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妈倒下去,星爷站起来

最近短视频界有两个轰动全网的大事件,一边是“王妈”另类塌房,另一边是“星爷”高调入局。

“王妈”,00后,凭系列短视频《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火爆网络,目前单抖音平台播放量已近20亿,最近因为背刺打工人事件持续受到关注,其中关于王妈系列短视频是否属于短剧也备受网友争议。

“星爷”,千禧年霸屏影视圈,独创无厘头喜剧占据港片半壁江山,如今带着短剧《金猪玉叶》重回大众视线。《金猪玉叶》6月2日正式开播,第一集上线一小时播放量即破百万,上线3天播放量超过3500万。

两个看似完全没有交集的人,如今却各自站在短剧的两个极端,“相逢”在同一个舞台上。

过去,因为行业发展迅猛,人们常常忽略了短剧“野路子”与“正规军”之间的差距,现在是时候摊开来看看了。

一、短剧“正规军”,秒杀“野路子”

在“王妈”的故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在短短几分钟内频繁出现脸谱化的人物冲突与矛盾,剧情和角色巨大地反转,以及各种猎奇设定。不管是CP之间由于误会关系破裂,还是为了修复关系,一方用自我摧残的方式请求对方原谅,抑或是角色之间突然身份互换,管家突然变成豪门少爷……

显然,同样的桥段和夸张的演技,早已在热门短剧屡试不爽,甚至在观众的脑海中都可谓滚瓜烂熟。

例如《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中,女主“司念”要替嫁给农村二婚养猪户,没想到对方是个有钱带俩娃的腹肌帅哥。又比如《厉总,你找错夫人了》中,女主“江笙”误睡大老板“厉廷衍”,醒来落荒而逃时却将闺蜜“林晓晓”的简历遗落房间,最终发展成了“三人同居”生活。

这类短剧主打一个“野路子”,全靠台词表现人物设定,镜头画面也没有常规影视作品如电影、剧集那样精致,全凭人为制造的冲突和离奇剧情来吸引用户。

但是在《金猪玉叶》里,观众们得到的却是另外一种体验。

对比短剧常用的竖屏形式,《金猪玉叶》采用了传统的横屏拍摄。除了给观众带来沿袭传统影视内容的观感外,横屏形式也避免了竖屏拍摄因为画面空间的限制,只能用大量人物近景和特写镜头衔接推动剧情的弊端。另外,横屏拍摄的镜头还能够在一个画面中,呈现多人物场景以及环境元素,由此在视觉观感上更加丰富。

故事情节方面,《金猪玉叶》虽然没有“野路子”短剧的狗血剧情和仅凭BGM就能一眼辨别出正反阵营的典型人设,但整体剧情紧凑、节奏轻快。第一集全片只用5分钟,就同时完成了多个线索的交代和推进。

此外,《金猪玉叶》与其他短剧最大的差别是立意深刻且风格轻松诙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猪玉叶》中充满隐喻和暗讽,讽刺元素拉满的台词。

特别是剧中的“山姆家的枪击案”“木村家里排放核废水”“华威被开除”“提可托可被封杀”等台词,虽然明面上并没有与时事直接关联,但5G冲浪的网友们还是能够一秒读懂其中的“内涵”。

在制作方面,星爷“入局”撬动的资源,也与“王妈”等短剧有着云泥之别。

“王妈”的初创团队是典型的“寝室创业项目”,除了新闻学专业的出身外,与影视制作没有半点关联。拍摄短视频走红之后,才在网红经纪公司的帮助下逐渐扩大团队。所以,“王妈”的成功更像是带有玩票性质的尝试,却偶然被市场选中的结果。

而《金猪玉叶》的制作班底除了出品人“星爷”外,还包括监制易小星、导演马史。其中,作为监制的易小星,在短视频平台大热之前,就一手打造出《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等人气网络剧,在网络视频领域至今仍有不小的影响力。

导演马史虽然不太为普通网友们熟知,但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科班出身,身兼导演、编剧、漫画家等头衔,且拥有多部院线作品及网络视频作品的专业人士。

至于《金猪玉叶》的主要演员阵容,也没有一个“素人”。饰演男主角的史元庭不但有代表作《东北插班生》,还参与录制过不少综艺节目。饰演女主角的夏若妍,参加过知名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并且出演过多部影视剧。

此外,近两年通过喜剧综艺和短视频成功出圈的土豆、蒋诗萌、徐志胜、派小轩、张百乔等喜剧演员,也在剧中出演配角。

无论是故事剧情、制作班底还是演员阵容,摘掉了“星爷”光环的《金猪玉叶》,依旧比普通狗血短剧高出一大截,这也是短剧“正规军”与“野路子”之间最显著的差距。

二、明星、名导入局,倒逼行业升级

对于短剧行业自身而言,知名演员、导演的加入早已不是新鲜事。

去年11月,知名导演王晶带领团队在横店开拍短剧《亿万傻王子》,除了自己担任总编导,王晶还请来了经验丰富的编导团队,包括曾与王晶合作拍摄过《倚天屠龙记》等作品的执行导演张敏。另据惊蛰研究所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杨蓉、李现、白举纲、费启鸣、何泓姗、关晓彤、娄艺潇等知名演员参与出演短剧。

事实上,自从短剧成为新的行业风口后,人们对于明星、名导入局短剧行业的现象,普遍会认为是名人看到市场机会后趁机捞钱。这种主观判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必因此抹杀掉专业人士进入短剧行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而在这10亿短视频用户中,过半用户在近半年内有看过3分钟以内的微短剧、泡面番等经历,其中19岁以下(即2003年以后出生)的用户收看比例超过五成。另据美兰德数据库,相比电视剧和网络剧,短剧的受众更加集中在年轻女性群体。

而巨量引擎的数据则表明,《金猪玉叶》观众的人群画像中,24-30岁与31-40岁两个区间的人数占比最多。此外,从性别角度来看,男性占78%,女性占22%。这意味着,《金猪玉叶》的主要观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看着周星驰电影长大的人”。

显然,借助“星爷”等明星、名导的市场号召力,能够充分发挥名人效应,让更多本不属于短剧核心用户的群体开始关注短剧内容,从而有助于扩大短剧市场规模。

此外,粉丝群体的加入也对短剧行业起到了鞭策作用。以《金猪玉叶》为例,当“星迷”们带着“周式喜剧”的标准对其“挑刺”的时候,实际上是以星爷过往的经典作品作为参照物,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市场对短剧内容的评判标准。在内容制作层面,是在借助市场力量倒逼短剧行业升级。

除此之外,影视“正规军”的加入,本身也对行业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

自短剧爆火以来,行业乱象丛生,其中粗制滥造、剧情低俗一直是普遍现象,甚至还存在资金盘风险。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相关从业者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和制作能力,以及合法经营的意识。譬如人设翻车的“王妈”,尽管主创个人有一定才华,其产出的内容在平台上能够获得不俗的流量,但核心团队工作经验缺失、无商业实战经验,经营管理方面毫无规范随心所欲,某种程度上看也是草台班子的表现,存在随时翻车的可能。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星爷代表的“正规军”们在影视行业沉淀多年,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合法经营,都有成熟的规矩和底线。虽然无法保证“正规军”们能够快速生产出适应短剧市场的内容,但至少能够推动整个行业自发地走向规范化。

另一方面,短剧行业虽然突然爆火,但整个产业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所以市场监管尚未完善。

不过,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文件强调,从2024年6月1日起,微短剧将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而此前据新浪科技报道,《金猪玉叶》也是因为在等备案号,所以延期上线。

综合来看,《金猪玉叶》的上线不仅代表“正规军”,从内容制作层面倒逼行业升级,在市场层面推动行业规模化,也反映出短剧行业在监管的不断完善下,走向规范化的道路。

略微夸张地说,《金猪玉叶》在一定意义上见证了短剧行业的一次重要转折。

三、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短剧?

短剧的爆火属实有些莫名其妙。特别是在很多内容生产者的眼里,短剧既无艺术可言,更缺乏深刻的立意,只是迎合了部分用户八卦、猎奇的差异性内容偏好。

不过,正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现象,才值得人们思考:短剧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短剧?

早在短视频平台诞生以前,就有过《嘻哈四重奏》《万万没想到》这样“专供”网络用户的短剧作品。这些作品在上线初期,布景非常简单,演员们也都寂寂无名,但凭借幽默的剧情以及演员们的个性化演绎,收获了不少粉丝。

包括在用户从视频网站向短视频平台转移的阶段,也出现了《陈翔六点半》这类制作粗糙,但深受用户喜爱的系列作品。所以,尽管制作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短剧的起点,但不代表低质量的短剧内容就没有市场。

其实在短剧通过短视频平台爆火的细节中可以看到,短视频用户对于视频质量的要求一直都很宽容。

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前,智能手机拍摄的短视频远没有现在高清,很多时候画面都很模糊就像隔着一层雾。但即便是这样的视频质量,我国的短视频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

甚至在今天,网友们随手记录生活,没有构图、没有对白的一条短视频也有可能突然爆火,迎接破天流量。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于短视频的要求远没有传统影视作品那么高,或者说观众真正在意的东西没有过去那么多。

就像在低质量短剧里,拍摄场景是在楼盘销售中心,演员可能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服化道也不够精致。这些制作上的“硬伤”,观众们一眼能够看出来,但仍然愿意继续观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短剧的快节奏、强冲突、频繁反转,给观众带来了持续的“爽”感。

就像在自媒体时代,咪蒙的“毒鸡汤”深深触动了一部分网友的心,从而一跃成为“流量女王”。短剧时代,人们同样需要这样的“安慰剂”,给平淡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一些趣味,获得精神层面的放松——咪蒙在短剧行业的成功“复活”,也是对短剧提供“爽”感价值的最好证明。

对比低质量短剧,“星爷”们带来的高质量短剧,提供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价值。它们立意深远、制作精良,用传统影视行业的工业化实力抬高了整个行业的天花板,让人们看到了短剧也可以有“细糠”。

但高质量短剧与低质量短剧本身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也各自被不同的用户所需要。就像有的人喜欢吃甜粽,有的人喜欢吃咸粽,短视频平台上每个人对于内容的偏好各不相同,自然就会有五花八门的短剧内容提供给观众。

因此,低质量短剧的爆火挖掘出了人们对于“爽”感内容的需求,而“星爷”们的加入,则为短剧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关注,为短剧行业开辟了新的市场。

放眼当下的短剧市场,以“王妈”和“星爷”为代表的内容生产者与短视频平台,一同构成了全新的内容供应链。而在不同的细分领域,“王妈”为平台精准捕捉到了短剧用户群体,奠定了短剧市场的基础,“星爷”则为平台挖掘短剧市场的更大价值,提供了内容筹码。

可以预见,随着行业的规范化以及监管的不断完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王妈”和“星爷”涌现,为平台提供充足的内容供应和流量价值。但不论短剧行业如何巨变,观众们始终离不开能够提供多样化内容的平台。

作者:夏夏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