会有更大的感触,这也是我回读时发现的事情。

二、用户体验

这里聚焦在人身上。

我对体验的理解是:体验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和实践的反馈,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感受。

用户对产品的感受、产品对用户的反馈,就像作者说的,是一种联系。

我想联系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联系到正确的人、用户(或者说是需求的集合,这也是俞军前辈所说,用户的本质);

第二种是与需求正确的呼应,产生正确的业务结果。

显然,如果联系出问题,业务会失败。高效率的实现业务目标,就是最正确的事。

如何实现这种高效率,作者给了一个方法,就是五层的要素,让我们入门、初级的小伙伴对要考虑的种种事情能有一种掌控感,在被验证的有效的道路上走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三、这些要素是什么

作者给我们做了很明确的定义: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每一层中也一分为二:功能型、信息型产品。

这五层两面,作者做了充分的阐释。我对它们整体的理解如下:业务、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要素,满足不同阶段用户的需求,给到正确的反馈。

五层的想法:

  1. 战略层:用户从产品得到什么?需定义清楚。
  2. 范围层:我们要有哪些具体的功能,MECE原则。
  3. 结构层:用户会怎么使用?
  4. 框架层:我们让用户怎么实现目标?
  5. 表现层:一致与良好。

使用这些要素,要去收集问题,考虑、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对产品要有前置的考虑,这也是我在这次做新需求时发现的,第一版给自己埋了不少坑,本质就是需要的要素,在第一版没有合适的用上。

对这本书的二次阅读,更大的收获可能是在前部,带来更多整体的视角和思考,也让我对负责的产品开始重新审视,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欢迎同行者的交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